【2019年10月一個關於我失敗的季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因為工作的回顧,打開了這段在3年前的文字
不到三年,我生命的改變真的是天翻地覆
-------
我一向期待自己有能力整理自己的失敗與失序,因為我一直相信直面與說出自己的晦暗,正是力量的來源。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不要將我的失序,當作是你的責任,將這篇文字當作看一個故事,可以難過,但不要責怪自己或是責怪我,因為那將會使我造成我不希望產生的困擾,而阻擋我說出我自己的狀態。
我希望看這篇的朋友,我需要你們的聽見,需要你們的理解,但我不需要你們的建議,不需要你們告訴我對錯,並非你們的建議不好,並非你們的判斷不正確,而是因為此刻的我無法消化你們的建議,那將讓我花費更多的力量在不真誠的虛應你們的建議,那並非我的此刻的需要。
-------
從上周日開始,我開始感冒,同時4個對我來說壓力較大的計畫正在準備中,1個已經上線,1個正要上線,1個必需要做但進度緩慢,1個我非常想做但重重困難。
但此刻的我感冒了,全身無力,睡眠困難,鼻子聞不到任何味道,吃任何東西都味同嚼蠟,我的食量只有平常的1/3。
一開始,我覺得做不完的工作與焦躁不安的情緒充滿了我,我手忙腳亂的不知道該先做什麼,就算閉上眼感受自己,也是一團毛線的畫面(你知道很亂,但看不出為什麼亂)
因為生病,我臨時請假缺席的本來重要的工作,而我感覺而非常慚愧。
因為生病,我在重要的會議中無法專心,我對自己覺得好失望,因為我以為我可以更好。
夜晚裡鼻塞冷熱,讓我反覆難以入眠,一直到計畫的上線那一天,我突然發現我養的貓咪似乎有血尿的情況,我嘗試帶貓去觀察,但是抓補失敗,我憤怒的踢破了工作室的隔間,我看著牆上的洞,我覺得我心裡似乎有什麼我沒察覺到的東西也破了。
那天晚上,我逃避回應任何訊息,我知道有重要的訊息等著我回,等著我追,但我覺得如果我回了,會讓我情況更嚴重,所以我放任我目己完全不回應,即便他們非常重要,但仍有難以抑止的罪惡感緊緊的抓著我。
從那天開始,我好像失去了好久沒失去的信心,那種相信自己只要有時間什麼事情都做得到的信心,我好像失去了有希望的感覺,我開始覺得自己做不到,我開始懷疑我自己。
每天早上醒來是最有希望的時候,但一到夜裡就會覺得應該做不到吧。
感受到這個跟平常不一樣的自己,我對我女友說,我是不是得到憂鬱症了,感謝她過去的工作經驗,她沒有很驚慌,而是對我說,那你去做測試吧。
在此刻的我,我恐懼著這樣絕望是否會有好轉的一天,但我好像知道,如果我太過盼望那一天到來,那一天似乎會更難到來。
在此刻的我,正面對著許多重要工作成敗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都像是一縷野徑裡的蛛珠絲,因為走過而沾粘在臉上,是微小但確實的煩悶,就叫他小確煩吧,這些小確煩一縷一縷的掛在心上,淤塞著本來已經因為生病而大幅降低的心裡空間。
這樣的我感受受限與匱乏,我木然的看著香港深夜戒嚴的消息,我對我內心連憤怒的力量都沒有而感受到自責。
而我也感受到一絲義憤,對我內心中出現壓迫我自己的聲音的憤怒,那個聲音跟我說:「你明明擁有很多,沒有絕望的權力」,我想生氣的對它說,我若不面對絕望,要怎麼找回希望!
感謝這幾天是晴天,天地總留有一線生機給絕望之人。
我想對那些因為我生病被我打擾,或甚至是被我打擾但不知道原因的人道歉,我祈求你們的原諒與等待。
感謝今天,有些關系紓緩了,好多人幫助了我(不論知不知道我的情況),我終於有些空間與心量,面對自己的失序。
本篇文字,是一個結合身處於低谷經驗的創作,我試圖想創造一個力量合度文字空間,這個文字空間間保有足夠的失敗主體性,同時抵抗、不貶低與調整來自他人直觀但並非總是最適合的幫助。
獻給正在處於失序、不知道自己正處於失序的人。
獻給不知道如何在低谷對待他人善意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會員
    40內容數
    記錄我靈性探索中比較重大的事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如何不做二分,是我平日練習的重點之一,我認為世界最大的二分就是對與錯,(高低好壞都是這個主概念下的子概念) 我認為對錯是存在的,但是對錯的定義不是一定有對一定有錯,於我而言,對錯是相對於每個人「想成為的樣子」。 我心中「對」的定義: 做這件事,會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那這是一件對的事
    有時候去學校分享,老師會問我說同理心怎麼培養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同理心是一個需要培養的東西嗎,我的經驗是,同理心不是一個需要培養的東西,同理心是一個「人本來就有的東西」 老師問了這個問題,也許代表了他的經驗是 「感覺不到學生有同理心」 但感覺不到有兩種可能性 所以如果有人問說我
    最近有機會拜訪一個朋友的家族,回來的路上跟他聊天,第一次這麼真切感受到男女的不平等。 我跟朋友在聊天的時,我深刻感受到他為他媽媽的遭遇與那些刻薄的對待憤恨不平,他的母親原本有許多機會,但卻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剝奪了 這些自身的痛苦,若缺少表達的機會,那內心就沒有空間能聆聽他人的痛苦。
    我在考研究所的時候 那時,每天我們大學同學都在系上的k書中心念書,有時候補習班的同學會拿一些問題來問我,我大學同學就會問我說,你們不是競爭對手嗎,你花時間教他,他變得更強把你幹掉怎麼辦,那個時候的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只是覺得我想教他。 我在創業之初 我最後沒有通過,但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今天聽到某個市議員候選人談論艋舺公園街友議題,仍然想採用淨空公園的排除性的作法 「人權很重要,但是一個公園不應該讓大人不敢帶小朋友去玩吧」 「日本有很好的作法,就是想軍隊一樣,早上起來街友都會把棉被疊的整整齊齊」 我第一個感覺不是生氣,是覺得有趣,有人想談我喜聞樂見,但我想分享一個我的觀察
    在念研究所的時候,老師介紹了「第五項修煉」這本書,說這本書很猛,你們一定要看,但不一定看的懂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系統思考與學習型組織,裡面提到學習型組織有幾個很讚的特點,雖然那時沒有看很懂,我現在好像有找到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所在。 我認為關鍵在於「組織整體的自我覺知總量」 覺知的要點在於
    如何不做二分,是我平日練習的重點之一,我認為世界最大的二分就是對與錯,(高低好壞都是這個主概念下的子概念) 我認為對錯是存在的,但是對錯的定義不是一定有對一定有錯,於我而言,對錯是相對於每個人「想成為的樣子」。 我心中「對」的定義: 做這件事,會讓你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那這是一件對的事
    有時候去學校分享,老師會問我說同理心怎麼培養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同理心是一個需要培養的東西嗎,我的經驗是,同理心不是一個需要培養的東西,同理心是一個「人本來就有的東西」 老師問了這個問題,也許代表了他的經驗是 「感覺不到學生有同理心」 但感覺不到有兩種可能性 所以如果有人問說我
    最近有機會拜訪一個朋友的家族,回來的路上跟他聊天,第一次這麼真切感受到男女的不平等。 我跟朋友在聊天的時,我深刻感受到他為他媽媽的遭遇與那些刻薄的對待憤恨不平,他的母親原本有許多機會,但卻在這樣的環境下被剝奪了 這些自身的痛苦,若缺少表達的機會,那內心就沒有空間能聆聽他人的痛苦。
    我在考研究所的時候 那時,每天我們大學同學都在系上的k書中心念書,有時候補習班的同學會拿一些問題來問我,我大學同學就會問我說,你們不是競爭對手嗎,你花時間教他,他變得更強把你幹掉怎麼辦,那個時候的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只是覺得我想教他。 我在創業之初 我最後沒有通過,但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雅思写作真题(54)---- 支付治理污染的费用 (2019年10月26日真题)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ompanies and private individuals, not governments, should pay to clean up the poll
    Thumbnail
    清晨六點,手機響起,原本熟睡的林醫師從夢中驚醒。 「林醫師,我是神內值班護理師,昨天那位從急診送上來的病人,一直出現疑似癲癇,從大約凌晨兩點到現在,原本是隔一段時間才一次,現在頻率越來越高,且無法停止。值班的住院醫師有給他鎮定劑,但依然沒有用,要請林醫師趕快過來。」 「好,知道了!」   從
    雅思写作真题(54)---- 支付治理污染的费用 (2019年10月26日真题) Some people think that companies and private individuals, not governments, should pay to clean up the poll
    Thumbnail
    清晨六點,手機響起,原本熟睡的林醫師從夢中驚醒。 「林醫師,我是神內值班護理師,昨天那位從急診送上來的病人,一直出現疑似癲癇,從大約凌晨兩點到現在,原本是隔一段時間才一次,現在頻率越來越高,且無法停止。值班的住院醫師有給他鎮定劑,但依然沒有用,要請林醫師趕快過來。」 「好,知道了!」   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