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夢想城鄉出發的街友關懷

2022/08/28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為什麼我們要關懷弱勢?為什麼我們要做公益? 此刻正在讀此篇文章的你,可否分享你的答案? 很多人會說:「我們顧好自己都很不容易了,把自己管好、不要傷害他人,就算對社會有交代了」,但真的「管好自己就好」就夠了嗎?
有些人分享,「做公益讓他覺得自己除了工作賺錢之外,可以發揮非關物質的生命意義,讓我感到內心踏實」、「幫助別人會激發自己內在柔軟的那一部分」;也有人分享,「現在若算有點成就,往往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都是因有貴人幫忙,所以我該當別人的貴人,也希望未來我的家人有貴人協助」……。
是的,我們在這社會上不可能是「不沾鍋」,更沒有人是局外人,如果這社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不同面向的社會關懷,把社區底層、社會邊緣人、高風險家庭的孩子、經濟弱勢者、身心受創者等拉上來,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更安全健康、更寬容良善的社會中;當我們不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更是能真正看見、能聆聽別人的苦,為其發聲、伸出我們的手,協力翻轉弱勢者的處境,這樣一起共好的社會才是正港的「真善美」社會。
你對於街友的印象是什麼
你對於街友(遊民)或經濟弱勢者有什麼印象?你曾經到過台北捷運龍山寺站出口,看到很多街友成群的坐在廣場時,你當下有產生什麼樣的感覺?或你對於街角蹲著乞討、睡在路上的遊民,有什麼想法?老實說,當我孤身一人時,我會有點恐懼去這樣的地方,而且我也不了解為何這些人會變成無家可歸或拎著全身家當露宿風餐於此。 我們可能很難理解為何有些人會淪為社會邊緣人,我們更有可能因為主觀偏見為街友(遊民)貼上負面標籤。對於許多埋藏在無光的角落、那些不幸人生的輪廓,我們可否以開放的心胸去認識?
《歡迎光臨161號》記錄一群人陪伴街友、一起共學的故事
這次我想推薦的好書是《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這本書記錄了長期蹲點於萬華的「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以下簡稱夢想城鄉)的故事。夢想城鄉創辦人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徐敏雄教授,他與年輕夥伴們從2014年開始,透過各種共學活動,包括脆弱畫室、磨吧!木工班、「真人圖書館」行動方案幫助經濟弱勢學員整理他們的生命故事、街友藝文培力工作坊、社區導覽……,並透過讀書會、團體督導的分享,實踐與印證書本的理論,一點一滴地摸索出如何陪伴街友的經驗,如何在挫敗中調整,建立與這群經濟弱勢者的信任關係。
在夢想城鄉這個小小的空間,傳遞著「請讓我們接住你的脆弱!」的理念。這群夥伴理解「貧窮」常常不是讓人喪失生活動力的原因,失去情感依歸、自我認同才是。人在面對重大衝擊或失敗後,需要一個不被排擠、輕視、嘲笑,能被包容及展現脆弱的安身之處,夢想城鄉就是要搭建彼此可以扶持著彼此、彼此可以安心、從脆弱長出力量的平台。在夢想城鄉,沒有一個人會被捨棄!
街友變「木工班」學員,一起磨出力量
2014年夢想城鄉開辦手作木工班,邀請木工老師教導學員基本木工技巧,讓街友獲得「學員」身分,並與前來參加木工方案的青年朋友,也就是「學伴」,在共同完成作品的過程中產生互動和友誼。所有的嘗試並不全然是一帆風順,尤其面對的是飽受人生風霜、背景比較複雜多元的街友們,木工班中有學員與工作人員衝突、有罷課事件……各式各樣沒有想過的「磨合進行曲」。夢想城鄉的夥伴們以行動帶出「陪伴即是最大的力量」:
老師,來參加木工班以前我完全沒有接觸過街友! ……看起來(街友)就是身體髒髒的印象…(木工班青年的分享)
看到很多街友就是在圖書館的屋簷下睡覺,也曾看到他們一包一包的袋子被清潔隊要打包給帶走。那時就開始覺得好奇,為什麼他們要這樣生活?看到他們東西被拿走,心理也很難過…(青年小慈分享)
經過與這些大哥大姊學員的相處後,志工小涵分享:「大哥們其實有很多的人生歷練,或是屬於自己的人生道理;而且他們沒有我想像的那樣不友善,我甚至覺得他們都蠻需要一些溫暖的鼓勵。就像王大哥,我想關心他的家人狀況如何……」。
木工班很多學員身體健康狀況都不好,或是人際關係出現嚴重困擾,這些必須消耗許多體力、眼力的粗工,對街友來說門檻很高;而有些大哥也確實覺得粗工收入不高,還不如去社福機構領便當來的輕鬆……,因此木工班要兼顧學員體能狀況和待遇期待相當不容易,但另一方面,木工班開啟了一扇窗,讓街友覺得自己還有能力,是有價值的人,就像陳大哥來木工班很享受跟其他夥伴一起工作的感覺,他因此有了生活目標,更有學員因為大家一起做木工、一起完成任務,進而對夢想城鄉的木工班產生歸屬感。
被現實的粗礪磨傷心靈,木工磨啊磨,空氣中木屑的氣味、散落一地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木塊、木條重組成一件件的木工作品,緩慢地療癒崩裂的靈魂,期待這些街友與經濟弱勢者在拋卻雜質後脫胎換骨,重拾勇氣、徜徉於光。
街友在夢想城鄉獲得接納,工作夥伴們也有機會擁抱受過傷的自己
木工班中這些經濟弱勢的學員除了大哥們,也有家庭狀況出問題的女性學員,如阿君就是長期跟家人吵得不可開交,她還有自殘狀況,有一天阿君傳了一段割腕的影片給猴子(工作人員),猴子很擔心地衝去她家,開門的先生面無表情地回覆:「她之前就有割過手,跳樓可能比較快啦!」猴子想像著阿君躲在某個空間的角落,她看著阿君傳來的影片猜想阿君可能在哪裡,不斷重撥她的手機,最後猴子推開公廁,阿君失魂悲愴地大哭,左手臂的刀痕不斷滲出鮮血,猴子環抱著阿君,阿君的情緒才漸漸平靜下來;剎那間,猴子回想起小時候獨自面對家庭暴力的恐懼記憶:「驚嚇的夜晚,我被陣陣尖叫聲吵醒,我目睹我母親與兩個姊姊邊哭邊阻止暴怒失控的父親,他拉扯我大姐頭髮的畫面深深烙印在我心裡,當下我瞬間明白真正的人間地獄,原來這就是互相傷害的家人們。」
當下的猴子她不只是擁抱阿君,也擁抱那個曾經止不住發抖、啜泣躲在角落的七歲小孩;夢想城鄉的夥伴們接住了這些心有創傷的街友,也從夢想城鄉感受到自己更有力量張開雙臂,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與曾經也受過傷的內在小孩。
我們以為是利他,其實是幫助了我們自己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分享了許多街友的故事,他們的生命經歷透過「真人博物館」導覽專案、透過藝術創作被展示出來,像陳大哥說:「我以前也很瘦,是吃藥的, 吃四號啦!(台語)」曾經做錯事、走錯路,要再回頭真的不容易……陳大哥能坦然地走出過去失敗經驗,以幽默的態度面對,甚至現在與協會的夥伴相處,實在令人佩服。這就是接納失敗,接納脆弱的夢想城鄉所發揮的力量。
長期實習生小魚分享:「我喜歡木工班,因為在這裡大家都很願意等待慢熟的我,讓我不會太焦慮,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接住了』。」小魚經過自我探索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擔任社區工作者。這位年輕人投入夢想城鄉,她因與街友、工作夥伴們互動,才有機會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感被接納了,並且接受了自己性格的侷限。
木工班培力,讓學員獲得力量
2017年木工班開始外接案子,包括幫泰緬邊境小學生做小桌子、「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城市農耕專案,製作木製收納櫃、農耕箱;接下企業社會責任的計畫,如與德州儀器公司合作,使用該公司所回收的木棧板、塑料盒等廢料,製作成多功能收納層架,再轉給社區團體或有需要的非營利組織;木工班也開設類似手作及環保工作坊;並與台北市建國高中合作設計12堂課,教導學生認識貧窮議題及多元回應策略,讓學生有機會認識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及邀請年輕學子與木工班大哥大姐學員們一起動手實做木製的生活用品。木工班從「磨合進行曲」到街友學員可以開始外接案子,這個木工班的創新計畫才完成創造弱勢學員社會參與的機會。
以善循環的社會,給彼此一些力量,路還很長……
夢想城鄉開辦「脆弱畫室」,邀請歷經滄桑的學員扮演助教角色;夢想城鄉串聯萬華在地二十多個組織,開辦「培根市集」,培養貧窮者的生活能力、一起關注在地故事;開發「成為萬華人--向在地學習的青年導覽志工培力課程」;設計一系列「社區營造與自我探索」特色工作坊,包括社會設計到生涯設計工作坊、高中生社區體驗活動,並推動全國首次街友導覽員培力方案,邀請街友或經濟弱勢者來參加艋舺社區博物館導覽班,讓街友也能擔任「街遊」導覽員等,織出「培力」與「草根性」的意義,更搭建起貧困者、青年志工及社區社群的差異共存與友善人際網路。
就是夢想城鄉的這一群人他們默默地、溫柔地陪伴著萬華的街友,讓他們有機會回顧他們的人生,等待他們願意說出他們內心的脆弱與受傷,並讓我們深思什麼是「人的價值」。
夢想城鄉走過的經驗都在《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書中分享,我非常推薦大家來閱讀這本書;透過本書,我們會學習如何包容與我們不一樣的人、知道如何幫助這些無家者、夢想城鄉的夥伴如何跟街友大哥大姊們互動,如何營造出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卸下自己的武裝,並且願意把自己的脆弱交付給這些夥伴。從本書中,我們也可學習如何串連傳統特色店家發展社區工作,走入關懷經濟弱勢群體而不讓人感受到壓力的柔軟。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V.Frankl)曾說: 「有些人看著日曆一天天被撕掉,便對生命的消逝萬分焦慮;但另外有些人卻能利用每天撕下的日曆背面,寫下當天所做最有意義的事,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累積價值感。」每個人所經歷的每段經驗都是人生的一部份,我們以怎麼樣的價值態度賦予它們意義,就會得到怎麼樣的人生。
從萬華在地溫柔出發,邀請你不只閱讀《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記得撥空到廣州街161號的夢想城鄉基地,預約艋舺社區「真人」博物館,來一趟有特色的萬華走讀,如「艋舺女老闆」導覽路線: 艋舺古早味涼粉à老明玉香舖à大可居青年旅館à長壽茶桌仔店,或「艋舺串門子」走讀路線: 老濟安青草店à艋舺古早味涼粉à協興蛋店à太盒餅舖à綜合座談。透過街友的親自導覽萬華沿途老街,及串聯好玩的小遊戲,讓我們學習到萬華的地方知識;這不只是古蹟導覽,更能聆聽到街友們真實人生際遇的故事。
給彼此一些力量,路還很長。生命中的撫慰並陪伴,得到與失去的價值學習,欣喜與痛苦的感受,這些都是生命的功課;當你碰觸到別人的脆弱時,你也會同時發現自己與自己脆弱的部份相遇了,你我都不孤單。走入夢想城鄉基地,給彼此一些力量,你我更有機會認識真實的自己,並且慢慢學習承認自己也會有需要被幫忙的地方。在這些別人的困境中看見自己的困境,理解別人的困境,然後變得更柔軟,更溫柔,更具有同理心一些。這樣一來便覺是無比珍貴的收穫了。
邀請你透過關懷行動,看見自己、看見別人,認識自己究竟有哪些慾望,釐清這些慾望的背後是受那些文化及價值因素的影響;透過參與各種共學計畫,與弱勢族群形成一種積極性的互助與發展關係,也從他人的身上省思自己,讓每個人成為「自己期待的那個人」。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出版社: 開學文化
作者:徐敏雄、謝宜潔、陳亮君、古明韻、陳秋欣
58會員
264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