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面對陌生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或許最能貼切表達我想探討的問題。也因為近期朋友的孩子遇到了類似狀況,並把他內心的矛盾與恐懼表達出來,才發現他也說出了我自己內心曾有但未經正視的掙扎。

面對街友,我應該友好善良,但就是不想靠近,也壓抑不住厭惡。

育兒的過程中,會發現處理孩子的問題其實很多都是處理父母本身的問題,誠如這裡想解決的,覺得孩子應該和甚麼樣的人相處,應該碰觸甚麼樣的人,或選擇和誰保持多少距離,都顯示著照顧者的自身的價值觀念,既存在成人內心的矛盾衝突如果不解決,同樣也會呈現在對孩子的引導和示範,可能會造成模仿的人價值觀錯亂,無所依循,也可能帶來不可以挽回的錯誤。

很多研究和文章會表示,大部分的街友都不是自願讓自己變成這樣的,有些可能是長期的失業、有些可能是政府制度不公、經濟衰退的受害者,過高的居住成本也很容易讓過往只能靠勞力賺取收入的人,年邁之後失去經濟來源,同時又苦無子女陪伴協助只能流浪街頭。也不免常發生家庭發生驟變,妻子兒女車禍過世留下孤身一人因而失志沮喪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有醫生、老師、百萬房仲、作家等看似高貴的職業,因為抵擋不住命運的洪流而被沖入社會的褥瘡之地...

這些道不盡背後辛酸和苦悶,都告訴我們,流浪在城市裡的居民,都曾經和我們是同樣的人。

恐懼的來源,很多時候可能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不去了解、拒絕了解,所產生的原始情緒。感受更多「他其實和我們一樣」時,可能就是以同理心取代恐懼的時候。
raw-image

但,如果理解仍然帶不走那心底不由自主的反感與卻步呢?

那些被我們大人認為不應該讓孩子靠近的標準究竟在哪裡?
有著功成名就的成功企業家卻帶著陰險的自利特質可不可以靠近?
穿著破爛散發異味手持回收物的街友卻表現和善的氣質和禮貌的舉止可不可以靠近?
我們希望孩子建立甚麼樣的特質就會希望她和甚麼人接觸,但經常表面上我們看不出來骨子裡到底是甚麼人,即便挖掘出大部分的弱勢者皆出自於非自願因素,現實卻可以掩蓋,故事可以做作,過期的食物也可以重新包裝成美麗的商品重新上架。
想要孩子正確接觸到甚麼樣的人真的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嗎?即
便是僅存於1%的惡意陌生,一旦發生狀況可能不是用機率算術可以挽回的局面。
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這麼多,怎麼有辦法在靠近每個人之前就做好身家調查確保交往的人是正常的不會傷害自己的家人,終究還是得回到最低成本的方式來做判斷,外表仍舊是我們難以割捨的標準作業程序。

不由自主的偏見與心理反應或許不應該被過度自卑所苛責,畢竟那是我們活過數十載所累積出來的價值型態和自我意識,在過度追求道德卓越感之前,認清楚大部分的人仍然符合像由心生的法則。

如果不相信成功的人有其成功的特質和熬過同於大多數人所面臨的困難甚至更坎坷的悲痛才有今日的地位,那那些仍在現實中掙扎,夢想自由的嫩葉終有破土重生的信念之人,可能得開始遭受內心的動搖,轉而接受生而不平等的命運決定論。
raw-image

失敗和貧窮究竟是結構性的社會不公,抑或是個人努力不足所造就的結果也絕對不是單一因素可以解釋的複雜問題。然而呈現在眼前的事實依舊是最明顯的訊號,無論當下的人是善人或者惡人,富人或窮人,決定要不要讓孩子靠近之前,雖然希望孩子擁有樂於分享和獨立思考的人格,我們也必定先保護他們不受到傷害,再來談論這個引發反感之人行為外表背後有多少身不由己的心酸和值得同情的境遇。

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我想就順著每個父母的直覺去做吧,覺得危險就迴避,覺得安全就靠近,覺得做錯了就修正,畢竟我們自己也從來無法靠著一瞬間的碰觸就瞭解對方是什甚麼樣的人,每個人內心的道德與安全尺度也不同,也會隨著時間和理解程度而改變。
選擇當下感到最舒服的方式去傳遞訊息給孩子,畢竟若是你逼著自己的不安讓孩子去靠近看似奇怪的人,孩子同樣能察覺父母怪怪的表情。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好的,其實就是面對挫折、困擾、矛盾以及未知的思考和處理態度,而不是那些既有的價值觀、身家、財產。

面對殘破不堪的生命即使畏懼仍要給予充分的尊重,面對光鮮亮麗的潮流即使崇拜仍要給予客觀的思考,我想那應該是為孩子獨立所能給予最適合的愛。

2019.12.13 08:01
寫於池上

參考資料
好友 蔡p facebook
七成街友有工作,九成非自願:你真的了解街友?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
窮人的經濟學:如何終結貧窮?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win Tsai的沙龍
21會員
80內容數
Erwin 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07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2020/03/07
就算當我自己被問起「以前不也都沒有甚麼問題?」「我們不都是這樣長大的?」或是任何一個經驗比自己更豐富的人告訴你「第一個照書養,之後照豬養」的時候,也無力產生過多的辯駁。
Thumbnail
2020/02/11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Thumbnail
2020/02/11
如同每天壓榨文字來知道自己腹肚裡的墨水是否飽足;如同市場總會以不同的走勢和誘惑來測試究竟是甚麼樣的交易者。改變的機會降臨時不僅考驗著你能不能把握,還有能不能持續,還有能不能在困惑中維持既定的策略。大師的話和書本和事蹟都不能成為你自己的血肉,我們可以把他作為標竿,但仍舊必續靠自己寫下自己的書和交易紀錄
Thumbnail
2020/02/08
其實每次都覺得,不管玩甚麼,自己好像也都和女兒一樣,像個小孩子也很享受其中,就像每次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去玩積木,其實最認真玩得好像都是我自己,女兒就是過來推倒搞破壞的。而今天不管是放風箏還是吹泡泡,也同樣是燃起自己不少興致,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到底是有沒有童年阿?
Thumbnail
2020/02/08
其實每次都覺得,不管玩甚麼,自己好像也都和女兒一樣,像個小孩子也很享受其中,就像每次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去玩積木,其實最認真玩得好像都是我自己,女兒就是過來推倒搞破壞的。而今天不管是放風箏還是吹泡泡,也同樣是燃起自己不少興致,總會不禁懷疑起自己,到底是有沒有童年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我最想交給孩子的能力就是同理心 道德標準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開胃菜 當教育只剩下只要不違法就好 我真的不知道我這樣要求孩子到底對不對? 我跟孩子說 有好多的事情其實沒有對錯 雖然你這麼做並不違法 但對這個社會來說也並沒有幫助 以前我們總覺得公
Thumbnail
在孩子出生的怎麼多年,我三不五時會想在未來他是怎麼樣離開我身邊?是哭哭啼啼不知所措地走向她人生的道路?還是雖然有所害怕但不是不知所措,心中有所本的走向自己決定好征途?每當我在念他們時,我就在想我該讓他帶著甚麼樣的能力走向他未來的路?如果我只能陪他走這十年,我該怎麼做?才能做一個對他們有幫助的母親,而
Thumbnail
在孩子出生的怎麼多年,我三不五時會想在未來他是怎麼樣離開我身邊?是哭哭啼啼不知所措地走向她人生的道路?還是雖然有所害怕但不是不知所措,心中有所本的走向自己決定好征途?每當我在念他們時,我就在想我該讓他帶著甚麼樣的能力走向他未來的路?如果我只能陪他走這十年,我該怎麼做?才能做一個對他們有幫助的母親,而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陌生 讓孩子好奇 同樣的陌生 卻讓成人 保持距離 . . . . . . . . . . . 孩提時,我們對於陌生總是充滿好奇,在成長的過程,慢慢隨著我們依賴熟悉事物的穩定感,而漸漸地對許多陌生感到恐懼。 人累積一定的年歲,慢慢有更多經驗去幫助自己去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該思慮什麼、該放掉那些
Thumbnail
陌生 讓孩子好奇 同樣的陌生 卻讓成人 保持距離 . . . . . . . . . . . 孩提時,我們對於陌生總是充滿好奇,在成長的過程,慢慢隨著我們依賴熟悉事物的穩定感,而漸漸地對許多陌生感到恐懼。 人累積一定的年歲,慢慢有更多經驗去幫助自己去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該思慮什麼、該放掉那些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羅志仲 老師帶領 羅志仲老師分享朋友在防疫期間的心得: 1. 降低標準 2. 多包容 3. 多調整  選擇和決定都不容易,人很容易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限制。可能會用當時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狀態,但往往狀態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孩子沉迷於3C時,要換個眼光和方式去看待。  
Thumbnail
羅志仲 老師帶領 羅志仲老師分享朋友在防疫期間的心得: 1. 降低標準 2. 多包容 3. 多調整  選擇和決定都不容易,人很容易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限制。可能會用當時的眼光看待現在的狀態,但往往狀態已經不合時宜了!  當孩子沉迷於3C時,要換個眼光和方式去看待。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抗拒時,礙於人情壓力,我不敢輕易請對方將孩子放下,平時尊重孩子的我成了最壞示範。事後,我向孩子道歉,並答應永遠將他的感受擺在第一位,同時思考父母的不作為,將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抗拒時,礙於人情壓力,我不敢輕易請對方將孩子放下,平時尊重孩子的我成了最壞示範。事後,我向孩子道歉,並答應永遠將他的感受擺在第一位,同時思考父母的不作為,將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