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餅?奶油酥餅?太陽餅?老婆餅?どっち?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中午飯後散步,同事看到牛舌餅,不經意(?)掀起了一番舌戰(其實是我引戰的XD):

軟式牛舌餅、硬式牛舌餅,誰才是真正傳統?

從小接觸牛舌餅都是在我爸家鄉宜蘭的me,自然覺得硬式的才是正統,軟式的都是邪魔歪道;但同事說軟式才有傳統的味道,小時候都是吃軟式的。

此時主管跳出來說,這是有歷史淵源的!一開始出現的是軟式,後來有師傅改良出硬式的,才成為具代表性的土產。

我上網查了查,沒查到相關資訊,只看到大多數人區分牛舌餅為宜蘭硬式、鹿港軟式。

然後同事又說軟式牛舌餅吃起來就像是壓扁的太陽餅,太陽餅、老婆餅、奶油酥餅、軟式牛舌餅,又有什麼不同呢?

突然好想採訪烘焙師傅做一篇DIY報導喔!但想想還是算了,一是我早就不是DIY記者,二是好複雜好累我還是負責吃就好了。(躺平吃大餅)

講到吃大餅,突然想到一直以來我都很愛躺著,爸媽還年輕健康時,我常常會開玩笑說,要來幫我轉脖子上的大餅喔!他們總是笑笑的拿我沒辦法,然後放一些食物在我的桌子上,等我醒來就有得吃。

嗯,我的粉專不想走感傷路線,還是回到餅戰吧XD

硬式牛舌餅才是有特色的王道啦!(在台北出生長大的宜蘭三星人噴氣表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ileen's的沙龍
10會員
68內容數
從戀香到煉香,記錄香氛、香氣、香水、調香、精油、芳療的隨筆手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品超成功的,成就感一百分!我想沒用麥芽糖大概就差在內餡沒有亮亮、黏黏的效果,看起來比較不像內餡。但其實吃起來真的沒差,味道還是一樣很香很好吃! 沒做過之前真的沒想到自己做的牛舌餅也可以非常薄脆!
Thumbnail
成品超成功的,成就感一百分!我想沒用麥芽糖大概就差在內餡沒有亮亮、黏黏的效果,看起來比較不像內餡。但其實吃起來真的沒差,味道還是一樣很香很好吃! 沒做過之前真的沒想到自己做的牛舌餅也可以非常薄脆!
Thumbnail
我母親常常說,我上輩子應該是個北方人。 原因是餅類的食物特別吸引我,要是出門辦事路過燒餅店、傳統的餅行那就慘了,總得花上十幾分鐘、買上幾個餅子才肯離開,逛街去餐廳也是,要是有個光餅煨排骨、餅夾肉,或是這一兩年比較常在夜市看到的肉夾饃,我總得來上一個才甘心,不然就是茶不思、飯不想,甚至過幾天還會專門
Thumbnail
我母親常常說,我上輩子應該是個北方人。 原因是餅類的食物特別吸引我,要是出門辦事路過燒餅店、傳統的餅行那就慘了,總得花上十幾分鐘、買上幾個餅子才肯離開,逛街去餐廳也是,要是有個光餅煨排骨、餅夾肉,或是這一兩年比較常在夜市看到的肉夾饃,我總得來上一個才甘心,不然就是茶不思、飯不想,甚至過幾天還會專門
Thumbnail
上次因為是吃冰淇淋口味的,所以這吃點不一樣的,來點酥脆口感的「銅殼餅」「手燒煎餅」這兩種吃起來酥脆,很唰嘴,尤其是「銅殼餅」薄薄的,吃到嘴嘎啦嘎啦,一口接一口,袋子內的餅乾一下就吃到見底,還好我們大人自己有先吃過,不然一定吃不到,「手燒煎餅」也是很好吃,真的很脆,又不會太硬,看電視、當下午茶點心都很
Thumbnail
上次因為是吃冰淇淋口味的,所以這吃點不一樣的,來點酥脆口感的「銅殼餅」「手燒煎餅」這兩種吃起來酥脆,很唰嘴,尤其是「銅殼餅」薄薄的,吃到嘴嘎啦嘎啦,一口接一口,袋子內的餅乾一下就吃到見底,還好我們大人自己有先吃過,不然一定吃不到,「手燒煎餅」也是很好吃,真的很脆,又不會太硬,看電視、當下午茶點心都很
Thumbnail
中午飯後散步,同事看到牛舌餅,不經意(?)掀起了一番舌戰(其實是我引戰的XD): 軟式牛舌餅、硬式牛舌餅,誰才是真正傳統?
Thumbnail
中午飯後散步,同事看到牛舌餅,不經意(?)掀起了一番舌戰(其實是我引戰的XD): 軟式牛舌餅、硬式牛舌餅,誰才是真正傳統?
Thumbnail
外公外婆是蘇州人,對生活有不能妥協的講究。再苦再窮,點心不能不吃。媽媽記得她小時候,外公替人做保負了債,有一天實在沒錢買點心,他就拿一顆蛋攤了張蛋皮,灑上白糖,切一切,全家分著吃。
Thumbnail
外公外婆是蘇州人,對生活有不能妥協的講究。再苦再窮,點心不能不吃。媽媽記得她小時候,外公替人做保負了債,有一天實在沒錢買點心,他就拿一顆蛋攤了張蛋皮,灑上白糖,切一切,全家分著吃。
Thumbnail
邊打字的時候邊吃吃地笑,因為這一週的甜點我幾乎都非常喜歡XD,像是小西餅、塔、派及鬆餅(puff pastry)。但在做的時候,就不一定是那麼輕鬆了。 Day 11.餅乾概論 剛開始都會誤認餅乾和小西餅是一樣的,看起來真的非常像,但小西餅其實是餅乾的一種,小西餅是成份比較高(蛋量)的一種餅乾。
Thumbnail
邊打字的時候邊吃吃地笑,因為這一週的甜點我幾乎都非常喜歡XD,像是小西餅、塔、派及鬆餅(puff pastry)。但在做的時候,就不一定是那麼輕鬆了。 Day 11.餅乾概論 剛開始都會誤認餅乾和小西餅是一樣的,看起來真的非常像,但小西餅其實是餅乾的一種,小西餅是成份比較高(蛋量)的一種餅乾。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煎餅果子」這樣食物呢? 其實確切起源已無從考證,不過最早在1933年11月20日的天津《大公報》副刊躍於市面。 2017年6月,煎餅果子製作技藝入選天津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又稱天津煎餅。 今天,不用出國,在台北搭捷運就可以吃到! 提供完整的製作流程給大家👇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煎餅果子」這樣食物呢? 其實確切起源已無從考證,不過最早在1933年11月20日的天津《大公報》副刊躍於市面。 2017年6月,煎餅果子製作技藝入選天津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又稱天津煎餅。 今天,不用出國,在台北搭捷運就可以吃到! 提供完整的製作流程給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