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控制不易、轉移風險高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抗癌效果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吃東西卡卡、長時間吞嚥困難,別以為改吃流質或容易下嚥的食物就好,小心可能罹患食道癌。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台灣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秘書長黃才旺表示,食道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求診患者中高達6成已是三四期 ,不僅較容易復發轉移、治療選擇也較為受限。所幸近年免疫療法傳來好消息,成為食道癌治療新利器,且使用在輔助性治療上,在無疾病存活率、降低癌症復發風險表現佳 ,成為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黃才旺主任指出,食道管腔大、具彈性,即使有腫瘤,也不容易早期察覺。加上不少患者忍功了得,即使吞嚥困難或感覺喉嚨卡卡不舒服,也情願改吃其他流質或容易吞嚥的食物,不太會主動就醫;另有部分民眾誤以為吞嚥困難是胃食道逆流或腸胃潰瘍性疾病所致,自行購買胃藥或服用保健品,因而錯失早期發現治療、及早安排根除性手術切除食道腫瘤的契機。若食道癌邁入中晚期,因無法直接進行根除性手術,現行的治療方式是先做化放療,待腫瘤縮小後,再安排手術切除,治療難度提升外、預後表現普遍不佳。
「中晚期食道癌患者即使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之後再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仍有超過五成以上病患在術後1至2年疾病復發 。」黃才旺主任解釋,食道癌治療成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跟病人身體及營養狀況、目前可使用的藥物有限、以及食道腫瘤的生長位置密切相關。除了患者的身體太虛弱或合併有營養不良情形,都會影響食道癌的治療成效外;以往食道癌的治療藥物屈指可數、僅2至3種而已,且無有效標靶治療表現亦不佳,造成治療選擇受限。
所幸近年來免疫療法在治療表現上傳來不少好消息,且可做為術後的輔助性治療。當患者術後發現有食道或淋巴結殘存腫瘤細胞的特定族群,透過免疫療法輔助性治療,有助下降腫瘤復發及轉移風險、復發率。研究指出,統計患者整體存活中位數至少增加10個月。黃才旺主任分享臨床觀察,食道腫瘤的生長位置與週邊組織連結緊密者,通常癌友術後半年或一年就可能復發;但接受免疫治療的中晚期食道癌病友除了病情穩定控制中,也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黃才旺主任提醒,食道癌的治療除了手術、放化療,也有新興的免疫療法,呼籲患者積極治療外;由於50到70歲中年男性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若平時有抽菸、喝酒(尤其是烈酒)、嚼檳榔、吃太熱燙食物、醃漬食品等習慣的人,很容易好發食道癌。民眾一旦出現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摸到脖子腫塊、短時間體重驟降(3個月減輕5至10公斤)等,若症狀持續1個月仍未緩解,最好儘速到大醫院的胸腔外科或腸胃科做進一步檢查,以確保安全。
1506-TW-2200055
NV-071122-PR-01
【廣編特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8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模範糖友劉先生75歲,罹患糖尿病已經26年,一直能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的標準範圍內。劉先生分享他的秘訣,就是遵守控糖鐵三角「飲食、運動、用藥」,保持各項的均衡。 銀髮病人要如何控糖才能樂觀不憂鬱呢?請李奕德醫師講解說明。
50歲的王大叔(化名)幾年前手肘內側出現小塊皮屑,起初以為是濕疹,就使用皮膚藥膏解決,豈料半年後紅疹逐漸擴大蔓延全身,脫屑飄雪花的外觀,讓他飽受外界異樣眼光。之後腳踝跟膝蓋關節出現疼痛,幾度痛到他無法下田工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最後輾轉轉診到免疫風濕科檢查,確定罹患「乾癬性關節炎」。
學童軟式近視控制日拋跟角膜塑型片有何差異?小孩也可以戴隱眼嗎?你家孩子適合嗎? 許多家長想要讓孩子嘗試配戴學童近視控制日拋,但心中有許多問題不太確定;學童近視控制日拋常見的10大問題,邀請尚儒大學眼科醫師林日蘋來解答。 看完影片後,如果也想讓孩子嘗試學童近視控制日拋,可以到眼科診所做進一步的諮詢
「醫師,我有B型肝炎帶原,能不能懷孕?」 「B型肝炎病毒會不會傳染給寶寶?」 「寶寶出生後,能不能餵母奶?」 B型肝炎帶原者都很關心要如何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寶寶,以及產後能不能餵母乳。請黃釧峰教授來解答。
「醫師,學校通知說他的近視又加深了,請我們再來檢查。」家長指著孩子憂心地說。 「小朋友的近視惡化速度較快,一定要好好控制喔。」醫師慎重地叮嚀。 近視學童的家長常常會問醫師:「我孩子點過散瞳劑,但是很容易畏光,出去玩的照片幾乎每張都瞇瞇眼,寫功課時看書本的字會模糊,影響學習,該怎麼辦?」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為胰臟腫瘤辭世,然而奪走賈伯斯性命的並非胰臟癌,而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黃文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發生在消化道,例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以小腸居多,台灣則是以直腸最多,患者往往是做大腸鏡、直腸鏡時,意外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
模範糖友劉先生75歲,罹患糖尿病已經26年,一直能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的標準範圍內。劉先生分享他的秘訣,就是遵守控糖鐵三角「飲食、運動、用藥」,保持各項的均衡。 銀髮病人要如何控糖才能樂觀不憂鬱呢?請李奕德醫師講解說明。
50歲的王大叔(化名)幾年前手肘內側出現小塊皮屑,起初以為是濕疹,就使用皮膚藥膏解決,豈料半年後紅疹逐漸擴大蔓延全身,脫屑飄雪花的外觀,讓他飽受外界異樣眼光。之後腳踝跟膝蓋關節出現疼痛,幾度痛到他無法下田工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最後輾轉轉診到免疫風濕科檢查,確定罹患「乾癬性關節炎」。
學童軟式近視控制日拋跟角膜塑型片有何差異?小孩也可以戴隱眼嗎?你家孩子適合嗎? 許多家長想要讓孩子嘗試配戴學童近視控制日拋,但心中有許多問題不太確定;學童近視控制日拋常見的10大問題,邀請尚儒大學眼科醫師林日蘋來解答。 看完影片後,如果也想讓孩子嘗試學童近視控制日拋,可以到眼科診所做進一步的諮詢
「醫師,我有B型肝炎帶原,能不能懷孕?」 「B型肝炎病毒會不會傳染給寶寶?」 「寶寶出生後,能不能餵母奶?」 B型肝炎帶原者都很關心要如何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寶寶,以及產後能不能餵母乳。請黃釧峰教授來解答。
「醫師,學校通知說他的近視又加深了,請我們再來檢查。」家長指著孩子憂心地說。 「小朋友的近視惡化速度較快,一定要好好控制喔。」醫師慎重地叮嚀。 近視學童的家長常常會問醫師:「我孩子點過散瞳劑,但是很容易畏光,出去玩的照片幾乎每張都瞇瞇眼,寫功課時看書本的字會模糊,影響學習,該怎麼辦?」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為胰臟腫瘤辭世,然而奪走賈伯斯性命的並非胰臟癌,而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黃文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發生在消化道,例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以小腸居多,台灣則是以直腸最多,患者往往是做大腸鏡、直腸鏡時,意外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許多名人包括蔡頭、吳孟達等人,皆因罹患肝癌逝世!為什麼大家都說肝癌是很容易復發的癌症?以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吳明順醫師將針對肝癌存活率及復發率說明,以及該如何預防、提早發現。 以台灣來說,肝癌存活率為多少? 若不考慮分期,在台灣一般的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體重和身體健康。 其中,有些人即便飲食控制得當,運動頻繁,體重卻依然難以下降,這可能讓人感到困惑和沮喪。 醫學研究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胃腸道基質性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 胃腸道基質性腫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許多名人包括蔡頭、吳孟達等人,皆因罹患肝癌逝世!為什麼大家都說肝癌是很容易復發的癌症?以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吳明順醫師將針對肝癌存活率及復發率說明,以及該如何預防、提早發現。 以台灣來說,肝癌存活率為多少? 若不考慮分期,在台灣一般的
Thumbnail
胃癌是臺灣十大癌症殺手之一,有著高發生率和死亡率。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容易被忽視,而致使錯失治療時機。本篇文章介紹了胃癌的早期症狀、危險因子、預防方法及治療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家族遺傳基因,以及化療治療過程中的常見副作用,並提供相關建議和應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副作用反應可能不同,所以建議密切關注個人身體狀況,並在需要時與醫療人員討論。
Thumbnail
治療全身各部 位早、中、晚期的腫瘤,包括復發和轉移腫瘤,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極度輕微,單一腫瘤治療1-5天的短療程,每天20至40分鐘門診式的照射,壓力極其輕微,不失為最人道的治癌。 台灣的早期腦瘤、#肺癌、#肝癌,如選用電腦刀治療已經納入全民健保付費。 有了電腦刀1-5天無創無毒的治癌法。
Thumbnail
預防大腸癌及在放化療、手術後的飲食管理是大腸癌患者和高風險族群極需關注的問題。 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大腸癌,也能在治療過程中支持身體恢復。 **3不:** 1. **不吃加工肉製品:**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燻肉含有防腐劑和化學添加劑,長期攝取增加大腸癌風險。 2. **不吃高脂肪食物: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體重和身體健康。 其中,有些人即便飲食控制得當,運動頻繁,體重卻依然難以下降,這可能讓人感到困惑和沮喪。 醫學研究揭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胃腸道基質性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簡稱GIST)。 胃腸道基質性腫
Thumbnail
快來看看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陪你度過生活每一天。 ↓↓↓順便按讚加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完了蛋白質流失性腸病的成因種類跟診斷,再來要講到治療部分,以往都會以免疫調節藥物為主,但後來研究顯示飲食上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治療的大概方向? 👩‍⚕️因在腸道淋巴管擴張症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發炎性慢性腸道疾病相關,所以可以優先考慮飲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