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童語真心話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一新鮮人

「你教室不在這裡,走錯了。」

「你們教室的門開了,快進去教室。」

「怎麼了?你怎麼哭了?」

「又哭啦…………」

這些都是今年從我們大班畢業後,成為小一新鮮人,狀況非常多,幾乎天天有小一生跑錯教室或是哭泣,過去還在大班時候有的習慣到了小學部後還是無法適應。

我們教室就在學校餐廳隔壁,又是資源教室,小一生經過我們教室,要不就是一顆小小的頭顱會在窗戶出現,再不然就是開門想進來教室。中午吃完午餐,雙手拿著自己的餐盤大聲地在教室外面大叫:「老師,幫我開門。」

「每次只要到學校,他就是這樣,不想來上課。」媽媽懷裡樓著啜泣的小一生,過去在幼兒園,這個小一生幾乎沒甚麼哭,看上去是一位很獨立的孩子。

媽媽說,現在天天不喜歡上學,回家也是一張不高興的臉,說是一推的作業要寫,寫不好,老師要請他重寫。

我請這位小一生再度回到幼兒園教室,讓媽媽先請回去。他一回到熟悉的環境,立刻是眉開眼笑的,問是不是可以回來?

過去,孩子們的父母通常都是要很早出門,早早就把孩子送來教室,這樣的模式家長們還無法意會過來,還以為國小部也這麼早,結果是,小學部的還沒開門。小一生得在教室門外等,等著有人來開門。有些父母會因為時間上的考量,可是,又擔心,便會拜託我先讓小一生先進到我們教室等。

「我們都還沒來就急急把孩子送來,萬一,這段時間孩子們怎樣又會怪到學校。」這是小學老師共同的心聲吧!反過來說,難道這是幼兒園的事情嗎?難道國小部不會跟家長溝通嗎?

「又在哭嗎?」

「是啊!被老師罵就哭。」

過去,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幾乎是天天哭,而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發洩,累了自然會停止哭泣。

小一新生不知道是不是淚腺特別發達,怪了,以前在我們這裡,幾乎都不哭,到了他們新教室,總是聽見孩子的哭聲,反而是我們教室鬧轟轟的。

「哇!今天是第幾次了?」雅說。

有一回,小一班導跟我們說:「真佩服妳們,每天要清理小朋友掉在桌面和地板上的飯粒」。言下之意,就是小一的小朋友很會掉飯粒,坦白說,聽完後,還真有點不好意思。

學校午睡的鐘聲響了,「湯包」匆匆忙忙地衝進來教室,表情很慌張,一問之下,才知道,他以為是要來我們幼兒園睡午覺,害他們班導也慌張為什麼午睡時間找不到孩子?

到了全校掃地的時間,我們這些小一新鮮人是拿著球到操場玩、大玩追逐戰……班導上前規勸,還教他們怎麼去掃地?怎麼把樹葉、髒東西掃在一起,再掃進畚箕裡面。

小一新鮮人狀況雖然沒有百出,不過,小問題一堆,還沒脫離幼兒園多年來維持的生活模式,因為,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從兩歲半送來幼兒園,一直念到畢業,因此,很多生活作息要讓孩子們改變是困難了點,連同家長也要重新去適應。

【由於我們的校區是偏遠地區,小孩更是越來越少,就有一種現象,「爭小孩」,你們家的小孩來我學校唸,就有優惠,就有一些特權。記得有一年,某學校沒有一年級新生,於是,便跟我們畢業班的家長小小施點小惠,讓他的小孩去他們的學校唸。

若是這樣的事件都不去正面處理,這會是一種常態,為什麼學校要跟鄰近的學校「搶」小孩?這不單單是學校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國家,息息相關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2/09/15
這年頭學校越來越難了吧
九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6
好像大家都把教育當成生意再經驗,加上,真的少子 ,我和伙伴常常會問,最近村子裡有沒有猫頭鷹再叫, 【據說,前天晚上有貓頭鷹叫耶】好消息。
克魯小子-avatar-img
2022/09/15
當年的教改,除了讓學生學習與教育現場日趨惡性循環,師資培育的多元,少子化,廣設大學等讓教育生態更加嚴峻,年改又火上加油,教師不願退休,年輕,新老師進不了正式教師行列,新血輪進不來,年資深的撐著,卡著,這些惡性循環,源於台灣的教育政策沒有根基,期待能有一群真正愛教育,有教育理念的人,從下而上,發展出屬於台灣的教育內涵,而不是當年教育議題,成為政治的工具,造成現今的混亂局面啊!
九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6
看來,克魯很有感,但是,有什麼用,蠻橫的作法誰能擋,事情變成政治就是政治。現在,我都不知道誰是教育部長咧
野口夏-avatar-img
2022/09/15
我還不知道有爭小孩這種事呢
九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9/15
就像現在末段的大學,要不就停招,要不轉型,最大問題就是少子,在偏鄉 ,不少學校面臨廢校或是合併,這是當地最不想碰到的事
avatar-img
九月的天空的沙龍
128會員
165內容數
2025/01/11
 波利斯大人和我的孩子們 說一下我們週邊的大環境,我們學校是坐落在一個山谷間,四周都是被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包圍住,而林相各有不同。 學校緊鄰一條終年不斷水的溪水,即便是乾枯期,這條小溪也不會乾涸,頂多水量少。夏天,我們常常帶著孩子們光著身玩水,(前提下,家長同意或家長陪同)這群小小孩的坦誠相見是最
Thumbnail
2025/01/11
 波利斯大人和我的孩子們 說一下我們週邊的大環境,我們學校是坐落在一個山谷間,四周都是被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包圍住,而林相各有不同。 學校緊鄰一條終年不斷水的溪水,即便是乾枯期,這條小溪也不會乾涸,頂多水量少。夏天,我們常常帶著孩子們光著身玩水,(前提下,家長同意或家長陪同)這群小小孩的坦誠相見是最
Thumbnail
2025/01/05
跟花蓮行一樣精彩的迷航記   之三 話說,從花蓮回家的路上都是精彩的,因為瞌睡蟲不斷的騷擾,迫使我一定要下休息站暫時養精蓄銳,再出發。 明明上路前,腦袋非常清楚是往北行駛,但是,當我的雙眼看見往南的標示時,我居然義無反顧的就是往南,沒錯吧!我家的方向是南邊,所以,沒錯啊! 我的方向盤轉入往南幾
Thumbnail
2025/01/05
跟花蓮行一樣精彩的迷航記   之三 話說,從花蓮回家的路上都是精彩的,因為瞌睡蟲不斷的騷擾,迫使我一定要下休息站暫時養精蓄銳,再出發。 明明上路前,腦袋非常清楚是往北行駛,但是,當我的雙眼看見往南的標示時,我居然義無反顧的就是往南,沒錯吧!我家的方向是南邊,所以,沒錯啊! 我的方向盤轉入往南幾
Thumbnail
2024/12/28
九月的花蓮微旅行(晨曦森林農場)  之二 來到花蓮就是想耍廢而已,晚晚的起床,然後,穿起睡衣,罩著大衣,坐在可以眺望整著鳳林鎮的爛漫涼亭裡,喝著還冒著蒸氣的黑咖啡,靜靜的,慵懶的或坐或躺或站的,反正,就是「廢」。 每天上班,下班,一天超過八小時帶著孩子們,回到家,還要備課,還要創作,還要準備考試
Thumbnail
2024/12/28
九月的花蓮微旅行(晨曦森林農場)  之二 來到花蓮就是想耍廢而已,晚晚的起床,然後,穿起睡衣,罩著大衣,坐在可以眺望整著鳳林鎮的爛漫涼亭裡,喝著還冒著蒸氣的黑咖啡,靜靜的,慵懶的或坐或躺或站的,反正,就是「廢」。 每天上班,下班,一天超過八小時帶著孩子們,回到家,還要備課,還要創作,還要準備考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因為每年幾千人想擠進去的明星私中就在附近,國小得市長獎畢業,所以不小心就申請進去,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其中一員。因為從沒補過習,剛開始數理追的比較辛苦,第一學期時成績雖然不是頂尖,但自我要求高,每天勤懇的唸書,校排也是能上第一志願的範圍。 在私中內,老師每天高強度的要求功課跟筆記內容,考試分
Thumbnail
因為每年幾千人想擠進去的明星私中就在附近,國小得市長獎畢業,所以不小心就申請進去,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其中一員。因為從沒補過習,剛開始數理追的比較辛苦,第一學期時成績雖然不是頂尖,但自我要求高,每天勤懇的唸書,校排也是能上第一志願的範圍。 在私中內,老師每天高強度的要求功課跟筆記內容,考試分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老是聽說留下的人需要面對 如今這句話老話 也應用在小姪女們畢業後的托嬰中心 依蘿一家人在忙完小姪女的畢業禮物後 準備好把小姪女送去上幼幼班了 一邊很擔心,小姪女大哭不想上課 (依蘿自己就是很討厭上學的人,當初大哭很久才去上課) 一邊擔心小姪女太過於冷靜,被老師忽視(會吵的小孩才有糖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Thumbnail
 「媽媽,我明天不想上學。」小一的兒子在睡前跟我說。 「不行。是因為明天要考期中考嗎?」我回答,兒子開始哭。 「因為我沒有同學想要的恐龍卡,同學會打我。媽媽我可以轉班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