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人類舞台布幕後的「真」

2022/09/2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漫談

今年的台灣文博會在高雄舉辦,市政府和六位高雄在地的Line原創貼圖創作者合作「台灣IP ‧ 高雄原創─聊療漂漂河」,將無所事事小海豹、PPmini小小企鵝、ㄇㄚˊ幾兔、塔仔不正經、貓爪抓、可布魯的豆卡頻道這六個角色製作成大型充氣裝置漂在光榮碼頭、真愛碼頭以及大港橋的愛河灣上,擔任文博會大使。即使已過了文博會的展期,現在仍在愛河上迎接到此地遊玩的貴賓。這讓我想起荷蘭籍藝術家霍夫曼風靡世界的那隻黃色小鴨(Rubber Duck),並重新看之前拍攝黃色小鴨的照片檔。
外甥女問:為什麼要拍它們的屁股?
當下很難跟一個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說明:是因為夜晚的背影美,而非屁股美才拍。因為她覺得正面才可愛。
回答:因為……因為……,你不能只有拍正面吧?也要試著拍拍不同的角度。
她為難地點了點頭……
比起白天容易一不小心就過曝成臉色蒼白的「過勞鴨」,我更喜愛夜晚看起來較愜意的黃色小鴨,並暱稱它為「夜小鴨」,覺得這個稱呼更能稱出它的可愛。回憶起當時的夜晚,人潮跟白天相比是有增無減。但,夜晚點燈時,某些鮮少人走動或步履匆快無意一瞥的角落,夾在熱鬧的定點中容易被擠出些許落寞。隨著一張張影像的回顧,幾張販賣黃色小鴨和其他的卡通充氣汽球與布偶的照片吸引了眼球。也許,對那時的自己來說僅是單純地「有感而拍」,沒想到經過九年的發酵,卻發酵出了不同以往或者更加不同的風味出來;而這種感受生成的源頭,是幾米於1999年出版的繪本──《月亮忘記了》。
對自己而言,繪本不是只有給兒童看的圖文書或圖畫書,只要是好看的繪本─能說著動人心弦的故事,配著賞心悅目的繪畫,即使每個人喜愛的標準不同,單就喜歡與否與閱讀這件事,其實是不分年紀的。更多時候,成人其實是需要閱讀繪本,讓自己從已複雜化的大人腦中,試著透過簡單故事中的寓意或單純的欣賞,讓自己返璞歸真、「返老還童」一下。
不過,幾米所創作的圖文相較於一般給兒童閱讀的文本界定而言,所表達的方式和寓意上就自己看來,說實話比較像是給大人們看的。因為,其所賦予的生命刻度和人生閱歷,感覺是在提醒成長後的我們,「記得回頭看看最初的自己喔!」「緃然生活無法盡如己意,也別忘了自己的心唷!」等等的溫情之意,緩緩地流淌進一些心即將蕭瑟或生命幾近枯楬之處。且,亦像是敦促著我們「要記得珍惜一切緣起唷!」因為,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測何時緣滅。
可惜的是,他的圖文風格並不是我喜愛的那款。但,只有這本是例外。

故事是這樣的......

這是一則有關於男孩與月亮之間真摯情誼的故事,以回溯的方式娓娓道來......。
某天,男孩在草地上玩耍時撿到一顆像球一樣的東西,並將它帶回家悉心照料。而從這一天開始,月亮也不再升起。對於一般人而言,月亮不見了,但對於男孩來說,月亮一直都與他同在。從當權者到市井小民對於月亮不見的現象相當恐慌,於是,腦筋動得快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名為安撫人心實則自欺欺人的作法──生產假的月亮。一車車的月亮從工廠被帶進人的生活中,每人手上一個月亮。到了夜幕低垂,那些徬徨不安的心暫時被假的月亮所發出的溫柔之光給撫平,令人們感到心安。
時時和月亮在一起的男孩,因為月亮的作息,也逐漸成了晝伏夜出的人。因為夜晚和月亮玩通宵,白天上課時常遲到和打瞌睡,連朋友也逐漸疏離。而終日與男孩為伍的月亮,依舊尚未記起自己是誰......。
「你是天上掉下來的月亮嗎?」
「你記得你的家在哪裡嗎?」
「你害怕一個人回到天空嗎?」
時日一久,即使依然困惑,人們也知道月亮不會再出現了。那些假月亮已然黯淡無光,被丟棄於街道巷弄各處,人們似乎也變得更冷漠。男孩的老師再也受不了男孩不同以往的狀態,要求他不要再帶月亮到學校來。
現實的景況、自己的處境以及父母親的狀況與態度,讓男孩的孤寂感更深了。他獨自思索後,決定幫助月亮回家。雖然嘗試了許多方法月亮仍無法回到天上,但,它的記憶已慢慢地恢復,而漸漸脹大的身軀也是隨之而來的變化。
最後,月亮再也進不去男孩的家了。
這張是我最喜愛也是最令人感傷的一幕,它發出低鳴,訴說著無處可訴、無能為力的深沉無奈。每每看到這一頁,喉頭總會不自覺地哽住。
捨不得月亮獨自一「人」在外頭任憑暴風雨侵襲,男孩到月亮上頭為它遮風擋雨。但,小小的雨傘、小小的個兒頭怎有辦法抵擋無情的狂風。他們倆被吹往更高的雲層上頭。暴風雨息怒後帶來一個香甜的美夢,夢醒之後,小男孩也已經長大成人。他還記得月亮?月亮還記得他?他們的相伴時光如同香甜的美夢,如幻似真......。

影像與圖畫的記憶合成,異樣感受之發酵配方

不只自己喜歡,當時正值五歲以下的外甥也相當愛聽這個故事。也許小朋友在某個階段都會有一種固著性吧?當他聽完一遍後,一直要我再重複說一遍,一遍再一遍......;每說一遍,自己便更換一種方式述說。但,短時間內說五次已經是我耐心和喉嚨的極限了,只好軟硬兼施地告知:「就只能五遍!」這個故事就這樣,在自己的口中和他的耳中輪轉不知道歷經了幾個輪迴......。終於,他的耐心用罄,我也鬆了一口氣。
重述了好幾遍,對這個故事應該相當熟悉吧?嗯~是該理所當然地說,「是的!」嗎?可,必須坦言,「那可不一定!」可以說,記憶泅泳於歲月之河,浮沈大都不由它,一部份的消逝在所難免。或者可以這麼說,一個好的故事歷經歲月浮沈,即使對它的記憶已部份淡化或消失,但被記住的總是那股難以筆墨形容的感受;或是,即使對它的記憶猶在,但於不同時期再次閱讀,總會疊加出不同層次的韻味或生成出新的發現。多年過後的今天再重新閱讀一遍,這個故事就給予我如此的感覺。
返回一開始的話題,重新再看多年前拍攝的影像和多年前所閱讀多遍的故事,竟在此時此刻,而非彼時彼刻相逢。當時跟外甥說故事時,都會問他關於真與假的問題,「真的月亮在哪?」、「人們手上拿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月亮?」等等。一方面以互動方式說故事較不無聊,一方面意圖協助小朋友分辨真偽。沒想到,這樣簡單的問句,並沒有在小朋友的心中發芽,反而在閱讀的當下和自己的照片一起發酵。黃小鴨展覽期間週邊販賣的小鴨充氣氣球和布偶,讓我的記憶和故事裡頭一車車運送到人們手上的假月亮連了起來......。

假雖不作真,真卻也迷離

月亮不見了,觸發世界對於掌控之外的一切的惴惴不安及不明所以的恐慌,商人或當權者的腦袋動得快,以最快的速度將假月亮送到人們手上以安頓民心,商人也因而獲利。人們人手一月,卻對男孩手上的真月亮不曾多看一眼,也從不疑心也許他手上這顆才是真的,反而將這顆月亮和他們手上的劃上等號。「真的」就在一堆「假的」之中被遮蓋住了,兩者在一時間模糊了界線。我們對於平時習以為常的月亮的識別在此時變得混沌,反而假月在人們眼中顯得更為真實。
巨型黃色橡皮鴨本就以試圖勾起兒時回憶和療癒心靈為主要發心源頭,經藝術家的創作,黃色小鴨就成了一般人可以製作,卻依然保有其「本尊」著作權的特殊黃小鴨,並於世界颳起可愛潮與療癒系的巨風。
必須排隊搶購的限量正版官方黃小鴨
帕莎蒂娜烘焙坊的民間黃小鴨(可拍攝)
假月和人造小鴨的模樣自然皆源自對其真身的形象認知,然,當故事中工廠生產出來的月,那一頁頁的圖畫映入眼簾,而記憶裡頭黃小鴨所引領的風潮中,人們眼中和周邊販賣的盡是小鴨時,原本可以只是個從眾效應的想法,就在將這兩者並置於現在來看的當頭,竟生成了一種異樣的感覺:假如讓一個從來沒看過鴨子小時候,或是只看過成鴨或餐盤上的鴨的人來識別小鴨的樣貌,或許,官方認證和小販所賣的卡通鴨氣球與布偶的模樣,可能更加貼近他們對小鴨真身的認知吧?又,假如讓人們觀賞活生生的小鴨,是否也會為人們注入這麼強的療癒效力呢?
故事中假的月亮當然沒有取代真的月亮,現實中的人造小鴨也不可能取代得了真正的鴨子,人們對於物理上的真假辨識能力也沒有因而退化。只是,單就對人所產生的效應與親近度而言,不可否認的是,一些人造之物確實能夠為人們帶來或達到一種比真身來得更大且更快速的某種效益或效用,對其所投注的情感速度在短時間內也相對地迅速且更多些;而此時的真身,早已從人們的原本認知與情感中悄悄地退場。
一瞬間的煙火,永遠比因實用功能而存在著的燭光來得絢麗,並更能引人目光及吸取到一定的關注度。那些對地球亦有著一定「實用性」存在的自然界萬物,在許多時候,除了像故事中的月亮真的「不見了」(有一說:月亮是一種不是人類造的「人造物」),或者大批動物死亡等等較為強烈的訊息出現以外,它或牠們在地球上持續燃著的微弱燭光,卻鮮少能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以這樣的存在性來看,假的似乎比真的更親人、更貼近、更「接地氣」地於人類生活中真實存在著,而真的反而於人們的現實層面中越來越模糊,越來越透明。對真的的基本認知,似乎是最後的一道防線了(?),而真身最後將逐漸褪為人們記憶中的「奇幻生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住在海邊的狐狸
住在海邊的狐狸
某天,腦海中有一個畫面跳出,「狐狸眺望著海洋,牠居住在一座島上,是世界的另一個國度。」 於是,我決定在這裡開啓我的無邊無際......。裡頭關於文字、攝影、閱讀以及創作,可單獨存在,但拼、焊接為一體是常態。無論合作或聊聊,歡迎您的信鴿將訊息送達這裡[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