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天堂】20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去掉奇觀、勵志,仍感人的電影
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CRISTIANO BORTONE
「我永遠不會忘記,當我說出有生以來第一句連貫而且有意思的句子時,內心所感到的驚喜。雖然只是斷斷續續的音節,但那是人類的語言。」──海倫・凱勒
【聽見天堂】的故事背景設在1970年的義大利,男主角米卡Mirco跟許多小朋友一樣,他天生個性活潑,喜歡看電影,會吵著要爸爸將卡車拿去賣掉,換電視機回來,這樣就可以天天看免錢的電影。有天,他好奇拿下高掛在廚房牆上的來福槍,不小心摔下扣了板機,雖然大難不死挽回一條小命,但是他視力從此惡化到完全看不見,一生只能活在黑暗裡。當他被送進盲人學校後,帶領著一群盲童,發現聲音世界之美,這個故事原本有著某個程度的奇觀在,只因為是真人真事改編,反而散發著驚人的勵志力量。
當時的義大利法律規定盲童不能就讀一般學校,必需進入視障學校,接受織布或電話接線生的職業訓練,這等於宣告視障小孩一生未來就只有這兩種選擇。米卡原本很排斥教會辦的學校課程,他認為自己是看得到東西,不像同學一樣,許多是天生失明,米卡不想學點字,也不想和同學相處,無意間他發現學校有台錄音機,自己「摸索」錄了段季節變化的聲音,這段以聲音代替文字的過程,是電影提供的第一個奇觀。
翻開所有的電影教材,都會花很多章節解釋「聲音」在電影裡的重要性,但是電影是綜合藝術,不可能光靠聲音就可以完成,看電影這麼多年,也只有1993年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的遺作【藍】敢在銀幕上使用一種顏色,不過那部電影的實驗性很強,【聽見天堂】這樣的通俗作品,自然不能這麼大膽的玩。導演安排這段聲音表現時的畫面,用聲音描繪出風雨雷電的景像、穿插大自然的美景,以及之前在校傭女兒法蘭西絲卡和好友的幫忙錄製聲音畫面,最後終結在那個向日葵田的米卡心靈影像,交錯剪輯成這段土法煉鋼配音過程的神奇,讓人「見識」到學校教育的「盲目」安排,並沒有局限這個小孩的天生本能,反而因為身處在黑暗中,更敏銳自己的聽覺感官,這位視障生的四季變化,不僅抓到我們已經不再想起的天然情懷,各式各樣聲音的模擬,熱鬧了他的生命,影片中,安排一群小盲童摸黑去電影院看電影,也看到「聲音」在電影裡扮演的重要性。
只是米卡的作品,被也是失明者的校長喝斥否決,他怪米卡浪費學校資源,另一方面,教這堂課的唐牧師,卻肯定他的作為,私下送給米一台錄音機,讓米卡繼續他的天份。【聽見天堂】這段情節,花了不少篇幅討論盲童的「教育」問題,這間盲童教會學校,之所以穩當成立百年不搖,靠的就是制度與規矩,但在漠視人的生命潛能下,校長的這句話等於宣告百年來,有許多具才能的視障生,在重管理輕教育的環境下被犧牲了,限制盲童的同時,代表著也是另一種的歧視。米卡的出現不是特例,如果沒有唐牧師,他可能只是許多被教育制度埋沒的視障生之一。
「你有不同的感官,不過是眼睛瞎了,為什麼要放棄其他的感官呢?」這種「遇見好老師,得到新人生」型的春風化雨型電影很多,幸好【聽見天堂】預先伏下的七十年代藍領工潮,將電影的格局拉大,「如果有不同意見,就要勇敢說出來,不管最後是成功或失敗」--在左派遊行的抗爭下,唐牧師決定接手校務,將米卡、法蘭西絲卡和同學們精心錄製的「公主與15個王子」聲音劇,放到家長會成果展裡,這時電影的奇觀再現,在進場前,所有的家長都被發一條黑布,讓他們矇著雙眼「聽」表演,用同等於盲童的角度,來正視這群孩子們的努力。觀影時,當然不能矇著眼睛看,但我們依然在「看」的過程,還是可以參與米卡對聲音配製的驚人想像力。
像【聽見天堂】這樣肢體殘障受難的故事並不少見,在看這類電影時,觀影者常不由自主的落入一種「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就會覺得「好可憐」、「他們未來怎麼辦」的同情心理,等到看到主角們發展出一套生存法則時,心底不禁為他們鬆了一口氣,原來他們也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前頭描寫的越悲慘,後頭的成功,就能為觀影者解套般,洗刷我們是「正常人」的罪惡感。
【聽見天堂】的導演克里斯提諾波頓似乎不想將電影導入這個角度,他只拍到米卡這場成果展的11歲,並不讓觀眾參與他日後出社會可能會遇到的辛苦艱困,在掌聲和淚水中,電影結尾字卡告訴我們這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在電影的奇觀外,知道這位知名音效師的生平,尤其是仍執著努力在音效這條路上,讓電影傳遞更驚人的力量。就電影公司的資料來看,【聽見天堂】是根據義大利知名音效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經歷改編而成—
「他曾經和許多著名的義大利大師級導演,例如【春光乍洩】的導演安東尼奧尼、【人間有情天】的導演南尼莫瑞提合作,至今已參與過340部電影的聲音工程規劃,並於1990年在羅馬設立聲音後製公司SAM,開始為許多著名的義大利電影進行聲音設計,馬可圖里歐喬達納的6小時史詩鉅作【燦爛時光】,以及佛森歐茲派特的【外慾】、【他的秘密生活】皆是出自他的細膩聽覺。米可曼卡西持續專注於對聲音實驗的興趣,目前正在他的出生地托斯卡尼籌備設立『義大利聲音基金會』,積極推動各項聲音的研究以及向大眾介紹美妙的聲音世界。」
【聽見天堂】最後,米卡回到托斯卡尼的草原上,和玩伴玩著抓鬼的遊戲,反而明眼的小孩都玩不過他,他可以不用帶布條也能當鬼,這個首尾呼應的手法,一如在黑暗中(電影院)看著【聽見天堂】的人們,參與了一個人夢想實現的過程,電影講的不只是視障小朋友努力的勵志故事,那些「看不見」的對於電影、人生、夢想的謳歌,拿掉標籤,回到人性,才是【聽見天堂】有別於其它春風化雨類型電影的特別之處。
—「顏色是什麼樣子的?」
—「棒極了。」
—「你最喜歡什麼顏色?」
—「藍色。」
—「藍色像什麼樣?」
—「就像騎腳踏車時,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或是……像海。還有棕色,摸摸看
棕色像這樹幹,很粗糙吧?」
—「是很粗糙。那……紅色呢?」
—「紅色,像火一樣。像是太陽下山的天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搖滾教室】小孩的天真、單純,和搖滾音樂的自由、熱情、坦率,兩者間是多麼地聲息相通,電影最後眾人隨著音樂搖擺,會發現搖滾樂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是因為我們心中都潛藏著著赤子般的熱情,及不服威權的自我,在這幾個厲害到不行的小朋友身上,看到搖滾烏托邦的實現。
關於【搖滾未來】會想看的理由,很大的原因是導演—曾經執導過【青春百老匯CAMP】的陶德葛拉夫。【搖滾未來】在某些戲劇手法上,也直接拿搖滾樂等同於青春的符碼,即使過程充滿著痛苦及不安,仍舊有著直接、純粹的熱情。
前不久的迪士尼年度大會D23發佈了在2022年的感恩節11/24 上架 Disney+上線【曼哈頓奇緣2】,15年前從動畫掉進現實世界的公主,似乎變成了「壞繼母」...還是先看第一集來重溫一下。
在偽裝、幻覺、隱藏、謊言與真實間,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糾纏不清、似瘋似癲的以性別扮裝為元素,探討真愛意義為何的『第十二夜』,可能還比2006年的【足球尤物】更為進步些呢。
從紅酒、跑車、相機、手錶,用流淚流汗的日日夜夜,也把靈魂賣給了工作、金錢,成功背後的意義又代表了什麼?陳奕迅和黃偉文合作的「物質四部曲」用四首歌唱進了熟男的心底...
一些小短文,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阿波羅13號】1995【發暈】1987「SOMEWHERE OUT THERE」1986
【搖滾教室】小孩的天真、單純,和搖滾音樂的自由、熱情、坦率,兩者間是多麼地聲息相通,電影最後眾人隨著音樂搖擺,會發現搖滾樂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是因為我們心中都潛藏著著赤子般的熱情,及不服威權的自我,在這幾個厲害到不行的小朋友身上,看到搖滾烏托邦的實現。
關於【搖滾未來】會想看的理由,很大的原因是導演—曾經執導過【青春百老匯CAMP】的陶德葛拉夫。【搖滾未來】在某些戲劇手法上,也直接拿搖滾樂等同於青春的符碼,即使過程充滿著痛苦及不安,仍舊有著直接、純粹的熱情。
前不久的迪士尼年度大會D23發佈了在2022年的感恩節11/24 上架 Disney+上線【曼哈頓奇緣2】,15年前從動畫掉進現實世界的公主,似乎變成了「壞繼母」...還是先看第一集來重溫一下。
在偽裝、幻覺、隱藏、謊言與真實間,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糾纏不清、似瘋似癲的以性別扮裝為元素,探討真愛意義為何的『第十二夜』,可能還比2006年的【足球尤物】更為進步些呢。
從紅酒、跑車、相機、手錶,用流淚流汗的日日夜夜,也把靈魂賣給了工作、金錢,成功背後的意義又代表了什麼?陳奕迅和黃偉文合作的「物質四部曲」用四首歌唱進了熟男的心底...
一些小短文,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阿波羅13號】1995【發暈】1987「SOMEWHERE OUT THERE」1986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一部成書較晚的世界文學,《盲目》經常被拿來與卡夫卡、卡謬等人的作品做比較。就像在《變形記》中,主角沒來由地變成了一隻甲蟲,本書的「白盲症」也是突如其來,不清楚為何發生,似乎也無法解決。而這一怪異的盲症也像卡謬筆下的《鼠疫》一樣快速蔓延,瓦解了看似安穩與永恆的現代日常生活。
Thumbnail
有一天在演出的後台,施文彬 (彬哥)問了我一個問題。俊傑: 為什麼幾十年來總就只看到你們這群視障音樂人,難道沒有年輕一輩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可以跟你們一樣嗎?我想了很久,這確實是個好題目。我告訴彬哥,當然有年輕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只是你不容易遇見他們而已。 記憶回到那年,一群十幾歲的視障少年做了一個大夢
Thumbnail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小琪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喜歡拿手杖,應該說我一直都有發現,大多眼睛還有點視力的同學們就是不喜歡拿手杖,在學校如此,出社會也仍是如此。不過小琪喜歡在有把握的時候,盡情的展現她眼睛還不錯的才能。譬如和男朋友約會的時候,眼睛就會突然亮得很,她會突然比平常時的視力還要好上許多倍,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一個眼盲的小男孩被主持人攙扶上台準備演奏鋼琴曲,台下的聽眾屏氣凝神。音符很快從小男孩指縫中流瀉,像珍珠在瓷盤上彈跳,也像雨珠落瓶中。雖然彈得有些急促,卻也聽得出來男孩一心求好的心情瑕不掩瑜,更讓人領略小男孩盡其生命的彈奏力量,以及用真摯靈魂與台下聽眾對話。一首曲子還沒奏完,台下聽眾已經潸然淚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為一部成書較晚的世界文學,《盲目》經常被拿來與卡夫卡、卡謬等人的作品做比較。就像在《變形記》中,主角沒來由地變成了一隻甲蟲,本書的「白盲症」也是突如其來,不清楚為何發生,似乎也無法解決。而這一怪異的盲症也像卡謬筆下的《鼠疫》一樣快速蔓延,瓦解了看似安穩與永恆的現代日常生活。
Thumbnail
有一天在演出的後台,施文彬 (彬哥)問了我一個問題。俊傑: 為什麼幾十年來總就只看到你們這群視障音樂人,難道沒有年輕一輩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可以跟你們一樣嗎?我想了很久,這確實是個好題目。我告訴彬哥,當然有年輕的視障音樂工作者,只是你不容易遇見他們而已。 記憶回到那年,一群十幾歲的視障少年做了一個大夢
Thumbnail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小琪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喜歡拿手杖,應該說我一直都有發現,大多眼睛還有點視力的同學們就是不喜歡拿手杖,在學校如此,出社會也仍是如此。不過小琪喜歡在有把握的時候,盡情的展現她眼睛還不錯的才能。譬如和男朋友約會的時候,眼睛就會突然亮得很,她會突然比平常時的視力還要好上許多倍,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一個眼盲的小男孩被主持人攙扶上台準備演奏鋼琴曲,台下的聽眾屏氣凝神。音符很快從小男孩指縫中流瀉,像珍珠在瓷盤上彈跳,也像雨珠落瓶中。雖然彈得有些急促,卻也聽得出來男孩一心求好的心情瑕不掩瑜,更讓人領略小男孩盡其生命的彈奏力量,以及用真摯靈魂與台下聽眾對話。一首曲子還沒奏完,台下聽眾已經潸然淚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