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房地產閒話|看房看了那麼久,你抓到買房三要素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全球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國家的房市漲了不少,加上因疫情帶來的通貨膨脹,讓房價持續往上,持有房子的人在這波疫情中資產持續向上成長,想買房的人因為房價漲幅不停歇也急著想進場

雖然大部分的地區房價都正向成長,可有些地方小漲、有些地方大漲、而有些地方卻持平,這是為什麼?有持續在關注房地產話題的人就知道,買房就只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地點,除了地點還是地點

好的地點能保值甚至生財。

很多人買房注重的點非常多,也因為房子價錢非常高,很多人甚至比選另一半還講就,但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只有適不適合而已。有些人可能覺得要存夠錢再買房,但房價單年度的漲幅常超過單年度存下的錢,先求有再求好是關鍵,買房前先不要想著要住一輩子,反而要想好這間房子的未來買家是誰,當下買的房子僅需要考慮入住後五年內的生活模式,五年後如果房子無法符合需求再以房換房。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這個地方是不是好地點呢?請把握住三要素!

  1. xxxxxx
  2. xxxxxx
  3. xxxxxx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0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小姐 說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捧烹
30.0K會員
231內容數
從2021年開始頻率不一的更新文章,集結我在各方面的心得。 在各個專題分類中,紀錄著我對各種不同事物的熱情與努力,希望這份熱情與溫暖能夠透過文字傳遞給更多人。 你好,我是王小姐,一個老新竹人。
Life捧烹的其他內容
2022/10/16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2/10/16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2022/06/15
「浴室有沒有開窗?」這句真的是在很多買房現場會聽到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浴室開窗比較通風,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大家知道通風的概念是什麼嗎?
Thumbnail
2022/06/15
「浴室有沒有開窗?」這句真的是在很多買房現場會聽到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浴室開窗比較通風,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大家知道通風的概念是什麼嗎?
Thumbnail
2022/03/31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2022/03/31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從買房菜雞到懂得篩選自己想要的房子 本篇文章要分享,我從看房菜雞到現在發現的各種買房因素 買房要考慮的點 以下的考量點並沒有做優先順序的排序,因為每一個人的需求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優先順序,提供以下因素做為參考 1.價格 2.交通 3.生活機能 4.周邊環境 5.建商 6.格局 7.屋齡 8.周邊未
Thumbnail
從買房菜雞到懂得篩選自己想要的房子 本篇文章要分享,我從看房菜雞到現在發現的各種買房因素 買房要考慮的點 以下的考量點並沒有做優先順序的排序,因為每一個人的需求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優先順序,提供以下因素做為參考 1.價格 2.交通 3.生活機能 4.周邊環境 5.建商 6.格局 7.屋齡 8.周邊未
Thumbnail
投資房地產是許多人的夢想和目標,而選擇合適的地段則是關鍵中的關鍵。在臺灣的投資環境中,透過三個原則,您能夠更好地把握房地產投資機會,實現長期的增值回報。
Thumbnail
投資房地產是許多人的夢想和目標,而選擇合適的地段則是關鍵中的關鍵。在臺灣的投資環境中,透過三個原則,您能夠更好地把握房地產投資機會,實現長期的增值回報。
Thumbnail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Location不僅是決勝點,也能幫助你在買房不走冤枉路。 常聽到專家說買房就是三件事,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我自己親身實驗後,發現真的有其道理。 地點 對一般首購自住客來說,房子盡量是買在自己喜歡或相對熟識的生活圈,而且除非是自由業者,不然大家每天都會需要通勤上下班
Thumbnail
Location不僅是決勝點,也能幫助你在買房不走冤枉路。 常聽到專家說買房就是三件事,location,location,location,我自己親身實驗後,發現真的有其道理。 地點 對一般首購自住客來說,房子盡量是買在自己喜歡或相對熟識的生活圈,而且除非是自由業者,不然大家每天都會需要通勤上下班
Thumbnail
你也在看房嗎?買房需要考慮那些呢?掌握買房三要素,保值抗通膨甚至能生財!
Thumbnail
你也在看房嗎?買房需要考慮那些呢?掌握買房三要素,保值抗通膨甚至能生財!
Thumbnail
本系列最終下定的房子是北市3房2衛預售屋,在2020年6月購入,原本預計2021年11月完工交屋,但因為新冠肺炎導致全球原物料飆漲、缺工以及航運大亂,因此延後至2022的4月才交屋。這一系列的文章就是想記錄一下我們家從2018年決定買房,中間歷經2年看房、2020年中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談價格…
Thumbnail
本系列最終下定的房子是北市3房2衛預售屋,在2020年6月購入,原本預計2021年11月完工交屋,但因為新冠肺炎導致全球原物料飆漲、缺工以及航運大亂,因此延後至2022的4月才交屋。這一系列的文章就是想記錄一下我們家從2018年決定買房,中間歷經2年看房、2020年中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談價格…
Thumbnail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
Thumbnail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
Thumbnail
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夢想打拼,好好想一想自己家庭重視的需求,才是成熟的當家。
Thumbnail
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夢想打拼,好好想一想自己家庭重視的需求,才是成熟的當家。
Thumbnail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一直都是個大哉問。問三位房產大師可能會得到四種答案。既然這樣,何不只審視自己的需求?你準備要結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住所?小孩學區問題?是否擁有存款可作為購屋自備款?先想好自己的答案,讓鬼宿帶你從 Money 的角度看購屋這件事。全球低利時代來臨,其實你可以買房;也應該買房。
Thumbnail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一直都是個大哉問。問三位房產大師可能會得到四種答案。既然這樣,何不只審視自己的需求?你準備要結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住所?小孩學區問題?是否擁有存款可作為購屋自備款?先想好自己的答案,讓鬼宿帶你從 Money 的角度看購屋這件事。全球低利時代來臨,其實你可以買房;也應該買房。
Thumbnail
這個房子可以買嗎? 看似一個稀鬆平常的是問句,但背後蘊藏很大的課題。 至於課題多大,好吧,簡單就分成三個點: 人況、屋況、價況 弄清楚再來決策吧!
Thumbnail
這個房子可以買嗎? 看似一個稀鬆平常的是問句,但背後蘊藏很大的課題。 至於課題多大,好吧,簡單就分成三個點: 人況、屋況、價況 弄清楚再來決策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