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我鼓勵上班族要先買一間自住的房子(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篇文章產生之際,正巧遇上房市狂飆的行情,也許有人看到標題會想先翻白眼:「我也想買呀!但政府、建商帶頭炒房,老闆不漲薪資,老爸又沒有支援頭期款,想買也買不起呀!」

也許有人會直接伸手牌打出來:「那要買哪?哪裡會〈我買了之後就直接大〉漲?」

房子剛好是很敏感的需求,她處於「生活必需品」與「高價奢侈品」的聯集區。所以讓各方人馬都可以進來插嘴幾句。

這篇文章給猶豫是否要買第一間房子自住的上班族

我的答案會是「我鼓勵去買」,以下的思考邏輯能幫助你,面對各式各樣的訊息跟建議時,你能不斷地釐清自己的「需求」跟「能力」,讓你可以「做決定」買下去。

而不是猶豫不決,看了好幾年房卻不斷錯過。

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曾經有過機會、可以擁有。

房仲跟代銷也懂得看潛在買家,如果聽到一位客戶持續在同一地區,從一坪十幾萬看到一坪四十幾萬,都還未出手買房。那他們心中大概也不會把這次的介紹,看做成交機率濃厚的機會。常聽到這類的看房客落入以下的無限迴圈:

價錢可以接受、但地點不好。
地點不錯、但建商不好。
建商不錯、但剩餘樓層不好。
甚麼都好、但價錢不漂亮。
即便價錢也搞定了,房市之後好像會跌吧?

大概就是這樣的循環,造成很多「專業看房客」,看著並關心著房市的發展,卻總是處在「猶豫」要不要購房的階段。

第一步是分析市場嗎?

負向訊號:

  • 央行對於房市調控政策持續,原因是房價跟通膨的漲幅依舊高於預期
  • FED對於升息的時程未定,一般預期為2023年開始升息
  • 中國恆大與香港地產股的風暴有待觀察

正向訊號:

  • 住宅土地成交價量齊揚,全台建商看好後市
  • 消費者信心高昂,研調機構顯示剛需強烈
  • QE持續,抗通膨資產等不動產供不應求

以上大概就是一般人考慮買房時,會瀏覽的市場分析跟新聞標題,然後自己在腦中根據對正向負向資訊的印象,盤算漲跌的機率。

漲跌不可知!是我們對市場唯一最確定的事。

我認為第一步絕「不是」去預測市場,而是先確定自己唯一確定的一件事:「漲跌不可知!」

以現在2021年的9月舉例,我不知道Delta病毒會不會影響美國就業率,進而影響FED升息時程?我不知道中國恆大在去年就傳出危機,會不會這次撐不過去?我不知道台灣整體科技業明年的客戶需求是否依然暢旺?我不知道台灣央行在7月實施房地合一稅2.0後,年底會不會將限貸令加嚴至第二房即開始〈註:9月23號取消七都第二房寬限期〉?我不知道台灣的疫情控制跟疫苗狀況未來會如何?

即便以上我都「猜」對了,那我喜歡的房子會是漲或跌呢?說真的,我還是不知道!

不要拿「不可控」的資訊來做「判斷」

既然漲跌不可知,請千萬不要拿不可控的資訊來做判斷。
媒體跟鄉民們總是漲時喊漲、跌時喊跌,如果自己沒有根據經濟類新聞中數據的「基本假設」、「絕對值」、「成長率」或是「比率」都再重新對焦過,這些粗淺的印象,是無法協助判斷的,只會讓我們的心裡猶豫再三。

就拿近年來很愛討論的「人口」來推估房市,究竟是「出生率」下降,還是「總人口數」下降,或是「每平方公尺人口密度」、「實居人口」下降時,房價就會自高點轉折向下呢?

而且台灣、南韓、日本、美國都可以用相同數據來「相提並論」嗎?以上分析也許是很適合寫成新聞或報導,甚至是學術文章來討論的議題,但我確信那並不適合寫成「實戰型」的文章跟您分享。

協助資料整理並且讓單位跟計算公式都對齊,而且方便數據比較的網站,我個人偏好「樂居」跟「MacroMicro 財經M平方」兩個網站。

買房這件事,我自己的思考邏輯跟PM工作上所受到的思考邏輯訓練相同:
我為了甚麼「需求」而買房?〈Why〉 → 我該「如何買」得起?〈How〉 → 需要處理哪些「風險」?〈What〉

「我」為了甚麼「需求」而買房?

買房一定是綜合許多的需求,那就請「排序」出來每一項因素對自己的重要性。
以剛剛上述的例子,這類買家就是不清楚價格、建商、地點、樓層、投資價值,哪一項因素的比重對「自己」而言比較重要。

不會有人比你更清楚你自己的需求比重,花點時間先想好自己的需求順序跟比重,這會讓你茫茫的尋房之路更有方向。

自己所重視的需求大概可以用以下的分類去發想:

我對環境的要求【需要】

  • 坪數〈同住人口數、性別年紀、無障礙空間〉
  • 樓層〈透天、電梯大樓中/高樓層〉
  • 建商〈售後服務、C/P值〉
  • 安全〈建築耐震係數、斷層帶、潛勢淹水區〉
  • 學區〈上學距離、升學率、特殊教育〉
  • 就業〈通勤距離、附近產業所需人才類型與能力〉
  • 生活機能〈交通、日常所需、公園綠地、就醫復健〉

環境對我的影響【想要】

  • 社會階層感〈地點、學區、建商〉
  • 嫌惡設施〈自己完全「不能接受」的設施、別人不愛但我可「接受」的設施〉
  • 投資理財〈資產配置、當包租婆的夢想〉
  • 親屬居住地〈與原生家庭的距離〉

就是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資源有限的困境,所以才要針對自己的需求去做排序,方便下決定時能夠「取捨」。
若我們相較之下資源尚且充足〈可能是所在地區房價不高、或是自己收入與家中支援充沛〉,那很幸運的,我們僅要列出絕對不可或缺的條件,更要注意的反而是怎麼找到對的買家仲介,協助我們找到並加入理想中的「社群」。

這就要談到我列出的其中一項因素:社會階層感。
就拿最近上新聞的「竹科媽媽社團」來舉例,無論是入團資格審查、或是抱怨年收入已經很高了,但怎麼還是生活費驚人,而且育兒的競爭激烈。
這之中其實隱約都透漏一項買房的真實需求,我稱它為「社會階層感」。

那是一群有共同經歷的社群,未必期待別人的了解,僅有身處其中的她們知道她們面臨的壓力、紓壓方式、孤單與寂寞,這過程當然也存在一些驕傲跟自命不凡。

外人想加入,努力買進同一區房子只是張入門票,身為外人的我們未必有資格通過入團資格審查,尤其是如果我們永遠找不到對的引路人跟邀請人的話。

相信從小到大總是有這類經驗,聽到某人住在信義區、大安區,身旁好友總有幾位會露出驚訝又羨慕的表情跟語調。

就是這個眾人驚訝又羨慕的反應,成為很多人一生的目標。

不必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我跟某些朋友討論買房的話題時,偶爾會遇到房子方方面面都符合對方的需求,但對方卻遲疑了,很多時候就是為了這個說不出口的「社會階層感」。
尤其對於原生家庭所在位置是處於當地精華區的朋友,離鄉背井卻買了個好山好水的地方,難免有「越混越差、不如上一代」的心魔要過。

可是雖然我說不必忽視你內心對於社會階層感的需求,但我也「非常慎重地」請你好好考慮一下她的排序

因為那個眾人驚訝又羨慕的反應,絕對不是給某人的,大家都是這樣想著:「如果是我住在那個地方,那該有多好呀!」
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夢想打拼,好好想一想自己家庭重視的需求,才是成熟的當家

(待續)

raw-image

請記得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免費註冊一般公民,推薦人:tomatochuan,好人一生平安呀!》。
【直接的鼓勵】我分享更多的創作,歡迎用此連結加入Likecoin讚賞公民

商科PM是擁有10+年經驗的科技業PM主管,我嘗試分享「理性的思維」與「商業的觀察」文章、別忘了按下追蹤跟「免費連擊下方5個讚】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商科PM的沙龍
157會員
59內容數
針對PM職涯五個階段更深入淺出的介紹
商科P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2
在我心中,在職場裡的上班族,有點像是老闆〔雇主〕跟客戶之間的「仲介」,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雙方的需求媒合且都能被滿足。 而身處這個交易發生場合的客戶〔消費者〕,主要重視的需求有4大項,我為了方便記憶,創造了「P.Q.RS.T.」的口訣。
Thumbnail
2022/08/12
在我心中,在職場裡的上班族,有點像是老闆〔雇主〕跟客戶之間的「仲介」,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雙方的需求媒合且都能被滿足。 而身處這個交易發生場合的客戶〔消費者〕,主要重視的需求有4大項,我為了方便記憶,創造了「P.Q.RS.T.」的口訣。
Thumbnail
2022/07/02
我們時常在《商科PM》的文章裡提到滿足「對方的需求」,我們自己的需求還算好釐清,誠實面對自己都能察覺個脈絡。 可是對方的需求,除了要有點天分跟技巧,還需要對方的自我察覺以及願意透漏自我需求,才有機會讓我們能成為一位「知心」的人。
Thumbnail
2022/07/02
我們時常在《商科PM》的文章裡提到滿足「對方的需求」,我們自己的需求還算好釐清,誠實面對自己都能察覺個脈絡。 可是對方的需求,除了要有點天分跟技巧,還需要對方的自我察覺以及願意透漏自我需求,才有機會讓我們能成為一位「知心」的人。
Thumbnail
2022/04/09
會需要危機處理的事件,是沒時間了解需求、然後選擇最佳方案的。 有時候人突然遭遇的不幸,起因就是因為某人的甩鍋跟誤會,這時的受害者根本不可能了解來龍去脈,別說短期不可能,甚至於一輩子都會被瞞在鼓裡。 我很喜歡以上這段話 這很現實,很不修飾,我在理性的思考之餘,我也接受命運的考驗。
Thumbnail
2022/04/09
會需要危機處理的事件,是沒時間了解需求、然後選擇最佳方案的。 有時候人突然遭遇的不幸,起因就是因為某人的甩鍋跟誤會,這時的受害者根本不可能了解來龍去脈,別說短期不可能,甚至於一輩子都會被瞞在鼓裡。 我很喜歡以上這段話 這很現實,很不修飾,我在理性的思考之餘,我也接受命運的考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買房是重要的人生選擇,不是投資標的選擇。 在台灣,租屋法令不健全,你終究非買房不可,然而以自主角度而言,買房最大的禁忌是不務實,眼高手低,或是非新屋不買,另一個禁忌是等待房價跌,等到兩鬢斑白,還是等不到理想價格出現的一天。
Thumbnail
買房是重要的人生選擇,不是投資標的選擇。 在台灣,租屋法令不健全,你終究非買房不可,然而以自主角度而言,買房最大的禁忌是不務實,眼高手低,或是非新屋不買,另一個禁忌是等待房價跌,等到兩鬢斑白,還是等不到理想價格出現的一天。
Thumbnail
2021-2022年初,我曾經瘋狂的想要購屋置產,認為自己穩定的收入可以負擔房貸壓力,對於沒有貸款經驗的我,突然被朋友一棒打醒。再我蒐集多方資訊後,我放棄了購屋的念頭。主要是我目前的家,就能符合我居住的需求;再來,要背負30年房貸,生活品質肯定會受到影響。
Thumbnail
2021-2022年初,我曾經瘋狂的想要購屋置產,認為自己穩定的收入可以負擔房貸壓力,對於沒有貸款經驗的我,突然被朋友一棒打醒。再我蒐集多方資訊後,我放棄了購屋的念頭。主要是我目前的家,就能符合我居住的需求;再來,要背負30年房貸,生活品質肯定會受到影響。
Thumbnail
你也在看房嗎?買房需要考慮那些呢?掌握買房三要素,保值抗通膨甚至能生財!
Thumbnail
你也在看房嗎?買房需要考慮那些呢?掌握買房三要素,保值抗通膨甚至能生財!
Thumbnail
#寫給身為自住客的你 房市漲跌為什麼不是自住客決定要不要買房的原因?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 自住客買房是為了解決當前最大的痛點,也就是住的問題,而不是投資。 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我有客人去年因為家庭的因素,決心要買房定下來。 至於房市漲跌對自住客荷包的影響,過兩天會再寫一篇文試算。
Thumbnail
#寫給身為自住客的你 房市漲跌為什麼不是自住客決定要不要買房的原因?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 自住客買房是為了解決當前最大的痛點,也就是住的問題,而不是投資。 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 我有客人去年因為家庭的因素,決心要買房定下來。 至於房市漲跌對自住客荷包的影響,過兩天會再寫一篇文試算。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big issue: 房子。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各種情緒煽動和販賣恐懼,而是更多的溫柔和理性來面對這個屬於大多數人的難題。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 big issue: 房子。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的不是各種情緒煽動和販賣恐懼,而是更多的溫柔和理性來面對這個屬於大多數人的難題。
Thumbnail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
Thumbnail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
Thumbnail
但閱讀「實戰型」的文章,我們追求的目的,就是能幫助更多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上班族,能利用「PM邏輯思維」去思考,所有跟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大小決策。
Thumbnail
但閱讀「實戰型」的文章,我們追求的目的,就是能幫助更多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的上班族,能利用「PM邏輯思維」去思考,所有跟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大小決策。
Thumbnail
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夢想打拼,好好想一想自己家庭重視的需求,才是成熟的當家。
Thumbnail
沒必要為了別人的夢想打拼,好好想一想自己家庭重視的需求,才是成熟的當家。
Thumbnail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一直都是個大哉問。問三位房產大師可能會得到四種答案。既然這樣,何不只審視自己的需求?你準備要結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住所?小孩學區問題?是否擁有存款可作為購屋自備款?先想好自己的答案,讓鬼宿帶你從 Money 的角度看購屋這件事。全球低利時代來臨,其實你可以買房;也應該買房。
Thumbnail
買房好?還是租房好?一直都是個大哉問。問三位房產大師可能會得到四種答案。既然這樣,何不只審視自己的需求?你準備要結婚了?需要一個穩定的住所?小孩學區問題?是否擁有存款可作為購屋自備款?先想好自己的答案,讓鬼宿帶你從 Money 的角度看購屋這件事。全球低利時代來臨,其實你可以買房;也應該買房。
Thumbnail
20200507-【房地產】【營建】-台灣房市是否合適購屋? 昨天往上存股群組有討論買房這件事的許多論點,剛好和我之後的人生規劃有一點相關,所以在這邊打出我的想法。(以下都是使用全新大樓的概念來說明)
Thumbnail
20200507-【房地產】【營建】-台灣房市是否合適購屋? 昨天往上存股群組有討論買房這件事的許多論點,剛好和我之後的人生規劃有一點相關,所以在這邊打出我的想法。(以下都是使用全新大樓的概念來說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