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圖解】哈佛商業評論#27|商業太空時代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書中收錄的第27篇文章。
漫威電影用英雄視角帶我們穿越多重宇宙,現實世界則有馬斯克與貝佐斯的資本力量與專業科學的努力,致力於將人類送上太空。
我們在2020年越過一個重要的門檻:人類破天荒透過一家以平價太空移民為目標的民營公司,以自製的飛行器進入太空。這是朝向在太空和為太空建立經濟邁出的一大步。
根據2019年的預估,太空產業高達3,600億美元的產值。
其中有95%來自「太空為地球」經濟,意即在太空中製造用於地球的商品或服務,包括電信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地球觀測能力、國家安全衛星等。相較之下,僅有5%來自「太空為太空」經濟,也就是在太空製造並用於太空的商品和服務,比方說在月球或小行星開採、用來建造太空棲息地或供應燃料補給站的原料。
目前「太空為太空」的市場僅限於供應給已經在太空的人們,意即美國NASA和其他政府計畫雇用的少數太空人。雖然SpaceX有支持大量民間太空旅行者的宏偉願景,但它們目前的活動仍是為了因應政府客戶的需求;不過,隨著發射成本降低,這些企業將能夠利用規模經濟,將更多人送入太空,日益擴大的民間部門需求,也有機會將概念驗證計畫轉變為可持續的大規模產業。
除了聚焦於「太空為太空」運輸的SpaceX之外,製造業是這個新興產業的另一個關鍵。
舉例來說,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 Inc.)與NASA的合作,被要求在太空中3D列印出大型金屬結構梁以用於太空船的需求;就這樣的應用而言,在地球上製造並運輸到太空的成本將令人望而卻步。
還有一個領域,是建造和經營太空基礎設施,例如棲息地、實驗室和工廠。這些基礎設施可能會刺激在各種輔助服務上的投資,以滿足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們需求。物質享受也有望成為一個快速成長的領域,因為企業努力要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支持生活的人性面。
雖然「太空為太空」經濟呈現的機會很龐大,也可能稍縱即逝。
為了抓住這些機會,政策制定者必須提供監管和體制的架構,使分散式、民間部門推動的太空經濟能夠承擔風險和創新;有三個特定的政策領域尤其重要:
  1. 使民間的太空遊客和定居者,能比政府雇用的太空人承受更大的風險。
  2. 審慎落實政府監管和支持,包括闡明如何管理有限資源的產權、繼續填補仍在成長的「太空為太空」經濟生態系統中的資金缺口,以及做為激勵措施的減少太空垃圾政策。
  3. 超越地緣政治敵對關係,避免分散對無國界商業活動的關注與資源,以及製造出阻礙民間投資的障礙與風險。
自1960年代太空時代開始以來,「太空為太空」經濟的願景就已經存在;直到現在,民間部門的資本、風險承受能力和利潤動機才第一次被用於將人送入太空。如果能掌握這次機會,這或許是真正展開轉型計畫的時機,在太空、為太空建立經濟和社會的時刻。
我整理了一張全息圖,讓你掌握這一篇閱讀觀點。
關於《商業太空時代來了》的閱讀觀點全息圖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希奧多.李維特,是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經濟學家,也是哈佛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與《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他在這篇1960年刊登的文章中指出,產業成長面臨威脅、減緩或停止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市場飽和,而是因為管理不善,或者說忽略行銷的價值與必要性。
提姆.布朗,是國際設計顧問公司IDEO的執行長暨總裁。他認為設計思考對企業界會有很大助益;如果能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不只能改變開發產品、服務與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變構思策略的方式。
因為疫情與天災的衝擊,許多品牌供應鏈斷鏈而影響公司營收;企業的任何不當行為,在社群網絡的推波助瀾下都會被快速傳播,影響企業的聲譽。所以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ESG,學習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落實ESG,減少風險的衝擊。
如果希望建立一個創新組織,又該怎麼做才能保有創意又不致陷入混亂?在這篇文章指出能讓人才自由在專案團隊間流動,這是一些高度創新組織的慣常做法。這些組織採用「靈敏領導」的做法,沒有嚴格劃分的階層制度,而是有三種類型的領導者:創業型、促成型和架構型,幫助公司推出源源不絕的創意,但又不致陷入混亂。
隨著所有企業逐漸成為高度聚焦的軟體企業,管理企業的方式也必須改變。時刻持續流入的顧客見解與回饋意見,推動持續學習的環境,要求團隊、環境、決策結構與提撥資金的模式都展現出「敏捷」的特質:有復原力、迅速回應與學習。敏捷工作法,不該只侷限於產品開發團隊或是軟體工程團隊,也可以運用在人資團隊、財務團隊與決策
被譽為矽谷創業教父的史蒂芬.布蘭克(Steve Blank)在這篇文章中,概述了精實創業的方法與發展過程,以及說明當精實創業結合其他商業趨勢後,將如何引發一波新的創業經濟。
作者希奧多.李維特,是出生於德國的美國經濟學家,也是哈佛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與《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他在這篇1960年刊登的文章中指出,產業成長面臨威脅、減緩或停止的原因,都不是因為市場飽和,而是因為管理不善,或者說忽略行銷的價值與必要性。
提姆.布朗,是國際設計顧問公司IDEO的執行長暨總裁。他認為設計思考對企業界會有很大助益;如果能像設計師一樣思考,不只能改變開發產品、服務與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變構思策略的方式。
因為疫情與天災的衝擊,許多品牌供應鏈斷鏈而影響公司營收;企業的任何不當行為,在社群網絡的推波助瀾下都會被快速傳播,影響企業的聲譽。所以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ESG,學習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中落實ESG,減少風險的衝擊。
如果希望建立一個創新組織,又該怎麼做才能保有創意又不致陷入混亂?在這篇文章指出能讓人才自由在專案團隊間流動,這是一些高度創新組織的慣常做法。這些組織採用「靈敏領導」的做法,沒有嚴格劃分的階層制度,而是有三種類型的領導者:創業型、促成型和架構型,幫助公司推出源源不絕的創意,但又不致陷入混亂。
隨著所有企業逐漸成為高度聚焦的軟體企業,管理企業的方式也必須改變。時刻持續流入的顧客見解與回饋意見,推動持續學習的環境,要求團隊、環境、決策結構與提撥資金的模式都展現出「敏捷」的特質:有復原力、迅速回應與學習。敏捷工作法,不該只侷限於產品開發團隊或是軟體工程團隊,也可以運用在人資團隊、財務團隊與決策
被譽為矽谷創業教父的史蒂芬.布蘭克(Steve Blank)在這篇文章中,概述了精實創業的方法與發展過程,以及說明當精實創業結合其他商業趨勢後,將如何引發一波新的創業經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人們對太空時代未來的期望,全因火箭發射的經濟現實而幻滅了,如果我們仍然夢想太空時代,就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廉價的發射也會促進衛星系統的大幅改善,有更棒的通訊方式,更準確的GPS系統。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太空科技」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領域。 根據 McKinsey 一份新的報告預測,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日益發展普及,到 2035 年,太空經濟將達到 1.8 兆美元。 太空科技已經驅動著各種事物,從天氣預報到智慧手錶等日益普及的智慧型裝置。同時,太空科技也為零售、消費品和生活方式等產業的利益相關者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SpaceX新世代火箭Starship於2024/3/14第三次試射,成功將能夠乘載220噸巨型火箭推送至太空中,是人類史上的一大突破。未來太空旅行及LEO衛星網路普及化將會加速進行,台灣SpaceX少數供應商昇達科值得討論。 昇達科於1999年成立,產品為無線通訊相關等微波元件銷往全球,客戶為全球
Thumbnail
兩個截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做事方式,都成為太空商業時代成功的公司。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人們對太空時代未來的期望,全因火箭發射的經濟現實而幻滅了,如果我們仍然夢想太空時代,就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廉價的發射也會促進衛星系統的大幅改善,有更棒的通訊方式,更準確的GPS系統。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太空科技」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領域。 根據 McKinsey 一份新的報告預測,隨著衛星和火箭技術的日益發展普及,到 2035 年,太空經濟將達到 1.8 兆美元。 太空科技已經驅動著各種事物,從天氣預報到智慧手錶等日益普及的智慧型裝置。同時,太空科技也為零售、消費品和生活方式等產業的利益相關者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SpaceX新世代火箭Starship於2024/3/14第三次試射,成功將能夠乘載220噸巨型火箭推送至太空中,是人類史上的一大突破。未來太空旅行及LEO衛星網路普及化將會加速進行,台灣SpaceX少數供應商昇達科值得討論。 昇達科於1999年成立,產品為無線通訊相關等微波元件銷往全球,客戶為全球
Thumbnail
兩個截然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做事方式,都成為太空商業時代成功的公司。
Thumbnail
過去太空產業專屬於政府,現在有越來越多私人企業對太空產業產生興趣,有的人想要建立太空版的快遞公司,有的人想要提供太空旅行,想要去月球嗎? 訂張機票就可以囉,有的人想要用衛星建立太空網路,越來越多公司投入太空產業,其中很多公司也都成功上市,讓市場對這個產業投入更多的錢,太空商業時代已經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