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全息圖解】哈佛商業評論#29|混合工作場所的心理安全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三十張全息圖, 看懂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三十篇文章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奕酉的職場致勝賽局
905會員
243內容數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2022/12/10
這次很榮幸受POP Radio聯播網的《POP大國民》節目邀請,來和蔡詩萍大哥談談《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這本書。在這次專訪中,主持人蔡大哥藉由三個問題來讓聽眾更了解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適合哪些讀者?又該如何來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2/12/10
這次很榮幸受POP Radio聯播網的《POP大國民》節目邀請,來和蔡詩萍大哥談談《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這本書。在這次專訪中,主持人蔡大哥藉由三個問題來讓聽眾更了解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適合哪些讀者?又該如何來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2/10/10
蓋瑞.哈默爾與普哈拉在文中透過「策略意圖、企業挑戰、競爭性創新」三個面向帶出了東、西方企業在競爭策略上的差異:西方企業專注於調降野心,以維持資源配置,所以難以突破既有的框架;相比之下,日本企業藉由加快組織學習的做法來活用資源,試圖達到看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Thumbnail
2022/10/10
蓋瑞.哈默爾與普哈拉在文中透過「策略意圖、企業挑戰、競爭性創新」三個面向帶出了東、西方企業在競爭策略上的差異:西方企業專注於調降野心,以維持資源配置,所以難以突破既有的框架;相比之下,日本企業藉由加快組織學習的做法來活用資源,試圖達到看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Thumbnail
2022/10/07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統計,這是新冠以來最多人點閱的一篇文章。從年初開始,台灣的疫情愈趨嚴峻,很像去年美國疫情大爆發當下的社會氣氛,這篇文章正好陪伴著當時陷入焦慮、不安情緒的台灣讀者,反思個人到底該如何因應疫情,找到力量、找到意義?
Thumbnail
2022/10/07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統計,這是新冠以來最多人點閱的一篇文章。從年初開始,台灣的疫情愈趨嚴峻,很像去年美國疫情大爆發當下的社會氣氛,這篇文章正好陪伴著當時陷入焦慮、不安情緒的台灣讀者,反思個人到底該如何因應疫情,找到力量、找到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場疫情下來逼得公司與員工得遠距上班,調整為混合型態的上班模式是現在進行式與未來趨勢,本集吉白職場提供3個方法,拉近老闆看不見員工❣️心的距離❣️
Thumbnail
一場疫情下來逼得公司與員工得遠距上班,調整為混合型態的上班模式是現在進行式與未來趨勢,本集吉白職場提供3個方法,拉近老闆看不見員工❣️心的距離❣️
Thumbnail
2020 年爆發 Covid-19 ,因蔓延快速,使我們的生活遭受巨大影響。以上班族為例,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為因應疫情政策,多數企業皆執行遠距辦公的營運模式,病毒流行至今雖已逐漸趨緩,但為了能夠更彈性的配合政府未知的政策,未來「混合辦公模式」將成為新常態。 遠距辦公型態對企業主來
Thumbnail
2020 年爆發 Covid-19 ,因蔓延快速,使我們的生活遭受巨大影響。以上班族為例,原本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為因應疫情政策,多數企業皆執行遠距辦公的營運模式,病毒流行至今雖已逐漸趨緩,但為了能夠更彈性的配合政府未知的政策,未來「混合辦公模式」將成為新常態。 遠距辦公型態對企業主來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管理者已經體驗與感受到「心理安全感」是遠距工作最大的挑戰之一。如果是混合型態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就能降低或消彌員工的孤獨感或協作困難這方面的心理壓力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甚至產生更大的壓力。那麼,管理者如何讓員工坦承他們的心理困境,並加以協助呢?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管理者已經體驗與感受到「心理安全感」是遠距工作最大的挑戰之一。如果是混合型態的工作模式,是不是就能降低或消彌員工的孤獨感或協作困難這方面的心理壓力呢?答案未必是肯定的,甚至產生更大的壓力。那麼,管理者如何讓員工坦承他們的心理困境,並加以協助呢?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較適合團隊領導人閱讀的書籍,本書側重的點在於如何幫助團隊成員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焦慮的產生。從一般職場可能出現工作焦慮的境況開始剖析,接著帶入解決這些境況的情境及方法,縱使不是作為團隊領導人的角色也能從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較適合團隊領導人閱讀的書籍,本書側重的點在於如何幫助團隊成員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焦慮的產生。從一般職場可能出現工作焦慮的境況開始剖析,接著帶入解決這些境況的情境及方法,縱使不是作為團隊領導人的角色也能從本書中獲得一些啟發。
Thumbnail
同樣身在職場,有人在工作時間能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感,也有人每天怨聲載道,對上班這件事充滿抵觸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除了個人是否喜歡當下的工作、是否能及時調解職場中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關係,但與此同時,人們所處的職場與工作環境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同樣身在職場,有人在工作時間能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感,也有人每天怨聲載道,對上班這件事充滿抵觸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除了個人是否喜歡當下的工作、是否能及時調解職場中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關係,但與此同時,人們所處的職場與工作環境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嘗試遠距工作、在家工作或是混合辦公方式持續維持營運,但疫情逐漸消退後的「後疫情時代」,卻發現員工已回不了辦公室。過去我們的生活是圍繞著工作所建構,例如交通、住屋、生活圈都以工作為考量遷移。然而疫情期間,生活反倒成為了重心,各式工具滿足在生活中工作的需求,人們關注工作生生活
Thumbnail
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嘗試遠距工作、在家工作或是混合辦公方式持續維持營運,但疫情逐漸消退後的「後疫情時代」,卻發現員工已回不了辦公室。過去我們的生活是圍繞著工作所建構,例如交通、住屋、生活圈都以工作為考量遷移。然而疫情期間,生活反倒成為了重心,各式工具滿足在生活中工作的需求,人們關注工作生生活
Thumbnail
 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k Trend Index)調查 閱讀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rk Trend Index)-混合辦公調查統計  兩個重新與一個從心建議   仲悅企管 吳桂龍   拜讀微軟對全球與台灣對混合辦公意願調查報告,感到很有興趣結果,相信對未來企業工作上,會有新型態啟動,以
Thumbnail
 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k Trend Index)調查 閱讀微軟「工作趨勢指數」(Work Trend Index)-混合辦公調查統計  兩個重新與一個從心建議   仲悅企管 吳桂龍   拜讀微軟對全球與台灣對混合辦公意願調查報告,感到很有興趣結果,相信對未來企業工作上,會有新型態啟動,以
Thumbnail
從 2020 年的試行,到今年 5/13 COMMEET 正式啟動了居家辦公,在這一週以上的過程中我們邊做邊學習,一邊與管理顧問、律師,會計師共同討論修正,一邊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公司的管理辦法當中。雖然我們都不樂見疫情警戒升級,但是仍要為一時半刻內不會緩解的疫情做好部署,同時讓公司的運營也能夠穩定
Thumbnail
從 2020 年的試行,到今年 5/13 COMMEET 正式啟動了居家辦公,在這一週以上的過程中我們邊做邊學習,一邊與管理顧問、律師,會計師共同討論修正,一邊將這些原則應用在公司的管理辦法當中。雖然我們都不樂見疫情警戒升級,但是仍要為一時半刻內不會緩解的疫情做好部署,同時讓公司的運營也能夠穩定
Thumbnail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Thumbnail
遠距工作讓信任問題放大、引起主管與員工關係緊張的情況,國內、外都有,畢竟人性就是人性。但據我近期的觀察,狀況在台灣比較嚴重。
Thumbnail
今次就看看在公司管理層角度來看,如何推動有效的在家工作。雖然事先制定明確的遠端工作政策和培訓固然比較好,但在突然出現的變化下,這種程度的準備是並不可行,那麼,管理層要如何面對在家工作的挑戰?
Thumbnail
今次就看看在公司管理層角度來看,如何推動有效的在家工作。雖然事先制定明確的遠端工作政策和培訓固然比較好,但在突然出現的變化下,這種程度的準備是並不可行,那麼,管理層要如何面對在家工作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