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美術指導-王誌成先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天橋上的魔術師》拿下六項大獎,其中由美術指導-王誌成先生領軍的團隊拿下美術設計獎。王先生美術作品方面,港中臺、亦或非華語區均都涉獵:與侯孝賢、陳凱歌、王家衛等知名導演合作,參與拍攝電影《千禧曼波》、《妖貓傳》、《一代宗師》等片;華語電影之外,他也任赴法籍導演盧貝松(Luc Besson)《露西Lucy)》、美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Charles Scorsese)《沉默Silence)》臺灣區美術指導,國際創作經驗豐富,2019年並以《返校》獲第56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2022年2月23號,經數日氤雨、春寒料峭,筆者於王誌成先生工作下榻台中之際、抽王先生工作餘時,時午14:00约赴:台中市中區自由路2段94號,在其建物轉角騎樓入內之星巴克咖啡落窗座處訪問。關於筆者論文涉及「魔幻寫實主義」對應《天橋上的魔術師》,羅列幾個問題於下(筆者依下列「問」、王誌成先生依下列「答」):
問:關於天橋搭設實景這方面王先生怎麼實現?
答:其實留下來的照片資料不多,影片也少(大約僅電影《戀戀風塵》、《英雄本色》等),極少留下來的資料由於當時的拍照技術(景深不足)通常都是大大的人物、後面都是糊的、或者比較看得多的是真正開店營業的部份,當時大部分此處人生活的空間,其實資料幾乎是沒有的。我小時候家裡生活的空間也是極小的,當時家裡有閣樓,我想我的生活經驗很好的反應中華商場他們生活的樣子。我們想像營業空間之上,小不點(劇中男童角色),有製鞋修鞋的空間、有生活睡覺的空間等等,而且小不點的哥哥還有化身狐狸精需隱藏的空間(狐狸精的戲後來刪除),空間很完整的,我們所有的戲幾乎都在這個搭設出來的實景拍攝,僅有如阿蓋(另一位劇中男童)在石獅子操控室裡等等的極少戲是採攝影棚內拍攝。那個時代雖極利用僅有的空間,也還是拍攝場景不足(搭建的基地空間也不足、還有預算考量),我們在搭建基地僅做了第五棟銜接到第六棟的天橋(原中華商場本應有八棟),舉例由第六棟與天橋位置往第五棟方向看過去,每一家的招牌是只做一面的,而攝影機若是要從第四棟位置往第五棟的方向拍,每一家的招牌即是另外一面(意即招牌兩面不一樣、可陳設兩種不同的店面)。
問:關於戲中-唐先生的處所(西服訂製店)王先生怎麼實現?個人覺得唐先生的處所較多水平與垂直的線條,感覺非常舒服而乾淨,與小不點家裡賣鞋或其他之類的店家處所擠滿著各種生活細節很不一樣。
答:我一般都是先有一個概念、讓團隊的人先陳設,陳設到一定程度後,我才會到現場把意見再加進來。唐先生是那個時代遷徙的代表,他必定擁有上海、或是香港的移民味道、充滿了50、60年代的雅痞情懷。(追問:像白先勇筆下的小說《臺北人》?)對,沒有生活感(此處的意思如同是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這些因為種種時代的因素來到臺北的“非臺北人”,其實生活從來沒有真的落根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來的只有曾經風華的生活態度)!一塵不染,我對唐先生的人物設定想像是-他會怎麼養貓?且他是怎麼面對單身、獨處的?他會聽甚麼音樂?他平常會不會喝點小酒?他會不會噴古龍水?當團隊的工作人員陳設到一定的狀態後,我到現場常會把諸如這樣的疑問檢視一遍,看哪個地方需要增加、符合這些情調。相對應生活感的部分,回到講小不點的家,天橋上的生意在做、戲在店面門前發生;門後在空間最裡面的的爐子要不要讓它同時滾起來呢?他們都在這座天橋上生活的人,但生活的狀態是不一樣的。(追問:唐先生的處所有非常多的鏡子,王先生怎麼看這個處理手法?)這個我在電影《一代宗師》工作時得來的經驗,那部電影使用了非常多的玻璃或鏡子的裝置。呈現多重的空間感,也可說,呈現角色的多樣性,或反映角色裡層和外層的不同。而且這些場次,有關鍵性的“貓”,有時候貓似乎是人、有時候人似乎是貓!使用鏡子或玻璃,可以做到這個功能的感覺,而且唐先生處所的天花板也是鏡子。
問:有別於原著,王先生怎麼看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性別議題?
答:那個時代要表現出這樣的特質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像小八(點心世界的老闆-老張的養子)可以在肢體、或行為上做自己,已經極為的不容易了。像小八即使是穿著女裝也僅能在最頂樓的天台,帶著鄰居的小孩,沒有其他大人的狀態,盡情自由自在的跳舞!(在影集裡小八與眾小孩嬉鬧叫著“奶罩”在天台舞蹈、小八似乎像個隊長。追問:天台上掛著各種紙幡隨風飄盪,是想表現甚麼嗎?)其實這個沒有甚麼,那個時代婚喪喜慶本都有很多賀聯或輓聯呀,寫了之後,要放哪裡?放在商場或生活空間給別人看到嗎?都不對、不吉利嘛!放在天台最適合,然後他們到天台跳舞,就剛好可以呈現這種衝突感的感覺。(追問:王先生可以談談小八被霸凌至死的那個畫面嗎?)我們處理的先決條件是-不要血腥!(問:所以那個畫面這麼美是刻意的?)對。其實,這部戲演員的表現加了非常多分,小八的表演就是這樣,沒有讓人不舒服。例如講孫淑媚(飾演小不點的媽媽,原本演藝工作中最主要是歌手),讓她燙那個時代的爆炸頭,她一開始非常抗拒,可是當正式演出後她整個大爆發,讓人憐惜,本來欲進入幻境的設定是小不點,後來決定讓小不點的媽媽進入幻境,因為她的表演令人感動(戲裡,小不點品學兼優的哥哥離家出走、然後在現實中消失蹤影,疑似欲找到另一面性別認同的自己)。
小不點的哥哥是劇中唯一真正去了九十九樓的人,九十九樓在吳明益先生的原著裡本來就是一個奇幻的存在,畢竟中華商場勉強加上頂樓天台、就四層。在這次與王誌成先生的訪談之中,尚有許多零碎的對談,不能完整全列,因此筆者在本論文這個段落做個整理與總結:誠如九十九樓這個與現實認知邏輯相當違和的唐突,在影集的表現裡還有很多可以列舉,比如:小八被霸凌至死的那個廁所外牆,放置著一個牌子,上面標示著“正北平-烤鴨三吃-活鯉三吃”,王先生說明這是參考一個真實的照片裡的招牌放置。筆者反問:這看起來像開玩笑的?王先生回答說:這就是一種違和感。也許當時的人只是單純的覺得廁所來往的人眾多,吃食的招牌也就這麼一放,此處最多人看到!但筆者思考的是:以我們這個現代回望當時,那真是一個多麼魔幻寫實的年代!這樣的違和感完全創造了魔幻生成的一個基礎。又好比:以小不點這樣還未發育的少年,每每在天橋上他幫家裡販賣鞋墊的兜售處,他永遠在一塊“精割包皮”招牌之前,提醒觀眾對照這個小毛崽、在前往成人的路上,他是不是已識得路上的一切?如同他手上永遠畫著的一支錶、即使如影集中這似乎毫不起眼的手繪錶-美術指導王誌成先生在訪談中表達:這錶是有做過設計的,沒有很成人、也沒有很兒童。筆者認為:在手腕上手繪時間機器,某個意義來說,自然是個童趣、期待變成大人的一種象徵,因此也自然是本片一開端就諭示成長的路本來就遊走在寫實與不寫實的灰色地帶之間。在本片三樓的樓梯間駕著一只公用電話,每每去打電話的人、比如小不點的哥哥,在影片裡從來就沒有揭示電話的那頭是誰?電話的旁邊,王先生說:安置一間美容院其實很有感覺。是的,那個時代的美容院招牌是螺旋式走馬燈、不斷往上旋轉,因此講電話時、隨著燈飾螺旋不斷向上,話筒的那頭是誰已經不重要,因為,懸而未決才是奇幻感受的根本。還有:失去鼻子的石獅、蜂窩式水晶球、雕花鑰匙、黨國的人形馬……甚至在電影《戀戀風塵》“寫實”拍攝到的場景;在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都以近若“魔幻”之姿被複製還原、似乎是予以向曾經被記錄下來的寫實致敬。另有楊雅喆導演訴說民主的可貴、威權的反動;在現今看來唾手可得的權利、該被淘汰的肅殺,在那個時代居然是一種魔幻的存在……依此訪談後感:創造魔幻的情調還是不斷地建構/結構寫實的基礎,唯有一直在寫實的基礎裡-誠如王誌成先生在《天橋上的魔術師》裡做足做滿的寫實細節、生活痕跡,才能在一些極度不寫實的違和裡,解析/解構出魔幻的觀者感受。
這齣戲通往的不只是風華絕代的中華商場,也通往每個大人小孩心中那個被遺忘的夢想;即便每個人的過去偶有悲傷失意,但是不要忘了當時懷著夢想的初衷,一直都燦爛(林俐,2021)。回到角色「魔術師」,從同名原著小說到此劇,共同地點:天橋,是所有筆下角色的靈魂聚集處;筆者因拜讀過原著,小說裡更多關於這座天橋的記憶是紛呈多元的,比如說,有人根本不確定天橋上有沒有魔術師?不知是否為殘缺記憶的片面而已?這完全直指這部《天橋上的魔術師》其「魔幻寫實主義」的核心。角色「魔術師」,他即為極致魔幻的典型代表,他或可不必真實存在,因為,中華商場的繁華天橋曾經真實存在、這座長廊是臺北歷史片段中寫實的鐵證。雖然它因為拆除的城市需求消失了;而,那些過往人們的足跡也都是真的,留下的驚喜或惆悵莫若是虛幻,因為,情緒遺留猶如一場魔術!於是,角色「魔術師」貌似一道悠然情緒的投射燈,把劇本裡其他角色真實熱烈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的影子,映照地無處可躲、一覽無遺,但影子終也經不起細究,似乎是毫不現實地朦朧、僅是舞動一場魔幻。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

***附註:相較於西文Magical Realism或Magic Realism,華文中的 #魔幻寫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兩者其實沒有區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盈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原住民的故事裡多半與祖靈或者創世神話有關,比較少有浪漫的愛情史詩。 臺灣長篇小說『 #複眼人# 』男主角「阿特烈」在其原鄉「瓦憂瓦憂」島上、他與心愛的女孩「烏爾舒拉」稍縱即逝的愛情;且極具剝奪感的虐愛。對應在臺灣原住民的傳說中,僅以 #鄒族# ,有其愛情的色彩、且有靈魂式的奇幻。原住民族委員會
南島民族源自於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一詞,語言學者依據他們對世界語言所建立的分類系統,將東自南美洲旁側的復活節島,西抵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北至臺灣的地區,視為南島語的分布範圍。
2011年的小說『複眼人』(小說作者-吳明益)--關於“複眼人”的篇幅極少,且不像是一個角色。它更類似是一個大自然的統稱,用宇宙的聲音與小說裡的人物們對談,猶如神經系統一般,把小說裡的每個情節串接在一起,或寫實、或魔幻的交織。小說裡虛構一座古老的島嶼叫做「瓦憂瓦憂」,這座島有著自己浪漫的神學系統。
魔幻穿刺--小說" #複眼人# "特殊的書寫結構: 本研究論文將以魔幻寫實類小說的著作精神,將小說中寫實的成分一一拆解,用寫實的線索進入女主角「阿莉思」的內心世界、並提取出男主角「阿特烈」的形象可能。筆者在閱讀原著小說時,隱隱覺察、並大膽推測其虛構的「瓦憂瓦憂」島,極貌似「阿莉思」筆下的世界(事實上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附件照片由左起為角色「達赫」、「鄔瑪芙」、「哈凡」、舞台深處「敘事者」、右「阿莉思」、「阿特烈」,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複眼人』於“森林教堂”一景,著裝彩排照片。 ***小說-複眼人-書評與
臺灣原住民的故事裡多半與祖靈或者創世神話有關,比較少有浪漫的愛情史詩。 臺灣長篇小說『 #複眼人# 』男主角「阿特烈」在其原鄉「瓦憂瓦憂」島上、他與心愛的女孩「烏爾舒拉」稍縱即逝的愛情;且極具剝奪感的虐愛。對應在臺灣原住民的傳說中,僅以 #鄒族# ,有其愛情的色彩、且有靈魂式的奇幻。原住民族委員會
南島民族源自於語言學上的「南島語族」( #Austronesian# )一詞,語言學者依據他們對世界語言所建立的分類系統,將東自南美洲旁側的復活節島,西抵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北至臺灣的地區,視為南島語的分布範圍。
2011年的小說『複眼人』(小說作者-吳明益)--關於“複眼人”的篇幅極少,且不像是一個角色。它更類似是一個大自然的統稱,用宇宙的聲音與小說裡的人物們對談,猶如神經系統一般,把小說裡的每個情節串接在一起,或寫實、或魔幻的交織。小說裡虛構一座古老的島嶼叫做「瓦憂瓦憂」,這座島有著自己浪漫的神學系統。
魔幻穿刺--小說" #複眼人# "特殊的書寫結構: 本研究論文將以魔幻寫實類小說的著作精神,將小說中寫實的成分一一拆解,用寫實的線索進入女主角「阿莉思」的內心世界、並提取出男主角「阿特烈」的形象可能。筆者在閱讀原著小說時,隱隱覺察、並大膽推測其虛構的「瓦憂瓦憂」島,極貌似「阿莉思」筆下的世界(事實上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附件照片由左起為角色「達赫」、「鄔瑪芙」、「哈凡」、舞台深處「敘事者」、右「阿莉思」、「阿特烈」,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複眼人』於“森林教堂”一景,著裝彩排照片。 ***小說-複眼人-書評與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我看到這才恍然明白楊雅喆真正在乎的:那個不能跳舞,不能思想,不能妄以為有自由的年代,瀰漫著三小男孩不可能懂的威權空氣,他們不懂,所以只有他們能一「笑」置之。他們連神明都不怕了,當然不怕什麼偉人、「長官」。但是他們該不該怕?孩子們的心思,要怎麼處理那不能怕之怕?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後,我們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中華商場,而商場的人並非只生活在商場裡,走出商場之外,還有許多沒被拆除的地景持續,就跟著電視劇的腳步,帶我們走回歷史當中,離開中華商場,走訪阿派與阿蓋、小不點與點媽去過那些,仍未消失、真實存在的地方。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我看到這才恍然明白楊雅喆真正在乎的:那個不能跳舞,不能思想,不能妄以為有自由的年代,瀰漫著三小男孩不可能懂的威權空氣,他們不懂,所以只有他們能一「笑」置之。他們連神明都不怕了,當然不怕什麼偉人、「長官」。但是他們該不該怕?孩子們的心思,要怎麼處理那不能怕之怕?
政治隱喻,是楊雅喆導演在《天橋上的魔術師》原作以外,特意加入的。將戒嚴時期的肅穆和警戒,透過影像再次重現。在第四集〈石獅子〉的後半,大珮小珮的父親柴先生與學校老師,在書店裡的一段對話,著實耐人尋味。​ ​ ​
楊雅喆對全劇的核心定調是一句話: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那些不見了的人、事、物,正因為被你察覺它的不見,懷念它,才得以永遠存在。我想這句話不只在說情節,不只是「人物會消失,愛情會結束,連商場都會被拆掉」,它還暗示了整部劇的形式:影集版拿掉「現在」的時間線,只講「過去」,但是它仍然保留了「回憶」的質感。
1992年中華商場拆除後,我們不可能真的再回到中華商場,而商場的人並非只生活在商場裡,走出商場之外,還有許多沒被拆除的地景持續,就跟著電視劇的腳步,帶我們走回歷史當中,離開中華商場,走訪阿派與阿蓋、小不點與點媽去過那些,仍未消失、真實存在的地方。
很喜歡小說裡後來馬克用電梯弄死了自己,也喜歡阿猴真的扣下了板機。但也喜歡電視改編的劇情裡,收住了許多悲傷的情節(當然,也另外添增了不少悲傷)若要說讓人比較厭倦的部分大概是台灣電視劇和電影常常有的slogen情節,非得在宣傳上或戲裡不斷強調那行文字,以及〈金魚〉這個故事實在可惜了原著非常有畫面的情節啊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集當中點爸和點媽跑到電影院買票,想要進場看電影裡的小不點那一段。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樣,都注意到了這時出現在畫面中,售票窗口上貼著的那三幅電影海報?後來細想,那三部電影或許便是被「刻意織進去的」,留給觀眾的一記暗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關於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的一篇文章,介紹了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的保存者許春美。她的傳統工藝和成就等內容。主人公的姓名: 許春美,Podcast「Umav如何了!」第131集。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一起去載了海蒂的小孩後來到海蒂家,進入房子後,覺得非常開闊,像心中夢想的工作室,開闊的座落在蒂自然裡。 說到房子: 心想事成的魔法 這房子原本是民宿,因為生意很平淡,後來決定出租,海蒂說當初看到這房子時,就覺得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是關於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的一篇文章,介紹了排灣族tjemenun傳統織布的保存者許春美。她的傳統工藝和成就等內容。主人公的姓名: 許春美,Podcast「Umav如何了!」第131集。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但描述「中華商場」這一空間,更是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回憶」編織成故事,把自身的經驗和自身成長的孕育地融合在文中,將「個體」回憶轉變為「共同」回憶,依靠書寫對「生命」的反思以及重建讀者的「回憶」和抵禦「消失」。
Thumbnail
一起去載了海蒂的小孩後來到海蒂家,進入房子後,覺得非常開闊,像心中夢想的工作室,開闊的座落在蒂自然裡。 說到房子: 心想事成的魔法 這房子原本是民宿,因為生意很平淡,後來決定出租,海蒂說當初看到這房子時,就覺得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21年的影集,改編自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欲重現1980年代台北中華商場的榮景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看完一章就休息,是適合看這本書的節奏 有關於中華商場,這個某一世代的臺灣人都知道、甚至去過的地方 作者寫了他對中華商場的回憶,有人,有物,有景,有情 說是虛幻嘛,有真實的地和人啊 若說是真實,好多情節也太不可思議了 魔術師是要角,串連起每一章節,如果沒有魔術師,就沒有這本書 所以,因為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