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都要這麼忙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根據韓國2014年的勞動部統計,韓國男性每天參與家務的時間為45分鐘,女性為127分鐘,男性家務勞動時間低於女性20%,家務分擔率為16.5%(資料來源:《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結婚之後男生女生下班一樣累,那為什麼男生可以(以前是大多,現在應該是一半一半)一回到家就好累好累的倒在沙發上,或是一直打電動看電視,然後女生要忙家裡所有的家事,彷彿他體力驚人,從來都不會累。

換個情境想:如果你下班時把工作帶回家,請問你還會倒在沙發上打電動嗎?還是打起精神繼續工作?這就是女生下班回家的情形。只是確切來說,他不是把工作帶回家,而是在家有第二份工作。

以前讀生態女性主義者Carolyn Merchant的 《自然之死》(the Death of Nature)時,他有提到以男性為主的社會,會將自然/女性當作客體,一種田園平靜式、哺育照顧式的客體,讓男性為主的「人」可以在其中享受到放鬆和照顧,這或許就能連結到為什麼家對於多數婚後男生來說是放鬆幸福的地方,對多數婚後女生來說卻是想要逃離的牢籠,或許更能解釋為什麼婚後的男生比較長壽,女生卻比較短命的原因。

當然,到了這個世代,情況已經稍微有些轉變,越來越多的男生從開始「幫忙家務」,到「一起分擔家務」。但有趣的是,即使願意一起分擔家務,有時卻會出現另一個讓女生辛苦的狀況:就是男生願意做,但不會做,願意,但不會,所以他的願意反而會「越幫越忙」,讓女生覺得生氣不耐,和男生自己的委屈跟無力感,女生有時為了省時間力氣,都會自己攬過去做,但一邊會埋怨男生沒有幫到忙,形成惡性循環。

這應該是這一代的過渡現象,因為這些現在長成大人的男生,小時候家裡還是那種「男生不用做家事」的環境,因此小時候幾乎沒有什麼機會練習這些家務,到了長大才要從頭學起,相反地,女生則是從小就已經過技能上和觀念上的「訓練」。最後結果就是,男生的腦袋有跟上(觀念上),但手腳沒有(技能上)。

時代在演進,人也在成長,相信到了下一代,男生的技能也可以慢慢跟上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與麵粉的遊戲室
112會員
419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各位女生,九月五號以後就不要做家事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這麼呼籲。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以家務分配的時間計算,女生在九月五號,就做完男生一整年的份量了。所以女生九月五號之後就不要做家事,男女之間才會平等。
Thumbnail
各位女生,九月五號以後就不要做家事啦!一位美國專欄作家這麼呼籲。 她會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以家務分配的時間計算,女生在九月五號,就做完男生一整年的份量了。所以女生九月五號之後就不要做家事,男女之間才會平等。
Thumbnail
理想的男性? 我家的一樓是太太經營的藝術教育工作室。有一次在課程結束後,我拿起冰箱的菜,拿到廚房處理食材。一旁的媽媽用一種敬佩的眼神看著我說:「哇!好棒喔!新好男人耶!~」我一方面暗爽在內心(被媽媽稱讚真好),但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做這麼「日常」的事情,會引起另一位媽媽的大力誇讚? 被稱讚為「
Thumbnail
理想的男性? 我家的一樓是太太經營的藝術教育工作室。有一次在課程結束後,我拿起冰箱的菜,拿到廚房處理食材。一旁的媽媽用一種敬佩的眼神看著我說:「哇!好棒喔!新好男人耶!~」我一方面暗爽在內心(被媽媽稱讚真好),但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為什麼我做這麼「日常」的事情,會引起另一位媽媽的大力誇讚? 被稱讚為「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現在大多數的人白天要上至少八個小時的班,下班以後回到家裡還要繼續處理家務,包括煮飯,照顧小孩長輩,洗衣打掃等,雖然做家務很少是有報酬的,但這些逃避不了的家務所佔用的時間與心力,幾乎等同於我們又上了一個晚上的班,因此作者把這些家務稱為「第二輪班」。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全球每天共160億小時的無償工作中,女性大約需要承擔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救世會服務婦女、家庭時,打破性別框架,提升兩性平權的努力,除了宣導外,更主張要從成人的身教做起。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少子化」對很多國家而言是個頭痛的大問題,各國政府幾乎都是從「經濟壓力」角度加以詮釋,因此也以生育補助做為主要應對政策。不過,也有社會學家著眼於「女力崛起」:女性相較於過去有更高比例進入職場,即使進入婚姻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另一半的經濟支持,夫妻間對於家庭中男女角色的認知因而隨之產生轉變。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你是否有時覺得自己感覺像單親媽媽?下了班趕回家上第二輪班?希望伴侶能多幫忙分擔家務卻又不想開口向在乞求?一本關於現代雙薪家庭困境探討的書,書中作者臥底在各個家庭中,對於觀察到的分工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及提供未來期望家庭模式改變的願景。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Thumbnail
編按: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Kate Manne)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