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Netflix 記錄片 《東京女子偶像流》(御宅文化 vs. 女子偶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同步刊登於 台灣教會公報社

2019.11.8

前幾天看了Netflix 的記錄片 《東京女子偶像流》,片裡用AKB48等女子偶像團體崛起來談「御宅族」,大多數的御宅族都是大學以上到40、50歲以上的男性,他們可能是上班族或是無業,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和大把鈔票追星,看到這些14-22歲的小女生唱唱跳跳、堆起微笑溫柔地聽他們說話,然後覺得自己青春有活力,訪談中大概都會透露:不想談戀愛、太麻煩了。他們不會跟現實中的女生接觸,而是整天追著這些「純潔」、沒有威脅性的女生跑,好像這樣他們就還是主流社會認可的男性。

基本上他們就是父權的犧牲者,但因為生物性別的男性在社會上仍比生物性別的女性更有優勢,所以在層層疊疊的壓迫體制底下,生物性別的女性就成為生物性別男性的犧牲品,如同記錄片裡的其中一人所說:這個社會花了很多的力氣,在保護男生對於女生的幻想和期待。

高橋一生等人演的日劇《東京單身男子》描述35-45歲的3個菁英男子,自稱不婚男子,看起來一個個風流倜儻,但其實在愛情裡面,相較於女性,都屬於比較被動的一方,他們不想要有壓力、不想要有責任、不想要失去自由,是「弱勢」的一方。其實這些人也是一種御宅族,差別只在於,他們是菁英階層的御宅,他們寄託的不是純潔的少女偶像,而是花叢裡性成熟的女人。

跟身邊的人討論,他認為現代社會的女生不管在意識上或能力上,都已經可以獨立自主,少了一個非常具體的非結婚不可的理由,或者可以說多了婚不婚都無所謂的理由,但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裡,男生還在傳統的「要強壯、要獨立、要養家、要負責(家庭)」的壓力裡,當女生可以在愛情裡享有這方面的自由和兩種選擇(婚與不婚都某種好處),男生卻沒有,也難怪愛情對於男生而言,就是一種壓力地獄。

這麼說也有道理,Emma Watson 的 #HeforShe 基本上也是在談這個概念,其實父權/性別框架對於男女一樣造成不等程度的傷害和壓迫。

但接下來我就想到,女生從所謂的第一波女性主義運動以來,花了幾乎快要一個世紀的時間才走到這個地步,相較於女生的努力,男生是不是就不要在那裡眼紅想說女人怎麼可以這麼爽,兩邊的好處都撈,一天到晚覺得女性主義/女權運動刺眼,套一句某柯的名言:「抹黑別人不會讓自己變得更乾淨」,有能耐的話,就好好為自己性別的命運努力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字與麵粉的遊戲室
112會員
416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社會上一天到晚都在吵台灣太父權,女權低落,又有人愛罵女權自助餐,這裡說一下一些前情提要,大家也比較好去思考一下,甚麼是真正的平權,畢竟平權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的真理 父權結構,並非男生好棒棒 很多人覺得父權就是男尊女卑,不過這件是其實對也不對,這裡來說明一下 在古代工業革命以前,大家都以務農生活為主,
Thumbnail
社會上一天到晚都在吵台灣太父權,女權低落,又有人愛罵女權自助餐,這裡說一下一些前情提要,大家也比較好去思考一下,甚麼是真正的平權,畢竟平權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的真理 父權結構,並非男生好棒棒 很多人覺得父權就是男尊女卑,不過這件是其實對也不對,這裡來說明一下 在古代工業革命以前,大家都以務農生活為主,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記得,校園時期的戀愛,大多是兩小無猜,比較少和金錢相關的期待 進入職場後,牽扯到婚姻,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總是會提到: 男人要有車、有房、有體面的工作
Thumbnail
記得,校園時期的戀愛,大多是兩小無猜,比較少和金錢相關的期待 進入職場後,牽扯到婚姻,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總是會提到: 男人要有車、有房、有體面的工作
Thumbnail
相對於四十歲左右已經結婚生子的男生,我們這個世界已出現了龐大的一群很特殊的人,這在人類社會中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年齡在四十歲左右,單身未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生活躍在各個地方,也引領著風潮,當然,也創造出許多新的商機。 記得我小時候,那是個人人都會結婚生子的時代,一個村莊若是偶爾出現一個過了婚配年齡卻沒
Thumbnail
相對於四十歲左右已經結婚生子的男生,我們這個世界已出現了龐大的一群很特殊的人,這在人類社會中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年齡在四十歲左右,單身未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生活躍在各個地方,也引領著風潮,當然,也創造出許多新的商機。 記得我小時候,那是個人人都會結婚生子的時代,一個村莊若是偶爾出現一個過了婚配年齡卻沒
Thumbnail
前幾天看了Netflix 的記錄片 《東京女子偶像流》,片裡用AKB48等女子偶像團體崛起來談「御宅族」,大多數的御宅族都是大學以上到40、50歲以上的男性,他們可能是上班族或是無業,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和大把鈔票追星,看到這些14-22歲的小女生唱唱跳跳、堆起微笑溫柔地聽他們說話,然後覺得自己青春有活
Thumbnail
前幾天看了Netflix 的記錄片 《東京女子偶像流》,片裡用AKB48等女子偶像團體崛起來談「御宅族」,大多數的御宅族都是大學以上到40、50歲以上的男性,他們可能是上班族或是無業,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和大把鈔票追星,看到這些14-22歲的小女生唱唱跳跳、堆起微笑溫柔地聽他們說話,然後覺得自己青春有活
Thumbnail
  四十幾歲以上不婚的人多得很,不管是男女,單身似乎就是未來的趨勢潮流,看看那些明星們,生活與工作光鮮亮麗,他們都說愛自己比較重要,不要去遷就任何人,做你自己就對了!要完完全全成為你想要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心目中以你為優先,愛上先是你自己,幾乎人人都在談。
Thumbnail
  四十幾歲以上不婚的人多得很,不管是男女,單身似乎就是未來的趨勢潮流,看看那些明星們,生活與工作光鮮亮麗,他們都說愛自己比較重要,不要去遷就任何人,做你自己就對了!要完完全全成為你想要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心目中以你為優先,愛上先是你自己,幾乎人人都在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