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
(1) Power Vertical GaN產業結構;此技術非常新穎,相關公司並不多;
(2) NexGen Power Systems認為只有GaN on GaN才能完全釋放Power GaN的優勢;
(3) 平面型與垂直型Power GaN 電晶體的差別;
(4) NexGen Power GaN:10+MHz, 100~4,000V, Unknown Current?
(5) NexGen創新的平台架構;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相關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 微芯科技(Nasdaq.MCHP)、Infineon Technologies 英飛凌 (ADR.IFNNY)、ST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導體 (NYSE.STM)、Transphorm 倍微科技 (Nasdaq.TGAN)、Navitas Semiconductor 納微半導體 (Nasdaq.NVTS)、Wolfspeed (NYSE.WOLF)、Coherent/II-VI(Nasdaq.COHR)、Odyssey Semiconductor Inc.(US OTC.ODII)、台積電TSMC(TW.2330)、Silicon Labs(Nasdaq.SLAB)、ON Semiconductor 安森美 (Nasdaq.ON)、Texas Instruments 德州儀器 (Nasdaq.TXN)、Okmetic/上海矽產業集團/National Silicon Industry Group (SH.688126)、Wafer Works 合晶科技(TW.6182)、SUMCO 勝高(TYO.3436)、IQE (LON.IQE)、SOITEC/EpiGaN 梭意科技 (EPA.SOI)、ShinEtsu 信越化學工業 (TYO.4063)、Siltronic AG 世創電子材料 (ETR.WAF)、GlobalWafers 環球晶圓 (TW.6488)、Unikorn 晶成半導體/母公司:Ennostar 富采投控(TW.3714)、Episil-Precision Inc. 嘉晶電子 (TW.3016)、Episil 漢磊 (TW.3707)、X-Fab (EPA.XFAB)、Nexperia 安世半導體 母公司:Wingtech 聞泰科技 (SH.600745)、China Resources Microelectronics 華潤微電子 (SH.688396)、ROHM Semiconductor 羅姆半導體集團 (TYO.6963)、Silan 士蘭微電子 (SH.600460)。
本題目預計分成上、中、下三篇文章,坦白說一開始並不曉得這麼題目這麼困難,花了很多時間整理資料,去蕪存菁。資料都準備好了,後面出刊的速度應該就可以恢復正常了。我個人的看法是Vertical Power GaN on GaN要進入市場還不會這麼快,畢竟還有太多不確定因素,這兩家新創公司需要募集數億美元,才有機會等到產品量產的那一天。可靠度驗證將會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