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追尋最後的野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之前看了網飛的紀錄片《海狼之島》後覺得不夠盡興,找了一些英屬哥倫比亞地區海岸\海島狼的資料來看,其中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是目前我讀到資料量最豐富的一本。
這篇文章將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海岸\海島狼資料整理,二是這本書的介紹。

raw-image

關於海岸\海島狼

海島狼是灰狼的亞種,牠們的棲地主要分布在英屬哥倫比亞的大熊雨林、溫哥華島跟鄰近海島上,最特別的行為特徵是非常擅長游泳,會抓魚吃。這個區域還可以再細分出兩種狼:住雨林區的狼(海岸狼)和住海島上的狼(海島狼),主要差別在食物,海島狼90%的食物都來自海洋,而海岸狼50%吃鹿、50%吃海產。外觀上,比起內陸的灰狼,牠們的體型更小、毛量較稀疏,毛色更多樣。

為什麼這個區域會有狼?部分科學家推測,海岸狼可能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大約一萬兩千年前跟著鹿群一起從加拿大中心地區遷移到海岸。另一種推測是,因為沿岸地區不像內陸受冰雪覆蓋,海岸狼群在冰河期就一直待在海岸,靠捕捉海洋生物維生。

無論是哪種來源,用基因檢測推算譜系之後,科學家發現世世代代的海岸狼群至少已經存在有一萬年之久,加上附近的原住民部落並不像北美內陸或歐洲人那麼排斥狼,沒有大規模的獵狼行動,因此海岸狼群的基因多樣性遠高於內陸狼群。

在當地原住民文化中有著大量跟狼群相關的故事和習俗,人類跟狼維持著互相尊重的共存關係,有些狼群的獸穴甚至會利用人類房舍的遺址進行加工。狼會重複利用獸穴(例如其他動物挖的洞)來生狼寶寶,不過內陸狼群復育時間短,加上領地範圍很大,所以不見得會有固定使用的獸穴。但許多海岸狼群的獸穴挖在參天古木根部,已經傍著大樹存在上百年之久(目前發現最古老的獸穴有七百年歷史),並且也曾觀察到同個狼群的領袖母狼一連數年都選擇在自己出生的獸穴生產。

在生養後代、組建狼群方面,通常海岸\海島狼群成員的總數不會超過十五隻,因為食物來源豐富,領地範圍最多大約就劃到60平方公里,在數量跟地盤尺寸上都小於其他地區的狼群(黃石公園的狼群地盤平均有300-500平方公里)。也因為同樣的原因,狼崽的存活率相對比較高。海岸狼跟海島狼都會吃各式各樣的海鮮,如潮間帶的貝類、洄遊的鮭魚、擱淺的鯨魚等等。鮭魚是牠們秋季的主食,因為抓魚更安全且成功率高(每抓三次能成功一次),海岸狼甚至會放棄在附近遊蕩的鹿,一心一意抓魚吃。牠們還有一個奇妙的習慣是只吃魚頭,原因目前還不清楚。

到了冬季是狼群成員離群的時間,因為食物變少又進入交配季節,有些發育成熟的狼群成員就會離群,看是加入別的狼群,或者是尋找新的領地和配偶(狼有迴避跟血親交配的本能,而通常一個狼群裡的狼都是同一對領袖公母狼生的)。而原狼群通常只有領袖公母狼會進行交配,在食物來源充足加上適齡的狼群成員之間不是近親的話,才有可能出現一隻以上的懷孕母狼。

資料來源:

  • Searching for the Coast Wolves(2006):這支紀錄片跟拍研究員Gudrun Pflüger到大熊雨林沿岸尋找狼群的過程,最後有拍到蠻清楚的狼群互動,還有她跟狼近距離接觸的畫面。
  • Secrets of the Coast Wolf(2012):這支紀錄片詳細介紹科學家是如何開始研究起這個偏僻地區的狼群,並且經過檢測,發現海岸狼群的基因多樣性遠多於其他地區狼群。後半部分實地拍攝狼群,這部分就蠻刺激的,一連幾個晚上,當地狼群都因為好奇跑去圍觀拍攝團隊的帳篷,還咬掉他們麥克風的收音毛套跟電線。
  • The Sea Wolves: Living Wild in the Great Bear Rainforest(2010):這本書的作者Ian McAllister自1990年代開始拍攝、研究大熊雨林,他跟妻子在2008年成立了生態保育基金會Pacific Wild,呼籲重視大熊雨林跟周邊地區的生態。十多年來經常寫書介紹住在這個區域的動物,許多本的適讀年齡層都在12歲以下。這本也是寫給小朋友看的,筆調輕鬆,不過資訊量並不馬虎。

關於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

作者Ian McAllister是資深野外攝影師兼大熊雨林保育倡議人士,這本書的內容很詳盡地介紹他觀察研究海岸狼群的過程和發現,主要聚焦於他二十年間長期觀察的兩個狼群:雨林裡的石滬狼群(Fish Trap Pack)跟島上的浪花狼群(Surf Pack),還提到很多有關大熊雨林的原住民部落跟狼群共存的紀錄、作者的研究員同事們(例如06年那支尋找海岸狼紀錄片的主角)的工作內容,以及著書當時大熊雨林及周邊島嶼的開發狀況。

起初作者主要的目標是觀察和研究大熊雨林裡的熊,以為偶爾在觀察熊的時候看到的狼群只是剛好路過,後來才發現雨林裡面一直都住著狼,且蹤跡遍佈整片雨林,從山區一直到鄰近島嶼都是牠們的棲息地。只是海岸\海島狼善於躲藏,很不容易見到牠們的蹤影。

聞狼而來的研究員跟志工對海岸狼群的研究方法也不同於內陸狼群,考量到這個地區的狼群是棲地最不受到人類影響的狼群,他們在研究時也盡可能避免干擾到狼的生活,所以不會給狼麻醉後上GPS項圈,而是採集留下的毛髮和糞便來分析生活情況,用檢查足跡跟獵物殘骸的方式來追蹤狼群動態。因此這區域狼群的研究員很可能也沒親眼看過幾次狼。

奇妙的是雖然狼群很難找,但找到之後如果狼群判斷人類沒有威脅,就不會介意人類待在旁邊看牠們生活,也不會把人類當作獵物。可能因為牠們跟世世代代的原住民部落一直維持著互相尊重的鄰居關係,雖然有著類似的獵物跟活動範圍,但彼此之間一直相安無事。

另一個跟狼群長期和平相處的物種是渡鴉,渡鴉會吃狼群獵物的殘骸,也會警示狼群有危險逼近,或是附近出現了其他可以吃的動物屍體。作者還曾經觀察到渡鴉跟幼狼一起玩耍,狼跟渡鴉的關係也被當地的原住民部落納入他們的文化跟故事中。同時這也讓我想到Rick McIntyre在他其中一本狼群領袖傳記中曾提到黃石公園的渡鴉已經數十年沒看過狼了,重新復育的狼群還在適應怎麼跟渡鴉相處而不是只會被渡鴉撿便宜。

作者在這本書中描述過好幾次,去拜訪石滬狼群或浪花狼群領地的時候,因為狼群已經認識他,知道他是沒有威脅的對象,所以不太會管他在旁邊幹嘛。海島\海岸狼通常可以活到6-10歲,加上幼崽的存活率很高,作者有好幾年都能看到領袖母狼到同樣的獸穴,生出新一窩狼寶寶。

不過對人類沒有戒心,對現在的狼群來說並不是好事。作者在書末提到他在2004年幫忙國家地理找到一個海島狼群來拍紀錄片,也是長期在附近待著讓狼群習慣拍攝團隊的存在,順利拍到不少狼群互動的鏡頭。沒想到紀錄片上映之後,附近一間旅遊公司的導遊認出那個海島狼群的所在位置,趁牠們在沙灘上玩耍的時候把所有狼都殺掉,殺完之後還寫信去跟作者嗆聲(……)。作者後來也調整觀察方式,改用架好的無線攝影機來拍攝狼群活動,盡量不親自去找狼了。

雖然作者跟研究員們盡量減少跟狼接觸,但隨著林業、近海漁業、礦業、觀光業等開發,狼群生活的環境還是受到越來越多人為干擾,有些一直以來只有狼群居住的島嶼開始舖起柏油路、出現大型機具,直接截斷數代狼群反覆經過才走出的狼徑。在雨林伐木區的路上出現越來越多路殺狼,並且因為大規模伐木造成麋鹿數量在冬季減少(麋鹿沒有可以躲雪的地方),為了維持鹿群數量,加拿大政府開放民間在冬季用直升機獵狼

近幾年大熊雨林有更加嚴格的伐木跟商業狩獵範圍限制,作者創立的基金會Pacific Wild跟其他野保組織也一直持續呼籲政府停止獵狼,因為靠獵狼來保育麋鹿的效果不彰,手段又很殘忍(被人類從空中用子彈掃射到的狼通常不是一擊斃命,牠們會逃進森林,緩慢地失血而死),加上還會使用一種叫做「猶大之狼」的獵殺策略:將狼活捉、上GPS項圈,放回原地等牠回到狼群之後,就循定位訊號獵殺整個狼群的狼。更甚者還會留下有項圈的狼,如果牠能活著找到新的狼群或配偶,隔年就繼續獵殺。

今年Pacific Wild就空中獵殺的合法性,要求對英屬哥倫比亞政府進行司法審查,不過並沒有成功(在審查前政府調整了法規內容)。他們目前還在考量其他可行的法律途徑,以及持續進行停止獵狼的公開聯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罐罐的沙龍
3會員
12內容數
罐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4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蓋爾文家族的家族史,和美國自二戰後的精神病醫學發展史。依時序敘寫蓋爾文家的十二個小孩中,六個男孩在成年後診斷出思覺失調的過程,其中穿插章節介紹二戰後醫學界如何解釋思覺失調症的成因和如何治療。
Thumbnail
2023/12/14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蓋爾文家族的家族史,和美國自二戰後的精神病醫學發展史。依時序敘寫蓋爾文家的十二個小孩中,六個男孩在成年後診斷出思覺失調的過程,其中穿插章節介紹二戰後醫學界如何解釋思覺失調症的成因和如何治療。
Thumbnail
2023/11/09
游牧族\車居族\露營打工族,這群數以萬計,以旅行車為家,像候鳥遷徙般尋找季節性時薪工作的人有很多稱呼。作者為了精確呈現這個群體的生存環境、社群網絡、生活心態,以及迫使他們放棄固定住屋的社會經濟因素,自己也開起露營車。三年的追蹤訪談後,她寫成這本內容詳實,極富人文關懷又不顯濫情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2023/11/09
游牧族\車居族\露營打工族,這群數以萬計,以旅行車為家,像候鳥遷徙般尋找季節性時薪工作的人有很多稱呼。作者為了精確呈現這個群體的生存環境、社群網絡、生活心態,以及迫使他們放棄固定住屋的社會經濟因素,自己也開起露營車。三年的追蹤訪談後,她寫成這本內容詳實,極富人文關懷又不顯濫情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2023/07/12
那天,世界又再一次毀滅。 在小鎮隱姓埋名過著普通生活的女人伊森,回家後發現丈夫打死幼子,帶著長女不知所蹤;因為一個男人醞釀十年的復仇計畫,一道巨大裂縫將超大陸從中心劈成兩半,統治全大陸的桑澤帝國轟然崩塌,大量塵灰從地心噴出,整個世界在之後百年都將不見天日。
Thumbnail
2023/07/12
那天,世界又再一次毀滅。 在小鎮隱姓埋名過著普通生活的女人伊森,回家後發現丈夫打死幼子,帶著長女不知所蹤;因為一個男人醞釀十年的復仇計畫,一道巨大裂縫將超大陸從中心劈成兩半,統治全大陸的桑澤帝國轟然崩塌,大量塵灰從地心噴出,整個世界在之後百年都將不見天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書以母狼06的一生為主軸,從出生、狼群生活、死亡這三大方向切入,深入說明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Thumbnail
本書以母狼06的一生為主軸,從出生、狼群生活、死亡這三大方向切入,深入說明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Thumbnail
第一次寫狼時,我投射了嚮往。 第二次寫狼,我認清規則,準備向死而生。
Thumbnail
第一次寫狼時,我投射了嚮往。 第二次寫狼,我認清規則,準備向死而生。
Thumbnail
之前看了網飛的紀錄片《海狼之島》後覺得不夠盡興,找了一些英屬哥倫比亞地區海岸\海島狼的資料來看,其中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是目前我讀到資料量最豐富的一本。 這篇文章將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海岸\海島狼資料整理,二是這本書的介紹。 關於海岸\海島狼 海島狼
Thumbnail
之前看了網飛的紀錄片《海狼之島》後覺得不夠盡興,找了一些英屬哥倫比亞地區海岸\海島狼的資料來看,其中Following the Last Wild Wolves(2011)是目前我讀到資料量最豐富的一本。 這篇文章將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海岸\海島狼資料整理,二是這本書的介紹。 關於海岸\海島狼 海島狼
Thumbnail
狼群研究學者兼資深公園巡查員Rick McIntyre,在二十餘年間追蹤黃石公園內各地區狼群的活動。在這套以狼為傳主的「狼傳記」系列《The Alpha Wolves of Yellowstone》中,他用詳實的觀察記錄呈現每隻狼獨特的性格和行為,以及狼群成員之間情深動人又不乏戲劇轉折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狼群研究學者兼資深公園巡查員Rick McIntyre,在二十餘年間追蹤黃石公園內各地區狼群的活動。在這套以狼為傳主的「狼傳記」系列《The Alpha Wolves of Yellowstone》中,他用詳實的觀察記錄呈現每隻狼獨特的性格和行為,以及狼群成員之間情深動人又不乏戲劇轉折的真實故事。
Thumbnail
文 / 陳培瑜 在森林邊放羊的孩子,他的聲音到現在都還迴繞在我們的身邊。於是大野狼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在寓言故事和電影畫面中,總讓人心驚膽顫,深怕不小心自己也進了大野狼的肚子裡。 『你想知道。 你想了解。 我的存在。 所有的秘密? 等等! 你會看得很清楚。』 『我因此會 喜歡打獵。
Thumbnail
文 / 陳培瑜 在森林邊放羊的孩子,他的聲音到現在都還迴繞在我們的身邊。於是大野狼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在寓言故事和電影畫面中,總讓人心驚膽顫,深怕不小心自己也進了大野狼的肚子裡。 『你想知道。 你想了解。 我的存在。 所有的秘密? 等等! 你會看得很清楚。』 『我因此會 喜歡打獵。
Thumbnail
原住民族有各種維持甚至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例如:輪作、放牧休息、特定季節禁止獵殺特定物種等等。報告也指出,在原住民族居住地區,森林砍伐程度往往比較低。
Thumbnail
原住民族有各種維持甚至提高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例如:輪作、放牧休息、特定季節禁止獵殺特定物種等等。報告也指出,在原住民族居住地區,森林砍伐程度往往比較低。
Thumbnail
環遊世界啟程之前,我與伴侶說書人天馬行空討論想去的地方,她指名要去加拉巴哥群島,我說:「蛤?什麼焦阿巴群島?!」
Thumbnail
環遊世界啟程之前,我與伴侶說書人天馬行空討論想去的地方,她指名要去加拉巴哥群島,我說:「蛤?什麼焦阿巴群島?!」
Thumbnail
台灣尚有石虎,但僅存於課本上的 #雲豹 卻已芳蹤杳然。 如果想一窺雲豹的廬山真面目,只得移駕至 國立台灣博物館,碩果僅存的唯一標本,被稱為「#高砂豹」的「天然紀念物」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 故事就是由此展開--漢寶包 Hambuck《#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
Thumbnail
台灣尚有石虎,但僅存於課本上的 #雲豹 卻已芳蹤杳然。 如果想一窺雲豹的廬山真面目,只得移駕至 國立台灣博物館,碩果僅存的唯一標本,被稱為「#高砂豹」的「天然紀念物」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 故事就是由此展開--漢寶包 Hambuck《#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
Thumbnail
 這本書我是在十六年前看的,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也是第一本針對蒙古草原狼所做的近距離觀察的紀實小說。   作者是在1967年時,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的北京學生,在插隊期間對蒙古草原狼發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還趁掏狼窩時,撿了一隻小狼崽,試著養牠。從幼狼時期開始養,人與狼確實也培養出了感情。   這本
Thumbnail
 這本書我是在十六年前看的,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也是第一本針對蒙古草原狼所做的近距離觀察的紀實小說。   作者是在1967年時,赴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的北京學生,在插隊期間對蒙古草原狼發生了極大的興趣,甚至還趁掏狼窩時,撿了一隻小狼崽,試著養牠。從幼狼時期開始養,人與狼確實也培養出了感情。   這本
Thumbnail
狼,在小紅帽、七隻小羊等等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中。這個充滿野性與危險性的動物,是歐洲童話的反派角色,然而在現代實際的生活中,阿爾卑斯山上的狼在瑞士一度消失,今日受到法規保護。今年9月放寬狩獵法的公投正進行著,狼的生存再度成為全民焦點。
Thumbnail
狼,在小紅帽、七隻小羊等等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中。這個充滿野性與危險性的動物,是歐洲童話的反派角色,然而在現代實際的生活中,阿爾卑斯山上的狼在瑞士一度消失,今日受到法規保護。今年9月放寬狩獵法的公投正進行著,狼的生存再度成為全民焦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