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貨殖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金本位制的特性
金本位以前之世界貨幣,如同中國貨幣制度沿革之脈絡,於進入金本位制以前,世界各國普遍皆以銀本位或複本位制,建立該國之貨幣制度,且亦不約而同地,在交通尚未普及之前,陸續發展出該國之紙幣系統。
金本位制,受限於礦藏的「先天」及人類開採技術的「後天」限制,此兩道限制,成為金本位制之所以可以穩定物價的主因:若將地球比喻成一顆蘋果,人類所居住的地表,不過就是蘋果外皮而已。黃金,深埋於地底;而人類的探勘與挖掘技術,今日,至多也不過地下7公里罷了(地底下高溫、高壓的環境,自然地成為了人類的禁區)。理論上,有助於社會繁榮的通貨膨脹率,大約是年增率1.5-2%,而世事就是這麼恰巧,全球黃金的年增長率,也大約就是1.5-2%。所以,金本位制,很自然地會讓物價長期趨於穩定。
一戰-金本位之興起與崩潰(1819-1939)
奠基於15至17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全世界的海權國家陸續興起;加之18世紀工業革命的影響,國際貿易急速擴張,世界各國幣制,陸續改採金本位制(有了通分的基礎),從此進入首波全球化浪潮。
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與大蕭條爆發(1929)及蔓延,世界各國逐步脫離金本位制,讓匯率走向浮動。而一戰所遺留的凡爾賽條約,其戰爭巨額賠款所引發的「超級通貨膨脹」、受大蕭條影響所興起的貿易關稅壁壘,令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爆發,成為了一種歷史的必然,同時,也成為壓垮金本位制的最後一根稻草。
PS:一戰戰敗後的德國,發生堪稱歷史紀錄的「超級通貨膨脹」。德國馬克由1919年的「48馬克:1美元」,飆升至1923年的「4.2兆馬克:1美元」。
二戰-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崛起(1944-Today)
所謂的金本位制,簡言之,貨幣之特徵是一體兩面的「借據」屬性。你手上所握有的貨幣(通常是紙幣),可以向央行換取等值的黃金,性質等同於借據;各國央行發行的貨幣總數量,背後需有對等的黃金做擔保,性質還是等同於借據。
Stage 1:布雷頓森林體系之源起
一戰期間,歐洲打成了一灘爛泥,受惠於移民潮(難民潮)的美國,又恰巧擁有大西洋的天然屏障,遠離了戰火;同時,東方的中國,卻受內外交迫的動盪,自顧不暇。於是,各國政府為了災後重建,又走回了狂印鈔票的歷史老路,且讓美國順勢成為歐洲各國的最大債主,超大量美元,於此時,如海嘯般地湧入歐洲。
二戰期間,不只歐洲,連亞洲都淪陷了。相同的邏輯、相同的循環,美國成為世界各國的超級債主國,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霸主之地位,自此底定。
1944年,730名來自44個國家的頂級經濟學家,齊聚於美國的布雷頓森林莊園,共商世界經濟的未來大計,目的是要設計出一套完美無瑕的匯率體系,即是「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這套體系的內涵有三點:
Point 1-美元鉤住黃金的信用本位制
鑒於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希望產生一種「既能維持充足的流通率,又能限制通貨膨脹」,於是,既然世界各國皆已大量持有美元,便讓最大債主國-美國,以美元「35美元兌1盎司黃金」的比率,充作各國貨幣儲備(原本是黃金)的基礎(美元與黃金掛鉤)。同時,成員國必須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掛鉤」、設定固定價位,並只能浮動1%,若浮動超過1%,則政府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購買或銷售美元。
Point 2-國際貨幣基金(IMF)
為了確保各國之間的匯率能夠平穩,繳錢入會之後,如果當會員國因為貿易逆差,暫時外匯儲備較低、錢不夠用的時候,可以從IMF直接借錢,而無須讓本國貨幣貶值,採取通貨緊縮的政策;若是長期性逆差,透過IMF的調控匯率,讓逆差國貨幣貶值而增加出口、減少進口,達到收支平衡。
Point 3-世界銀行(World Bank)
由美國出錢通過世界銀行成為長期低息貸款,幫助遭受戰爭重創的歐亞各國重建經濟、促進經濟發展。
PS:美元是基石,IMF與世界銀行,只是美元的左右護法,促使全球不得不採納「美元貿易體系」
Stage 2:1969的SDR,令「美元」從此綁架全世界
當大戰止息及信用本位被採納後:「美國,不只向全球輸出美元,更欲輸出美國商品;然,世界各國經濟尚未復甦,只能拿借來的美元去做國內災後重建,無實質消費力。如此一來,徒使美元流出(鉤住黃金,等同讓黃金流出)、商品滯銷,無法形成正向經濟循環,將造成美國的通貨緊縮、成長停滯。」
此時,美國發動「馬歇爾援助計畫」,於1947-1951期間,共「無償」「紓困」130億美元予歐洲各國,協助重建。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終於完整成形:「美國向第三世界取得原物料,製成商品後,輸入歐洲,讓美元流回,形成循環。無論是第三世界或歐洲國家,其終局目的,皆是為了『換取美元』。藉由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力,美元終如水銀瀉地般吞沒世界。」
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因此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必須是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特里芬悖論)
隨著美國於二戰後,除展開美蘇冷戰期間(1945-1990)的軍備競賽,又陸續投入韓戰(1950-1953)、越戰(1955-1975)。自1960後,「特里芬悖論」的擔憂(預言),終於開始顯現:「為了因應龐大軍武開支,美國走回了狂印鈔票的歷史老路。不同的是,拜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賜,美國向全世界輸出了通膨。」
其後,美元連年貿易逆差、通貨膨脹,布雷頓森林體系諸國,為減少黃金儲備流失,在1961年成立「倫敦黃金總庫」,「聯合」進行市場干預:「若金價過高,共同賣出黃金;於金價下跌,再大幅收購黃金,以減輕美國黃金儲備的壓力。」然而隨著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倫敦黃金總庫於1968年宣告解散,美元鉤住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在即。
為了挽救美元,美國於1969年,讓IMF變出一個不知所謂的「特別提款權」(SDR),強迫各成員國從IMF購買這種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基金,當成員國急需用錢時,再將各國原先存入IMF的SDR拿出來應急。從根本上來說,是強迫成員國必需持有美元。隨後端出的「史密森協定」(1971),亦是為了強行挽回美元的頹勢,直至「牙買加協定」(1976),全球終於放棄美元鉤住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而採行「浮動匯率」。
經濟與貨幣銀行學界的多數觀點認為,自1976的牙買加協定,改採浮動匯率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已宣告破滅。然而,這樣的觀點,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今日,全球的貿易系統,仍是延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老路:「鼓吹貿易自由化,唯一的不同之處是『美元,從鉤住黃金,轉向,成為與黃金對沖的屬性』罷了」(A與非A,是一體的兩面)。本質上,其實換湯不換藥。
Stage 3:美元貿易體系(現在進行式)
Step 1-舉債
美國政府向「美聯儲」(私人銀行)舉債,換取美元。
Step 2-流通:美元「初次」流向
內部:美國境內銀行;外部:世界各國於美聯儲的「外匯儲備帳戶」(貿易順逆差,只是美聯儲的帳上數字增減),世界各國依其美元儲備(信用本位,取代黃金),發行等值美元的國內貨幣(擁有多少美元,發行多少貨幣)。但美聯儲,帳面上對於各國所產生的美元,並不會實質流入各國,因此,外匯儲備之美元最終仍流向美國國債,以支撐美元的帳面價值。
Step 3-再流通:美元第二、三次流向(全球皆同)
透過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以「指數形式」,放大貨幣數量,流入市場經濟。再透過「徵稅」,流回政府。
Step 4-還債:美元第四次流向(全球皆同)
內部:美國政府還給聯準會,支付利息或贖回國債。外部:貿易順差國,因為持續流入美元(或所謂投機套利型的熱錢湧入),就得調整「於美聯儲的外匯儲備帳戶」,繼續發行貨幣,這將導致國內通貨膨脹;但若用來清償美元部位,亦得調整「於美聯儲的外匯儲備帳戶」,回收本國貨幣,導致國內通貨緊縮。貿易逆差國,則反向操作。
Step 5-美元is everything
美國及世界各國政府,要建設、發薪水、社會福利或安全網…等,亦或戰爭。更要清償美聯儲之債務(舉世皆然:美元為貨幣基礎之信用本位,即等同向美聯儲借錢)。總而言之,經濟要成長(擴張),但資金不夠,於是又回到「舉債」,形成「債務式」的「美元經濟循環」「模式」。
PS:為避免失焦,僅描繪現行全球金融秩序的「輪廓」;這套「美元貿易體系」,每個環節,都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補充,EX外匯儲備帳戶、存款準備金…等,有待日後再行補充。
結語
最後,引用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於《極權主義的起源》之內容,作為收尾:
金融家儘管不是帝國主義的最終決定因素,但無疑是帝國主義最初階段的顯著代表。他們利用資本過度生產和伴隨著發生的經濟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的徹底逆轉,不是從事簡單的商品貿易和生產中獲取利潤,而是以空前的規模從事貿易本身的貿易。僅憑這一點,就能使他們有顯赫的地位;再者,在外國投資的利潤不久後就以比貿易利潤更快的速度增加,所以貿易商原來的領先地位就讓給了金融家。金融家的主要經濟特點是他的利潤並非從生產中取得,亦非從貿易或正常的銀行業務中剝削或交易來取得,而是僅僅通過傭金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