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評析001:貨幣制度2/5-歷代貨幣制度簡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史記•貨殖列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從春秋戰國到廢兩改元

  中國的先天礦藏資源,是多「金」而少「銅、銀」,故歷代貨幣制度,皆係以銅、銀作為貨幣的基準(物以稀為貴)。黃金,直至清康熙之後,大量流出,而到清乾隆末年,黃金大缺;白銀,則是隨著日本(產量,曾一度占全球三分之一強)、英國東印度公司(源於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入侵中南美,掠奪極大量黃金、白銀)的貿易往來,才逐漸流入中國。

春秋戰國-多元聚合

  夏商周三代,中國的青銅文化繁榮,源於中國銅礦分布廣泛,但銅礦品質不高、開採成本高,成為中國歷史上銅料常常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東周末年,三家分晉後,由五霸演變為七雄,國家型態從「都市國家」轉向「領土國家」發展,各國幣制自然形成「各吹一把號」的多元聚合型態。

秦皇-半兩錢制

  秦朝利用中央集權的力量,統一貨幣體系,主要是統一貨幣的外觀形制(孔方兄),開創了國家介入貨幣經濟的先河。

漢武-五銖錢制

  漢武時期,鑄幣技術純熟,鑄五銖錢,輕重適中,自漢沿用至隋,歷七百餘年而不廢。直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東漢政權名存實亡,董卓進京,毀五銖錢、鑄小錢,五銖錢制因此受到嚴重打擊,後雖經曹操、隋朝、唐初之努力,亦無可挽回。

唐高祖-開元通寶制

  漢唐之所以一直是中華文明的代表詞,從貨幣制度本身可略見端倪。唐高祖將銅錢的重量與幣值脫鉤,從「記重銅錢」轉向了「記元銅錢」,堪稱是幣制上的重大突破(通寶制,一直到辛亥革命後的民國通寶都還在沿用)。

宋太祖-銅本位制

  宋朝,銅礦開採技術革新,政府大量開採銅礦用以鑄錢,並逐漸形成「鈔法」(交子,紙幣)、銅錢並重的貨幣制度。但是,銅幣始終是第一貨幣,皇帝更改年號必鑄新幣。宋朝可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實行「銅本位制」的朝代。

元世祖-中統鈔制

  元朝是中國第一個以紙幣為唯一流通貨幣,鑒於宋、金紙幣之弊,汲取宋金紙幣流通和紙幣管理的經驗,明令白銀和銅錢退出流通,嚴禁私自買賣金銀。並設立「鈔券提舉司」以壟斷貨幣發行,確定「以銀為本」的準備金發行制度,以維持紙幣信用。

明朝-銀、銅並行制

  明初原本承續宋元以來鈔、錢二元的複本位貨幣制度,但到明朝中葉之後,貿易興盛推動貨幣需求擴大,加之沒有能力解決制錢短缺,白銀便逐漸取代寶鈔,並取得官府認可的法償能力,形成「銀、錢」並行的貨幣體制。

清朝-銅銀複本位制

  清朝的幣制因循明代,繼續銀、錢並行的貨幣制度,或者說是「銀錢複本位制」。白銀不是法定貨幣,各地官私銀爐均可自由鑄造,政府不干涉銀錠的重量和成色。但是,對於作為法定鑄幣的銅錢,政府則徹底改變明朝對鑄造銅錢疏忽,嚴格管制錢的數量和品質。到了清末,銅錢流通量已滿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容許外國銅錢流通於中國和地方政府鑄錢。

小結

  鑄幣,是一種工業。技術若粗糙,鑄出來的是劣幣,人民不會買單;品質若要優良,人力、器具…等,樣樣都要錢,前提,便是國家財政預算需負擔得起。
  中國歷代,民間鑄錢或私鑄之所以發達,要因有三:「一則歷代錢荒不斷,越遠離經濟中心越嚴重;二則錢幣的實際重量與面值所標重量差距過大,百姓傾向保藏足值的良幣,用私鑄或盜鑄的辦法反抗劣幣;三則統治集團內部始終存在支持私人鑄幣和分散鑄幣的力量。」
  春秋戰國,各國幣制不一,至秦皇一統,秦始皇規定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但沒有明確規定兩者之間的法定比價,實則並未實質控制鑄幣權。至漢武實行五銖錢制,鑄幣權收歸國有,惟關於錢禁與取消私鑄之爭,仍始終沒有結束。
  東漢末年之三國時期,鑄幣制度多元混亂,私鑄不絕。兩晉不鑄幣,隋朝的私錢更從未被禁止。唐初曾嚴禁私鑄,朝廷後來不得不向私鑄行為妥協,開元二十二年(734),亦曾討論放縱私鑄。宋代禁止惡錢與私鑄,由於能有效控制以銅為主的貨材,再加上鑄造技術高明,故私鑄稍告匿跡。
  明朝除錢鈔並用外,還容許新舊錢並存。清朝的私鑄迭起,從未根絕,究其原因,有市場對私錢的需求,也有制錢供應不足導致錢荒,還與官府的態度有關。到了清末,官府沒有放棄掌管銅錢,但至少在光緒年間,北京已經出現了「錢市」,買賣制錢。清中葉至民國初年,中國開始向現代貨幣經濟轉型,各類非政府、民間的私錢,仍然是中國貨幣經濟中的重要組成成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公司治理、領導、管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紙錢的種類有哪些? 紙錢最簡單的分法,就是分為「金紙」和「銀紙」,金紙拜神明,銀紙拜鬼魂。大部分拜神明的金紙,都是把錫箔接在黃色的粗紙上,再塗上一層金粉,金紙也會根據用途或對象,印上一些不同的花色。 至於銀紙,則分為大銀與小銀,大銀拜祖先,小銀拜好兄弟。所以像是過年、除夕、初一、中秋、端午,這幾
Thumbnail
#白銀 昨天一根大漲突破11年新高 資金都在找"抗通膨的商品" 所以機會多的是,整個原物料節奏都是高通膨的共鳴 過去是低利率時代,現在則是高通膨時代 但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市場節奏變化 所以今年賺到黃金、銅、白銀等等高通膨原物料的共鳴財富都是"很基本的投資思維" 賺到的人就可以在分批獲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Thumbnail
穩健的貨幣意味「沒有通膨」;但不是「價格穩定」。價格是市場的制度,用來傳達有關供給與需求的資訊。
劣幣驅逐良幣這理論在各各朝代屢見不鮮,像中國早期使用銅幣,卻因番邦大量收購來鑄造兵器,使得政府不使用銅,改使用大眾易見的鐵幣來取代;在公司常常所謂的人事鬥爭,往往都是群眾力量,只要合群的就可以打敗孤立的,烏合之眾也能打敗諸葛孔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正是說此道理。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價值來自於其稀缺性。 紙鈔的價值來自於中央銀行的信用。 利率與通膨息息相關。 遠倉指數期貨的價格與利率有關。
晚明因為邊疆戰事屢戰屢敗,財政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屢次請求天啟皇帝掏出私房錢應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紙錢的種類有哪些? 紙錢最簡單的分法,就是分為「金紙」和「銀紙」,金紙拜神明,銀紙拜鬼魂。大部分拜神明的金紙,都是把錫箔接在黃色的粗紙上,再塗上一層金粉,金紙也會根據用途或對象,印上一些不同的花色。 至於銀紙,則分為大銀與小銀,大銀拜祖先,小銀拜好兄弟。所以像是過年、除夕、初一、中秋、端午,這幾
Thumbnail
#白銀 昨天一根大漲突破11年新高 資金都在找"抗通膨的商品" 所以機會多的是,整個原物料節奏都是高通膨的共鳴 過去是低利率時代,現在則是高通膨時代 但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市場節奏變化 所以今年賺到黃金、銅、白銀等等高通膨原物料的共鳴財富都是"很基本的投資思維" 賺到的人就可以在分批獲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一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
Thumbnail
穩健的貨幣意味「沒有通膨」;但不是「價格穩定」。價格是市場的制度,用來傳達有關供給與需求的資訊。
劣幣驅逐良幣這理論在各各朝代屢見不鮮,像中國早期使用銅幣,卻因番邦大量收購來鑄造兵器,使得政府不使用銅,改使用大眾易見的鐵幣來取代;在公司常常所謂的人事鬥爭,往往都是群眾力量,只要合群的就可以打敗孤立的,烏合之眾也能打敗諸葛孔明,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正是說此道理。
Thumbnail
2000年前羅馬橫掃世界的時期,世界超夯的商品是中國絲綢。絲綢是征服埃及之後,充滿財富的羅馬貴族最想要的奢侈品。 同等重量的絲綢和黃金的價格相同。 羅馬的一位歷史學家寫道:每年流向絲綢之國(漢朝)的黃金達7噸。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Thumbnail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價值來自於其稀缺性。 紙鈔的價值來自於中央銀行的信用。 利率與通膨息息相關。 遠倉指數期貨的價格與利率有關。
晚明因為邊疆戰事屢戰屢敗,財政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屢次請求天啟皇帝掏出私房錢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