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樹立威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 武后透過追封李唐皇室的祖宗名號,讓高宗自稱天皇,自己則稱天后。晉升天后馬上就上十二條建言給高宗,高宗大為讚賞,並下詔實施。隨著高宗身體每況愈下,武后也必須思考自己的後路,她若想獨攬大權,所面臨的挑戰除了當朝的大臣與宰相外,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了!

就在自封天皇與天后的隔年,上元二年(西元675年),太子李弘與高宗夫婦一起巡幸洛陽,但卻於四月不幸往生,高宗傷心不已,本來高宗自覺身體大不如前,刻意在培養太子接班,也在太子弘生病的時候告訴他:「如果你身體狀況好轉,我就禪位給你,結果事與願違,太子弘離開了人間,六月立李賢為皇太子

朕方欲禪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諡為孝敬皇帝。

天后攝政事件

高宗經歷喪子之痛,病情加劇,整天頭暈目眩,根本就沒有辦法處理朝政。九月,風疾再次發作,他被病魔折磨得懷疑人生,於是召來宰相和他們討論要讓天后攝政。攝政是讓武后管理朝政,地位等同於皇帝,只不過沒有皇帝的頭銜。大家可能覺得納悶,如果身體真的不行,怎麼不直接傳位給太子李賢呢?這方式高宗也是想過,但如果傳位給太子,自己當太上皇,想到自己爺爺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被迫當太上皇的處境,就打退堂鼓了。如果讓武后攝政,一旦高宗自己身體好轉,他還可以收回權力,傳位給兒子後就沒辦法收回了。高宗不怕武后取代自己的位置嗎?因為我們是知道結果才來談這件事情,自古以來都沒有女皇帝的事情,漢朝的呂后再怎麼強勢,也還只是皇后,皇帝還是劉家的。

上苦風眩甚,議使天后攝知國政。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曰:「天子理外,后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曹丕)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柰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中書侍郎昌樂李義琰曰:「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上乃止

北門學士

宰相郝處俊直接反對,認為皇后只能負責內政,如果臨朝,就是亂政。天下是李氏的天下,不能把它傳給天后。高宗當下無話可說,只好取消了這個提議。這消息武后鐵定是知悉的,當年(十年前)她的左右手,宰相許敬宗退休之後,為了讓自己的勢力可以影響朝政,武后已經開始模仿李世民當年招納秦府十八學士的做法,經營自己的智囊團。她親自選拔了一些資歷較淺的文人,召入禁中來幫她編寫書籍。這些學士前後為武后編纂了一千多卷書,其中最著名的是《臣軌》,教導臣子應該絕對忠誠於君主。不過編書是一個幌子,武后以入内編纂為名,密令這些本來沒有資格的文臣們開始參議朝政。當時大臣上朝都是走南門,而這些學士因為在禁中辦公,所以走北門,也就是玄武門,後來就被稱為「北門學士」。這些學士剛開始還只是武后的貼身祕書或是特別助理,但是,隨著朝中大臣們逐一退休,武后便陸續安排自己的班底,如果資歷淺的人被武后挑中而當了宰相,自然會對武后感激涕零,唯命是從。而這些宰相,也是幫助武后成為一代女皇的主要推手之一。

廢太子

李賢因為哥哥李弘不幸早逝而被冊立為皇太子,他也跟著李世民以及武后的套路,召集了一批學者為《後漢書》做注,除了可以豐富自己的才華,又可以在政治上培養羽翼。儀鳳元年(西元676年) 十二月,李賢將此書獻給高宗,高宗大喜。當高宗想讓武后攝政遭到宰相否決後,開始留心培養太子,李賢處理起國家大事來有板有眼,唐高宗也很高興,專門手敕褒獎

儀鳳三年正月,因為高宗病重,武后單獨登上了光順門,接受百官及四夷酋長的朝拜,面對這種殊榮,武后想當皇帝的慾望不斷地攀升。而太子李賢的崛起,無疑是武后登上九五之位最大的一塊絆腳石,於是,武后出手了。首先宮中突然傳聞太子李賢不是武后親生的,是武后的姐姐韓國夫人所生。

太子賢聞宮中竊議,以賢為天后姊韓國夫人所生,內自疑懼。

這是有可能的,李賢的出生時間是永徽五年(西元654年)底生,而他的哥哥李弘生在永徽三年底,可是他們之間還有一個被悶死的小公主(當時武昭儀生了小公主後,王皇后來祝賀,結果一離開後便死了,武昭儀為了讓高宗討厭王皇后,便悶死小公主,並以此向高宗告狀),兩年之間生下三個孩子,從常理上講,不太可能。而李賢出生的時候,當時武則天的姊姊韓國夫人正深受高宗寵愛,只不過沒有任何名分,因此,非常有可能是韓國夫人生的,因為沒有名分只好讓武昭儀認下,對唐高宗和姊姊的行為,武昭儀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多一個兒子就多一分政治資本。李賢他當然不能問武后說您是不是我親媽?更不能問唐高宗說您當年和韓國夫人都幹了些什麼?也因此他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跟武后的關係也越來越緊繃。

另外一個引爆點是一位叫做明崇儼的江湖術士,據說神通廣大且醫術高明,高宗身體不好,當然也就病急亂投醫,找了他來看病,而武后也常常請他來驅魔除妖。明崇儼祈福消災完後難免會閒話家常一番,別的事情不講,他卻對武后的兒子評頭論足,說現在的太子李賢無能,不堪繼承家業;英王李哲行事作風很像唐太宗李世民,又說相王李輪最尊貴。這話傳到太子耳裡,他除了生氣還有焦慮了。生氣是因為你一個江湖術士,豈能評斷皇室,但是你敢這樣說,絕對是背後有人指使,這個人一定是武后,母子關係的緊張,李賢也不得不焦慮。

太子謀反

調露元年(西元679年),深受高宗與武后寵信的明崇儼卻離奇死亡,謠傳說他因為奉承帝后,被鬼所殺;另一個說法就是與太子有關。武后馬上派人立案調查,可是翻遍了洛陽城,卻找不到兇手。政治敏感度爐火純青的武后,知道接下來就要調查太子的東宮,調查東宮總是需要理由,武后在這一點上是老江湖了,她處心積慮地再找機會,時間一長,終於抓到了一個切入點。當時東宮有一位官員上書勸諫太子李賢不要縱情聲色,因為當時太子與一位叫趙道生的奴隸譜一段同性戀曲,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皇宮裡面同性戀多的是,可以用司空見慣來形容,可是武后的政治操作,卻把這件事情搞大了,叫宰相薛元超與裴炎領軍調查,這兩位都是武后剛提拔上來當宰相的,一番嚴刑拷打後,趙道生受不了,不僅招供自己與太子不正當的關係,還招了自己是受太子教唆去殺明崇儼的刺客,這時武后見獵心喜,立刻指示搜索東宮,馬上起出數百件鎧甲,接著當然就是扣上「太子謀反」的罪名,謀反的罪名是從古至今對付政治敵人的大招,長孫無忌也是因為這樣下台。高宗很寵愛這兒子,於是向武后求情,但被拒絕了。武后說:「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

事後李賢被廢為庶人,押送到長安囚禁,從東宮搜出來的甲胄當眾焚毀。審案的宰相裴炎和薛元超都受到了獎勵,分別升任侍中和中書令,武后在宰相之中的影響力又提升了一步。

以下節錄資治通鑑卷202相關段落

明崇儼以厭勝之術為天后所信。常密稱「太子李賢不堪承繼,英王李哲貌類太宗」,又言「相王李輪相最貴」。太子愈不自安。及崇儼死,賊不得,天后疑太子所為。

大義滅親

太子頗好聲色,與戶奴趙道生等狎昵。多賜之金帛,司議郎韋承慶上書諫,不聽。天后使人告其事。詔薛元超、裴炎與御史大夫高智周等雜鞫之,於東宮馬坊搜得皂甲數百領,以為反具;道生又款稱太子使道生殺崇儼。上素愛太子,遲回欲宥之,天后曰:「為人子懷逆謀,天地所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甲子,廢太子賢為庶人,遣右監門中郎將令狐智通等送賢詣京師。幽于別所,黨與皆伏誅,仍焚其甲於天津橋南以示士民

之後立雍州牧英王李哲為皇太子,改元為永隆(西元680年),大赦天下。此時高宗五十三歲,高宗生命的最後階段是在洛陽度過的,我們都知道落葉歸根,高宗為什麼會選擇在洛陽而不是長安呢?其實,這並不是唐高宗的選擇,而是武則天的選擇。

關注追蹤江海昇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3726188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1. 天后攝政議題 2. 廢太子 3. 樹立威望
Thumbnail
1. 天后攝政議題 2. 廢太子 3. 樹立威望
Thumbnail
1.母儀天下 2.改立太子 3.腥風血雨
Thumbnail
1.母儀天下 2.改立太子 3.腥風血雨
Thumbnail
1.武則天的身世 2.再次入宮
Thumbnail
1.武則天的身世 2.再次入宮
Thumbnail
北魏,是由外國鮮卑人所建立的中國王朝。 一開始,中國北方的世族在五胡亂華期間,「收買」了一些不足以爭霸中原的邊荒部族,來協助自保。 然而,前秦宰相王猛的執政,兇猛的意圖改變北方世族操弄政權現象。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也隨之產生。 外戚。 於是,北魏一建國,就有了兩條關於後宮的規矩。 有法必有破。
Thumbnail
北魏,是由外國鮮卑人所建立的中國王朝。 一開始,中國北方的世族在五胡亂華期間,「收買」了一些不足以爭霸中原的邊荒部族,來協助自保。 然而,前秦宰相王猛的執政,兇猛的意圖改變北方世族操弄政權現象。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也隨之產生。 外戚。 於是,北魏一建國,就有了兩條關於後宮的規矩。 有法必有破。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外戚大將軍。 是兩漢最重要的權臣職位,由漢武帝打開的大門。 更影響了西漢的覆亡。 在劉秀統一天下後,自然要記取教訓。 再加上天下太平無事,何需設置大將軍?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東漢朝威震匈奴的大將軍,再次登場了……很多時候,政治的變化,不是皇帝想要。 東漢為我們帶來的,就是「皇帝擺設時代」。
Thumbnail
每一個讀過東漢歷史的人,應該都會同意「外戚跟宦官毀了這個王朝」。 外戚的問題,從春秋戰國以來,就已經在中國地區存在了。 劉秀對這件事自然也有所防備。 一邊依靠開國功臣們建立起統治政體,一邊撤換掉原本的皇后與太子。 進而採取儒家的「潛規則」,來挑選好的皇后。 就這樣,展開了全新的王朝機制……
Thumbnail
每一個讀過東漢歷史的人,應該都會同意「外戚跟宦官毀了這個王朝」。 外戚的問題,從春秋戰國以來,就已經在中國地區存在了。 劉秀對這件事自然也有所防備。 一邊依靠開國功臣們建立起統治政體,一邊撤換掉原本的皇后與太子。 進而採取儒家的「潛規則」,來挑選好的皇后。 就這樣,展開了全新的王朝機制……
Thumbnail
傳說中,漢朝初年的盛世,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原本是漢朝對抗匈奴第一線的代王。 在軍事叛亂中崛起登基,憑藉著自己跟核心謀臣與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鬥爭。 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權,更廣布恩澤溫養百姓。 不論在政治面還是政治面,漢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他的人生並非完全沒有缺憾
Thumbnail
傳說中,漢朝初年的盛世,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原本是漢朝對抗匈奴第一線的代王。 在軍事叛亂中崛起登基,憑藉著自己跟核心謀臣與各地藩王跟朝廷老臣鬥爭。 不但完成了朝廷的中央集權,更廣布恩澤溫養百姓。 不論在政治面還是政治面,漢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他的人生並非完全沒有缺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