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前研一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 2008/05
書摘&心得:蔣竣植CFP
退休生活,從來不是退休當天一覺醒來一切都會自動如願以償,有許多事等著我們在退休前及早規劃、準備。五十歲,就是為退休後的一切鳴槍準備的年紀。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位能貫徹命令,有執行力的員工,相信是公司主管所喜愛的。但這麼一位僅能「聽命行事」的員工,長期下來卻扼殺了其獨立思考的能力,中了所謂的「上班族遺傳因子」,下班後只想休息,沒了指令,就毫無動力……這樣一旦到了退休,是很危險的!
因此,與其煩惱著到底主管要的是能「聽話照做」還是「獨立思考」的員工,不如思考著若無法「獨立思考」的話,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影響吧!當然了,這句話僅對還知道何謂「思考」的人而言,是有效的……
萬一,這位主管長期以來也是習慣聽命行事,他再傳遞下來的「指令」,是否有過時的疑慮?這樣停滯不前的企業文化,很容易被時間所淘汰。
之所以會這樣講,主要是現今處於資訊爆炸的網路世代,再多的訊息都是單向的接收,少了許多「腦力激盪」的互動,一旦思考的能力被弱化,許多事情的真偽也就難以分辨(詐騙事件隨著時間而增加,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看似「文不對題」的內容,明明書名是講退休,怎卻是職涯的內容?其實未來的退休生活,僅是現在生活的延續,退休前確實盤點目前職場的現況,從工作現況延伸到財務現況,接著才能有評估退休所需的一切可能。
談到財務行為,其實台灣的高齡社會現象幾乎是復刻日本的現況,不過晚個幾年罷了。作者批評房屋貸款頭幾年所設計的「寬限期」,是欺騙自己未來會調薪,絕對足以支付房貸的財務陷阱。也提到超長年期的房貸(書中提到35年),不僅加深人生變黑白的速度,同時也葬送了退休的美好想像。
修正對創業的期待
五十歲以前,若只是個上班族,在五十歲之後,作者建議千萬別思考創業的事,因為創業的一切動力,並不存在於原先的工作基因中。畢竟傳統上班族規律性的工作內容,與創業的思維有著極大的差異。若真能創業,在年輕時的體內早充滿著創業的血液,極少會到了五十歲才出現。想創業? 請趁早!
此外,隨著年資所累積的退休金,是否會因興起創業的念頭後不幸歸零?創業如同投資一般,同樣存在著不小風險及不確定性。退休金與生活資金的規劃,可也是同等重要!
退休前的職涯,該放下對於升官加薪的期待,可轉念思考如何成為他人的助力,透過資金、經驗等傳承的方式,協助年輕人在這充滿挑戰的年代,往成功的道路上推一把。也可同步思考自己的提早退路在哪,以降低萬一提早離開原本公司時的不知所措!
五十歲的重開機
要清除「薪水階級」的自己,也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即使自己不重開機,一旦年屆退休,仍會被強制刪除。既然如此,何不提早10年自己先重開機,然後從容準備退休後20年的生活?相信若能這樣做,自己的人生一定會變得更快樂。
學歷並非資產,過去的成就就讓它停留在過去,別帶到50歲之後的工作思維當中,有時唯有承認自己做不到,才是真正做到工作上的放下。如果想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說出:「啊!我過了一個很棒的人生!」五十歲之後要多做「自己主動想做的事」,減少「被動的活動」,如此一來,就能多出許多充裕的時間供我們運用。
認真面對財務現況
若過去從未正視個人的財務狀況,在接近五十歲之後,就該認真且嚴肅面對財務這件事。作者提醒三件事 :
1. 製作資產負債表,藉此盤點個人名下的財務現況。
2. 用保險買個以防萬一,透過保險轉嫁未來可能的醫療費用負擔。
3. 累積退休年金,增加退休後在無工作收入的情況下,持續保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想做的事,即刻行動
別將每件想做的事都擺至退休後的代辦事項,無論是興趣或是夢想。一方面人有旦夕禍福,太多的「來不及」,讓許多夢想成了遺憾。另方面若夢想清單中有許多需要體力配合、需要呼朋引伴的,退休後上述的條件卻往往不復存在。既然理財有所謂的資產配置,那夢想清單也應該嘗試配置在人生的不同時間點,渴望想做的事,現在就該著手規劃及實現!
作者建議,只要是五十歲左右的上班族,要試著找出「十件想做的事」,並開始執行。其中至少一半是室內的活動,例如音樂、閱讀、棋藝……等等,這是基於未來體力有限的緣故,其他的才是戶外的運動,也就是現在就可開始嘗試學習,不用等到退休之後。之所以會這樣建議,主要是因為退休後無法每天僅是關在家滑手機、睡覺,這樣實在太浪費生命,對身心靈也不是件好事。
最後,關於退休,作者有四個提醒:
別冒險、別借錢、將工作當作興趣、別想用慾望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