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得體,不是甜言蜜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雖然我看起來外向、愛說話,但是相信我,我其實更喜歡聽有趣的故事。必須加個“有趣”,不然我會不知道聽完無趣故事後,我要說什麼才好。我比較像是先聽故事,聽到有趣的地方、感興趣的地方,聽完後我就會很自然地發問。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我對那些走過萬里路的人總是特別感興趣,我很想要知道他們走在這條路上所遇到的風景以及他們的心路歷程。
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看書的原因。我喜歡看人家的經歷——那些我還沒有有機會,又或者我一輩子也沒機會去親身體驗的經歷。通過看(聽)故事,我總覺得自己也好像跟著當事人經歷了一次他們難忘的發生。很過癮。
作為一名律師,本是個空中飛人,我還以為他是那種待在辦公室上班的人;
作為一個新加坡人,他操著一口流利的英式英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以為對方是一個香蕉人(不懂得看、讀、寫、講中文的華人)的時候,他的中文居然是台灣腔,而且語法、用詞還蠻標準的!
聽著本說著自己常常需要新加坡、香港和英國等地穿梭。。。本也分享他和香港的朋友們吃飯聊天的內容,啊我聽得津津有味。我和本以英文溝通,偶爾會加插幾句中文,你或許不解,兩個會中文的人說什麼英文?但就是這樣,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是以英文為主。加上本是一名律師,專業人士都說英文居多。有些人或許不懂說英文,又或者就算懂也都不太說——或習慣,或真的就是要裝。
我忍不住讚歎:“你的中文還蠻好的(新加坡人的中文真的一听就知道,而且尾音很重,我其實聽了有點無法消化)。”
本紳士一笑,說:“對呀,我媽媽找的中文老師來自台灣,所以和媽媽聊天時,不知不覺就有這樣的口音了。”哦,所以本是和媽媽說中文的。
我沉思當中,本開口問我:“你說中文的嗎?”

Wow,看不出來我是說中文的人嗎?

我大力點頭,“當然,我可以說中文啊。”搞笑的是,我是以英文來說出這句話。沒辦法,一下子改不了口。我其實真的比較喜歡用中文或是粵語來溝通。我覺得在我用這兩種語言的時候,我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英文宛如是我和一個人能夠溝通明白彼此的需要而已,走不到心去。
本滔滔不絕,他說自己平時喜歡下廚。烹飪(cooking)和烘培(baking)都在行,我有點不明白這兩者的分別。本很樂意回答:“烹飪就好像藝術,你喜歡怎樣煮、放什麼材料都可以;烘培就好像數學題這樣,多少的麵粉、糖等等都是有一定的計算。太少糖,味道不夠;太多糖,味道變樣。”
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形容烹飪和烘培。我聽明白後,便問對方更喜歡烹飪還是烘培?本笑說:“我比較喜歡烹飪,比較喜歡隨心所欲的心情。就算調味料真的不小心放多了,後面還是可以補救回來。”
我也跟著對方笑起來。說得也是!但因為本人對吃很隨便,只要能夠飽肚子、只要不太難吃,對我來說隨便煮一餐就可以了。簡單來說,我的興趣不在烹飪和烘培。我比較喜歡戶外運動以及文靜一點的比如閱讀和現在所做的——寫部落格。
就在我以為烹飪、烘培和吃飯的話題就此結束,本看著我,緩緩開口問我:“你喜歡煮的嗎?”
我隨即老師回答:“我不會說自己喜歡不喜歡,對我來說煮飯只是想要填飽肚子。我會自己下廚,因為自己喜歡吃什麼,吃多少都可以自己決定。”我一邊吃著盤中餐,一邊回答本。
還真的沒料到本會在這個話題繼續深耕,他就好像訪問我一樣,追問下去:“那你除了煮給自己吃以外,你會煮給其他人吃嗎?”
老實界代表的我乖乖回答:“主要是因為以前唸書的時候和弟弟一起煮,所以我都會煮給他吃。好朋友來家裡做客的話,我會煮意麵給他吃,評價不錯,對方很喜歡。但是我的菜端不上大場面,吃不壞肚子而已!”
本聽了我的回答後,笑了起來。不是我謙虛,只要看看身邊的同學朋友們的廚藝,真的就是可以放在自家民宿賣出去的那種level,我覺得我不好獻醜。就在我以為這個話題真的要結束了,我繼續吃著眼前的美食,本看似隨口地問了我:“那你煮給你弟弟吃,你弟弟怎麼說?”
“啊?”我看著本。禮貌性地咀嚼完嘴裡的食物,我喝杯水清清喉嚨說:“哼他說我煮的東西好像是給病人吃的一樣。真是一點都不懂得感恩的傢伙。我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我都不會煮魚來吃(我從小就不太吃海鮮,總覺得他們有種臭味,還有就是懶惰吃魚,有骨頭有刺啊),煮意大利面也不會放肉,因為每一次睡覺前聞到指尖的腥味我就會覺得想吐。”
我好像說太多了,輪到我滔滔不絕:“雖然他說我煮的食物好像是給醫院病人吃的一樣,但又常要我煮意麵給他吃呢。”惦記我的意麵卻常常挖苦我的弟弟。
本聽後笑得更開心,我說完後才意識到自己會不會說了什麼不該說的。靜靜看著本,我希望他不要誤會,我不是抱怨。只是說起弟弟,我都會比較激動和擔心。這小子在我眼裡不像是一個有男子擔當的男人,比較像是不懂世事的妹妹。

本喝下一口啤酒,帶著笑意說:“這很好啊。”

我瞪大雙眼,一臉疑惑地看著他。打從心裡想要知道為什麼
本解惑:“這說明了你煮得很健康。”我頓時笑了,幹,這樣也行!哈哈啊哈。
我弟弟本來就重口味,無辣不歡。儘管我總是配合對方,盡量讓食物更有味道但我還是有我的原則,在保持口味和健康之間取一個平衡值。所以本是對的,我是真的煮得健康。
我看向本,這個人真的說話得體。短短對話,就讓我獲益良多。畢竟我講話直率,常不知覺得罪人;個性粗心,不像他有很好的觀察力和細膩的心。我真的很想像他一樣。
重要是什麼?相處舒服自在!他說的話maybe有討你開心的成分,但是那麼剛好屬實。甜言蜜語很油膩,但是從細心出發的說話得體也一樣可以讓人產生好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297內容數
我喜歡分享,喜歡探索生活,探討生命。我喜歡的東西很多,想要說的話也很多。 簡單來說,我在這裡的原因很簡單。我把我想要說的寫出來,希望可以將這些小小體會分享出來,或啟發你,激勵你,或一起討論,或滿足一些想要八卦的你。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米 Em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沒打開餐廳門,我便能通過半玻璃木門看到這越南餐廳的氛圍很西洋風,昏暗帶點深橙色的燈光搖曳著,裡面的男男女女搖著酒杯暢談。
我很不想要說這就是很typical典型華人的態度——把人家說的不要當成是“你只是不好意思不要”。
還沒打開餐廳門,我便能通過半玻璃木門看到這越南餐廳的氛圍很西洋風,昏暗帶點深橙色的燈光搖曳著,裡面的男男女女搖著酒杯暢談。
我很不想要說這就是很typical典型華人的態度——把人家說的不要當成是“你只是不好意思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我最最最喜歡 Shizen 的一點,莫過於他們能把「簡單」與「複雜」的平衡掌握地恰到好處。有些菜色會用不同的風味打造出很有趣的層次,也有如柴燒毛豆搭配海膽這樣簡單卻令人驚艷的美味。拿來搭配和牛的只有用柴火悶熟的玉米筍以及洋蔥醬,兩到三個元素,點到為止,卻可以帶出食材本身的厚度。
Thumbnail
這是作者在臺灣學習中文的真實故事。從一開始的困惑到逐漸熟悉的過程,帶有情感和回憶的成長旅程。故事中穿插著生活中的細節和食物的美好,讓人在閱讀中情不自禁地感受生活的溫暖。
Thumbnail
我極度愛吃便當,對便當的執念不一般。從青少年時期到出社會工作後,便當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過來到加拿大後,我開始思念臺灣的便當,因為無法找到口感一樣的便當。於是在家開始練習各種食譜,讓生活的重心漸漸回到家裡。現在我跟朋友聊天,幾乎都在討論煮菜,分享食譜和對食材的挑剔。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很
Thumbnail
新加坡的語言跟它的料理一樣,看似融合卻又有某種程度的各自為政。 初到新加坡,想必都會像我一樣,被那五花八門的咖啡名稱搞到快崩潰。沒想到這只是小case. 女兒的老闆送她兩本見面禮,一本講新加坡的特殊文化習慣,另一本則列舉各種新加坡式英文,有些簡直讓人噴飯。 來杯「釣魚」(國語發音):原來是茶包
Thumbnail
有的時候喜歡吃港式飲茶,因為東西份量不多。所以也不會太過負擔,同時邊吃邊喝茶,感覺對腸胃好一些。重要的是等餐點上來的時候,可以跟一邊朋友聊天,一邊等茶入味,是很好的享受。因為我每次吃港式點心飲茶時間都比較久,吃東西是次要,主要 反而是聊天,才是主角。 最先來的是所以先來的是燴白菜,一大鍋的味道很香
Thumbnail
「台灣人便當要加熱,簡直太任性了!」「炒麵冷冷地帶回家,再加熱不就好了?」我的日本師傅氣噗噗地對我說。吃熱便當是台灣人的獨有文化嗎?為什麼日本人都吃冷冷的便當呢?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昨天傍晚吃了長長的一頓飯 吃飯時 聽著對面的他 説著遇到的種種 並説著他的看法 等對方停了後 我說:有時候你要不要試試聽對方把話説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對方立馬説:他都不了解我,為什麼我要聽他説的? 我:溝通交流總是得適時的停下,聽聽對方,也是讓你看看自己表達了什麼!是互相的尊重啊!
Thumbnail
我最最最喜歡 Shizen 的一點,莫過於他們能把「簡單」與「複雜」的平衡掌握地恰到好處。有些菜色會用不同的風味打造出很有趣的層次,也有如柴燒毛豆搭配海膽這樣簡單卻令人驚艷的美味。拿來搭配和牛的只有用柴火悶熟的玉米筍以及洋蔥醬,兩到三個元素,點到為止,卻可以帶出食材本身的厚度。
Thumbnail
這是作者在臺灣學習中文的真實故事。從一開始的困惑到逐漸熟悉的過程,帶有情感和回憶的成長旅程。故事中穿插著生活中的細節和食物的美好,讓人在閱讀中情不自禁地感受生活的溫暖。
Thumbnail
我極度愛吃便當,對便當的執念不一般。從青少年時期到出社會工作後,便當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過來到加拿大後,我開始思念臺灣的便當,因為無法找到口感一樣的便當。於是在家開始練習各種食譜,讓生活的重心漸漸回到家裡。現在我跟朋友聊天,幾乎都在討論煮菜,分享食譜和對食材的挑剔。這樣的生活讓我覺得很
Thumbnail
新加坡的語言跟它的料理一樣,看似融合卻又有某種程度的各自為政。 初到新加坡,想必都會像我一樣,被那五花八門的咖啡名稱搞到快崩潰。沒想到這只是小case. 女兒的老闆送她兩本見面禮,一本講新加坡的特殊文化習慣,另一本則列舉各種新加坡式英文,有些簡直讓人噴飯。 來杯「釣魚」(國語發音):原來是茶包
Thumbnail
有的時候喜歡吃港式飲茶,因為東西份量不多。所以也不會太過負擔,同時邊吃邊喝茶,感覺對腸胃好一些。重要的是等餐點上來的時候,可以跟一邊朋友聊天,一邊等茶入味,是很好的享受。因為我每次吃港式點心飲茶時間都比較久,吃東西是次要,主要 反而是聊天,才是主角。 最先來的是所以先來的是燴白菜,一大鍋的味道很香
Thumbnail
「台灣人便當要加熱,簡直太任性了!」「炒麵冷冷地帶回家,再加熱不就好了?」我的日本師傅氣噗噗地對我說。吃熱便當是台灣人的獨有文化嗎?為什麼日本人都吃冷冷的便當呢?
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通道。透過閱讀・觀察・實踐得到的心得,主要聚焦在改變思維、如何學習相關的主題,之後也會分享學習語言的實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