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梨泰院踩踏事件發生時-你能活下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

但弔詭的是,台灣其實是一個天災極容易發生的地方,人禍的確也會發生。或是兩個一起發生,如:地震發生導致有瑕疵的建築物倒塌、火災發生時才發現防火通道被雜物堵住。

---

梨泰院那個情況真要保命,有點難。目測看起來是龐大的人流在窄巷裡面塞住了,加上斜坡的地形讓只要上面有人跌倒推擠到前方的人,就會如骨牌般的連鎖效應往前撲倒前面的人。再加上恐慌當下無法冷靜的人潮就會四處逃竄加推擠,加大死傷的產生。

---

所以如果真的發生該怎麼辦?

1.如果是當下的話,最好是用雙手或東西幫自己撐開一個空間,想像是很多動物要打鬥的時候會盡量讓自己的體積膨脹以虛張聲勢的感覺。只是你這時候是為了保命而幫自己爭取空間,把自己跟其他人隔開,避免傷害發生。

-

2.大聲疾呼或安撫他人,當推擠發生時不要再推擠造成二次傷害,或是看到別人倒地趕快拉他一把脫離被踩踏的險境。

-

3.判斷人潮的流向,人多的地方盡量不要跟著去,找尋可以避開人潮的地形先躲起來。你想像著玩遊戲的時候,或是瑪莉兄弟之類的,利用地形或凹縫躲在裡面避開岩漿或水流。同理,你利用地勢之利來避開人潮有可能能夠救你一命。

-

4.當人潮湧現時就要意識到可能發生推擠或踩踏之風險,進入一個場合裡先瞭解當意外發生的時候,逃生的動線為何?是否順暢?場所是封閉還是開放?

-

5.當一平方公尺容納超過四人基本上就非常擁擠,可能心裡要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或是趕快離開現場。

-
6.真的不幸倒地,請別躺著,躺著會增加你被踩踏的表面積,加大你被踩死的機率。盡量趕快試著站起來,真站不起來,請用雙手保護頭頸,保護脆弱部位。往高處或空曠處移動。
-

正是因為意料之外,所以叫意外,當你可以先把一些意識跟觀念建立起來,降低傷害。

p.s.後來又發現了關鍵評論網有比較詳盡的說明,再於結尾補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北蘭遇叔的沙龍
60會員
71內容數
北蘭遇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2/19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2024/02/19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地震是一種無情驚悚的自然力量,可能隨時發生。本文提供了地震來臨時的生存技巧和應對策略,包括保持冷靜、尋找安全地方、提供急救等各方面的建議。同時強調了在地震發生前的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一、地震前 (一) 寢室裡應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告知寢室所有人儲放的地方,緊急避難包的內容應適時補充及更換。 (二)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三) 寢室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
Thumbnail
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雖無法避免,但我們如能事前有計畫,臨事時能處理得當,應可將災害減至最低程度。 一、地震前 (一) 寢室裡應準備緊急避難包,並告知寢室所有人儲放的地方,緊急避難包的內容應適時補充及更換。 (二) 知道瓦斯、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三) 寢室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櫃門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出版社想製作一系列的災害防治圖解,剛好我負責繪製的內容與 #地震有關 今天發生地震,將插畫分享給大家,共10張,內容分別為: 01 震後傷員救治 02 震後安全與衛生防疫 03 城市戶外避震 04 自然野外避震 05 物資準備 06 自救常識 07 居家避震.高樓 08 居家避震.矮樓 09 如
Thumbnail
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這件事,可我沒有第一時間發表是因為⋯資訊不明朗,很多事情都是媒體猜測或是聽當地人、倖存者、韓國人說⋯不過可能也有台灣名嘴在現場!他們都能說的身歷其境,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一樣😂可是這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啦!所以不是很排斥⋯ 那幾天的抖音跟Youtube都有影片
Thumbnail
韓國梨泰院的踩踏事件!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這件事,可我沒有第一時間發表是因為⋯資訊不明朗,很多事情都是媒體猜測或是聽當地人、倖存者、韓國人說⋯不過可能也有台灣名嘴在現場!他們都能說的身歷其境,好像就發生在眼前一樣😂可是這也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啦!所以不是很排斥⋯ 那幾天的抖音跟Youtube都有影片
Thumbnail
壓迫性窒息成因、危險之處,專家建議的自保方法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Thumbnail
壓迫性窒息成因、危險之處,專家建議的自保方法之外,我們還能做什麼?
Thumbnail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Thumbnail
基本上台灣很多人的緊急應變意識大多都不足,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我之前在方格子打了地震文主要也是談論萬一地震來的時候怎麼樣做比較容易保命。
Thumbnail
民眾真實經驗,現身說法:「地震震到你無法逃跑」 災害來臨時,逃跑是本能反應,但倉皇地逃跑也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建議以下的就地避難原則: 一、「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原則: 「趴下」:放低重心 「掩護」:掩護頭部 「穩住」:穩住桌腳 二、使用輪椅等輔具時: 「固定」:固定輪椅等輔具 「掩護
Thumbnail
民眾真實經驗,現身說法:「地震震到你無法逃跑」 災害來臨時,逃跑是本能反應,但倉皇地逃跑也可能讓你受傷 因此建議以下的就地避難原則: 一、「趴下」、「掩護」、「穩住」的就地避難原則: 「趴下」:放低重心 「掩護」:掩護頭部 「穩住」:穩住桌腳 二、使用輪椅等輔具時: 「固定」:固定輪椅等輔具 「掩護
Thumbnail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Thumbnail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Thumbnail
"...那些事情真是受不了" 下午五點半左右,正值會議方才結束,正在和同事三兩閒聊正熱時,嘴上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聲音傳出。 "地震!"另一位同事此刻說道。 "喔,那當然是上PTT發一下地震文啊" "我們5樓就搖成這樣,那些高樓層的應該更晃吧" 隨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中,結束了相關話題。
Thumbnail
"...那些事情真是受不了" 下午五點半左右,正值會議方才結束,正在和同事三兩閒聊正熱時,嘴上的話還沒說完,忽然一個聲音傳出。 "地震!"另一位同事此刻說道。 "喔,那當然是上PTT發一下地震文啊" "我們5樓就搖成這樣,那些高樓層的應該更晃吧" 隨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中,結束了相關話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