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集會發言|「自由不分性別、國度,願自由終可以戰勝恐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19.10.25

大家好。剛才關於我的介紹並不重要。因為在這場運動當中,我只是眾多個面罩之下的一個香港人。即使選擇蒙面,我身為女性的身份仍然無法撇開。 女性這個身份處於運動當中,引發不同討論同及爭議。由女抗爭者參與運動應有的服飾,到女抗爭者應否參與運動,走上最前線。再到香港黑警對女抗爭者的性侮辱及性暴力。

或許大家都會在Facebook中看見過關於「反送中」的街頭塗鴉,比如:只嫁「前線巴」(譯者按:在抗爭最前線的男性),只娶「後勤絲」(譯者按:處理後勤工作的女性)。我跟其他女抗議者曾說笑道:「那我們這些「前線絲」(站在抗爭最前線的女性)該怎麼怎?」 女性跟女權分子於加泰隆尼亞(下稱:加泰)是走得比較前,甚至乎是反政府陣營中擔當重要角色,在大大小小的運動當中都能看到加泰女性的身影,不論是最前線抑或後援。女權主義抗爭者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力,是因為她們從不懼怕政府,她們敢於揭露真相,她們同時反對所有壓迫和殘害群眾的政策,一位加泰的女權分子Marta曾經講過: 「Disobedience is part of feminism’s DNA. Women’s rights have been won by disobedience. 」 (譯者:公民抗命早已植根於女性體內的細胞、血液之中。女性權利得到平權皆彰顯於公民抗命之中。) 女權本來就是源於對不公義的反抗。因此女權組織存在與否並非重點,甚或一些自稱婦團但表態支持香港黑警。重點是我們有否一個反抗、追求自由平等、接受差異的意識形態。

當然,香港的情況不一,女性組織在運動的角色亦也不同。 但最根本的問題係,女性身為一個女性之先,首先是一個人。當然無可否認,不同性別在身體上等等先天條件是有所不同,但這些並非唯一評斷及衡量一個人在反送中運動的角色。 例如當大家都很擔心女抗爭者會被香港黑警以性暴力對待。但其實到今時今日還會站出來的人,又怎會不知道香港黑警的醜陋呢?我無辦法保證所有抗爭者有心理準備去面對性暴力,但大家都是抱著「即使冒著風險仍然願意繼續上街抗爭」的心態。

或者現實一點來說,我們會覺得很心痛為什麼一些自己認為的「弱勢社群」要走到最前面對這麼大的風險,這些「弱勢」可以是未成年、女性及老人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並非「弱勢」的人做得不夠多、不夠好,無辦法好好去保護他們每一個,所以他/她們才要自己站出來,去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同自由。 更何況性暴力並非只針對女性。國家機器使用性暴力絕對並非因為性慾,甚至無關於性別。因為他/她們的目的是要透過「性」這種私密的方式去侮辱同羞辱香港人。因為不論任何性別,被性暴力對待,其痛苦同樣沉重,何況香港仍然是一個性觀念保守,充斥著「blame the victim」(責備受害者)文化的地方,港共政權十分清楚這一點。

光復香港,不單單是制度上的革命,而是從人心、文化上革新。這場運動當中,打破了以往大家對於香港人冷漠的刻板印象,大家學懂了如何去感受其他人的痛苦,學會將他人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學懂去互相接納與支持同伴,大家真正成為一個共同體。 共同體並非代表大家失去自我,每個人的價值(獨特性)並不會因此被剝奪。

當開始有人指證香港警察的性暴力,我好痛苦好絕望,覺得很無力、很心痛。我曾經諗,假如一位抗議者為香港而走出來公開指證自己被強暴,但換來的是他/她一生無盡的傷痛,那我還應不應該希望他/她公開呢?那時在我腦海中,是希望這傷痛,可以由我自己來承受,而不需要由那位抗爭者來承受。而這種貌似荒謬、幼稚的想法,我是後來才知道,其實很多香港人都有同樣的想法。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犧牲自己去保護身邊的香港人,但這場運動令我們知道已經不需要有這想法,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自己站出來,去為自己,為香港而戰。 身為一個香港女生,身為一個女性抗爭者,我們對於香港的愛,對於自由的渴望,絕不會比任何人少,所以我們更不願意假手於人。

我好喜歡一句說話,是「自由戰勝恐懼」,我在2019年6月9日晚上,在中環的馬路上看到這句,至今仍然觸動著我。自由的意思並不單指政治身份上的自由,而是從每個人的過去及傷痛中得到解放。我相信大家對於光復香港的想像不單止是政制上的革命,而是對於生活上的一種期盼,而這些盼望可以是很個人的,就好像是光復香港後我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 這場運動所講的「we connect」(連結大眾),是代表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人去「connect」每一個人,方可以走到今日這步,當大家願意去重視每一個人的傷痛及感受,這就是革命的開端。而我認為所謂女權、平等,可以是這麼簡單,不可以要求所有事物都一樣,而是接納、包容每個不一樣。而加泰的女性也許仍然於漫長既戰鬥當中,當佢地本住女權的反抗精神一直為民主自由奮鬥,都是絕對值得癬家去欣賞,給大家看到女性是可以在運動當中選擇自己的角色。 自由不分性別、國度,願自由終可以戰勝恐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子悅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黃子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31
我們也許都曾有抱憾的傾向,一直追逐着虛無、又被社會的洪流推着走,留下很多遺憾和失落,卻只能在未來某個日子圍爐,哀怨地回憶說當年有多美好。逃避並不可恥,然而身而為人能擁有生物性以外的恩賜,所以即使在絕望的困境中,我們才會總是做些奇怪的行動,例如直面恐懼並嘗試突破,那是掙扎的欲望,又例如愛,有了這些我們
Thumbnail
2022/12/31
我們也許都曾有抱憾的傾向,一直追逐着虛無、又被社會的洪流推着走,留下很多遺憾和失落,卻只能在未來某個日子圍爐,哀怨地回憶說當年有多美好。逃避並不可恥,然而身而為人能擁有生物性以外的恩賜,所以即使在絕望的困境中,我們才會總是做些奇怪的行動,例如直面恐懼並嘗試突破,那是掙扎的欲望,又例如愛,有了這些我們
Thumbnail
2022/11/14
(她在11月13日上午等不及骨髓移植,與世長辭) 第一次去捐血中心,我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 朋友H,大概6年前認識並一齊共事。佢係一個好厲害嘅人,聰明而善良,充滿理想且能付諸實行,係一個好可靠、穩重嘅人。佢唔係典型嘅領導者,而係剛柔並重,就好似海洋般柔而有力。喺我狀態好差嘅日子,佢總係包容體諒我,而
Thumbnail
2022/11/14
(她在11月13日上午等不及骨髓移植,與世長辭) 第一次去捐血中心,我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 朋友H,大概6年前認識並一齊共事。佢係一個好厲害嘅人,聰明而善良,充滿理想且能付諸實行,係一個好可靠、穩重嘅人。佢唔係典型嘅領導者,而係剛柔並重,就好似海洋般柔而有力。喺我狀態好差嘅日子,佢總係包容體諒我,而
Thumbnail
2022/11/01
⋯⋯倒數的日子剩下不多,心裏很着急,十分珍惜每一天,以致遇到了很多令人着迷嚮往想像和實踐,日子剩下愈少,對往後如何好好活着的雀躍、緊張愈是充斥全身。所有的事情加起來就變得很是混亂,像腦中所有區域都在大叫而相互連接的渠道承受不住過高的能量而運作得有點笨拙,因此一直都在躊躇和發白日夢,拖延坐下寫信的時候
Thumbnail
2022/11/01
⋯⋯倒數的日子剩下不多,心裏很着急,十分珍惜每一天,以致遇到了很多令人着迷嚮往想像和實踐,日子剩下愈少,對往後如何好好活着的雀躍、緊張愈是充斥全身。所有的事情加起來就變得很是混亂,像腦中所有區域都在大叫而相互連接的渠道承受不住過高的能量而運作得有點笨拙,因此一直都在躊躇和發白日夢,拖延坐下寫信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女性這個身份處於運動當中,引發不同討論同及爭議。由女抗爭者參與運動應有的服飾,到女抗爭者應否參與運動,走上最前線。再到香港黑警對女抗爭者的性侮辱⋯⋯
Thumbnail
女性這個身份處於運動當中,引發不同討論同及爭議。由女抗爭者參與運動應有的服飾,到女抗爭者應否參與運動,走上最前線。再到香港黑警對女抗爭者的性侮辱⋯⋯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每個人其實都深刻知道,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行,但我們選擇屏蔽自身所感,太少人遵從自己真正的內心。」 「我們深知,每個人每天睜開眼睛都在做選擇,但很少人意識到,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深深刻刻的影響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Thumbnail
香港獨立電影節觀影有感 觀看香港抗爭相關的作品時,有時會擔心我是否失去了批判能力,只知道一味附和、讚好。近日觀看多部香港獨立電影節的作品,除了懂得欣賞匠心獨運的作品外,慶幸仍懂得反思抗爭,而非照單全收。 部分作品中,可以觀察到一些抗爭者對着來自外地的拍攝視角,似乎跟面對本地、面對自身顯得有所落差。比
Thumbnail
香港獨立電影節觀影有感 觀看香港抗爭相關的作品時,有時會擔心我是否失去了批判能力,只知道一味附和、讚好。近日觀看多部香港獨立電影節的作品,除了懂得欣賞匠心獨運的作品外,慶幸仍懂得反思抗爭,而非照單全收。 部分作品中,可以觀察到一些抗爭者對着來自外地的拍攝視角,似乎跟面對本地、面對自身顯得有所落差。比
Thumbnail
背景 在1960年代末期,新左派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許多女性參加過學生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或婦權運動。但有感於新左派漸漸成為老左派,多關注在階級、種族、越戰等議題,否定性別分工、家庭、婚姻、生育等個人議題,且女性在組織中不被看重,甚至被要求提供勞務與性服務。女性不滿只有父權運動倡議與男性平等,而要求根
Thumbnail
背景 在1960年代末期,新左派運動風起雲湧之際,許多女性參加過學生運動、黑人民權運動或婦權運動。但有感於新左派漸漸成為老左派,多關注在階級、種族、越戰等議題,否定性別分工、家庭、婚姻、生育等個人議題,且女性在組織中不被看重,甚至被要求提供勞務與性服務。女性不滿只有父權運動倡議與男性平等,而要求根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從去年六月走到今天,剛好一週年。 2020年的香港社會衝突依舊不斷,可無論是怎樣的立場見解,都需要,亦值得被聆聽。《2047》本期將深入探討「反送中運動」中所反映,較年長與較年輕一代身份認同和政治取向的差異,以及對「一國兩制」的衝擊等——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份是否能並存?世代與政治光譜、
Thumbnail
剛剛在外站看到有人提到華人社會中的女權運動處境,內容說女權經常被分化好壞,並且將所謂的“壞女權”稱為“女拳”、“拳師”。 其實這個稱呼還蠻……文雅的。 首先從脈絡來看,女權運動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哪個沒有做過暴力抗爭?有看過電影《Suffragette》都知道當時性別運動者為了爭取
Thumbnail
剛剛在外站看到有人提到華人社會中的女權運動處境,內容說女權經常被分化好壞,並且將所謂的“壞女權”稱為“女拳”、“拳師”。 其實這個稱呼還蠻……文雅的。 首先從脈絡來看,女權運動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在,哪個沒有做過暴力抗爭?有看過電影《Suffragette》都知道當時性別運動者為了爭取
Thumbnail
2019年,香港人這三個字已經不一樣。 2019年之後,香港從此不一樣。究竟有多不一樣? 6月至8月香港發生大大小小的抗爭,在場景、階段演變、群眾人數和參與階層等各方面比雨傘運動更錯綜複雜,香港人的抗爭模式不但「Be water」,還衝破了1989、2003、2014年的身份認同框框。一貫以來的抗爭
Thumbnail
2019年,香港人這三個字已經不一樣。 2019年之後,香港從此不一樣。究竟有多不一樣? 6月至8月香港發生大大小小的抗爭,在場景、階段演變、群眾人數和參與階層等各方面比雨傘運動更錯綜複雜,香港人的抗爭模式不但「Be water」,還衝破了1989、2003、2014年的身份認同框框。一貫以來的抗爭
Thumbnail
想和抗爭者對話,就要釋出最大的善意,但林鄭有嗎?「有心人」清一色擁護建制,八二五開真槍兼出水炮車,然後日日開記者會抹黑抗爭者為暴徒,對魔警的無恥惡行則隻字不提。善意何在?被問及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已是最低消費,是抗爭者和「有心人」暫時比較清楚的共識,林鄭如何回應?一口拒絕,怕重挫警隊士氣,無助
Thumbnail
想和抗爭者對話,就要釋出最大的善意,但林鄭有嗎?「有心人」清一色擁護建制,八二五開真槍兼出水炮車,然後日日開記者會抹黑抗爭者為暴徒,對魔警的無恥惡行則隻字不提。善意何在?被問及會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已是最低消費,是抗爭者和「有心人」暫時比較清楚的共識,林鄭如何回應?一口拒絕,怕重挫警隊士氣,無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