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想要與病毒共存了。只是大家知道自己錯誤的地方在哪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灑花樣) 共產黨可能撐不住囉,說要共存囉

所以我要調侃,說台灣防疫死很多人的各位,接下來要看的是一場死亡大戲

為什麼我會這樣子說

(微笑樣)

這是兩岸三地的第一個盲點

為什麼國外那種

從最毒的武漢肺炎病毒開始緩慢共存,到奧米克戎已經習慣的國外

他們的數據為什麼可以讓中國學習,讓台灣參考??? . 中國才是剛開始共存阿

要看的數據應該是看台灣

而不是看歐美他們才對

很多貧窮國家的疫情數據早就不更新不追縱了

從最毒的時候,世界各國早就已經開始作挑戰了,到了Omicron自然死亡率就會狂降

台灣現在的數據就是這樣子,我們撐過共存第一階段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開始經歷第一次挑戰,當然死亡率極高阿

現在隨著後面的確診人數越來越多,自然就會不斷降低死亡率

就跟歐美一樣

這是兩岸三地的第二個盲點

台灣在決定要不要共存的時候

我們看的是 Omicron階段的世界各國成績

這也造就台灣一開始在計算數據的時候

會如此不真實

.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疫情差點擠爆醫療資源,就是這樣子。

我們只看那種閹割了版本的國外數據

第三個盲點是

中國向來有隱瞞數據的狀況

這也造成被封控搞到瘋掉的中國人與有些調侃對岸的台灣人有誤解,疫情不嚴重這件事,只是感冒這樣子

但如果真的是如此,為什麼台灣中度以上的人還有0.4%???

這0.4%他們是如何治療??

再比對比台灣好的數據那些國家時

基本上可以發現

他們的醫療體系

跟社會保障體系都不輸台灣,甚至贏過台灣

而中國有這些條件在嘛??

藥足夠嗎??

醫療人員足夠嗎??

確診者家庭如何在防控下,擁有足夠的生活物資???



不過到現在很多中國反共的自媒體都一致說,目前看不出中國有打算與病毒共存

確實到現在中國各地的防疫狀況,也都是清零不動搖

所以可以猜想的是,是目前被套牢的那些人,希望找到接盤俠來讓他們出清自己的股份,只能說,接下的港股應該會很有趣,不曉得是誰會被套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13會員
258內容數
這是一個無法論述對錯的過程,因為每一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而我反對專制,所以現階段我會比較偏向我們中華民國這邊。我是一個期待中國民主自由的人、也期待中東、非洲各國人民也能卓越成長起來。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7
本文探討臺灣近期死亡聯署事件,說明其法律背景、政治爭議,以及個人資料被盜用後求償的可能性。文章指出,雖然法律賦予個人權益保障,但實際上要追究責任並獲得賠償卻困難重重,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且未必成功。文章也點出臺灣政治文化中存在的潛規則,以及國民黨在此事件中的責任。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22
本文探討臺灣選舉制度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並與中國體制進行比較。選舉制度讓民選官員必須重視民意,才能爭取選票,進而提升社會福利與資源分配的效率。相較之下,中國的官員則較無此誘因,導致社會福利制度發展落後。文中並以臺灣地方派系為例,說明媒體監督的重要性,以及選舉制度在約束權力、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功能。
2025/04/20
本文比較臺灣高雄與中國主要城市房價,以高雄地上權房產「河堤世界」為例,發現其價格普遍低於中國二線城市。儘管數據粗略,仍顯示在相同土地使用權模式下,臺灣部分地區房價相對較低,但未來地上權房產發展可能改變此現狀。
2025/04/20
本文比較臺灣高雄與中國主要城市房價,以高雄地上權房產「河堤世界」為例,發現其價格普遍低於中國二線城市。儘管數據粗略,仍顯示在相同土地使用權模式下,臺灣部分地區房價相對較低,但未來地上權房產發展可能改變此現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中國經濟一倒,全球必定被拖累?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不少看壞台灣經濟的專家,皆認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經濟一定不會好或只要中國經濟下滑,全球都會被拖累。但事實是,這些年中國市場下調,美國、日本、印度等國經濟卻欣欣向榮,台灣貿易也重新找到出口。 北戴河會議的異常,也預示中國政治經濟可能面臨重大變化。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看了這個新聞我估計中共2027年也不會武統台灣,因為中共只會用嘴巴說和軍演共機繞台,來威嚇台灣,阿中共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就已經可以開打了中共還不直接開戰,發起戰爭。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