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B. Peterson告訴你這世界上是否有神

Jordan B. Peterson告訴你這世界上是否有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Jordan B. Peterson,主攻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人格心理的著名心理學者

Jordan B. Peterson/圖源自維基

Jordan B. Peterson/圖源自維基

Jordan說他自己以前是相信科學的無神論者(Atheist),但他後來改變了想法。他認為,神不一定是「上帝、阿拉、佛或其他任何信仰的神」,而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價值觀。

Hierarchy of values(價值觀層級),指的是一個人的社會價值觀,其中不同價值會依序由高優先到低層級分成不同的階級制度,稱為「價值觀層級」,會影響一個個體做任何決定與行為。

Jordan認為,所謂God,是最高層次的價值觀,是愛所有人

Jordan認為最高層次的價值觀,是愛所有人(Love people)。以西方基督教為例,他認為要展現最高價值,並不是去信奉膜拜一位神,也不是每周去教會做禮拜,而是身為一個人的每一時刻都要去愛護其他人,所以他的God是Love people。

他也認為,人們竟然需要每周花兩小時去教會敬拜,用這兩小時去深思人生的意義,他覺得love people應該是所有人類倫理的中心思維,應該要從小就教育,從家庭到學到社會價值觀教育,都應以love people為最高價值,也就是人類該有的最高價值,真正的信仰,而非像教會這類的形式作為。

但他也不反對敬拜,畢竟任何宗教的敬拜都是在指引人們行善,凝聚人們去深思人生的意義,只不過他認為這個價值應該要深植每個人心中。

何謂Love people?

即「行善」,而且並非空談,Jordan認為Belief信念是需要用行動來展現,God不只是信仰,更是信念。Love people是指將身邊的每個人視為珍貴無價的,而行善也沒有標準,盡力而為,從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始,從最微小的事情開始做,慢慢有能力了去幫助家人以外的人,去做更大的事情。

以下為相關Youtube連結:




註:封面圖片源自Aaron Burden

avatar-img
Tang Free的沙龍
48會員
129內容數
小編從生活中、網路上、書籍上網羅來的各種知識,一樣用外帶速食概念,將內容化繁為簡,方便各位打包帶走,歡迎品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ang F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筆記一:社交是好玩?拓展人脈?戴面具?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讀書太無聊,成績只是滿足優越感而已,和同學打球、和朋友打遊戲才有趣,社交是因為好玩。 曾經有段時間,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因為想在社會立足,錢越多選擇越多。幾乎所有的有錢人士都會說,人脈大於一切,社交是為了人脈。 曾經有段時間,還是學生
前言 小編學生時曾經到傳統市場打工,當時身邊很多人不解,「你家裡不愁吃穿,有那麼多工作,幹嘛去市場?」 小編在從事護理之前,也跑去物流業待過,醫院學姊也會好奇問我,「畢業幹嘛不直接進職場?還先去做物流?」 小編朋友問我,「去餐廳幹嘛不做外場?廚房內助?而是去做保潔部?」 因為我想向出身不同的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筆記一:社交是好玩?拓展人脈?戴面具? 曾經有段時間,我覺得讀書太無聊,成績只是滿足優越感而已,和同學打球、和朋友打遊戲才有趣,社交是因為好玩。 曾經有段時間,我認為成功就是有錢,因為想在社會立足,錢越多選擇越多。幾乎所有的有錢人士都會說,人脈大於一切,社交是為了人脈。 曾經有段時間,還是學生
前言 小編學生時曾經到傳統市場打工,當時身邊很多人不解,「你家裡不愁吃穿,有那麼多工作,幹嘛去市場?」 小編在從事護理之前,也跑去物流業待過,醫院學姊也會好奇問我,「畢業幹嘛不直接進職場?還先去做物流?」 小編朋友問我,「去餐廳幹嘛不做外場?廚房內助?而是去做保潔部?」 因為我想向出身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