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回論張飛:一,大哥是對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為當代名同關羽,後來掉了好幾百個台階的張飛,也是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第一名:喝斷長坂橋。
第二名:拐帶夏侯家小妹。
第三名:醉酒失徐州。
第四名:醉酒失了自己的頭。

張飛的事蹟當然不只這些。有趣的是除了近年崛起的婚姻關係,大多都是三國演義加碼才這麼有名。

當張飛還年輕的時候,他就成為了劉備的小弟。是黑道大哥的小弟,張飛真正認的義兄,其實只有關羽。

「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過去在三國篇章裡我多次考過「少」這個字眼,實際上應該是八到十三歲。意思是張飛非常年輕,還是個國小學生,就出來混了。

而且他懂得敬年長者為兄,表示張飛是一個懂禮儀的人。雖然在很久以後,劉巴說張飛只是「兵子」。

罵人的話語,真實性勢必需要過濾的。比方劉備罵曹賊,你覺得曹操是個賊?劉備罵的是曹操的行為:僭越作亂。

那可以考慮進去的是,諸葛亮也附和了「張飛雖實武人」。

張飛的為人,其實相當粗暴。他跟秦宜祿聊了個天,秦宜祿想要離開劉備,他就殺了秦宜祿。

他跟曹豹一起守下邳,又殺了曹豹。

三國志含注裡面其實沒寫原因。

聊三國最困難就是,很容易受到二創影響,包含三國演義。所以我接下來盡量不提任何原作中未述的部分,除非我自己想講的。(這就是獨裁法西斯。)

還有一個,張飛也一度想殺了馬超。這條記錄裴松之認為可信度有限,但單就張飛的暴躁脾氣而言,倒是一以貫之。

最後則是劉備念過他:「卿刑殺旣過差,又日鞭檛健兒。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解。

張飛小時候是生長在貴族人家,接受過基礎教育。但長大後,不,跟著劉備一起混之後就不學無術,加上脾氣暴躁,所以大多數人都以為他是「純武人」。

軍隊出身的武將。

兩漢的基礎教育,是長字輩,里長鄰長這種才能參加的。劉備身為落魄王孫,也是十幾歲才去讀補習班,不過是皇家特設補習班就是了。

涿郡張家是不是大戶?

我比較確定隔壁中山國的張家勢力很大。

贊助劉備的中山大商張世平,跟烏丸叛亂稱王的中山相張純……劉備小隊適逢其會,本來也是被徵召去討伐張純的。這表示他們是同時代。

那有一個研究指出,漢代武帝之後,像這種太守國相是不能由當地人擔任的。都是外地人上任之後,徵召當地名士來做參謀副官這樣。

就這點來說,張純不會是中山人。

剛好他有一個好朋友張舉被記錄了出身,是稍北的漁陽人,當到泰山太守去了。別想說泰山在山東,講真的也就在平原郡隔壁。

劉備雖是涿郡人,也是在平原郡被徵召討賊的,屬於合理活動範圍。合什麼理?就是合這個張家的勢力圈。

如果涿郡角頭不是劉備,而是張飛,那一切就更合理了。

幾乎整個河北東側,都是大張家的後花園。跟十常侍張讓的關係應該不大,就甭提了。

在這樣的勢力圈底下,張飛是一個鄰長家的孩子,那還真是不難。

對,他的出身背景應該不會太高,否則他沒有必要跟著劉備,家裡也不會讓他十幾歲就跟著劉備。

即使劉備是涿縣令公孫瓚的同學。

順便引申一下,張飛如果是知書達禮的少年,還願意尊逃犯關羽為兄,那就表示至少關羽告訴他,自己所犯的法律,應該是合乎仁義的。

比方像夏侯惇那種殺了侮辱自己老師的人。

這樣的人設,也會符合張飛「義釋嚴顏」的橋段。這橋段算是真的寫在張飛傳啦。

事實上,陳壽也借劉巴跟張飛的事蹟,幫張飛下了一個定義:「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好因為想多拆幾次不要寫太長。

最後補充一個。

張飛,字益德。

演義做翼德,認為翼與飛對。反對者認為,益通鷁,是水鳥,所以本來就可以跟飛對。

不過剛好最近看郁永河寫鷁尾,才知道古代文人寫鷁是指船的意思。拿鷁德來對飛,那是沒有道理的事情。

那為什麼我要在這裡說呢?

因為名字跟出身一起講?

沒,主要是一開始提到的,好我們來個懶人包。

張飛是一個鄰長的兒子,小時候受過基礎教育,十三歲之前就跟著劉備出來混。

發現了嗎?張飛當時可能沒有及冠。也沒有表字。如果我們進一步推論,張飛已經父母雙亡,是個中輟生呢?

劉備的教育程度其實可以稱之為高,雖然他沒讀什麼書但他的老師就是高。

我也曾在劉備的「林北台大」一文想過這件事:劉備不只是關羽張飛的老大,也是老師。

對,我想說的就是,益德這個莫名其妙的表字,搞不好就是劉備幫張飛取的。

這三個像是師徒,又像父子,也是兄弟的傻瓜,就開啟了一段不世的傳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8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一章,註定淒涼傷悲。 沒辦法,歷史的車輪碾壓到了這裏,異姓諸侯成為了註定要被歷史淘汰的史前動物了。 他們什麽也沒做錯,只是歷史的車輪自我演化的開始無情啟動。 這一群當初扛起反秦大旗的難兄難弟們。 這一群和前天下第一的男人鏖戰九州的戰友們。 最終,除了極個別的,都沒有當初那個世界最強反派的下場好。
Thumbnail
這一章,註定淒涼傷悲。 沒辦法,歷史的車輪碾壓到了這裏,異姓諸侯成為了註定要被歷史淘汰的史前動物了。 他們什麽也沒做錯,只是歷史的車輪自我演化的開始無情啟動。 這一群當初扛起反秦大旗的難兄難弟們。 這一群和前天下第一的男人鏖戰九州的戰友們。 最終,除了極個別的,都沒有當初那個世界最強反派的下場好。
Thumbnail
張飛是巴地英雄這件事,我們甚至可以從後世的傳說,留下的名產美食中看出來。老師總說蜀漢有這個那個派,卻總是沒說,巴人,也許想要自成一派。
Thumbnail
張飛是巴地英雄這件事,我們甚至可以從後世的傳說,留下的名產美食中看出來。老師總說蜀漢有這個那個派,卻總是沒說,巴人,也許想要自成一派。
Thumbnail
入蜀,張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漢中之戰,更成功誆騙曹操諸將大軍,讓劉備能有充足的時間打敗夏侯淵……這,才是張飛之所以能成為漢中王手下四大將之一的原因。
Thumbnail
入蜀,張飛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漢中之戰,更成功誆騙曹操諸將大軍,讓劉備能有充足的時間打敗夏侯淵……這,才是張飛之所以能成為漢中王手下四大將之一的原因。
Thumbnail
如果我不是未來人,那麼一直到建安十三年以前,可能都不會覺得張飛是個人物。張飛不過就是劉備身邊的一個親信,還被呂布大破過,憑什麼稱萬人敵? 不像關羽有「大漢認證」,張飛來到荊州,必須為自己寫下新的傳奇。
Thumbnail
如果我不是未來人,那麼一直到建安十三年以前,可能都不會覺得張飛是個人物。張飛不過就是劉備身邊的一個親信,還被呂布大破過,憑什麼稱萬人敵? 不像關羽有「大漢認證」,張飛來到荊州,必須為自己寫下新的傳奇。
Thumbnail
張飛的專長是什麼?吃飯喝酒打小兵? 如果我們已經確認張飛是有受過教育的,或許也能將他的類似行為串聯起來,作為一套張飛專屬的「連續技」。
Thumbnail
張飛的專長是什麼?吃飯喝酒打小兵? 如果我們已經確認張飛是有受過教育的,或許也能將他的類似行為串聯起來,作為一套張飛專屬的「連續技」。
Thumbnail
過去老講關二爺,三哥可能也有點想活絡活絡筋骨。 先是看火鳳久違的三爺發威。 前兩天寫個隋唐,三爺的圖像也出來湊個熱鬧。 就讓我想起這件事了。 讓我們來分個幾篇,好好聊聊張飛。
Thumbnail
過去老講關二爺,三哥可能也有點想活絡活絡筋骨。 先是看火鳳久違的三爺發威。 前兩天寫個隋唐,三爺的圖像也出來湊個熱鬧。 就讓我想起這件事了。 讓我們來分個幾篇,好好聊聊張飛。
Thumbnail
關羽的子女,比趙雲張飛要來得多。 多到演義要說他的長子是收養來的,但是也不忘再幫他補一個回去。 從關羽跟張飛的子嗣中,我們或許能看出,那不存在於歷史中的桃園三結義,是如何誕生的……
Thumbnail
關羽的子女,比趙雲張飛要來得多。 多到演義要說他的長子是收養來的,但是也不忘再幫他補一個回去。 從關羽跟張飛的子嗣中,我們或許能看出,那不存在於歷史中的桃園三結義,是如何誕生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