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回論張飛:六,最後與然後】

2022/11/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國群英傳
張飛沒有成為漢中太守,其實並不奇怪。對劉備而言,漢中只是一個經過點,是吧?但其實他已經要六十歲了,他還有多少時間呢?
不說未來人視角,除非頑疾纏身,不然人很少會想到自己的死期。
很不巧,劉備就是一個有病的人。
所以我還是要說,不是劉備本人仍立志要打敗曹操,重迎天子,恢復漢室。而是他身邊的人這麼想,有這麼個需求。
可一切的計劃,都在關羽戰死,漢獻帝死,跟張飛的死之後破滅了。
對啦漢獻帝沒死,但是漢中王劉備宣布漢獻帝已死。否則,劉備不能稱帝。
為什麼必須把匡復漢室走成匡漢室?就是因為關羽之死。
關羽的死不是關羽的死,是「荊州喪失」的問題。
劉備的陣營裡,有元老派,荊州派,益州本土派,還有廣泛稱為東州派,其實是劉璋任用的荊州人為主派。
而荊州的領土沒有了。你覺得荊州人說話還有一樣的份量嗎?
沒有了。
劉備必須匡漢室,就是因為荊州沒有了。
反推得知,劉備稱帝就是益州本土派要的:益州獨立。
諸葛亮當時就是跟劉備說,你現在就像劉秀稱帝那時候,大家想要功名利祿了,而你必須成為皇帝才給得起,就稱帝吧。
這邊你就會發現,奪回荊州同樣是必須的:諸葛亮根本沒站出來反對,只是事後諸葛的說了句要是法正還在,一定可以讓劉備不去東征。
就算去了,也不會輸得那麼慘。
交代這些做啥?我們的主角張飛先死了啊,而且張飛一定是贊同伐吳的吧。我們就情感面上肯定這麼認為。
因為就在劉備稱帝之時,張飛從右將軍升上了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車騎將軍僅次於馬超的驃騎將軍,蜀漢大將軍從缺。就說關羽死了嘛。
領司隸校尉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劉備志在洛陽,要打回去。另一個就是,張飛要負責首都圈的治安。
首都此時在成都。
我印象看過一個論述,就是說法正擔任蜀郡太守,應該是晉人竄改。當時的官職就該是成都尹。
張飛死後,司隸校尉就由諸葛亮兼領。
車騎將軍,是東漢專門平內亂的總指揮。其實跟司隸校尉一樣可以連動這兩種意義。
而張飛受領此職時,劉備給了他一封勸勉的詔命。
詔命是我們現在的統稱,其實漢代分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
謂之曰:「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
制是皇帝的特別行政命令。
詔是一般政務命令。
敕則是對地方下達的指令。
策,用於封王侯。
所以我們常說策封。
給兒子取名禪算不軌,取名策我看也沒有軌多少。
蜀漢除了策皇后王子,記錄上只策過諸葛亮、馬超跟張飛三人。
內容格式基本上就是:皇帝自謙,你好棒棒,對你期許三部曲。
沒錯,劉備這時給張飛的就是「策」。
以前看到這種廢話文言文都跳過,後來才知道文書中往往藏有大秘密。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開啟這次張飛六回解的緣起。
給張飛策中,先把劉備自謙的部份去掉開始:「整軍誥誓,將行天罰。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于京。」
後面期許也先不節,看這裡就好。
因為前面還有「寇虜作害,民被荼毒,思漢之士,延頸鶴望」,所以「整軍誥誓,將行天罰」是要討伐曹丕,不是孫權。
當時都還沒說要伐孫權。
你說劉備當時還不知道關羽戰死嗎?稱帝之後其實三個月伐吳就開拔了。
有一個可能是伐吳的軍隊軍資,本來就是要在稱帝之後北伐的。
好,我們再看節選的最後一句:「兼司于京」,這顯示司隸校尉的授予也在此策中。
中間的戲肉,「以君忠毅」沒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張飛是全劉備軍第一忠。
「侔蹤召虎」呢?
召虎就是西周的召穆公。
因為曹丕也有稱讚過張遼,拿召虎來比,所以過去我一直以為只是要說張飛戰功彪炳之類的。後代也常用「方召」(方叔與召虎)來表示國家的賢臣。
以至於忘記,召穆公其實是「周召共和」的另一角。
這是史記的說法:「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不過如果按照竹書紀年等史料,其實是當時有一個共地的伯爵「和」在執政。
共伯和=共和。
意思是根本沒有周召共和這件事。
假設司馬遷是誤解了,又為什麼呢?因為周召二公確實結束了共和,把原本的王跟共和都趕走,另立新王,兩人輔政。
史稱「周宣中興」。
然後我們知道,張飛雖死,但他的兒子,是劉禪的近臣。是諸葛亮之下各大尚書令之後的頭號政務官員。也是代表劉禪出來投降的要員。
張飛的兩個女兒,一前一後的當上了皇后。
東漢以降,有比外戚宦官更強的輔政單位嗎?大將軍都缺號到蔣琬繼任。所以看到《火鳳燎原》中張飛帶著黃皓登場,我不能不想起這件事啊。
其實結論跟過去張飛的身後事差不多:張家的輔政外戚身分,是劉備指定的。但能夠不斷,肯定是在於諸葛亮派系的支持。
很好笑,諸葛亮凡提到張飛,幾乎都是貶低的字眼。
我不是諸葛腹黑論支持者,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事情要反過來了。
諸葛亮死,魏延死,蔣琬繼任大將軍,三年後大小張皇后輪替……
或許,我只是說或許。
張紹在諸葛亮執政的時候,並沒有侍中尚書僕射這樣的身分地位,以及能量。
這樣看更合理一些。
我們這樣想,國家失去了劉備跟諸葛亮這樣的領袖,需要更多穩定人心的價值。對蜀中而言,關羽的價值趨近於零,即使他是元老派跟荊州派的大老之一。
相比之下,曾經扛起益州半片天的張飛,至少是巴地的英雄。
董和董允祖籍巴西,其後的尚書令呂乂也曾任巴西太守。周群,譙周,王平,張嶷,還有楊戲贊提到的一些人……都是巴人。
與其這樣舉例,不如我們反過來看:李嚴曾經跟諸葛亮申請立巴州。這會更好說明,巴人有意成為能夠發聲的力量。
巴蜀共益,而巴人在諸葛亮死後,站起來了。
他們的精神領袖是張飛,實質領袖是張紹。
甚至張飛傳末寫「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緜竹,與鄧艾戰,死」
張遵一個尚書,上什麼前線?也許他是諸葛瞻的監軍。
其實諸葛亮沒有要求劉禪或誰照顧他兒子,他根本覺得諸葛瞻難成大器。但諸葛瞻娶公主,任禁衛,入尚書台,與黃皓一同成為實權者。
若不是諸葛瞻鬥垮張家,那就是諸葛瞻在張家的支援下,來到這個高度。
這次要獻給大家的張飛,就是這樣子的了。
小時候有讀書,跟隨關羽劉備到道上混。幾乎完全是劉備的親衛隊長,到讓人看不清劉備的所為,是不是有哪些是張飛所推動的。
他以禮、武、義三招服人,不服的就去死吧。
即使有萬人敵之名,但到荊州才逐漸崛起,入蜀更成為巴地英雄。
張飛沒有能駕馭新兵的本領,卻能跟馬超合作,達成匡曹操的任務。若張飛馬超未逝,諸葛亮北伐豈不能打得比有趙雲姜維更出色?
而張飛對劉備的忠誠,終究換來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家族地位。
但要說到蜀漢的敗亡,張飛也不過是一隻拍動翅膀的蝴蝶罷了。
蜀漢諸臣論當代,張飛是頂尖的第一梯隊。
但後世呢?
三國三國,多少英雄,何嘗不是如此。
誰能知未來如何?
不如暢快淋漓的活過一回。
嘿,又有幾人能做到?
不過至少可以看看故事。
敬三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2會員
80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