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我們共同的選擇:《流麻溝十五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以一九五六年一月「綠島獄中組織案」(又稱「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為背景,由姚文智出品、周美玲執導的電影《流麻溝十五號》(Untold Herstory),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平實溫和地敘述台灣一段傷痕累累的歷史。電影一開始就以受刑者倒吊的、海天倒反的風景,進入受難者的視野;更捨棄了更具故事性與衝突的、本省籍的護理師嚴水霞(徐麗雯飾)或外省籍的舞蹈家陳萍(連俞涵飾),而是以「為何獲罪都一無所知」的高中生余杏惠(余佩真飾)視角,串聯起事件的因果與群像。

raw-image

  《流麻溝十五號》既是改編歷史的群像,述說故事的方式就不著重突顯於主角的成長歷程。即使電影一開始即宣稱「進來的人沒有名字,只有數字」,但只要有名字的角色,多具抉擇的意志,各有經歷與立場。藉由杏子的眼,保有獨立思想、暗中籌畫不合作運動、還教杏子讀書的嚴水霞,呈現的是對當權者來說罪證確鑿的「思想犯」;能藉由「練舞」避開勞動、與大隊長(馬力歐飾)以特殊關係獲知妹妹消息的陳萍,呈現的是眾人眼中等同通敵、實則只想明哲保身的「求生者」。原本無法決定是否參與「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的杏子,漸漸了解自己的處境,體會自己願意抉擇的立場,在嚴桑被帶走後,延續她「救人不分好壞,病人就是病人,該救就該救」的精神,讓臨盆的黃蔡昭娣(鄧筠熹飾)得到照顧並順利生下孩子。在那一刻,無論立場、身份為何,生命的降生成為所有女性一致的喜悅與希望。

raw-image

  電影更運用參差對照的手法,經濟地刻畫角色的關係。例如「思念」,陳萍經由特權見到妹妹陳果,卻是妹妹病重離世前的最後一面;嚴水霞與余杏惠家人的照片,均因拒絕「自願」寫下擁戴政府的血書而在面前燒毀。又例如「愛情」,大隊長與陳萍、林耀輝(徐韜飾)與余杏惠、廖素琴(安苡喬飾)與莊正雄(莊岳飾)、王銘(楊鎮飾)的三角關係,我們可以看到擁權者習於殺伐與施恩,受難者若非得謊稱一廂情願,便只能雙雙以身殉之,即使屈從亦逼自己麻木無感。又例如「母親」,嚴水霞堅持思想的自由獨立以致母子無緣,黃蔡昭娣為求保全孩子而選擇背叛,以及在台灣軍法處,丁窈窕在受刑前必須不得不與女兒分離……每一個「選擇」都是生命與尊嚴的剝離,最純粹的愛變得不可得的奢侈,反而成為當權者掠奪的目標與脅迫的把柄。

raw-image

  除了受害者的群像,《流麻溝十五號》亦讓威權體制下的「打手」呈現人性的一面,並不加諸絕對善惡的立場:嚴水霞救下的羅幹事(李雪飾),後來數次在女犯危困時試圖解圍;輕放不合作運動的男犯們、想保住陳萍的大隊長,只因站錯邊無法自保,臨被帶走前還向蔣介石的照片行軍禮;在「良心救國運動」中作為「岳飛」典範的小兵莊有福,在杏子被關碉堡時才經由詢問道出當初買油被拉走當兵、「阿婆還在等他回去」的真實苦痛。而最令人心酸的莫過於身為國民黨員、跟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來台卻被視作共匪的崔儀君,好不容易攔到蔣經國求他洗冤,卻只得到一句「這是時代的罪」、手臂一甩就被推託乾淨,終在碉堡發瘋反覆唸著「國旗怎麼是破布」──我們總會以為,只要擁護當權者、獨裁者,就能擁有正義與安全,甚至分享他們的權力,但事實是無論曾經擁有多大的選擇權,只要造成威脅,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被剝奪生命,成為當權者口中「時代的罪」或筆下「嚴為復審」,被拋進洪流滅頂,直至一樣的別無選擇。

raw-image

  電影裡還有一項參差對照,那就是同屬藝術的繪畫與舞蹈。舞蹈原是自由的、無聲的肢體語言,陳萍那抹飛舞的紅令人欣賞,亦令她出色,護她生命,卻也招來嫉妒。杏子稱讚她是藝術家時,她自嘲地說:「跳得好騙傻子,跳不好就騙自己。」當她終於獲得自由後,就完全放棄了跳舞。杏子的繪畫卻被鼓勵「記錄在這裡的日子是怎麼過的」,亦保留了陳萍妹妹陳果生前的笑貌與心願。藝術之美有一部分在於觀賞者的詮釋,在各自的標準下亦有高低之別,紛爭卻也緣由於此。過去無論是舞蹈、繪畫、歌唱或書寫,都會觸動獨裁者的敏感神經,成為「思想犯」;今日卻可能在刻意歧義的詮釋下歪曲歷史,獨裁者甚至可以成為自由的推手。相較之下,直樸的呈現固可貶損其缺乏「藝術價值」,卻也就少了歪曲的可能。當陳萍獲知妹妹的死訊,穿著紅裙從岩上跳海自盡,但為救跟著跳海的杏子而雙雙回到岸上時,那抹鮮豔的紅被晾在一旁,一如這部電影的選擇:愈真實驚心的經歷,愈不需要過度修飾,故而電影選擇平實而直白的陳述,只以節制詩意的畫面、綠島的自然環境點綴,如此才能遍及全齡,減少爭辯或「另作詮釋」的可能,觀影者只須直接理解這段歷史的事實,以及同理人心最原始的心願。

raw-image
raw-image

  《流麻溝十五號》的美都極其樸實,樸實就足以令人心驚流淚,例如嚴水霞赴刑前微笑的從容,證實與呼應了她說:「當犧牲來臨時,我們微笑以對,因為這是反抗的最高境界。」例如海潮翻滾泡沫如人的生命會絕,追求自由的意志卻不斷;天地倒轉的受難者視角,輕輕地代入沒有人該承受如此不人道的對待;甚至包括最被詬病的最後一幕裡,眾人相聚的畫面──固然那以藝術手法來說是太過粗糙的想像,卻也是最直白的心願──我們都在同一座島上,歷史可以重演、可為借鑑,要讓這塊土地維持自由民主的流動還是無處可逃的監所,則賴島上每個人共同的選擇。


「台灣為什麼不可以自治?」
「不然我們來創一個新國家好了。」
「欸不要亂講啦等等被抓去。」
「我只是說夢想而已,可以吧?」

  這段代表「思想自由」的對話,對當時白色恐怖的思想犯來說,只是在戀愛時隨口的玩笑,當年嚴水霞、莊正雄、林耀輝等「社會主義青年同盟」期待共產主義能改變台灣的願景,已從香港、中國、北韓等現況、從時代的演進證明發展的結果。時至今日,無論做何抉擇,只願思想不再有罪,而我們自由的選擇,是讓思想自由可以無限延續、無限實「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19會員
233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觀賞《流麻溝十五號》(Untold Herstory)之前,我心裡非常擔心會看到什麼令人膽顫心驚的刑求場景,沒想到電影幾乎全篇畫面均是海與天交織而成的清冷,劇情處理也相當節制,未出現超過我可以承受程度的血腥殘酷畫面,看得出來劇情已將史實上的殘忍程度調降不少。
Thumbnail
  觀賞《流麻溝十五號》(Untold Herstory)之前,我心裡非常擔心會看到什麼令人膽顫心驚的刑求場景,沒想到電影幾乎全篇畫面均是海與天交織而成的清冷,劇情處理也相當節制,未出現超過我可以承受程度的血腥殘酷畫面,看得出來劇情已將史實上的殘忍程度調降不少。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周美玲 類型:劇情、歷史 語言:外省腔漢話(我查了一下比起山東話更像膠東話,總之若有誤或重複我再來修改)、台灣腔漢話、台話、原住民語(泰雅)、日語、山東話、廣東話、海陸客語、英語等 片長:1小時53分鐘(113) 首映:2022年10月28日 觀影心得|2022.11.08
Thumbnail
電影資訊 導演:周美玲 類型:劇情、歷史 語言:外省腔漢話(我查了一下比起山東話更像膠東話,總之若有誤或重複我再來修改)、台灣腔漢話、台話、原住民語(泰雅)、日語、山東話、廣東話、海陸客語、英語等 片長:1小時53分鐘(113) 首映:2022年10月28日 觀影心得|2022.11.08
Thumbnail
  我們都在同一座島上,歷史可以重演、可為借鑑,要讓這塊土地維持自由民主的流動還是無處可逃的監所,則賴島上每個人共同的選擇。
Thumbnail
  我們都在同一座島上,歷史可以重演、可為借鑑,要讓這塊土地維持自由民主的流動還是無處可逃的監所,則賴島上每個人共同的選擇。
Thumbnail
剛看完《流麻溝十五號》,覺得各家影評都滿符合我個人的印象。這部的確是「火燒島政治受難者圖鑑」,而且以相當溫和的方式去表現他們。 先前看過一些爭議,但我很贊同朱宥勳的評論,電影預先用了淡化各方立場的方式,鼓勵大家思考以人的角度,去思考國家價值的問題。事實上也有些不得不,因為當時很多為理想而犧牲之人,
Thumbnail
剛看完《流麻溝十五號》,覺得各家影評都滿符合我個人的印象。這部的確是「火燒島政治受難者圖鑑」,而且以相當溫和的方式去表現他們。 先前看過一些爭議,但我很贊同朱宥勳的評論,電影預先用了淡化各方立場的方式,鼓勵大家思考以人的角度,去思考國家價值的問題。事實上也有些不得不,因為當時很多為理想而犧牲之人,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是近期滿期待的一部電影,因為曹欽榮在《流麻溝十五號》原書中,有關政治犯在綠島生活的描寫篇幅並不太多,而且書中主要的五個口述者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去綠島,第六個施水環只有被槍決前的六十幾封家書文字,也沒有口述。
Thumbnail
《流麻溝十五號》是近期滿期待的一部電影,因為曹欽榮在《流麻溝十五號》原書中,有關政治犯在綠島生活的描寫篇幅並不太多,而且書中主要的五個口述者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去綠島,第六個施水環只有被槍決前的六十幾封家書文字,也沒有口述。
Thumbnail
說真的,我沒有想過我會這麼著迷於時代改編劇。 亦舒的文字不是沒讀過,只是2021年的演繹,遠比張曼玉版本讓我揪心。可能那時我太年輕,那時還不懂感情與大人的執著與堅持,更不懂所謂的愛情不是小情小愛的你情我願而已。
Thumbnail
說真的,我沒有想過我會這麼著迷於時代改編劇。 亦舒的文字不是沒讀過,只是2021年的演繹,遠比張曼玉版本讓我揪心。可能那時我太年輕,那時還不懂感情與大人的執著與堅持,更不懂所謂的愛情不是小情小愛的你情我願而已。
Thumbnail
她們毅然遠離家園,出走港都,跨海開啟一段夢幻的尋親之旅,是為典型的公路電影,卻是非典型的女性電影,明顯是向30年前由雷利·史考特所執導的《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致敬,更用臺式的影像語彙,再次提煉了女權主義的精神。​
Thumbnail
她們毅然遠離家園,出走港都,跨海開啟一段夢幻的尋親之旅,是為典型的公路電影,卻是非典型的女性電影,明顯是向30年前由雷利·史考特所執導的《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致敬,更用臺式的影像語彙,再次提煉了女權主義的精神。​
Thumbnail
時序入秋,總不免讓人思緒紛飛,原本城市生活的人們, 偶而路見飄零的花落葉黃,在「荒島」裡平添了幾分相思, 懷緬起那些早已事過境遷,舊時回憶的的人與事… 
Thumbnail
時序入秋,總不免讓人思緒紛飛,原本城市生活的人們, 偶而路見飄零的花落葉黃,在「荒島」裡平添了幾分相思, 懷緬起那些早已事過境遷,舊時回憶的的人與事… 
Thumbnail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Thumbnail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