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米死亡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夥先畫了個靶:「怎麼可能十三個小時登頂馬納斯魯。看看大咖的時間,妳這個才爬山幾年的,怎麼可能?」然後曾格爾所有的提出的證明都被視為無效,可能做假。

出發前拍一張,登頂後拍一張,再拍了影片,都有時間註記,反對的人會說,假的,時間可以改,更有人懷疑,登頂影片是不是AI換臉,還有為什麼可樂罐還在,怎麼雪跡和幾天前都一樣,登頂影片,假的。山頂的雪怎麼下怎麼融,你有看到嗎?

曾格爾提出軌跡證明,有人研究考據一番,提出諸多疑點,懷疑是人為造假,但沒有人從原廠GARMIN哪裏得到最官方確實的說法,證實為假。她也願意提供機子檢證,但反對的人會說,機子可能不在妳身上。

就算不在她身上,當天就那麼一組人去爬,有照片影片佐證,她就是在團隊裏啊!但反對的人還是會說,照片的時間,是假的,不信。

靶心既是不信,提再多的證據也是枉然,因為一句:「有造假的可能」,就聊不下去了。

如果我們的靶心是相信呢?

照片、影片就是如實在那個時點拍攝的,自然地景就是這樣的如實變化,GARMIN的軌跡導出來就是這樣,真的就是一口氧氣都沒吸,大本營的認證官也如實的記錄著一切(不然可以直接廢了這個官,反正大家都不信),曾格爾的攀登過程,其實是很激勵人心的。

眾多山界的意見領袖瞄著「不信」的靶信,拚命找箭來射,卻少有人願意從「相信」的角度出發,相信她提供的資料的真實性,給予認可。

三年多前突然冒出一個爬八千的台灣女孩,名字是中性的「曾格爾」,大家很陌生,看著感覺不真實的新聞,她爬上了一座座的八千米大山。

有人說,她都是靠雪巴,但山總是要靠自己的手腳爬上去爬下來,不可能靠雪巴拉你上去扛你下來,八千米的冷與噴射氣流,還有多變的氣侯與雪崩,我沒去過,但看過記錄片,曾格爾有勇氣探索自己的極限,面對可能死亡的風險,就值得拍手。

她應該沒有自己的團隊與足夠的資源,不然大可以拍成記錄片,記錄微小的攀登細節與歷程,成為鼓舞人心的影片。

能在短時間內攀爬十一座八千米高山,第十二座馬納斯魯,在完美狀況下,13小時完登,為什麼不可能?

有人說,你看,雪巴有一段影片,雪積得很深,走來很吃力,她怎麼可能這麼快完成?難道,整段路都是這樣嗎?後面沒有好走的硬雪嗎?沒到過現場的你,怎麼判斷呢?

因為這些「不可能」的造假質疑,募資被凍結,各種基於臆測的酸言在網路到處亂竄,心念如不夠堅強,真的很可能被霸凌到想自殺都不意外。酸民留個言就走了,反正就當拉板凳看戲。

曾格爾自己的言語風格其實有時也不正經,不是那種正襟危坐,一板一眼,會和酸民槓上,也不意外。

加上之前未經確證的「小三」事件,更讓酸民見縫插針,想到就變化一下創意文句,酸度爆表。

一個自我挑戰,探索邊界的冒險,就這樣被模糊了焦點,「不信任」的靶心被射滿了箭。

而我相信她所說所提的證據一切為真。

我往「相信」的靶心瞄準,所有的一切也看來合理。

只是信也好,不信也罷,爬山本來就是歡喜甘願,她繼續爬她的八千,你我繼續在鍵盤前,信與不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倫太文 邊界旅棧的沙龍
5會員
18內容數
未來還沒來,過去的已過去,當下即永恒
2024/02/06
冽雪已至 又一個澟冬   夜行海上 漂浮的郵輪 找不到靠岸的港口   彈著黑鍵與白鍵 遊戲著樂音   我只能靜靜等待著 或許會再來的春陽 潤過那海風   徐徐吹來 慢慢風乾 潮溼的愛情
Thumbnail
2024/02/06
冽雪已至 又一個澟冬   夜行海上 漂浮的郵輪 找不到靠岸的港口   彈著黑鍵與白鍵 遊戲著樂音   我只能靜靜等待著 或許會再來的春陽 潤過那海風   徐徐吹來 慢慢風乾 潮溼的愛情
Thumbnail
2024/02/06
遇到對你犯錯的質疑,先不要反駁。嗅聞到戰爭開始,從槍管裏泌出的硝煙味時,就要提高警覺。靜靜聽對方陳述,試圖理解他要的補償方案。然後問:「那怎麼辦?」 對方應該會說想怎麼辦。如果想要事情不要鬧大,就順其意,危機應該可以解除。但如果第一時間反駁,爭論就會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彼此情緒上來,就會沒完
Thumbnail
2024/02/06
遇到對你犯錯的質疑,先不要反駁。嗅聞到戰爭開始,從槍管裏泌出的硝煙味時,就要提高警覺。靜靜聽對方陳述,試圖理解他要的補償方案。然後問:「那怎麼辦?」 對方應該會說想怎麼辦。如果想要事情不要鬧大,就順其意,危機應該可以解除。但如果第一時間反駁,爭論就會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彼此情緒上來,就會沒完
Thumbnail
2023/12/09
那年夏天,十九歲,七月盛夏,炙熱讓人暈眩。   背著二十幾公斤的背包,汗水依著喘息的節奏持續泪流。   我在丹大西溪躍動,那是濁水溪的上游,溪水真是濁灰。   露宿溪床,流星劃過夜空,快得來不及許完一個願望,就消逝在星夜。   我們溯源,想翻過準襲奪點。溪水終涸,迎來是岩質鬆碎的峭壁
2023/12/09
那年夏天,十九歲,七月盛夏,炙熱讓人暈眩。   背著二十幾公斤的背包,汗水依著喘息的節奏持續泪流。   我在丹大西溪躍動,那是濁水溪的上游,溪水真是濁灰。   露宿溪床,流星劃過夜空,快得來不及許完一個願望,就消逝在星夜。   我們溯源,想翻過準襲奪點。溪水終涸,迎來是岩質鬆碎的峭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這兩張照片,都是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一個是技術路線,一個是非技術路線,你看得出差別嗎? 除了左邊充滿岩石,右邊有很多雪可以走以外,最重要的是,兩個都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機會,都有風險與心理上的難度。 對台灣人而言,這是「攀岩」和「爬山」的不同。
Thumbnail
今天下午兩點,阿果帶著元植和我未竟的夢,再次啟程前往道拉吉里了。 第四次的攀登,不僅是台灣第一次有人爬同一座八千這麼多次,更期待他能突破這一條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的界線,終將無氧十四座八千米的大夢,收入囊中。 這真是一個令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呀!
Thumbnail
今天下午兩點,阿果帶著元植和我未竟的夢,再次啟程前往道拉吉里了。 第四次的攀登,不僅是台灣第一次有人爬同一座八千這麼多次,更期待他能突破這一條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的界線,終將無氧十四座八千米的大夢,收入囊中。 這真是一個令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呀!
Thumbnail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Thumbnail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Thumbnail
說也奇怪,2022一整年下來,台灣與山相關的最大消息竟然是某位登山客的造假與外遇事件,這實在是件令人感到遺憾的事。但對於我這個不常進入山林的人來說,卻也有機會開始思考「山」與「登山」的意義是什麼?這次的新聞,究竟又為何會發生?
Thumbnail
說也奇怪,2022一整年下來,台灣與山相關的最大消息竟然是某位登山客的造假與外遇事件,這實在是件令人感到遺憾的事。但對於我這個不常進入山林的人來說,卻也有機會開始思考「山」與「登山」的意義是什麼?這次的新聞,究竟又為何會發生?
Thumbnail
大夥先畫了個靶:「怎麼可能十三個小時登頂馬納斯魯。看看大咖的時間,妳這個才爬山幾年的,怎麼可能?」然後曾格爾所有的提出的證明都被視為無效,可能做假。 出發前拍一張,登頂後拍一張,再拍了影片,都有時間註記,反對的人會說,假的,時間可以改,更有人懷疑,登頂影片是不是AI換臉,還有為什麼可樂罐還在,怎麼雪
Thumbnail
大夥先畫了個靶:「怎麼可能十三個小時登頂馬納斯魯。看看大咖的時間,妳這個才爬山幾年的,怎麼可能?」然後曾格爾所有的提出的證明都被視為無效,可能做假。 出發前拍一張,登頂後拍一張,再拍了影片,都有時間註記,反對的人會說,假的,時間可以改,更有人懷疑,登頂影片是不是AI換臉,還有為什麼可樂罐還在,怎麼雪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領隊開心地說著「快到了唷~」 「騙人!每次都說這句話!」 「真的啦,就是那棟,很近了啦」領隊指著前面還有一段距離的小屋 「我天黑前到不了啦(哭腔)」此時我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腳程快的在1小時內就可以抵達了,但是我覺得我辦不到.... 「沒關係慢慢走,我會陪你的」 「我會走到凌晨啦!我很慢耶....
Thumbnail
領隊開心地說著「快到了唷~」 「騙人!每次都說這句話!」 「真的啦,就是那棟,很近了啦」領隊指著前面還有一段距離的小屋 「我天黑前到不了啦(哭腔)」此時我已經落後人家很多了,腳程快的在1小時內就可以抵達了,但是我覺得我辦不到.... 「沒關係慢慢走,我會陪你的」 「我會走到凌晨啦!我很慢耶....
Thumbnail
中央山脈深處,唯一的隊友就這樣從我眼前消失,彷彿過了一年,我才被巨大的「碰」驚醒,懸崖下方等待著我的,可能是血肉模糊的肉塊。 幸好不是,但也岌岌可危——開放性骨折。那天,整個山區只有我們兩人,我必須扛下急救、求援與維生的全責,在零下結冰的夜裡,陪他一起撐過去、等待外援,誓言一起平安回家...
Thumbnail
中央山脈深處,唯一的隊友就這樣從我眼前消失,彷彿過了一年,我才被巨大的「碰」驚醒,懸崖下方等待著我的,可能是血肉模糊的肉塊。 幸好不是,但也岌岌可危——開放性骨折。那天,整個山區只有我們兩人,我必須扛下急救、求援與維生的全責,在零下結冰的夜裡,陪他一起撐過去、等待外援,誓言一起平安回家...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其實不斷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想要爬到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去讀書會?言下之意,不免懷疑這趟出版史上最高海拔讀書是噱頭。 慶幸的是,詹偉雄大哥從來沒有質疑過我這個想法。我猜想因為這本書呼應著他這四年多來從事登山時不斷提到的:閱讀的身體性。
Thumbnail
其實不斷有人問我:你怎麼會想要爬到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去讀書會?言下之意,不免懷疑這趟出版史上最高海拔讀書是噱頭。 慶幸的是,詹偉雄大哥從來沒有質疑過我這個想法。我猜想因為這本書呼應著他這四年多來從事登山時不斷提到的:閱讀的身體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