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登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海邊、溪邊,台灣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去冒險,政府也害怕老百姓從事冒險性的戶外活動,只要有那個地方出了意外,就封閉不讓人去玩,或者設置太多安全措施,比如蓋欄杆或圍牆,把自然景觀都破壞了。

    前些年有「比基尼登山客」之稱的山友墜谷身亡事件,一開始輿論如同往常以批判角度為多,認為這種會著比基尼泳裝在山頂拍獨照的人,一定是愛現又莽撞的人。

    不過不之後,有關她的訊息披露愈多後,評論的觀點就有所不同了。首先,她是位傑出的登山友,雖然五年前才開始登山,但是只花四年就登完了台灣百岳,其中有九十七座都在攻頂後換裝穿比基尼拍照,用比較吸睛的方式讓民眾看見高山之美,而且她一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山裡頭,後來她攀登的都屬於探勘型路線,不是尋常好走的步道與山徑,包括這次她罹難所走的路線是中央山脈南三段,由盆駒山沿著陡峭稜脈,下到郡大溪支流河谷再往上接到無雙吊橋,她失足處不是一條既有山路,而是一道接近九十度的峭壁,僅容一個腳掌空間的路徑,崎嶇難行,搜救人員在這短短四十公尺就走了二十五分鐘的。據說這條路徑有原住民早年祖先的歷史遺跡。

    其次,這位比基尼登山客並不是莽撞之徒,她有攜帶GPS、衛星電話,以及一切必要裝備,並且安排留守人員以及詳細的登山計畫書,若不是因為山區的大雨而失溫,這次墜谷以她萬全的準備,應該也不至於罹難。

    當然,假如她有伴同行的話,情況也會不一樣,至少可以協助骨折受傷的她搭帳棚擋雨防濕。的確,獨自一個人登山是有風險的,這也是境內有許多大山的台中市南投縣已公告施行「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規定進入特殊管制山域,除了必須申請入山許可,還要由專業領隊帶領。

    是的,比基尼登山客沒有申請,當然更沒有領隊,但是我有很多朋友,那一個不是經常背包一揹,就獨自往山裡走,一個人行走在山野間,獨自面對廣漠、壯麗又神秘的大自然,那種心靈的滿足,是不足為外人道也,因此對於像她這麼有經驗的傑出登山客,而且每年有一百多天是走在山裡面,一定要找到伴同行,的確也算是強人所難的。

    不過,她的罹難,卻也讓社會大眾知道,預防登山失溫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她的遺體被發現時,除了已穿著禦寒衣物之外,也用衣服、鋁箔、甚至外帳覆蓋身體來保暖,但是因為受傷無法搭帳棚擋風遮雨,終究還是失溫致死。

    據統計,登山意外事故,雖然最先引起的也許是受傷或其他各種因素,但最後真正致死的原因大多是失溫。不一定要冷到下雪才會失溫,其實即使溫度還好,但是因為潮濕而迅速由皮膚蒸發水份帶走的體溫,或者颳風的風寒效應,都會在或許不是太冷的季節而失溫休克。人體的體溫只要低於攝氏28度,即使在設備最完善的醫院中,也是無法救活的,因此,野外活動的保暖應該是第一要務。

    所以在野外要保持衣物的乾燥,過夜時找個能遮風避雨之處,而且要準備能快速產生熱量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隨時補充足夠的熱量。

    感覺寒冷時千萬不要喝酒,記得看過一些早期的電影演過,救難犬脖子上掛了一瓶白蘭地,這是非常錯誤的示範。因為喝酒造成的溫暖感覺是一種假象,酒精能夠使我們的心跳加快,皮膚的微血管擴張,雖然立刻會讓我們覺得溫暖,但其實體溫流失得更快。

    寒冷時我們覺得皮膚會冰冷,是因為我們的周邊血管收縮,這本來就是身體用來減少體熱流失掉的防衛方式,但是我們喝的酒卻會阻斷了這個身體的防衛本能,反而失溫得更快。

    另外,登山時最好選擇「防水透濕」材質的機能衣,一方面能夠阻止雨水淋濕卻同時又能將汗排出,能讓身體保持乾爽舒適之外,也能維持體溫。

    台灣四面環海卻擁有許多高山,是非常獨特的高山島,很適合從事各種自然活動,但是任何戶外活動都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只要我們具備相關的知識,了解大自然,就可以將危險降到最低。

    就像當初先民渡過黑水溝來到台灣般的開疆闢土,我們也要鼓勵孩子,鼓勵自己,勇於冒險,探索世界,開拓視野,建立自信。不過,就像我的好朋友,海洋學家蘇達貞教授常說的:「偉大的冒險家從不做冒險的事」,因為大部分的意外,除了輕忽之外,都來自於我們的知識不足。

    我們要了解大自然,而不是要害怕大自然,我們要謙卑地接近大自然,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千萬不要因為活動的意外而阻礙了我們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一個人去爬山吧!你會慢慢感受到山有多麼可親。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人文的山,意指登山背後的文化。本書從西方的登山史及美國形成一套面對自然的荒野哲學談起,接著轉向東方,談論漢文化下人與自然的關係,最後回到台灣的登山發展史,及當前迫切的問題與原因,並嘗試建構一個台灣新戶外文化的方法。山,不只是山,是人賦予了山價值與意義。筆者將試論登山及文化資產之「自然地景
Thumbnail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Thumbnail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登山是一項各種年齡都能夠進行的運動,從小朋友到大大朋友,也算是門檻很低的一項運動,更有很大部分的人會將登山作為維持健康的規律性運動,除了鍛鍊到下肢,心肺功能也是同步加強。 台灣是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 台灣的地形有著很多的高山,海拔3000公尺以上有258座
Thumbnail
登山是一項各種年齡都能夠進行的運動,從小朋友到大大朋友,也算是門檻很低的一項運動,更有很大部分的人會將登山作為維持健康的規律性運動,除了鍛鍊到下肢,心肺功能也是同步加強。 台灣是世界上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 台灣的地形有著很多的高山,海拔3000公尺以上有258座
Thumbnail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Thumbnail
「為什麼要登山?」     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峰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這句傳誦世界的名言,相信台灣大多數家長是不認同的,若是孩子以這個不像答案的答案回答父母的質疑,一定會被罵,認為這是狡辯,是藉口。     除了反對孩子登山,我們也禁止他們接近
Thumbnail
「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經典名言,吸引無數人向山而去,說出這句名言的人便是英國有名的探險家喬治·馬洛里,擁有無數登山經驗,最後在嘗試攀登聖母峰時喪命。書中提及許多馬洛里寫給妻子的書信,他在信中對妻子情感濃烈,更使人困惑,馬洛里對山所著的魔,使他拋下家庭而最終不再復返的山,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經典名言,吸引無數人向山而去,說出這句名言的人便是英國有名的探險家喬治·馬洛里,擁有無數登山經驗,最後在嘗試攀登聖母峰時喪命。書中提及許多馬洛里寫給妻子的書信,他在信中對妻子情感濃烈,更使人困惑,馬洛里對山所著的魔,使他拋下家庭而最終不再復返的山,究竟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Thumbnail
山友之所以為山友,是對山的追求,所得到的樂趣,大到可以接受各種「吃苦」。
Thumbnail
最近有「比基尼登山客」之稱的山友G哥墜谷身亡消息傳出後,一開始輿論如同往常以批判角度為多。台灣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去冒險,政府也害怕老百姓從事冒險性的戶外活動,只要有哪個地方出了意外,就封閉不讓人去玩,這是很可惜的事。
Thumbnail
最近有「比基尼登山客」之稱的山友G哥墜谷身亡消息傳出後,一開始輿論如同往常以批判角度為多。台灣的父母不希望孩子去冒險,政府也害怕老百姓從事冒險性的戶外活動,只要有哪個地方出了意外,就封閉不讓人去玩,這是很可惜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