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臼.味緒》表演家合作社劇團

2023/01/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點:正港小劇場
時間:2022-11-20 14:30
推薦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actioncorporation2014)
《心臼.味緒》源自表演家合作社2020年作品《媳婦的廚房守則》,導演謝淑靖將婆媳於廚房鬥菜橋段重編後,更動劇名強化「客家元素」後二度登臺。
《心臼.味緒》由客語詞彙組成,「味緒」這個辭常常出現於客家電視臺的行腳節目,也比較容易由字面猜出原意--氣味、味道、滋味;至於「心臼」就比較難從字面上推敲了,意指「媳婦」。在媳婦與味道之間加個間隔號,明示了一個家的味道通常是一家之「煮」決定,傳統家庭中,負責掌廚的通常是女主人/媽媽/婆婆,如果婆媳同住,且媳婦也會參與備餐,則媳婦習慣的味道對這個家來說屬於「新增」或「附加」。
《心臼.味緒》源自表演家合作社2020年作品《媳婦的廚房守則》。2022年,導演謝淑靖將《媳婦的廚房守則》中婆媳於廚房鬥菜後合解的橋段加以擴充、重編,並且更名《心臼.味緒》強調這個故事發生於客家家族,重新登臺演出。
婆媳廚房鬥菜過招,同桌共餐和解。(圖片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sangi.hung.9)
《心臼.味緒》中,婆婆是嫁入客家莊葉家的臺灣福佬人,丈夫早逝守寡多年,努力延續葉家的客家滋味;媳婦是中國廣東人,大兒子在中國擔任臺幹時相戀領證結婚,企圖將粵菜煲湯文化帶入葉家;小兒子的女友則是飲食習慣美國化的美籍華人,於小兒子留美期間認識,論及婚嫁。3位女性角色對飲食習慣的執著,皆建立於想像及刻版印象之上。
以小兒子的女友為例,就算是ABC,既然父母都是華人,想在美國大城市找到專賣中國各省分的食材的超市根本不是難事,也可網購,父母一定煮過中式菜色,大城市也找得到中式餐廳、港式飲茶與客家小館,ABC女孩對客家食物幾無認識且接受度那麼低,符合臺灣人對歐裔或非裔美人飲食習慣的刻版印象與想像,但完全不符合現實中ABC的飲食經驗。
本劇一開場,婆婆榮獲模範母親受表揚,媳婦為婆婆做了一桌子菜,婆婆卻連上桌都不願意,堅持自己吃不慣粵系菜色,但婆婆其實是福佬人,當初由福佬菜轉客家菜吃得慣,為什麼客家菜轉粵菜吃不慣?這年頭媳婦多的是不會或不願下廚,難得遇到一個願意煮、愛煮且煮得好,婆婆通常樂得享清福。婆媳衝突樣態變化萬千,可以得到一個不要那麼刻版印象,不以為難媳婦、不合作、擺譜刷存在感的婆婆嗎?
婆媳妯娌拿老照片取笑諸位男性,和樂融融。(圖片提供:https://www.facebook.com/sangi.hung.9)
此外,全劇四分之三情節,都在鋪陳婆婆為了守住客家味道、葉家味道,和廣東媳婦強勢帶來的廣東味道大戰三百回合,經過多次謀合,才終於抓到應對分寸,接納和解。而ABC女友一出現,婆婆和媳婦馬上就放下一切堅持與成見,接納ABC女友的飲食意見與說法,婆媳妯娌三人和樂融融......婆婆和媳婦態度忽然180大轉變所謂何來?
以《心臼.味緒》為劇名,配合這般角色設定,「族群融合」「美中臺大和解」的意圖昭然若揭,讓本劇由心結到衝突白熱化爭吵、到最終握手言,樣板也好,老梗也罷,不問其間轉折是否有原因合邏輯,不意外地最終迎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圓滿大結局。
我以為1983年日本家庭連續劇《阿信/おしん》中,阿信與媳婦的互動,都不如《心臼.味緒》婆媳互動那麼古典與老派。21世紀都過了五分之一,還在演上個世紀的婆媳衝突戲碼。鬥菜是全劇唯一亮點,可惜了多位戲精演員。
----------
製作人:李道弘
編劇、導演:謝淑靖
舞美設計:李婕綺
燈光設計:黃義彬
服裝設計:洪美娟
音樂設計:王品心
演員:洪仙姿、李易璇、羅永昌、鐘秋山、賴永洲、顏資媛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3會員
182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