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填補這份微妙而如影隨形的不安,我將時間投入到整理新家的所有事物,以及探索並適應周遭的生活環境。 拿著相機走訪這片區域的大街小巷,拍攝風土人情,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常常讓當地居民對我的舉動感到好奇,居民的好奇為我提供了契機,讓我主動與他們搭話。憑藉著多年前我曾在電視台製作節目與拍攝紀錄片10幾年的經驗,我總能輕鬆地與陌生人建立對話的橋樑。通常他們會熱情地分享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以及生活中的趣事。這些珍貴的都市田野調查交流,讓我對新環境有了更深的理解,豐富了我的視野,也成為了我在藝術創作上重要的靈感來源。
清晨時分,我常在河堤邊慢跑,用規律的步伐舒緩身心,同時練習舞蹈的肢體動作,透過身體的律動釋放壓力,為下一次舞踏表演積蓄能量,構思推出全新的舞劇作品。
除此之外,我受聘於台北教育大學西畫社,教授學生們創作,並利用課餘時間在校內的雕塑工作室製作作品。當時雕塑教授對我的作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主動表示願意親自指導我的捏塑技巧。與此同時,我也接到新的畫作展覽邀請和舞踏表演機會,以及擔任戲劇肢體開發工作坊的老師,我將所有的時間與心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就這樣繁忙的生活成為我逃離混亂現實的唯一出口,那些困擾我的感情問題,尤其是與H小姐相關的事,也被我刻意壓抑到內心最深的角落,鎖進了無人能觸及的抽屜裡。
生活的安穩與平和,如似一層薄薄的表面張力,支撐著我們的關係。看似平靜,卻隱約有種壓抑著的危機潛伏其中。
每天我把自己徹底包裹在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安全泡泡裡,假裝那些陰影已經被拋諸腦後。事實上某些未解的裂縫並沒有真正消失,而是被我暫時掩蓋起來,這壓在心底的石頭,隨著時間推移雖然它的重量不再明顯,但依然存在,偶爾在深夜孤寂的時刻,未解的問題會悄悄闖入我的心房,使其隱隱作痛。
其實,那時的我更需要的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恐懼,誠實地與自己和C君對話。但我還是一樣選擇逃避,用藝術築起一座堡壘,將自己與真實隔開。
傷口,若不真正面對,是無法痊癒的。
父親的癌症進入末期,祖母因中風住進了安養中心,現實的沉重如疾風驟雨般席捲而來,將我拉回了地面,讓我的生活被迫徹底改寫。 我每天奔波於醫院和安養中心之間,把所有的心力投入到照顧父親和陪伴祖母。 看著父親逐漸憔悴的身影,我的心被無形的手緊緊攥住,而祖母在安養中心的每一次微笑,又像一道微弱的光,撫慰著我的不安。 陪伴家人成了我生活的全部重心。我深知,這些時間是無法重來的,因此更加珍惜,這是我此刻能為家人所做的唯一事情。 這段現實的牽引,逐漸改變了我與C君的相處模式。那些曾經愉快的出遊和共享的歡樂時光,漸漸被削減淡出了我們的日常。 對我而言在我心中占據最重要的位置,便是能夠陪伴父親與祖母,與C君的相處也就自然地退居次要了。就在這種情境中,我萌生了一個想法。C君的母親孤身住在新竹,而我因父親和祖母的病情,更加深刻體會到陪伴對年長者的重要性。
於是,我向C君提議,每週五工作結束後,他回新竹陪伴母親,直到星期天再返回台北。這樣,將來他的母親若不在了,他也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 C君在沉默片刻後點了點頭,接受了這個提議。我們心照不宣地達成了這個新的安排。這個決定,也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轉折點。
從那以後,每週有三天,C君會回到新竹與母親相處,而我則留在台北。這樣的安排帶來了一種微妙的變化,我們的生活不再彼此緊密相連,而是拉開了一些距離,並且讓我擁有了許多與自己相處的個人時光。
C君不在時,我的日子在短暫的寧靜中流轉。我開始思考與重新審視我們的關係,是否兩個人必須時刻緊密相連才能維繫感情?或者,適當的距離反而能為彼此創造更健康的平衡?
她的按讚與留言變成了某種恆常的存在,難以忽視,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她與C君的互動,像是微妙的蛛絲,縈繞在我的視線中。
認識與慕名C君的人本就很多,會在C君臉書上留言和按讚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告訴自己,這只是普通的社交互動。但某種說不清的直覺卻在心裡拉起警報,提醒我有什麼不對勁。
過去的經歷或許讓我變得敏感,也或許是這段關係早已在裂縫邊緣搖搖欲墜,我的內心對這種異樣的察覺更加放大。 W小姐的名字像某種不可名狀的符號,時刻提醒著我一個潛在的威脅,無論我多想轉移注意力,它卻偏偏成為心中揮之不去的影子。
不知不覺中,我開始留意C君與她的互動。每一次看到他們的留言往來,或是那看似普通的對話,我內心的不安便像被輕輕拉扯的繩結,一點點繃緊。這已經不只是出於懷疑,更像是一種來自潛意識的暗示,提醒著我去正視那些我不願面對的事實。
這段日子,我的內心被撕裂成兩個世界。一邊是父親病情日益惡化帶來的痛苦與對時光的珍惜,另一邊是C君和W小姐互動帶來的不安與猜測。 現實的壓力與感情的隱憂,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將我緊緊困住,我的心中充滿矛盾與隱憂。
在滑動C君手機的每一刻,心裡都帶著僥倖的希望,但現實卻一次次冷酷地證明我的直覺是對的。
果不其然,在C君的手機訊息中,我發現C君與H小姐的聯繫從未中斷,他們依然頻繁約會與交往,而另方面C君與W小姐每日多次互傳曖昧信息,話語間滿是輕佻與甜蜜…這些,那些,每一字句都深深刺進我的心。
嫉妒與痛苦攪動著我的情緒,無法停息的風暴,瞬間摧毀了我用力堆砌起的平靜。 那些甜言蜜語如同一根根尖刺,將我的理智一點點瓦解。我開始不停地問自己,為什麼C君還要跟我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我還要忍受這一切?為什麼他需要這麼多不同的刺激?為什麼這種事件的輪迴不斷地存在?是我有問題?還是他?
不久後,她的動態上陸續出現了與C君出遊的照片,每一篇發文都充滿對兩人相知相遇的珍貴緣分的描繪。
從我的角度來看,她的行為似乎刻意展現親密,並向我發出某種無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