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清楚的那些委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好奇的問話,揪出了童年的記憶。茅草屋裡,有個又蓬又捲的短髮女孩,在家排行老二,黝黑的膚色,大大的眼睛。在過去的生活中,除了必要的應對之外,跟父母很少有其他的談話,也許這是那個年代普遍的狀態。

女兒對我的成長背景感到好奇,甚麼都想問。放學回到家,也總是雞哩瓜拉的講不停,話特別很多。眼前多話的小女兒與當年那個極少與父母閒聊的我,形成強烈的對比。

兒時的恐懼與憂傷

記得,小學的某日早晨,我換上學校制服,準備上學去。就在踏出房門的同時,聽到外頭有人大聲斥責怒罵,仔細聽,那是爸爸的聲音。突如而來的怒罵,擾亂了清晨的寧靜,嚇得我膽戰心驚。

「發生了什麼事了!」,「媽媽呢!我要去找媽媽。」心想飛奔到媽媽身邊就不必害怕。在那念頭一閃的當下,卻傳來媽媽傷心哭泣的聲音。頓時,我全身僵直愣在房門口:「不會吧!媽媽哭了」。這讓我感到安全堡壘,已經遭到瓦解。這樣的處境,真的讓人不知何去何從,面臨害怕、恐懼了無計策,只能杵在原地任驚恐侵蝕。

女兒好奇的提問,揭開我成長的帷幕,原來當年幼小的心靈深處,常感到茫然與孤單,對於父母間的隔閡,有著深沉的憂傷與恐懼。即使過了幾十年,不管上弦、下弦或滿月,在那月光底下,我仍感到一份特別深的孤單,而那憂傷也未曾遠離。

想要開心生活,更渴望被關懷

童年時光的屋簷下,全家一起開懷談笑的日子,似乎沒有發生過。不苟言笑的媽媽,玩笑開不得。曾經大膽嘗試對媽媽說說玩笑話,結果換來嚴厲的苛責:「不正經」,還切齒責罵:「三三八八」。活在不斷被媽媽要求的日子當中,過起來很緊繃,學會聽話避免被責罰,這是童年的生存之道。不過我的童年並非完全沒有笑容,只是那些畫面裡頭,鮮少有父母的蹤影。

有一回,我不小心發現了一個秘密,這驚人的發現非常重要。我看見媽媽對感冒中的弟弟無比呵護,疼愛有加。這一幕令人雀躍。喔!我懂了,「只要感冒,就能擁有媽媽溫暖與疼愛」。身體一向都很好的我,在心裡頭許下小小的願望:「我要感冒」。果然,有一天真感冒了,媽媽特意給我熬粥,還叮囑小心燙口:「慢慢喝」。感受媽媽的愛「哇!這一切多麼美好呀!」。不過這個體驗只是我生命中微量片段。

迷惘的求學旅程

小學階段,一、二年級課業表現還令人滿意,但小三以後,猶如被禁錮般的無從伸展,一路下滑來到中後段的成績。記憶中,小三之後的考試,我作答速度流暢驚人,流暢到是非題任意寫上OXOOX,而選擇題任意填上12431。填充題更是亂寫一通,格子補滿就是了。當時知道自己這樣做,卻不知道為何這樣做。知道這樣做不好,卻無力阻止自己這樣做。面對課業的退步,手足無措不知何從。曾多次試圖挽救,不過,才冒出頭的念頭,卻遍尋不著力處。這些過往刻劃在心底,想忘也忘不了。

求學階段困惑特別多,不敢向大人求解,任困惑將自己淹沒。脆弱的心靈,害怕表達,害怕被拒絕,害怕不被大人所了解。心裡面講不清楚的委屈與渴望無從傾訴。說不出口的困頓,期待有人可以來為我解惑。

不過沒說出口,誰有這種能力,可以看透孩子的需求?又有誰能清楚,我在心靈底層正著急尋找出口。最終,得見不了陽光。只好無力自我宣告「算了吧!就這樣!隨便…」。放棄被愛被關注的渴望。「趕快長大吧!」別再做無謂的掙扎了。於是,心門從此閉鎖。

對照 同理

成長中的我,敏感且脆弱,渴望沒被滿足,恐懼沒被安撫。如今,我的孩子,正處於這樣的年紀,我能滿足她心中的渴望嗎?恐懼感是否曾經侵擾她的心靈?她會經常感到不被認同嗎?我自認了解孩子,但孩子也這樣認為嗎?我自認愛孩子,但孩子感受的是還是壓迫

洗頭不開心

那天,女兒洗頭,頭髮吹乾之後,帶著明顯不高興的臉色,刻意晃過我面前。進入房間,用力彈坐在床上,嘴嘟嘟生悶氣的說:

「媽媽,我剛剛洗頭已經很認真了,怎麼好像都沒有洗乾淨!」

我說:「妳頭髮這麼長,沖洗時需要多花一點時間,妳可能有忽略的地方喔!」

我的回應語氣平和,但不知為何女兒因此嘴巴更翹,甚至還哭著說:

「媽媽,我跟你說,我有照你說的方法認真洗呀!就是洗不乾淨!」

看見孩子為了洗頭這小事而哭泣,心中起了煩躁。心想,這有什麼好哭的。儘管如此,強忍住性子的回應她說:「下次洗頭,用心一點就好了。」

這是很平常的回答,不過女兒聽了之後,不得了了,她哭得更大聲。

「媽媽,妳都不懂我的意思!我沒有不用心。」

唉呦~~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的話沒有安撫功效!怎麼了!哭得更大聲!

我沒罵她呀!我哪裡不懂她了?

發現隱形的指責

孩子睡了,夜也深了。沉靜的夜裡,反覆思索女兒剛剛落下的淚。靜心下來思考,才驚覺我自以為沒有責罵孩子的對話中,隱藏著傷人的否定與指責。當下毫無知覺。

是啊!「下次洗頭,用心一點就好了。」這句話另一面的意思是「這次不用心」。孩子用心洗頭後,正為洗不乾淨而落淚,我卻在這裡否定她的用心,對孩子而言這是責罵,一種不被了解的感受我的回應阻斷孩子表達的意願。難怪,話越說越糟糕,心中佈滿委屈說不清楚的女兒,感覺不被眼前一直信賴的媽媽所了解,眼淚因此更多。

換個視角,看見孩子如此美好

孩子依我教的方式洗頭,是對媽媽的信賴。洗頭過程努力認真,如此用心、盡責。但是,我卻投以隱含指責、否定的語意,作為回應。難怪她會感到委屈,認為媽媽不懂。以現在的語言,我可能會得到「你很難聊ㄟ」的評價吧。孩子在事件當中,這麼真實呈現美好在眼前,我就是少了欣賞的眼光,以至於沒能力及時給予讚賞。省思到這裡,對孩子深感抱歉。

過去,我曾是那個滿心期待被了解的孩子,當期待落空會被巨大的失落感纏身,這是非常不舒服的狀態,我怎遺忘了呢我盡然也讓孩子陷落在這種狀態之中!

現在,我是女兒最期待的對象,我必得好好的調整看孩子的視角,還得學習貼切的表達。而洗頭事件,還在家中發酵。這發酵時期,只要孩子願意努力不放棄,誰說這不是最佳洗頭方策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跟悉貞的童年經歷也很像,缺失的愛,渴望被認同,所有無助無從下手,悉貞已經很棒了!不要過度苛求自己,妳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妳更知道不想讓小時候的傷,複製在孩子身上,悉貞已經很棒了,希望妳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能療癒過去的自己❤️
這份覺察在我育兒生涯時很薄弱,所以現在經歷孩子青春期衝擊很大,但有覺察能調整改變都還來的及,妳是個用心的媽媽🧡超棒的!
你把孩子的心寫得那麼真切。其實,在伴侶的面前,我發現也像孩子一樣的言語,把對方弄得不知所措。直接表達關心和被關心,都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假裝不了,沒有實際操演過,沒有家庭培養愛的表達習慣,說的話永遠是冷的,就算這顆心都已經發燙了。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8
在我們的成長背景當中,我們沒學過好好表達。我們的言談大概都是在生活當中被遣移默化。好的不好的一概都吸收。所幸這個年代,資訊發達。多了許多的學習資源。好好說話,真的很不容易。謝謝你的留言回饋,我有被你鼓勵到。
笑眼狐狸-avatar-img
2022/12/07
父母的心意總是能夠一點一點傳達給他的,有時候表達方式是一輩子的功課。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7
期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更快去接住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真正了解孩子。
零-avatar-img
2022/12/06
有個會反思的媽媽很幸福呢!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6
媽媽和孩子一起幸福。
avatar-img
悉貞的沙龍
70會員
25內容數
孩子長大了對我說: 「媽媽妳以前很可怕﹗會把我趕出去。」這是孩子當年的恐懼。 「我們沒怎樣,妳也會莫名其妙打我們。」這是孩子曾經的委屈。 孩子直指我的錯,但聽起來像是控訴,心裡很不是滋味,不舒服。
悉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假日,走在山谷間的吊橋上,前頭的人已走遠,後頭的人卻步停在橋頭。恰好使我獨自在吊橋中央緩步。當時山谷的風聲流動,天地的寬廣,似乎只為我而來。霎時,我的心突然慢了下來,覺察的視角,往深處裡探究。 我發覺自己正處在一種矛盾中。一方面,我愛著這份與自然貼近的感覺,享受天地帶來的暢懷;一方面害怕天地的無垠
Thumbnail
2025/04/21
假日,走在山谷間的吊橋上,前頭的人已走遠,後頭的人卻步停在橋頭。恰好使我獨自在吊橋中央緩步。當時山谷的風聲流動,天地的寬廣,似乎只為我而來。霎時,我的心突然慢了下來,覺察的視角,往深處裡探究。 我發覺自己正處在一種矛盾中。一方面,我愛著這份與自然貼近的感覺,享受天地帶來的暢懷;一方面害怕天地的無垠
Thumbnail
2025/04/12
這是一首充滿意境的現代詩,描寫了上班途中與晨光、雲朵互動的過程,最後以綿綿春雨作結。詩中運用許多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將自然景物賦予生命力,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Thumbnail
2025/04/12
這是一首充滿意境的現代詩,描寫了上班途中與晨光、雲朵互動的過程,最後以綿綿春雨作結。詩中運用許多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將自然景物賦予生命力,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Thumbnail
2023/09/14
秋季初來,夏韻不去。 這是一年一會的約定, 還是不期而遇的撞見。  樹梢上,你們玩起躲貓貓, 陽光下,你追我跑笑哈哈。  挽著夏,秋說甚麼也不鬆手, 纏著夏,秋怎麼玩都嫌不夠。  聽說秋蟬歌心愁, 秋說秋纏要留下光軸。
Thumbnail
2023/09/14
秋季初來,夏韻不去。 這是一年一會的約定, 還是不期而遇的撞見。  樹梢上,你們玩起躲貓貓, 陽光下,你追我跑笑哈哈。  挽著夏,秋說甚麼也不鬆手, 纏著夏,秋怎麼玩都嫌不夠。  聽說秋蟬歌心愁, 秋說秋纏要留下光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彙整自ig貼文「隱形創傷」留言 我覺得我好像完全可以理解跑去跟石頭說話,耗了一整天的感覺。之前你說過,我在和你一起晾衣服的時候,跟你說到妳是試管寶寶的事,說得像是秘密像是你並沒有的什麼⋯⋯我很抱歉😞在你這麼小的時候給了你這樣的感覺,那時候我也無法分辨大人講的那些話。 因為回想起這件事我想也許
Thumbnail
彙整自ig貼文「隱形創傷」留言 我覺得我好像完全可以理解跑去跟石頭說話,耗了一整天的感覺。之前你說過,我在和你一起晾衣服的時候,跟你說到妳是試管寶寶的事,說得像是秘密像是你並沒有的什麼⋯⋯我很抱歉😞在你這麼小的時候給了你這樣的感覺,那時候我也無法分辨大人講的那些話。 因為回想起這件事我想也許
Thumbnail
當人們越來越年長,便越來越不會處理事情,有些時候還不如小孩子的處理來個爽快。 童言無忌,有些時候的童言童語,倒是讓事情處理不好的大人,該好好學習。 有個孩子的媽總是因為軟弱,常被欺負,她雖然想進了方法,看盡了所有心靈書籍,甚至還做了心理輔導,女兒看在眼裡,最後也忍不住說了~媽媽,如果你覺得委屈,下次
Thumbnail
當人們越來越年長,便越來越不會處理事情,有些時候還不如小孩子的處理來個爽快。 童言無忌,有些時候的童言童語,倒是讓事情處理不好的大人,該好好學習。 有個孩子的媽總是因為軟弱,常被欺負,她雖然想進了方法,看盡了所有心靈書籍,甚至還做了心理輔導,女兒看在眼裡,最後也忍不住說了~媽媽,如果你覺得委屈,下次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小女兒從八月初開始上小一的暑期先修班,她的5/1人生角色和很姐姐的6/2很不相同。雖然不是眾樂樂的類型,但總是會被選為站在C位的台柱,或者是被賦予引導其他小朋友進入正軌的任務。 但她有一個軟肋,從前幾天開始隱隱發作。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Thumbnail
小女兒從八月初開始上小一的暑期先修班,她的5/1人生角色和很姐姐的6/2很不相同。雖然不是眾樂樂的類型,但總是會被選為站在C位的台柱,或者是被賦予引導其他小朋友進入正軌的任務。 但她有一個軟肋,從前幾天開始隱隱發作。實在出乎我的意料。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會為孩子擔心得太多, 總是急於想教會孩子些什麼, 擔心孩子太過計較得失, 擔心孩子不懂人情世故, 但這些過度的擔憂和焦慮, 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壓力,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到頭來也會傷害了自己。 其實,父母只需要陪伴就好, 就像蜜蜜說的,我只需要陪著她一起哭,一起笑就好。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會為孩子擔心得太多, 總是急於想教會孩子些什麼, 擔心孩子太過計較得失, 擔心孩子不懂人情世故, 但這些過度的擔憂和焦慮, 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壓力,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到頭來也會傷害了自己。 其實,父母只需要陪伴就好, 就像蜜蜜說的,我只需要陪著她一起哭,一起笑就好。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純真的童年, 但打從幼兒園畢業, 進到小學, 一切就變調。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個快樂純真的童年, 但打從幼兒園畢業, 進到小學, 一切就變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