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就算死,也要催你交稿

《不可思議》就算死,也要催你交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日本都市傳說 x 出版業鬼故事 |

|  我用死亡,成全你的暢銷  |

󠀠

這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書腰文案。雖然這個書名的辨識度很低,光看書名根本不知道這是本什麼樣的書,是哪一類的書,書名餵進google還會優先跑出維基百科之類一堆不相關的東東。

󠀠

但書腰文案下得真好啊!短短兩句話就直接框出了受眾。

󠀠

raw-image


故事由第一人稱視角出發,主角是個寫過都市傳說和靈異主題的作家。有一天,某大出版社的王牌編輯向他邀稿,希望他能針對曾經住過並發生不可思議事件的房子,作為新的書寫題材。這位編輯甚至自告奮勇,願意陪同作者回到那間房子「場勘」。

󠀠

就在場勘當天,編輯從那間房子的窗戶邊墜樓,送醫幾天後便身亡了。但根據主角的印象,那間房子的窗戶是打不開的呀!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

󠀠

過了一陣子,主角竟然收到了該名編輯寄來的mail!

Mail內容寫著,編輯本人住院時所經歷的「瀕死」經歷。編輯表示,應該沒有人有機會把自己死前所看見、遭遇到的一切記錄下來,所以她想這麼做,希望能提供給主角作為寫作題材。

󠀠

OK,我知道看到這裡應該感到很毛、背後一陣涼才對。但我心裡想的卻是:喔我的天,日本編輯真的是有夠變態的啦!

󠀠

這個編輯將死之際,還牽掛著作者的稿子進度,甚至死之後還要寫mail來催稿。對工作鞠躬盡瘁到這個地步,到底有什麼毛病?!

󠀠

但事情當然沒有這麼單純啦!編輯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對作者這麼執著、這個主角又做了什麼才遇到這麼多不可思議的事件......一件又一件拋出來的謎團,讓人超級想往下看。

󠀠

尤其最後結局忽然來個大翻轉,讓人同時冒出「蛤?!!」「天啊!」「居然有這種事!」各種複雜的心情湧上來。(不能暴雷,只好提供我當下冒出的OS)

󠀠

雖然現實往往比靈異故事更荒唐,機掰的人也比鬼還可怕,出版業的大家自己肯定每天都在經歷各種鬼故事。那就,推薦給下班之後還想看別人的不可思議故事的人吧XD

󠀠

#不可思議

皇冠文化集團



------------------------------------

粉絲團 粗劣的厭世香菜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dwordtalk

avatar-img
粗劣的厭世香菜的沙龍
14會員
43內容數
有關各種觀影心得碎碎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昨天點開了日劇《#騎上獨角獸》,看了兩集,是個新創公司的創業勵志故事。在公司第三年,產品遇到用戶數量上不去的瓶頸期時,這個小小的團隊終於開始想到要對外行銷。 󠀠 看著他們慌亂地忙了一陣,或網紅合作或現場體驗,或沮喪或終於試出成效,不禁想起我前陣子剛看完,並畫線筆記不停的《品牌的技術和藝術》。 同樣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剛開始使用電子閱讀器的時候,偶爾還是難免會抱著和一般平板比較的心態,一不小心就忘記,這是兩樣完全不同訴求的使用工具。 󠀠 有一次,我說,我覺得電子閱讀器的處理速度與靈敏度,比平板慢得好多。 󠀠 A編工事中 說,他覺得這樣的速度是一種產品的區隔與特色,反而讓自己更能專注於用這個載體來閱讀。不求快,
昨天點開了日劇《#騎上獨角獸》,看了兩集,是個新創公司的創業勵志故事。在公司第三年,產品遇到用戶數量上不去的瓶頸期時,這個小小的團隊終於開始想到要對外行銷。 󠀠 看著他們慌亂地忙了一陣,或網紅合作或現場體驗,或沮喪或終於試出成效,不禁想起我前陣子剛看完,並畫線筆記不停的《品牌的技術和藝術》。 同樣
我有時會想,星座(或稱之占星學)對人們之所以有療癒的效果,也許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星象資訊,對現狀的困境與低潮找到歸因。 󠀠 「啊,原來是XX逆行啊」 「所以這種無力感,是大家都會有的啊」 讓我們放過自己,少一點對自己的自責。由無盡的痛苦迴圈中,轉為比較能正視、接受並處理當前的情緒。 󠀠
剛開始使用電子閱讀器的時候,偶爾還是難免會抱著和一般平板比較的心態,一不小心就忘記,這是兩樣完全不同訴求的使用工具。 󠀠 有一次,我說,我覺得電子閱讀器的處理速度與靈敏度,比平板慢得好多。 󠀠 A編工事中 說,他覺得這樣的速度是一種產品的區隔與特色,反而讓自己更能專注於用這個載體來閱讀。不求快,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病人住進加護病房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敗血性腦病變,都不會動了,可是護理人員們卻發現每天晚上的某個時間,他的右手就會突然舉起來去掐自己的脖子,力道之大,得他們兩個人阻止才壓得下來,到最後不得已只好把那隻右手給約束起來,但只要時間一到,那隻右手就會開始拉扯欄杆像要再舉起來一樣⋯⋯
那男人拿了張黑白泛黃的照片給我,畫面拍攝的是一農舍場景,有竹簍、木桶,還有曬衣竿,尋常鄉村背景,熾熱的夏天,兩個小男孩穿著汗衫在庭院內玩耍,他們人手一把木棍,抬頭望向那顆在空中被拋擲的西瓜,像在比賽誰能在降下的瞬間精準地剖開一樣。 畫面最前方站著另一個男孩,從形貌來看一眼便能看出不是本地人,他穿著
網路上流傳過幾個有關恐懼的心理測驗,列出四扇門、四種森林或是六個隧道,讓人選感覺最恐怖的,根據所選的答案分析你正害怕或逃避的是什麼,乍看答案會覺得好準,不過當你細讀每一扇門後就發現,其實每一種都怕,如選冰窖的是害怕失望和受傷,難道他不害怕選荒廢樓梯間的死亡,或破敗小木屋的窮困?
這病人住進加護病房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敗血性腦病變,都不會動了,可是護理人員們卻發現每天晚上的某個時間,他的右手就會突然舉起來去掐自己的脖子,力道之大,得他們兩個人阻止才壓得下來,到最後不得已只好把那隻右手給約束起來,但只要時間一到,那隻右手就會開始拉扯欄杆像要再舉起來一樣⋯⋯
那男人拿了張黑白泛黃的照片給我,畫面拍攝的是一農舍場景,有竹簍、木桶,還有曬衣竿,尋常鄉村背景,熾熱的夏天,兩個小男孩穿著汗衫在庭院內玩耍,他們人手一把木棍,抬頭望向那顆在空中被拋擲的西瓜,像在比賽誰能在降下的瞬間精準地剖開一樣。 畫面最前方站著另一個男孩,從形貌來看一眼便能看出不是本地人,他穿著
網路上流傳過幾個有關恐懼的心理測驗,列出四扇門、四種森林或是六個隧道,讓人選感覺最恐怖的,根據所選的答案分析你正害怕或逃避的是什麼,乍看答案會覺得好準,不過當你細讀每一扇門後就發現,其實每一種都怕,如選冰窖的是害怕失望和受傷,難道他不害怕選荒廢樓梯間的死亡,或破敗小木屋的窮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