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2017年開始使用手工皂洗澡後,皮膚乾癢的狀況有所改善,然後使用手工皂就停不下來了,一開始是網購手工皂,但總是有季節之分、香味不喜的問題產生,於是我就走上了DIY手工皂的不歸路。做過幾次的沐浴皂後,手癢癢的我想要嚐試著做別種類的皂,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洗髮皂,於是在網路上查詢皂友們提供的洗髮皂配方做參考,想著自己是短髮,偏中乾性,於是再度查詢各種有益頭髮的油脂,調配適合自己髮質的洗髮皂。在網購了蓖麻油、芥花油、山茶花油、何首烏粉、雪松精油……等之後,開始了製作洗髮皂。
第一次調配洗髮皂配方並製作的過程及心得。
皂名:何首烏洗髮皂
製作日期:20210529
脫膜日期:20210606
成皂日期:20210630
配方(成品配方,非原訂配方):
蓖麻油153g,30%,皂化價0.127,INS值95,氫氧化鈉19.431
芥花油101g,20%,皂化價0.133,INS值72,氫氧化鈉13.433
棕櫚油103g,20%,皂化價0.142,INS值143,氫氧化鈉14.626
椰子油101g,20%,皂化價0.191,INS值258,氫氧化鈉19.291
山茶花油50g,10%,皂化價0.134,INS值108,氫氧化鈉6.7
氫氧化鈉(不超脂不減鹼):(19.431+13.433+14.626+19.291+6.7)/0.99=74g
純水:74*2.5=185g
添加物:雪松精油20ml、何首烏粉20g
總油量:508g,完成品:約750g
材料成本總計:323元,單皂成本/75g:32元
記錄與心得:
陽春電子秤最小秤1g,油品秤重時總是很難拿捏,這次竟然幾乎都多秤幾克!!難道是天熱心不靜所以手不穩?第一次試作洗髮皂,油量設定少量500g,但是就因為量少,使用電動攪拌器沒多久就攪拌過於overtrace,造成何首烏粉沒有完全打散,臨時多加純水繼續攪拌,入膜時仍然非常不易,皂液表面無法平整。
在預計脫膜日時明顯看出皂仍偏軟未硬化,繼續延後天數脫膜。之後6日脫膜時,下層的皂軟的像紅豆餡,脫膜失敗,可能是配方有問題,原本純水量就高於2.3,也可能是後來臨時加的純水量太多,下次需改進。
量測PH試紙,顏色介於9-10間,偏9。
因夏天氣溫高水份蒸發快,切皂晾皂時較薄的手工皂已可以使用,17-18日連兩天取了洗髮皂來試洗,洗的感覺:起泡力一般,泡沬細密,頭皮潔淨力OK,洗後不會有過份出油的情況,頭髮吹乾後清爽略帶膨鬆,還有些滑溜,看來天天洗頭也可以。適合中乾性肌,中短髮。
結論:配方是失敗的,1.芥花油、2.篦麻油太快trace造成純水加太多、3.椰子油等硬油比例過少,這些都是造成皂體軟爛像紅豆餡的原因。
第二次製作洗髮皂的製作過程與心得,配方有進行修改。
皂名:何首烏洗髮皂
製作日期:20220313
脫膜日期:20220321
成皂日期:20220430
配方(成品配方,非原訂配方):
蓖麻油401g,40%,皂化價0.127,INS值95,氫氧化鈉50.927
棕櫚油300g,30%,皂化價0.142,INS值143,氫氧化鈉42.6
椰子油122g,12%,皂化價0.191,INS值258,氫氧化鈉23.302
山茶花油100g,10%,皂化價0.134,INS值108,氫氧化鈉13.4
棕櫚核仁油78g,8%,皂化價0.156,INS值227,氫氧化鈉12.168
氫氧化鈉(減鹼):(50.927+42.6+23.302+13.4+12.168)/0.98*0.95=138g
水:138*2.2=304g
添加物:何首烏粉30g、雪松精油20ml、快樂鼠尾草精油10ml
總油量:1001g,完成品:約1400g
材料成本總計:687元,單皂成本/160g:77元
記錄與心得:
此為重設配方,將芥花油取消掉改增加蓖麻油量,然後製作時取椰子油時誤倒入棕櫚核仁油,可能洗後感會有些黏膩。
製作時室溫24度,油和鹼水溫度為31度和34度,攪拌過程很順利,trace很快,約攪拌15-20分鐘,然後依序加入何首烏粉和精油,再繼續攪拌5分鐘,全程沒有使用自動攪拌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即製作完成。
原先訂2天後脫膜,但洗髮皂偏軟,拖到了21日才進行脫膜,脫膜前先進冷凍庫冰了半天,略變硬的皂寶變得容易脫膜,只是表面水氣過重,但皂內的水氣也被逼了出來。
量測PH值,PH試紙顏色在8-9之間,偏9。
皂寶表面可以看出何首烏粉略有小結塊,下次製作時可以先進行篩粉。
洗的感覺:起泡力一般,泡沬細密,頭皮潔淨力OK,洗後不會有過份出油的情況,頭髮吹乾後不夠清爽膨鬆略帶黏膩,但用擦髮巾包起來悶個十分鐘後再吹乾頭髮,有不錯的護髮效果。適合中乾性肌,中短髮。
結論:配方還可以,但成果是失敗的。因為椰子油倒錯成棕櫚核仁油,造成洗後頭髮有點黏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