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都沒有照顧過我,爸媽年紀大了可以跟我請求扶養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是導演是枝裕和的經典作品,故事改編自1988年的日本巢鴨兒童遺棄事件,講述了四個小孩是由母親與不同的男人所生下,母親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期待與別的男人共組家庭,將四個孩子遺棄。

而這四位孩子因為遭到母親的遺棄,無法離開家裡、無法上學(因為沒有報戶口的關係),更是不能讓別人知道,最後四個孩子有一位死亡,長子雖然盡責的面對生活起居的各種困難,但是內心卻仍然渴望過著正常的青少年生活。

而在導演安排的劇情下,都透露出這個悲劇並非無人知曉,只是被刻意忽略,算是間接控訴社會的冷漠[1]。


像這樣的社會案件其實並不是個案,在拋家棄子多年後,因為年老需要人照顧,而回過頭來,希望子女可以盡扶養義務的案件,屢見不鮮。

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感到無奈與心寒以外,真的必須要被父母予取予求嗎?


誰有扶養義務?

  • 依照法律規定,直系血親間互負扶養的義務[2]父母跟子女間就是直系血親的親屬,父母要應扶養子女,子女長大以後也對父母有扶養的義務。
  • 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的時候,直系血親卑親屬是第一順位的義務人。

父母如果有謀生能力,還可以跟子女要扶養費嗎?

如果父母有退休金或是有固定的資產,例如房租收入等等,而這樣的收入是可以維持生活的話,子女就不負扶養義務。

也就是法律上是看父母有沒有收入或資產可以維持生活,如果父母沒有辦法維持生活的話,就必須由子女負扶養義務。


子女如果曾受到父母不合理的對待,可以減免扶養義務嗎?

  • 依照民法規定父母對子女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子女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子女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也就是子女還是要對父母負扶養義務,但是可以減輕應該負擔的金額)
  * 對子女為虐待、重大侮辱或其他身體、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 對子女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
  • 但是如果已經有上述情形,而且情節已經達到重大的話,法院可以免除子女的扶養義務(就是子女不用再對父母負擔任何的扶養費)

就前面《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裡面所描述的情節,是媽媽遺棄小孩,任由小孩自身自滅(有可能達到身體及精神上的虐待),後來也沒有再寄錢過來了(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就依我國民法來說,可能已經達到情節重大,而可以由法院免除子女對媽媽的扶養義務。


[1] 日本名導是枝裕和家是最好的故事 https://tw.news.yahoo.com/%E6%97%A5%E6%9C%AC%E5%90%8D%E5%B0%8E%E6%98%AF%E6%9E%9D%E8%A3%95%E5%92%8C-%E5%AE%B6%E6%98%AF%E6%9C%80%E5%A5%BD%E7%9A%84%E6%95%85%E4%BA%8B-072021014.html

[2] 民法第1114條規定:「左列親屬,互負扶養之義務:一、直系血親相互間。二、夫妻之一方與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間。三、兄弟姊妹相互間。四、家長家屬相互間。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一種潮流叫法律-温毓梅律師的沙龍
44會員
92內容數
2024/12/12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刑法對於人民的居住安寧有一個特別的保障,那就是設立了一個侵入住居罪,典型會構成侵入住居罪的案例 1.像是明明知道房子是別人的,一時好玩?自己偷偷跑到別人家就可能會成立侵入住居罪。 2.又像是跑到別人家的土地也算數喔!就有查到一個判決是因為辯稱要撿手機跑到別人家的院子,結果法院不採
Thumbnail
2024/12/12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刑法對於人民的居住安寧有一個特別的保障,那就是設立了一個侵入住居罪,典型會構成侵入住居罪的案例 1.像是明明知道房子是別人的,一時好玩?自己偷偷跑到別人家就可能會成立侵入住居罪。 2.又像是跑到別人家的土地也算數喔!就有查到一個判決是因為辯稱要撿手機跑到別人家的院子,結果法院不採
Thumbnail
2024/06/17
本來以為內容應該是類似前幾年的魷魚遊戲,結果看了以後大為震撼,裡面有很多對白都非常的血淋淋,其中每個人所身處的樓層,總共就是分為8個樓層,應該是暗指階級制度,資本主義,而且裡面有很多很藝術形式的呈現方式。 《The 8 Show》是一場既殘酷又有趣的生存遊戲,其規則簡單卻充滿挑戰:只要參與者沒有人
Thumbnail
2024/06/17
本來以為內容應該是類似前幾年的魷魚遊戲,結果看了以後大為震撼,裡面有很多對白都非常的血淋淋,其中每個人所身處的樓層,總共就是分為8個樓層,應該是暗指階級制度,資本主義,而且裡面有很多很藝術形式的呈現方式。 《The 8 Show》是一場既殘酷又有趣的生存遊戲,其規則簡單卻充滿挑戰:只要參與者沒有人
Thumbnail
2024/03/26
由温毓梅律師、徐因皜法務共同撰文 去年(2023年)7月,台灣的線上遊戲界出現了轟動一時的歷史性判決!網路名人丁特(真名薛弘偉),對遊戲巨頭遊戲橘子,提出《消保法》對決訴訟。結果丁特大勝,拿下了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為玩家權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1] 時間倒帶,回到2021年的起點。丁特豪擲台幣
Thumbnail
2024/03/26
由温毓梅律師、徐因皜法務共同撰文 去年(2023年)7月,台灣的線上遊戲界出現了轟動一時的歷史性判決!網路名人丁特(真名薛弘偉),對遊戲巨頭遊戲橘子,提出《消保法》對決訴訟。結果丁特大勝,拿下了三倍的懲罰性賠償金,為玩家權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1] 時間倒帶,回到2021年的起點。丁特豪擲台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Thumbnail
父母跑來要錢,是相當頭痛的問題。無論對方是不是稱職的爸媽,再怎麼說都是生下自己的人,如今有難需要孩子協助,置之不理又好像有點太無情,但自己本來就生活不太容易,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給父母了。偏偏爸媽好像就打定主意要錢,開始軟硬兼施,還揚言不給錢就提告,弄得孩子簡直欲哭無淚。
Thumbnail
父母跑來要錢,是相當頭痛的問題。無論對方是不是稱職的爸媽,再怎麼說都是生下自己的人,如今有難需要孩子協助,置之不理又好像有點太無情,但自己本來就生活不太容易,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給父母了。偏偏爸媽好像就打定主意要錢,開始軟硬兼施,還揚言不給錢就提告,弄得孩子簡直欲哭無淚。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Thumbnail
近年新聞中可以發現有許多不負責任的家長在拋家棄子多年後,因為年老需要人照顧,而回過頭來,希望子女可以盡扶養義務,像這樣的社會案件其實並不是個案,而是屢見不鮮。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感到無奈與心寒以外,真的必須要被父母予取予求嗎?請看本文介紹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如何應對…
Thumbnail
近年新聞中可以發現有許多不負責任的家長在拋家棄子多年後,因為年老需要人照顧,而回過頭來,希望子女可以盡扶養義務,像這樣的社會案件其實並不是個案,而是屢見不鮮。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感到無奈與心寒以外,真的必須要被父母予取予求嗎?請看本文介紹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如何應對…
Thumbnail
以現在這種科技發達講求真實性的年代,還存在著這樣充滿解釋空間的的條文實在是有點罕見。「孝敬」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每個人來講意義也都不太相同。有人覺得「給錢」就是孝敬,也有人認為單純給錢是不夠的,除了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還必須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陪伴。
Thumbnail
以現在這種科技發達講求真實性的年代,還存在著這樣充滿解釋空間的的條文實在是有點罕見。「孝敬」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每個人來講意義也都不太相同。有人覺得「給錢」就是孝敬,也有人認為單純給錢是不夠的,除了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還必須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陪伴。
Thumbnail
雖然社會對單親家庭普遍的印象都是相對負面,認為只有一個大人總是難以提供孩子最健全的照料。但每位單親父母其實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絕大多數會產生單親家庭的原因都是夫妻離異,雖然獨自照料孩子是相當辛苦的事,但比起繼續與不適合的配偶生活,他們都明白,趁早離開彼此對孩子和自身而言才是最好的。
Thumbnail
雖然社會對單親家庭普遍的印象都是相對負面,認為只有一個大人總是難以提供孩子最健全的照料。但每位單親父母其實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絕大多數會產生單親家庭的原因都是夫妻離異,雖然獨自照料孩子是相當辛苦的事,但比起繼續與不適合的配偶生活,他們都明白,趁早離開彼此對孩子和自身而言才是最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