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面前識人心 第九回 余光中〈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鵬勛的讀書心得 @garysidea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曉風散文,風格多變。最著名的特色是「亦秀亦豪」,最卓越的表現是結合耶穌。其他作家當然也會寫到經典,但總會變成經典的眾多見證者之一。為了表現對經典的震撼,淡化了從事件得來的情感;也有專門傳福音的文章,多半以虛構故事包裝經典。往往人物不夠生動,情感不夠深刻。而曉風散文兩者兼具,感性的故事中蘊藏經典。文章流暢了,感情也豐富了。

  在一般的散文中,曉風引用詩句或《聖經》都非常自然。普通作家會先描述事件,類比經典名句。但是,曉風的引用是夾雜在她的口語。明明是另一個人的事情,卻變得像她自己的故事。

  在書信的寫法上,因為開頭要先寫對方的稱呼總有點死板。但曉風反而利用這點優勢,讓讀者有個具體的對象。不斷呼喚對方的名字,加深印象。並敘述多個事件,堆疊感情。傳福音的文章也經常這麼寫,但純粹只將故事延續。導致文章越長,感情越少。

  《佛經》或《聖經》和一般書籍,同樣都是書。現在叢書眾多、網路發達,許多人誤把抄書當著書。讀別人的文章是好事,但要有自己的洞見。曉風的散文,能夠天衣無縫地引用名篇。靠的就是淵博的學識,深入的思考。這又必須有堅強的毅力,強壯的精力才能負荷。所以在看曉風寫感觸,要跟她一起動動腦。看曉風寫景物,也要想到讓自己出去走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鵬勛的讀書心得的沙龍
10會員
33內容數
沒有限定主題
2025/02/08
伺服器測試驗證SIT純新人分享面試重點與系統組裝 下一篇文章預計或從開機之後的注意事項開始
Thumbnail
2025/02/08
伺服器測試驗證SIT純新人分享面試重點與系統組裝 下一篇文章預計或從開機之後的注意事項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一)認識莎岡的最佳鎖鑰 臺灣文壇大師葉石濤〈吳濁流論〉曾對作家的處女作,提出以下的見解:「大凡從一個作家的處女作,能看得出來這作家的稟賦,潛藏的才華、風格、氣質等諸要素,並能預知這作家將走的路徑和命運,委實很少作家能完全擺脫處女作的束縛,跳出了它的限囿。……如欲解開一個作家作品的秘密,闡明他作品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中英文翻譯是變通的藝術,譯者須精通兩門語言,還要熟悉中西雙方的文化、歷史背景。但翻譯這件事卻不受重視,我們只記得作者,卻不記得把書介紹給我們的譯者。中文、英文文學有什麼不同呢?翻譯那麼冷門,為什麼余光中仍投身於翻譯事業呢?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就如同其書名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真的在講小說外的作家故事 朱宥勳為本書作者用「評傳」的寫法。 一邊以介紹作家的生平故事,一邊以自己的觀點來評析影響作家人生的關鍵時刻。 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期,文學史經歷哪些浪潮,代表的作家有哪些 這本書會一一介紹~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Thumbnail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人,回憶往事,時而岔題、記憶混淆、敘說往事猶疑、卻步......這樣的文學手法,是石黑一雄最擅長的技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