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都有義務去回應他們|紀錄片《九槍》影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發生於2017年的社會事件「九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說明,我認為整體來說大概可以分成下列兩種說法:

1. 吸毒移工盜車甚至傷人、襲警且企圖強搶警車,在混亂中遭執勤員警開了九槍當場擊斃。

2. 移工因遭僱主勞動剝削,逃逸後以打黑工維生,終日生活在不見天日的惶恐中,後來靠毒品自我麻痺。最終因毒品危害身心,可能在用毒之後精神亢奮的狀態下犯了盜車、損害他人財物、傷人等罪行,甚至企圖襲警、強搶警車,在混亂中遭執勤員警開了九槍當場擊斃。

而我想多數人應該會選擇接受第一種說法,並且齊聲討伐吸毒者、竊盜者、襲警者,認為犯罪的人死有餘辜,因為這種解釋簡短又明瞭。更有甚者,可能有人激憤《九槍》這種幫罪犯發聲、打壓基層員警的爛片,憑什麼能得金馬獎。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九槍」這件事情本來就不會隨著犯罪者的死去而結束,不管蔡崇隆最後有沒有拍出這部紀錄片、不管這部紀錄片有沒有得到金馬獎,死者的幽魂、生者的傷痛都會一直存在。

也許有人還不知道,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文學或影視作品直接點出外籍移工在台灣的困境(或者你也可以說是討論移工們對台灣社會環境帶來的衝擊),這些作品卻從來沒有受到主流民意的重視。例如2008年作家顧玉玲的書籍《我們》、2010年何蔚庭的電影《台北星期天》,而相關紀錄片更是豐富,隨手捻來即有:2008年的《八東病房》、2010年的《T婆工廠》、2012年的《麵包情人》、2016年《再見可愛陌生人》、2020年《逃跑的人》.....

這些作品其實都已經一而再再而三指出台灣社會在外籍移工的議題上有許多漏洞與缺失:勞動法則雙標、僱傭關係不良、文化適應衝突...等,且當中部分作品不能免俗的已經指出陳加害者的身分:可能是態度官僚的公務承辦人、可能是惡意欠薪的工廠雇主、可能是巧立名目的仲介公司、當然也可能是某些移工自己,然而政府看見了嗎?大眾聽見了嗎?當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情況當然永遠不會改變、悲劇當然會再重演、幽魂當然會繼續飄盪。

如若不是此次「九槍事件」另外一位受害者是一位台灣的基層員警,又有多少人會在五年後繼續討論「九槍」、繼續討論「阮國非」?

我無意在此為阮國非吸毒、破壞民眾車輛(或者是盜車)以及襲警的行爲做辯護。但如果你看過上文提及的那些作品的其中一部,甚至你在看新聞的時候多停留一分鐘,你起碼會理解為什麼秘錄器裡那位拿石頭丟人、偷車的阮國非與越南家人口中那位溫柔、懂事的阿非會天差地遠如此不同。

raw-image

(下文有雷)

如果完完整整的看過《九槍》,你絕對會被秘錄器的畫面給震攝,但震攝你的絕對不會只是阮國非異常的行為,也不會只是那連續碰碰碰的九發子彈,而是中了九槍的阮國非如何「不被當成人」一般的倒地自生自滅。

我不是員警,也不曾遭遇生命危險,但按照邏輯推斷,就連惡貫滿盈的槍擊要犯張錫銘林春生都能中彈後送醫,難道阮國非的殺傷力會比這兩個人還可怕嗎?為什麼會讓他在現場流血而死呢?

我這麼問,絕對不是要指責在現場值勤的陳姓員警。其實紀錄片也明白指出:陳姓員警才剛從警校畢業不久,當時又是一人執勤,在現場確實承受了莫大的壓力。所以他們也採訪了資深的員警(猜想陳姓員警應該是拒絕受訪),該名資深員警對於警察的教育制度、出勤制度、用槍訓練都表示了強烈的擔憂與不滿,但這次員警的聲音政府聽見了嗎?大眾聽見了嗎?在新聞的熱潮過去後,又有誰能陪著要寫無盡報告或者挨告的員警呢?

《九槍》採訪了阮國非的家人朋友,採訪了資深員警,也將陳姓員警家人的心聲放進影片中,甚至也採訪了仲介公司,讓仲介公司的老闆暢所欲言他們的如何在移工身上找到生存邏輯。雖然我認為跟蔡導演以往的作品比起來,《九槍》的火力已經小了很多,這次導演不太用他一針見血的觀點去搓破某些人的誇誇其談,但我想這也是因為導演不願意將影片帶入正反兩派的簡易思維裡。

不管你對這則社會事件持有什麼看法,誠摯建議你可以先看過電影再做最後的評論,《九槍》電影製作單位陸陸續續有在開做非售票的放映報名,可以到這裡刷看看。

如果真的報名不到《九槍》的放映會,也可以依照這份片單,找一下其他的影片來看看。或許弱者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都有義務去回應犧牲者的一些要求,而通常犧牲者都是弱者--尤其這個不幸的事件中有兩個犧牲者。

後記:也想在這裡提醒導演(雖然他應該九成九九九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在數位時代,有些時候某些做法可能需要與以往不同。例如除了崔紀鎮、湯美玉等法官,一般人很難輕易找到《島國殺人紀事》當中其他糊塗辦案的公務員的大名(雖然影片中幾乎有一一唱名),但如今不管知不知道阮國非案細節的人,都可以搜出陳姓員警的大名以及一些個人資料。尤其本片因為陳姓員警的缺席(當然這應該是因為他自己拒絕被拍攝),使得原本是「兩個受害者」的設定稍有失衡,這個失衡又會在網路上繼續擴大成另外一種紛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音人生
17會員
10內容數
想在森林裡彈琴,卻下起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但回過頭來,期待密錄器真相代表對與錯的道德律法框架,以及紀錄片刻意製造回到案發地點的「詩意影像」和死者過往日記的口白,似乎用來增加感傷與可憐 ,並且交叉配置(蒙太奇)著家屬訪談的「資訊」,大致上說死者是一位很乖的小孩,如此並置有一種「詭異」的感覺。
Thumbnail
但回過頭來,期待密錄器真相代表對與錯的道德律法框架,以及紀錄片刻意製造回到案發地點的「詩意影像」和死者過往日記的口白,似乎用來增加感傷與可憐 ,並且交叉配置(蒙太奇)著家屬訪談的「資訊」,大致上說死者是一位很乖的小孩,如此並置有一種「詭異」的感覺。
Thumbnail
由 2017 年的爭議案件出發, 電影主軸描述了移工在台的困境, 但引用的案件太強烈反而有點拉走電影的方向。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由 2017 年的爭議案件出發, 電影主軸描述了移工在台的困境, 但引用的案件太強烈反而有點拉走電影的方向。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九槍》,歡聲四起。這是台灣的移民工議題首次進入主流觀眾的眼中。但在掌聲外,是網路上一波波的罵名,認為該片袒護吸毒惹事的犯罪者、批評依法行事的警察,然而當時《九槍》僅放映五場,許多給予負面評價的網友,在尚未觀賞、了解電影內容前,已在心中宣判《九槍》有罪。
Thumbnail
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九槍》,歡聲四起。這是台灣的移民工議題首次進入主流觀眾的眼中。但在掌聲外,是網路上一波波的罵名,認為該片袒護吸毒惹事的犯罪者、批評依法行事的警察,然而當時《九槍》僅放映五場,許多給予負面評價的網友,在尚未觀賞、了解電影內容前,已在心中宣判《九槍》有罪。
Thumbnail
昨天,看了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作品《九槍》。九槍,是指警察對一名移工開了九槍。一句話、一則新聞,一般時候,看過也就看過去了。電影裡,導演放進案發現場警察密錄器的畫面,總長約三十分鐘,分成三段穿插呈現。
Thumbnail
昨天,看了今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得獎作品《九槍》。九槍,是指警察對一名移工開了九槍。一句話、一則新聞,一般時候,看過也就看過去了。電影裡,導演放進案發現場警察密錄器的畫面,總長約三十分鐘,分成三段穿插呈現。
Thumbnail
《模範計程車》由同名網路漫畫改編,父母被殺害的被害者家屬張省哲(金義聖飾)承繼父業營運計程車公司,同時經營青鳥基金會關懷被害者家屬。張代表表面上原諒了殺人犯,是位貫徹「以善制惡」的偉大人物,卻暗地裡與金道奇司機(李帝勳飾)成立代客復仇模範計程車服務。
Thumbnail
《模範計程車》由同名網路漫畫改編,父母被殺害的被害者家屬張省哲(金義聖飾)承繼父業營運計程車公司,同時經營青鳥基金會關懷被害者家屬。張代表表面上原諒了殺人犯,是位貫徹「以善制惡」的偉大人物,卻暗地裡與金道奇司機(李帝勳飾)成立代客復仇模範計程車服務。
Thumbnail
我可以直接的說我喜歡這部電影,但是本片就是有再明顯不過的缺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或許是國片的弊病,再棒的導演、再棒的演員、再棒的劇本,欠缺說故事能力還是一場空。像是最近空有美學,敘事架構卻混亂的《緝魔》;甚至穩坐臺灣國片龍頭的《海角七號》在愛情與音樂兩條故事線毫無平衡,那我們今天的主題《第九分局》?
Thumbnail
我可以直接的說我喜歡這部電影,但是本片就是有再明顯不過的缺點,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或許是國片的弊病,再棒的導演、再棒的演員、再棒的劇本,欠缺說故事能力還是一場空。像是最近空有美學,敘事架構卻混亂的《緝魔》;甚至穩坐臺灣國片龍頭的《海角七號》在愛情與音樂兩條故事線毫無平衡,那我們今天的主題《第九分局》?
Thumbnail
《緝魔》《狂徒》《第九分局》在院線時候沒跟到,覺得很可惜。最近都上了串流平台。我說看就看! 《緝魔》 《緝魔》原本期待犯罪、懸疑、驚悚、刑偵電影,但劇情鋪陳直白不怎麼懸疑,沒什麼反轉,男主角刑警辦偵查過程太過理所當然,配角大多只是為了成全主要角色而存在的工具角。許多情節似乎開了個頭,好像有什麼故事在
Thumbnail
《緝魔》《狂徒》《第九分局》在院線時候沒跟到,覺得很可惜。最近都上了串流平台。我說看就看! 《緝魔》 《緝魔》原本期待犯罪、懸疑、驚悚、刑偵電影,但劇情鋪陳直白不怎麼懸疑,沒什麼反轉,男主角刑警辦偵查過程太過理所當然,配角大多只是為了成全主要角色而存在的工具角。許多情節似乎開了個頭,好像有什麼故事在
Thumbnail
什麼送中、五大訴求、CHINAZISM,我通通不說,小市民一個,不懂政治,OK?我只想針對警隊昨晚一連串做法去講,假扮抗爭者去拘捕、在維園開兩發真槍、在太子站無差別追打市民,這是維持社會治安的紀律部隊所為嗎?抑或是脅「止暴制亂」之名破壞社會安寧的恐怖分子? 假扮抗爭者已不是第一次,利用擺平黑社會的手
Thumbnail
什麼送中、五大訴求、CHINAZISM,我通通不說,小市民一個,不懂政治,OK?我只想針對警隊昨晚一連串做法去講,假扮抗爭者去拘捕、在維園開兩發真槍、在太子站無差別追打市民,這是維持社會治安的紀律部隊所為嗎?抑或是脅「止暴制亂」之名破壞社會安寧的恐怖分子? 假扮抗爭者已不是第一次,利用擺平黑社會的手
Thumbnail
記者會本來是用作解畫的。可是,當越來越多確鑿到不容置疑、不容辯駁的證據擺在眼前,解畫反成為撒謊,記者會淪為大話場。很簡單,now 新聞已有清晰片段顯示少女救護員為布袋彈所傷,為何夾硬要說不排除是抗爭者的鋼珠呢?香港法治堅實後盾,元朗恐襲、福建幫北角打人、荃灣和將軍澳斬人事件,警方有無拘捕及控告涉事兇
Thumbnail
記者會本來是用作解畫的。可是,當越來越多確鑿到不容置疑、不容辯駁的證據擺在眼前,解畫反成為撒謊,記者會淪為大話場。很簡單,now 新聞已有清晰片段顯示少女救護員為布袋彈所傷,為何夾硬要說不排除是抗爭者的鋼珠呢?香港法治堅實後盾,元朗恐襲、福建幫北角打人、荃灣和將軍澳斬人事件,警方有無拘捕及控告涉事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