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一種障礙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知識是一種障礙,阻礙我們感受這個世界。
一直說腦袋充滿著妄想,難道不是嗎?
我們總是很認真用腦袋在理解這個世界,吸取更多的知識,自己為那就是智慧,但實際上智慧跟知識是不一樣的東西。
知識就是工具,在你需要的時候服務你的,智慧是一種態度,在人生當中支撐自己的最主要且最強大的存在。
知識等於力量只能應用在物質的世界之中,我們可以從知識換取財物,因為懂的比別人多所以更有競爭力,可以獲得賺取勞務的機會。因為了解的比別人多,所以少走錯路,降低自己的機會成本還有可能會有的沈沒成本。
但知識卻無法陪同我們面對人生當中許多事情,面對生離死別,面對重大事件,面對一些奇怪的事情,面對人與人之間不可說、無法說明的事情。只有智慧才有辦法支持著我們去處理這些問題,或者是能夠讓我們去感受這個生命中的每一刻;無論是好是壞。
因為我們的腦袋,在思考當中使用的永遠都是其中一邊,具有邏輯思考的那一半,另一半則是休息狀態,只有在自己做些具創造性、藝術性的事情的時候他才會出現,而這些行為通常都伴隨著感受,就是我們較為感性的一部分。
知識是一種障礙,因為我們會被自己限制住,所有事情都必須在這個知識的框架下進行,否則他就像是出現了以個邏輯上的BUG一樣,不處理就無法讓下一段程式繼續跑,而整件事情就像是錯亂了一般,使人無法接受。
但生活不是都在框架中進行,往往會出乎我們的意料,而這種不正常可以帶來驚喜也可能是驚嚇。
如果我們所有事情都使用知識來思考,最終就會讓我們滿身不自在,但卻又繼續在這種看似好像對又有哪裡說不上的怪的地方繼續按照邏輯去思考,最終痛苦到自己,也痛苦到附近的人。
因為我們不能處理這樣的BUG,所以我們就開始怨天尤人,抱怨東抱怨西,或者是對著所有事情指手畫腳,認為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邏輯才是嚴謹完整的。
但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們自己,還有別人的存在,每個生命都有它獨特的地方,他們也不是我們在所規定的框架所生出的產物,所以也不在我們的管控範圍之中,就連我們自身也不是我們自己的框架所生出的,我們同理也無法完全掌控自己。不能去期望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這時候就會產生更多的痛苦。
生命許多事情不是靠腦袋去理解的,也許是用親身之痛去感受,也可能是用附近的人的經驗來演練給自己看,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對於自己的智慧增長所必要的,所有的成長都是一種痛,生長也是,而當我們的腦袋一直用知識去拒絕一切感受的時候,這種痛就看似沒有必要,像是我們不該經歷的一樣。
於是我們又陷入另一種痛苦之中,不僅是腦袋的不理解,身體也在抗議,最終要等到大醒悟的時候,或許還算好,還有那麼一天,就怕自己都沒有那一天,怕的不是太晚醒悟,是不醒悟,一直在痛苦中麻痺著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候在這世界上覺得所有人都不了解自己,希望其他人能夠去理解自己,去體諒自己,但通常都得不到回應,主要的問題會是什麼呢?
    大家都很喜歡尋找人生,然後在網路上搜尋人生是什麼,其實往外求永遠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會給你的有千千百百種,上萬種的可能的答案,但最精確的那個卻不是網路上找到的那個。 最後,只能在自己內心去尋找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習性不一樣,喜歡的、討厭的都不會一樣,如果千篇一律
    就是一壺茶,一片蛋糕能解決的問題。 外面總是下著雨,有時候想著如果天氣能夠暖活一點,能夠出個太陽讓自己至少內心好過一些。 小確幸真的不好嗎? 小確幸應該是就是小小的確實能夠達成的幸福,其實直白一點就是知足。 當我們一直不滿足的時候,慾望不斷膨脹,看起來像是我們不斷積極進取,想追求更多,懷著遠大的夢想
    我們的人生都是在時間當中流動,沒有辦法回頭,做出的決定不論是對是錯,終究我們只能面對。 重生文被某些讀者所喜愛者,因為好像能夠從前一次的錯誤當中修正一切,過上逆襲的人生。 但我們的人生既然不能重來一遍,我們能怎麼樣做到重生? 重生文裡的主角通常都是遇到極度不好的狀況,然後死去發現自己回到當初。 光這
    曾經被問過,自己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頭痛?頭暈?覺得累? 以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為什麼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呢?有時候甚至連自己處於這種狀態已經是麻木,習慣了,輕鬆舒服的感覺很久沒有過,都快要以為這才是正常的。
    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但往往第一次做都會感受到挫折,因為不熟悉,不了解,更多的是害怕冒險害怕做錯。 但其實從無到有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踏出的那一步的靜摩擦力雖然是最大的,但卻也能夠讓人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因為從無到有是一個明顯的改變,比起九十分到一百分更讓人感受到巨大的
    有時候在這世界上覺得所有人都不了解自己,希望其他人能夠去理解自己,去體諒自己,但通常都得不到回應,主要的問題會是什麼呢?
    大家都很喜歡尋找人生,然後在網路上搜尋人生是什麼,其實往外求永遠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會給你的有千千百百種,上萬種的可能的答案,但最精確的那個卻不是網路上找到的那個。 最後,只能在自己內心去尋找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習性不一樣,喜歡的、討厭的都不會一樣,如果千篇一律
    就是一壺茶,一片蛋糕能解決的問題。 外面總是下著雨,有時候想著如果天氣能夠暖活一點,能夠出個太陽讓自己至少內心好過一些。 小確幸真的不好嗎? 小確幸應該是就是小小的確實能夠達成的幸福,其實直白一點就是知足。 當我們一直不滿足的時候,慾望不斷膨脹,看起來像是我們不斷積極進取,想追求更多,懷著遠大的夢想
    我們的人生都是在時間當中流動,沒有辦法回頭,做出的決定不論是對是錯,終究我們只能面對。 重生文被某些讀者所喜愛者,因為好像能夠從前一次的錯誤當中修正一切,過上逆襲的人生。 但我們的人生既然不能重來一遍,我們能怎麼樣做到重生? 重生文裡的主角通常都是遇到極度不好的狀況,然後死去發現自己回到當初。 光這
    曾經被問過,自己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頭痛?頭暈?覺得累? 以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為什麼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呢?有時候甚至連自己處於這種狀態已經是麻木,習慣了,輕鬆舒服的感覺很久沒有過,都快要以為這才是正常的。
    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但往往第一次做都會感受到挫折,因為不熟悉,不了解,更多的是害怕冒險害怕做錯。 但其實從無到有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踏出的那一步的靜摩擦力雖然是最大的,但卻也能夠讓人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因為從無到有是一個明顯的改變,比起九十分到一百分更讓人感受到巨大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呱,Music!傷心的人別唱慢歌 我不管 你是誰的 誰是你的 我是我的 讓心跳 動次 動次 動次 動次 感覺活著 我不管 站著坐著 躺著趴著 都要快樂 讓音樂 動次 動次 動次 動次 快要聾了 不管了 不想了 不等了 不要不快樂 傷心的人 別聽慢歌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我們常很多人會在社群網站上分享: 『每次回到家之前,總喜歡在車上待一會兒,聽聽音樂』 人的本能其實是知道,安靜是最大的享受 所謂的安靜,是頭腦停止沒必要的思考 因為我們長久被灌輸的信念以及金錢上的不安全感,會讓我們潛意識覺得『沒事做』是一種罪過 在這當下,即是最高的享受,
    疫情到現在,有很多課程都變成線上,有很多事也都線上完成(例如網路轉帳),FB詐騙也就罷了,現在還有一種~ 我是剛剛聯絡你的XXX,請加我的LINE,我們每天提供1~2支賺錢股票給您 聯絡您好幾次,您怎麼還沒加我,我是XXX,趕緊加入群組,每天領1~2支股票,賺率5~15% 第一週... 第二週
    Thumbnail
    旅行可能是創造回憶,也可能是逃避回憶,旅行之所以令人著迷在於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也替我們帶來了各種驚奇與驚險,反而平平順順的旅行總是讓人印象不深,美麗的風景不需要旅行就能在網路上見到,唯獨那些獨一無二的經歷才是旅行的紀念品。
    Thumbnail
    想談談在人生這條路上真的是一直在往前嗎?梁啟超曾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心境上的成長!而我們的心是被允許可以走回頭路的,人的智慧一直在累積,我們因著面對和經歷的總總而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做出了不同選擇。
    本文根據一則在教育現場發生過的真實事例,來講述不體罰、不做裁斷還可以怎麼教小孩。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本文將探討學生保險中的理賠爭議,包括就醫優惠身分的補助部分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以及補助的部分是否屬於「非社會保險」給付。透過對應範圍的討論,解析保險理賠的合理性以及問題所在。商業保險與學生保險約定的不同也將被討論。最後,作者分享了對於學生保險條款的個人見解。
    Thumbnail
    呱,Music!傷心的人別唱慢歌 我不管 你是誰的 誰是你的 我是我的 讓心跳 動次 動次 動次 動次 感覺活著 我不管 站著坐著 躺著趴著 都要快樂 讓音樂 動次 動次 動次 動次 快要聾了 不管了 不想了 不等了 不要不快樂 傷心的人 別聽慢歌
    Thumbnail
    很多人聽到我帶孩子去看中醫,無非是質疑小孩那麼小能吃中藥?或是中醫的療效緩慢,應該是平時調養身體用,或是對於中醫的了解僅限於跌打損傷抑或是針灸,其實我個人親身的體驗是即便是感冒,吃中藥的效果比西藥還來得快,而且停藥後也比較不會症狀復發,也因為感受過中醫的功力,於是對於了解中醫的理論及知識也產生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要優化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超越單純的筆記抄寫,而進行深度的知識消化和回想。「知識點分佈圖」,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知識轉譯,將教師所授的專業和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此外,這是一種從實驗教育方法為靈感發展出的學習方法。確保學力測驗和其他測驗取得好分數。而不只是依賴運氣或查看Google找答案。
    Thumbnail
    我們常很多人會在社群網站上分享: 『每次回到家之前,總喜歡在車上待一會兒,聽聽音樂』 人的本能其實是知道,安靜是最大的享受 所謂的安靜,是頭腦停止沒必要的思考 因為我們長久被灌輸的信念以及金錢上的不安全感,會讓我們潛意識覺得『沒事做』是一種罪過 在這當下,即是最高的享受,
    疫情到現在,有很多課程都變成線上,有很多事也都線上完成(例如網路轉帳),FB詐騙也就罷了,現在還有一種~ 我是剛剛聯絡你的XXX,請加我的LINE,我們每天提供1~2支賺錢股票給您 聯絡您好幾次,您怎麼還沒加我,我是XXX,趕緊加入群組,每天領1~2支股票,賺率5~15% 第一週... 第二週
    Thumbnail
    旅行可能是創造回憶,也可能是逃避回憶,旅行之所以令人著迷在於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也替我們帶來了各種驚奇與驚險,反而平平順順的旅行總是讓人印象不深,美麗的風景不需要旅行就能在網路上見到,唯獨那些獨一無二的經歷才是旅行的紀念品。
    Thumbnail
    想談談在人生這條路上真的是一直在往前嗎?梁啟超曾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想他想表達的是心境上的成長!而我們的心是被允許可以走回頭路的,人的智慧一直在累積,我們因著面對和經歷的總總而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做出了不同選擇。
    本文根據一則在教育現場發生過的真實事例,來講述不體罰、不做裁斷還可以怎麼教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