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東京的人太多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弄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
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有本文集,書名很有趣:《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小津這麼說:「我是『賣豆腐』的,『做豆腐』的人去弄咖哩飯或炸豬排,怎麼會好吃呢?」真不好吃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豆腐的比喻真好。閱讀文集前,先看了電影《東京物語》。果然是豆腐的滋味。
電影情節很簡單。一對老夫妻,夫瘦而寡言,妻胖而和藹,從鄉下到東京來探望兒女。長子長女忙於工作,讓父母到熱海散心。熱海嘈雜,兩老不習慣,熱海一行之後就回鄉下。回鄉途中,兩老在大阪和小兒子會面。由小兒子和同事對話來看,他對奉侍老父母也不怎麼留心。親兒情淡,最重情的反而是在東京接待過兩老的守寡媳婦。後來老母親病逝,媳婦幫著張羅後事,情重可知。
評論這樣一部電影,最簡便的方式,是指責子女不孝。我不想這麼做。我寧願靜靜體會電影豆腐般平淡之下細緻而有層次的深味。小津回顧這部電影,說是「試著透過雙親的年邁與子女的成長描寫日本的家族制度如何瓦解」。順著這條線索,觀察空間 /遷移如何造成傳統家族制度瓦解之勢,該會比孝與不孝的辨證,更啟人思索。
親兒情淡,最重情的反而是在東京接待過兩老的守寡媳婦。
《東京物語》老夫妻長子、長女各自的住所都是公 /私複合的空間,並以此為點,對內同配偶子女,對外與顧客友朋,形成一完整的人際網絡。老夫妻之於這空間 /網絡,是外來者,而款待外來者造成的有形空間與無形網絡的重新調整,必然導致外來者與空間原居住者、甚至原居住者內部的緊張關係。例子之一,便是為了讓老夫妻寄住,長子兩名兒子對空間的使用權就相應被限縮。
那麼,空間 /網絡有無可能吸納外來者,在調節之後形成新的常態?有,但很難。「東京物語」裡火車的意象讓人印象深刻。火車在電影裡的作用是兩面的。一方面,火車之為現代交通工具,彰顯科技縮地有方。另一方面,車程費時勞頓,更突出了空間的遼遠。空間相隔,長子長女各與其配偶子女顧客友朋發展出穩定的人際網絡,老夫妻也與街坊鄰里發展出穩定的人際網絡,老夫妻與長子長女於是互為外來者,終究得回歸定居的所在。東京,只能是老夫妻旅行的目的地,不會是家。
對公婆的奉侍,固然是她情重,可未嘗不是因為奉侍緩解了她對自我的苛責。
相較長子長女,守寡媳婦所處的空間是有缺的。一張先夫遺像,以存在指涉不存在,並擾動著媳婦內心不易言說的掙扎與內疚。對公婆的奉侍,固然是她情重,可未嘗不是因為奉侍緩解了她對自我的苛責。
飾演媳婦的是傳奇女演員原節子。說來有趣,小津安二郎和原節子合作前其實不無疑慮:「聽說原節子不會演戲」。說這話的人大概只喜歡吃咖哩飯或炸豬排吧。
民國一百○二年三月十九日初稿於府城
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3.4.7)
avatar-img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年,結交了武林新朋友,加倍懷念起老朋友。
我原以為這類姓氏純屬虛構,後來才曉得確有其姓。
小時候課堂習練書法,不敢說授受是否得宜,至少投入的時間絕對不夠。再加上居家亦未補拙,筆下遂無龍鳳之態,只見又胖又歪扭的魯蛇,或者說,墨豬。
讀李白這首詩,我還感受到詩人—或者說詩裡敘事者—的作態與矯情
今晚,或許會夢見納蘭性德。或許不會。
手邊現在有好幾枚印有蔣渭水先生像的硬幣。留起來,彷彿可以提醒我接過第一枚時,感受到的混雜米飯熱度與手熱的溫厚。彷彿還可以提醒我一段段關於台灣的故事。
​這些年,結交了武林新朋友,加倍懷念起老朋友。
我原以為這類姓氏純屬虛構,後來才曉得確有其姓。
小時候課堂習練書法,不敢說授受是否得宜,至少投入的時間絕對不夠。再加上居家亦未補拙,筆下遂無龍鳳之態,只見又胖又歪扭的魯蛇,或者說,墨豬。
讀李白這首詩,我還感受到詩人—或者說詩裡敘事者—的作態與矯情
今晚,或許會夢見納蘭性德。或許不會。
手邊現在有好幾枚印有蔣渭水先生像的硬幣。留起來,彷彿可以提醒我接過第一枚時,感受到的混雜米飯熱度與手熱的溫厚。彷彿還可以提醒我一段段關於台灣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後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非常單調,沒有精彩故事所需具備的衝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大田永豆子的三段婚姻和對愛情的探索。她的前夫們性格各異,離婚後終保持朋友關係。利用紗門來呈現永豆子在故事中的成長,從過分依賴愛情至轉折摯友惠愛去世,與第一任丈夫的坦承,反思父母的離婚。最終在與父親的對話中解開多年的心結,修好象徵心靈缺口的紗門。劇情展現婚姻的脆弱與珍貴,也探討真愛與自我和解的重要性。
Thumbnail
感謝格友宇牛提醒,賣豆腐的人當中,最出名的就是藤原豆腐店。 所以運用AI#Bing生成的幾張圖,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編出了<火影村的豆腐店>。 #Bing看圖說故事: 有一個火影村的小孩,每天都會去市場買豆腐, 買久之後,跟豆腐攤老闆熟了,偶而會幫老闆顧店。 火影村人口越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為了等待晚餐的訂位壽司,趁著餐間空檔,想到人形町有一家只賣梅子與胡麻豆腐的老店,卻誤打誤撞來到一個外帶美食天堂,在大餐前進行了一個吃的行程(?) 凡味胡麻豆腐、太郎梅 一間只賣太郎梅與胡麻豆腐的老店,諾大的櫥窗裡真的就只擺了兩種商品,兩種都要價不斐,實在非常令人好奇。 存在地圖清單上好多年了,
Thumbnail
日本在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好的導演,比如導演過「華麗一族」的「山本薩夫」。 他的電影喜歡講訴真實的日本社會的問題,比如「阿西們的街」。 「阿西」是英語零件的外來語表述。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因為分工合作,所以,大企業周圍,有很多的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零部件生產服務。但是,在剛崛起的時候,競爭非常激烈…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後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非常單調,沒有精彩故事所需具備的衝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大田永豆子的三段婚姻和對愛情的探索。她的前夫們性格各異,離婚後終保持朋友關係。利用紗門來呈現永豆子在故事中的成長,從過分依賴愛情至轉折摯友惠愛去世,與第一任丈夫的坦承,反思父母的離婚。最終在與父親的對話中解開多年的心結,修好象徵心靈缺口的紗門。劇情展現婚姻的脆弱與珍貴,也探討真愛與自我和解的重要性。
Thumbnail
感謝格友宇牛提醒,賣豆腐的人當中,最出名的就是藤原豆腐店。 所以運用AI#Bing生成的幾張圖,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編出了<火影村的豆腐店>。 #Bing看圖說故事: 有一個火影村的小孩,每天都會去市場買豆腐, 買久之後,跟豆腐攤老闆熟了,偶而會幫老闆顧店。 火影村人口越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為了等待晚餐的訂位壽司,趁著餐間空檔,想到人形町有一家只賣梅子與胡麻豆腐的老店,卻誤打誤撞來到一個外帶美食天堂,在大餐前進行了一個吃的行程(?) 凡味胡麻豆腐、太郎梅 一間只賣太郎梅與胡麻豆腐的老店,諾大的櫥窗裡真的就只擺了兩種商品,兩種都要價不斐,實在非常令人好奇。 存在地圖清單上好多年了,
Thumbnail
日本在七、八十年代有很多好的導演,比如導演過「華麗一族」的「山本薩夫」。 他的電影喜歡講訴真實的日本社會的問題,比如「阿西們的街」。 「阿西」是英語零件的外來語表述。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因為分工合作,所以,大企業周圍,有很多的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零部件生產服務。但是,在剛崛起的時候,競爭非常激烈…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