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吃晚餐的路上不斷與影伴回想這部作品是如此對彼此胃口;兩人都對於主角觀察世界的方式產生共鳴,甚至對於結尾畫面有著一樣的猜想與期待,影伴還說,她準備開始查看清潔工的招募資訊…
我相信2024年絕對會是讓影迷們普天同慶的一年,才過四分之一,好作品接連如食破天驚的漢堡般從天而降,將我們餵好餵滿。
《我的完美日常》也不例外,大概是一顆沒有番茄、沒有起司,卻略帶點古早味與些許洋蔥的「簡單漢堡」。清淡、無負擔但其所帶出的回憶與情懷,不免令人想在品嚐一口,為的就是不錯過每份食材承載的口感。能在觀影中不斷細數其中的線索去抽絲剝繭,十之八九就能勾住我對劇情發展的好奇心,而《我的完美日常》大從場景的佈局巧思小到主角平山每天早上的Boss 拿鐵;始終一貫的Foma Holga 400 黑白135底片,好似都是溫德斯給的線索,只要多看清一個細節,就會再多識平山(役所廣司 飾)一點。
去年剛好看了《溫德斯談電影》(其中好像也不知道推薦給多少人過) 一書,便漸漸喜歡上了這位德國導演在音樂與電影間的思辨,在難以以「作者論」持續創作的電影圈中,持續堅持自己對電影創作的已見。
其中不單單是溫德斯在導演路途上的種種往事,更提到了音樂如何薰陶著他對創作動力、給予了他多少靈感的點滴;從奇想樂團(The Kinks)到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 ,再到妮娜·西蒙(Nina Simone),都是陪伴溫德斯成為導演的養份,而以上歌曲也都出現在了《我的完美日常》中,也因此不經令人猜想,電影中每一首歌曲的選擇,又有著哪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可見除了電影外,音樂的意義對溫得斯來說除了娛樂以外,就是他日常的一部分吧。
有了書本對溫德斯看世界的觀點以及內心深處描寫的構築,讓觀看《我的完美日常》時,從單純的「看」電影,轉化成一種「認識」一個人這種特殊的感受,與其說是平山的完美日常,不如說,這是文溫德斯嘗試著與自己的偶像-小津一樣,用極簡的日常、簡單的故事,對這座名為東京的城市,致上一段滿滿情懷的尊崇與祝福。有時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卷底片、一罐咖啡、一卷卡帶、一抹微笑、一縷光影、一個夢,也都是我們的完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