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坂幸太郎
原文作者: Kotaro Isaka
譯者: 李彥樺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3/01/05
這本好看!
謝謝獨步文化x不讀會死提供的試讀機會,能夠在第一時間試讀到伊坂的新書,作為腦粉的我真是太幸福了;我讀得非常過癮,忍不住一頁一頁往下翻,一下子就來到了結尾。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中學老師檀千鄉。他能夠透過超能力看見未來,某次藉此阻止身邊的人發生慘劇之後,卻導致自己被捲入無以復加的危機之中。
整體而言《佩珀爾的幻象》節奏輕快、情節曲折、也適當地穿插幽默感、以及哲學思辨與印證,是一部追求娛樂效果的讀者能夠感到滿足、而注重深度的讀者也能夠好好享受的作品;另一方面,過去沒有接觸過伊坂幸太郎的讀者能夠輕易入門,讀過舊作的讀者也可以發現許多亮點。
先從《佩珀爾的幻象》這個書名說起好了,我認為書名下得真的很妙。書裡有一段內文解釋如下:
「佩珀爾的幻象」(Peppers ghost),是一種在舞台上與某些魔術表演中產生幻覺的技術。 這種技術藉由使用一面平坦的玻璃與特定的光源技術,使物體可以出現或消失,或是變形成其他物體。
伊坂不只借用這個現象來比擬主角所遭遇的人事物,書中結構也很有「佩珀爾的幻象」的影子。不同視角互相穿插一向是伊坂的慣用手法,不過本作的結構透過巧妙包裝,充滿新意,甚至隱隱呼應書名。他導入「後設」的概念,讓書中角色懷疑是否有人正在觀看自己的人生——當他們抬頭,質疑自己的人生是否存在著讀者之時,我想伊坂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玩弄了讀者(也就是我)吧。
我們的人生是否真實發生?我們的行為與命運又是否受誰所掌控?
故事引用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永恆輪迴」的論述,討論人類的命運、命運的重複。角色們幾乎都被「永恆輪迴」所說服,我想這是因為無論永恆輪迴是否正確,人類都很難抵抗命運。當然尼采有他正向的思考在,所以他才會質疑人為什麼要信神、為什麼不任性地做自己?
一如伊坂的調調,故事貌似殘酷又悲觀,上述所提及的尼采思想令角色們走向毀滅。但是就好比尼采一度被當成反猶太一樣,人們看待世間的角度經常存在著各自的差異,而「相異的解釋」經由人們「相信」的力量催化,便會成為一個人所相信的「真實」。
因此檀在最後依然為這樁殘酷的發展找到了正面的解釋——即使同樣都是尼采的思想,仍可以同時導向負面、與正面的人生觀,就像是書裡所說:「既然全部的事情都早已註定,我們只能盡量讓自己樂在其中。」我認為這是伊坂在令人徬徨迷惘的人生中所做出的奮力一喊,同時也是弱小又溫柔的救贖。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會被叫做「愛與和平好青年」的原因吧——雖然仔細想想,這個人好歹已經寫了二十年了,應該已經不是能夠被叫做青年的年紀了吧?可是因為他是伊坂幸太郎,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囉!
話說回來,「佩珀爾的幻象」、「後設」、「尼采」……為什麼這些相異的觀念可以被連成一線呢?有的時候我會覺得伊坂的腦袋一定是有哪裡接錯線了(誇讚意味),因為接錯線,所以對事物的聯想與連結都跟一般人不太一樣,才會成就出這些奇形怪狀又絕妙的作品,惹人喜愛。
我也想去讀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伊坂所說的參考書目了。
說到文宣,試讀活動的宣傳語裡提到《佩珀爾的幻象》是伊坂的集大成二十年紀念作。在閱讀正文的過程中,我讀著讀著不免對此註解頻頻點頭:「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就連最近剛出來的預購網頁上,伊坂自己也說:「我將自己有興趣的、喜歡的東西,擔心的、想做的事情,全都放進這本書,成了一部包含至今為止我的所有小說特點的故事。」
確實《佩珀爾的幻象》的每個角落裡,都讓我不經意地回想起伊坂的其他作品。例如開頭讓人回憶起《摩登時代》的開場,貓貓的遭遇讓人聯想到《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藍貓的性格某方面類似七尾,雙人組的搭檔就更不用說了,至於弱小的超能力則令人懷念起《魔王》……順帶一提,伊坂宇宙也在《佩珀爾的幻象》裡正常發揮中。
綜觀以上,《佩珀爾的幻象》處處都有伊坂過去作品的影子,讓人深深覺得果然這是我所認識的伊坂。而他所探討過的議題也透過不同的情境再次登場:主觀認定、戰爭恐懼、正義實踐……這些議題在伊坂的筆下幾乎都表現得帶有不確定性和警世意味,或輕或重,留下餘韻。
儘管如此,《佩珀爾的幻象》絕對不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作品。相反地,我認為它是伊坂將自己所累積的年歲重新摻揉,最終所得到的成長後的核心;作品將他個人體現得非常具體:他的喜好與恐懼、人生的糾結、迷惘與無助、背叛與諒解、暴力與溫柔,全都萃取在這本書中。
雖然作為腦粉,說人家成長真是有夠踰矩的……但我必須說,無論是哪個時期的伊坂,我都非常喜歡!而作為二十年紀念作,《佩珀爾的幻象》讓我讀得心滿意足,真心希望這本作品和伊坂世界可以受到很多很多人的喜歡。
然後也忍不住敲碗下一本呈現伊坂各種面向的作品再次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