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 一份能賦予二次生命的名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這份名單就是生命。

  近代世界上最黑暗的時期,莫過於二戰納粹主義的德國。然而在這無盡的殺戮深淵中,名為辛德勒的燭光,帶來了一絲光明。

  《辛德勒的名單》是將辛德勒從德國納粹主義迫害中救出的猶太人口耳相傳的真實故事,翻拍成的電影。在影中,主角辛德勒所開出的工人名單,是那時候唯一能躲避納粹屠戮的免死名單。

raw-image

黑白影像,象徵的是納粹時期被害者的失色人生

  史蒂芬·史匹柏主要以黑白影像呈現此部電影,並運用極少的彩色點綴。黑白的影像用來表現當時灰暗無比的社會情景,包含無情的殺戮、猶太人的絕望、納粹主義的猖獗、人性的腐敗與極惡等等。

raw-image

於黑白影像點綴極少色彩的用意

  極少的彩色則隨著劇情各有不同的寓意,觀影者也能各有不同的解讀與感受。像是開頭出現的燭光,與猶太區屠殺中身著紅衣的小女孩。依史蒂芬史匹柏導演親述,他認為燭光代表「一抹色彩,代表著希望的一串光芒。」而他對於紅衣女孩象徵給了解釋:「當時,美國、俄羅斯、英國都清楚發生了大屠殺,但沒有一個國家做出反應。我們(美國)也沒有派出軍隊來阻止人們被迫朝向死亡前進,一場不可阻擋的朝向死亡的前進。這些紅色的血跡好比人們心中的雷達上最亮的點,這是如此顯而易見,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想想辦法。這就是我為什麼我要把紅色帶進電影。」

raw-image
raw-image

恰如其分的鏡頭表現,與細膩的光影變化

  史蒂芬導演在影中充分運用了蒙太奇的鏡頭,取代了真實故事需鉅細靡遺交代的敘事模式,透過蒙太奇的碎片鏡頭,觀影者只須一眼就能快速理解辛德勒與周邊的人事物的關係,以及他的背景故事,以及如屠殺、遷移猶太人等等大小事件的始末,也留給觀影者偌大的想像及推測空間。

  而為了對比猶太人的惶恐不安與絕望,以及納粹軍官迫害猶太人的狂喜與毫不在乎,影中頻繁的使用特寫鏡位進行拍攝,彰顯人物的狀態,將人物的情緒立體化。史蒂芬導演也將黑白影像重要的元素 — 光影變化,運用的淋漓盡致。除了加深主角、猶太人、納粹軍官的臉部輪廓外,更加強了他們的情緒與狀態的層次,人物的形象猶如烙印在眼底,進而能與人物有強烈共感。

raw-image
raw-image

John Williams 多層次的配樂情緒,與意第緒語音樂的使用

  除了視覺的影像之外,配樂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運用層次豐富協奏曲,歡樂輕快的曲風烘托納粹軍官享受派對聚餐的喜悅,悲傷沈悶的曲風則放大了猶太人權被剝奪的悲哀,兩方處境的對比也更加強烈,同時也放大了納粹主義的不公不義,與殘忍惡劣的本質。

  而影中,在紅衣小女孩出現的場景,出現了 〈Oyfn Pripetchik〉 這首配樂,Oyfn Pripetchik 是猶太人的流行歌謠,內容是一位導師在教小朋友字母,直到後面的一句歌詞「當你長大你才會了解,有多少眼淚藏在這些字,還有多少哭泣」,而這正是一首猶太悲歌,暗示「猶太人的歷史是由眼淚寫出來的」,這首歌謠放在猶太區大屠殺的場景,除了製造出和血腥場面的反差,更是襯出城鎮屠殺的悲傷是多麼深層與悲慘。

【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

【納粹軍官歡快的社交場合音樂】

【意第緒歌曲 Oyfn Pripetchik】


辛德勒值得讚頌,但身為人類都該先遏止戰爭與歧視。

  而當今,即使有納粹這樣的先例,世界上依然存在種族歧視、戰爭、權力鬥爭而迫害國家與人民的例子。如今,烏俄戰爭持續了將近十個月之久,甚至還未有消停的跡象。社交媒體充斥著戰爭的慘況。也許我們能做的不多,但可以積極地提倡、分享反戰爭的概念,以及抨擊戰爭與歧視的言論。

  此外,也能透過小額捐款給像是無國界醫生等國際人道組織,幫助戰爭受害的傷者。雖然我們與辛德勒一樣沒有太大的能力能夠徹底扭轉局勢,但只要能幫忙能力所及的事情,一盞盞黑暗中的燭光,也能照亮漫漫長夜。

【無國界醫生於烏克蘭的行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Liang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造訪克拉科夫的重頭戲 - 奧茲維辛,這個充滿歷史傷痕的地方。我們沉浸在專業導覽員沉痛又充滿情感的解說中,想像這個線在看似寧靜的地方,曾經是許多無辜生命的終結站。彷彿置身於《辛德勒的名單 》的故事中,時間回到了1940-1945...
Thumbnail
造訪克拉科夫的重頭戲 - 奧茲維辛,這個充滿歷史傷痕的地方。我們沉浸在專業導覽員沉痛又充滿情感的解說中,想像這個線在看似寧靜的地方,曾經是許多無辜生命的終結站。彷彿置身於《辛德勒的名單 》的故事中,時間回到了1940-1945...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集中營旨在讓一個人變成非人。透過食物的剝奪、高壓的勞動環境與日夜重複的壓迫和暴力,促使人在當下已經遺忘死亡就在眼前,只得專注在當下的存活。此一看似違反了人之本性的邏輯,瓦解了生而為人的存在意義,也消滅了一個人言說的能力。
Thumbnail
近代世界上最黑暗的時期,莫過於二戰納粹主義的德國。然而在這無盡的殺戮深淵中,名為辛德勒的燭光,帶來了一絲光明。   《辛德勒的名單》是經由辛德勒從德國納粹主義迫害中救出的猶太人口耳相傳的真實故事,所翻拍的電影。在影中主角辛德勒所開出的工人名單,是那時候唯一能躲避納粹屠戮的免死名單。
Thumbnail
近代世界上最黑暗的時期,莫過於二戰納粹主義的德國。然而在這無盡的殺戮深淵中,名為辛德勒的燭光,帶來了一絲光明。   《辛德勒的名單》是經由辛德勒從德國納粹主義迫害中救出的猶太人口耳相傳的真實故事,所翻拍的電影。在影中主角辛德勒所開出的工人名單,是那時候唯一能躲避納粹屠戮的免死名單。
Thumbnail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他叫奧古斯丁·辛德勒,是納粹德國的一名牧師。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面對著納粹政權的殘酷迫害,發現許多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決定買下一份名單,拯救許多猶太人的生命。 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辛德勒在買下名單後,面臨著各種困難。他不僅要躲避納粹的追捕,還要處理名單上的人員安置問題
Thumbnail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他叫奧古斯丁·辛德勒,是納粹德國的一名牧師。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面對著納粹政權的殘酷迫害,發現許多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決定買下一份名單,拯救許多猶太人的生命。 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辛德勒在買下名單後,面臨著各種困難。他不僅要躲避納粹的追捕,還要處理名單上的人員安置問題
Thumbnail
主題旋律的變形是約翰威廉姆斯配樂的慣用手法,在【辛德勒名單】裡,他特地邀請以色列猶太裔的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成為導演化身的一個說書角色,有時如泣如訴,仿似傾訴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Thumbnail
主題旋律的變形是約翰威廉姆斯配樂的慣用手法,在【辛德勒名單】裡,他特地邀請以色列猶太裔的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成為導演化身的一個說書角色,有時如泣如訴,仿似傾訴猶太人的悲慘命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