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銀行都可能破產,但小麥會生長,玉米會成熟,每年播種和收穫的時節是一個永遠也不會被打破的誓約。」
我一向對美國(以及澳洲等地)在二十世紀初以來的回歸土地運動有興趣(Back-to-the-land movement),這些運動背後有賴一些書籍的啟蒙,引發了人們做出不同的生涯選擇,開啟近現代一波波離開城市、尋歸田野的風潮。其中1864年出版的 《十畝有餘》(Ten Acres Enough)- 一個在賓州小型家庭農場獨立營生的成功故事,即便書寫超過於150年前,因為書寫誠實、幽默、流暢,至今讀來仍是發人省思的經典。
Ten Acres Enough
作者Edmund Morris開宗明義說,在他四十歲以前,完全是一名平平凡凡,住在城市裡作生意的商人,被1837年的經濟危機擊倒,在1842年稍微復甦,然而自己始終被債務追趕,因為不足的資本必須向銀行借貸而壓力重重,在景氣一再波動中掙扎,飽受焦慮、恐懼、窮愁的困擾。
他說景氣波動的週期來得越來越短,起伏越來越猛烈,商業遠景看來是風雨欲來,未來是不確定與未知。
他想要經營農場的想法因此非常務實,就是跳脫這樣的未知:當然作物可能因為天災地禍收穫有虧有損,不過這樣的風險也比不上城市裡商業的動盪。當時類似我們現代的金融危機已然發生了,他說:「全世界的銀行都可能破產,但小麥會生長,玉米會成熟,每年播種和收穫的時節是一個永遠也不會被打破的誓約,這些作物早在銀行被發明前就生長,在股票和債券失效後也會繼續存在。」
而他認為,土地的豐饒和富庶是更值得傳承予子孫的資產,又因為它的不流動性而更容易被守護。(儘管這可能很違背我們當代投資的看法?)
他認為十英畝不足以讓農家致富,但卻足以滿足所需了。十英畝是多大呢?大約是四公頃。
在美國當時大概在大農化的時代,十英畝應該個很小的面積,但作者主張:凡是認為土地面積要增加獲利才會翻倍的思維,是基於對小面積土地精密耕作知識的無知。
他追求的不是奢華致富、而是簡樸滿足所需。因此本書就在Edmund Morris描述他從動心起念,經過苦苦的研究評估,最後在城市邊緣近郊(費城)取得土地,經營一提供小型果園與複合型農業的故事。他想要脫離這樣城市生活的經濟風暴迴圈,後來也成功的做到了,透過謹慎的市場判斷、辛勤的工作、幽默良好的態度。
本書的章節就是紀錄他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開創經驗,比較了城市和鄉村生活的得失、財務的清算,也為如何靠務農立足提供了非常詳細的思路和作法,成為美國小型農業的經典,啟發了後來非常多「回歸土地運動」的農耕者。
書中的妙語和觀點非常多:
- 他選擇在城郊邊緣種小型水果如草莓、藍莓、桃子為市場利基...,(因為他觀察到城市裡永遠有人等著吃小型莓果,市場不會因為新增生產者輕易飽和)。
- 在找農地時,有這麼多的農場和農莊在出售,一度他以為整個鄉村都要求售了。他發現,永遠有一群人,想要從城市搬到鄉村,另一群人,從鄉村搬到城市,後者的流向大很多,所以城市才會不斷的成長大過鄉村。這種動向並沒有阻撓作者,這麼多人急於要拋售土地不代表土地沒價值,只代表這些人不適合擁有這些土地,而自己會更適合。
- 當他發現地主是一個遙遠的舊識時,他假裝自己可以仲介,談了一個好價錢,然後在地契上填了自己太太的名字。他的太太發現自己在州立法律下保障,已經有了一片產業,任誰也奪不走時,那種喜上雲霄可想而知,要知道,這可是1864年,對於女權或夫妻產權觀念,Edmund Morris可謂觀念相當先進(當然這是建立在他們夫妻關係良好而且已有六個小孩的基礎上)。他說從此他太太對這片土地堅定的情感牢不可破,作者已經用這個行為確保了他的唯一勞工、合夥人將自願快樂的在此工作到老。
- 然後作者詳詳細細的講了他怎麼種桃子樹,花了土地之外最大的預算購買畜肥、規劃種植區域、除蟲、獲得黑莓苗,種草莓,甚至開始育苗販售。他買了一條牛、養豬、養雞。他的植株規劃採用間作、混作,在桃樹間種植莓果,較低矮不影響桃樹生長,又可得利於遮蔭,把現金作物的收穫季節分散,所以可以分擔人力。他也談到土壤管理,種植綠肥、飼養動物,又將肥分回溯到土地。
Edmund Morris先是達到自給自足,由自家食物的漸漸豐腴(再也不用為購買牛奶發愁),然後再把握每一個現金流的來源,看到每一個商業機會,談判、選擇、販售,然後討論箇中的市場經驗。閱讀著Edmund Morris每一個投入項目的演變,真的有:是的!十畝就夠了,人要有足夠的才智和勤勞,便可讓這十畝地生機富庶。
他的經驗在今日可不可行?我認為是有機會的,主要的銷售對象是直接販賣給都市邊緣的消費者(建立直接客群)、多樣化的作物分散風險、自我循環地力(減少購入外來資材),並且他看到先機,引入黑莓苗在自家農場繁衍後,又販賣黑莓苗,這樣的思維跟靈活的手法至今仍可應用。只是勞力不足,家庭農場之後如何延續的問題,可能古今都難解。
本書出版於1864,其實也在梭羅的湖濱散記的同一年代(1854),頌揚的也是一種獨立精神,但是一種家庭版的獨立自主生活指南(畢竟人無法一直在森林中散步..)。
Edmund Morris其實很大的目的是追求心靈的富足和自由,他說到擁有一片土地的感覺:「即便是大富豪,也跟我擁有同樣一片天,也無法讓天空的雲彩再加色,任何人如我,都可以像有錢人享受同樣比例的純淨的空氣,所有最珍貴的東西,都可以任我們取用。」
這本書,後來又啟發了另一本Five Acres and Independence(1935年),一本本在經濟大蕭條時代,指引人們如何逃離風暴,尋找安身立命生活模式的書,以及一波波後續的back-to-the-land- movement回歸土地運動。
無論如何,務農始終是一種很吸引人的生活型態,而一個人、一個家庭自給自足只是件私人的事,這樣的小農模式如何能夠存在、存活,又成為一個公共議題。
也因此2014年聯合國農糧組織才會訂為「家庭農場年」關注family farming,它相關的生產、法規、土地問題,其優勢與挑戰值得被了解。
十畝有餘這本書中的英文用法非常古典,拗口打轉,但可是因為年代久遠,沒有現代人通俗化的思維,反而常會有突破盲腸的看法。
Yuren一直說我怎麼還在看1864年的書,為什麼不趕快進展到現代看看當代農業著作,可是我覺得許多關於種植技巧、銷售模式的書,因為有實用性,反而不像這種經典這麼耐讀,因為對於追求好生活的嚮往,是自古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