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窮過,也富過,”喜劇演員索菲塔克(Sophie Tucker)打趣道。 “有錢更好。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錢越多越好。這是因為金錢提供了獲得提高幸福水平的事物——產品、體驗和服務的途徑。但是有錢人通常比較快樂嗎? 多年來與足夠多的有錢人接觸過 (好吧,我是一個很會閒聊的內科醫師),我同意有錢人更不用為金錢煩惱,更多的錢當然會讓你的生活更舒適,而且消除了許多因預算問題和意外開支而產生的日常壓力。但,沒有經濟壓力從來沒有和更快樂畫上等號,我真的相信僅僅憑著更多的錢,不會自動讓人們感到更幸福。
研究人員發現,越多的財富,反而讓一部分人們變得更不慷慨。在加州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 Paul Piff 的一項研究中,志願者被配對玩大富翁遊戲: 但這個大富翁遊戲是被精心操縱過的,因此小組中會有一名參與者很快變得比其他人更富有。然後,研究人員通過一面單向鏡子觀察遊戲中玩家們的行為。這個心理學研究發現,參與者(在遊戲中)變得越富有,他/她就變得越刻薄。例如,較富有的參與者開始擺出更具支配性的姿態與“較貧窮”的參與者交談。他們還吃掉了一碗本應平分的椒鹽脆餅。
另一項研究的結果顯示了類似的效果:當給與 10 美元並告知他們可以將其中的任何或全部捐獻給另一個參與者時,較富有的參與者平均少捐 44%。在實驗室之外的世界,研究人員發現,較富有的人傾向於將較小比例的收入捐給慈善機構
除了更多的財富並不會讓人更願意分享之外,研究還發現更多的財富讓人們的生活傾向更加孤立,而孤立也會對幸福產生有害影響。從心理上講,獲得財富——尤其是極高的財產(譬如一千萬美金的身家)——使人們更想要與他人保持距離。隨著人們變得越來越富有,他們越來越重視獨立性和隱私,而越來越不重視社會聯繫。這非常容易想像:我們變得越富有,我們就越有可能在自己和他人之間建立界限——例如,住在有圍牆或保全森嚴的大房子裡。很簡單,我們不需要其他人像我們更窮時那樣生存。
講到金錢和幸福的關係,就一定會提到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諾頓教授,他是著名的金錢心理學著作"快樂錢"(Happy money)的作者。邁克爾·諾頓當然主要不是暢銷書作者,他仍然是一名在商學界舉足輕重的教授,他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詢問 2,000 名百萬富翁他們的幸福程度,請他們從 1 到 10給自己評分,這些富翁自評完分數後,研究人員再問他們: 需要多少錢,才能讓這個"幸福感"數字達到 10分?
參與研究的人幾乎淨資產都超過一百萬美元,但諾頓發現這些人擁有多少並不重要。幾乎每個受訪者都估計他們需要再比現在多兩到三倍的財富,之後他們就會變得"非常幸福"(自評幸福感達到10分)。
當然,我們都可以猜出來,一旦他們達到比現在多兩到三倍的財富,他們當然可能會更快樂,但未必真的就可以因此達到幸福的頂峰。也許這是一件好事,很多人對他們擁有的財富仍感到不滿意,這種不滿足的情緒可以成為成功的動力,也是某些人創造成功公司和更高額財富的原因之一。如果可以選擇,幾乎任何人都會選擇賺更多錢而不是更少錢,這很容易理解。但不那麼明顯的是,儘管更多的錢可以讓你的生活在很多方面更舒適,可是舒服、精緻和高品質未必帶來更多幸福。
更多的財富是否與更大的福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