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的衰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二十世紀中期開始,一種基於電視與播放機的音樂形式便出現在世界上,這種音樂形式帶有現代主義那種世俗性,大眾化,極簡化的要素。這種現代性的現象有一個名稱-「流行音樂」,但是這個時代的流行音樂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了。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定義上來說,就是大眾所喜歡並眾所皆知的音樂,按照這個定義像是歐洲中世紀那種鄉間吟遊詩人,或是巴洛克時代的通俗歌劇音樂也算是流行音樂的一種;但是我這裡指的流行音樂是在二十世紀中期產生的搖滾、說唱、迪斯可,這些類型的音樂可以說是能代表後二戰時代到2010年代的大眾音樂的形式。

刻板印象的流行音樂海報

刻板印象的流行音樂海報

衰弱的證據

歌詞越來越同質化,以及字數越來越多,了解歌詞所需要的理解力下滑,這代表著歌曲本身能夠給人的意境與想像越來越少,以至於必須使用越來越長的重複字數來將感覺撐起來。

上述種種證據表明重複率高的商業模板開始取代獨立製作人的創意,這就是流行音樂走到了其終點的結果。就跟舊時的歌劇,以及浪漫主義時代末期的藍調,爵士樂一樣;當能夠量產的商業模板能夠成功的壓制創新,通常不是沒有辦法創新的大公司對年輕製作者的打壓,而是整個領域已經達到了「不可改良」的穩定態。以至於任何新的創意都不可能跟被視為「最優解」的模板有效競爭。最多就是形成一個小的、次要的粉絲群體。

麥克傑克森,死於2009年。被一些人視為二十世紀流行音樂結束的節點

麥克傑克森,死於2009年。被一些人視為二十世紀流行音樂結束的節點

之後呢?

真實的結果,就是未來的音樂不再有新的事物產生了,至少是西方的音樂已經無法再產生新的事物了,因為西方本身的音樂潛能已經耗盡了,當然這不是說「音樂」之後就會消失,各種新老音樂還是會有作詞者、歌手製作「新的」音樂(儘管這些新的音樂幾乎都是模板化的),而是西方音樂已經達到了無法產生新事物的狀態。未來新的大眾音樂只能夠從日韓這類文明季後更接近西方但是更年輕的地方出現,正如藍調跟爵士是產生自美國那樣,而現今流行音樂中的要素將會如同其他已經完成的音樂那樣,成為新音樂用以表現自身的材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8會員
172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主義的藝術乏味,後現代主義的藝術沒有邏輯,也許未來的人們只能重現現今已有的藝術形式,但是創造的火種還是存在,只是這些火種不是現代化文明的產物。
Thumbnail
現代主義的藝術乏味,後現代主義的藝術沒有邏輯,也許未來的人們只能重現現今已有的藝術形式,但是創造的火種還是存在,只是這些火種不是現代化文明的產物。
Thumbnail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Thumbnail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Thumbnail
1、 流行音樂的現況有點像是商業化的趨勢,變得似乎不再是創作者純粹的創作,變得娛樂導向,像是純粹時間的消遣或是情緒的發洩,變得越來越庸俗,充斥著沒有深度的文字,只有讓人一聽就懂的文字,再也沒有那種創作應該呈現的意境,像是沒有感覺和情感的人寫出來的歌一樣,令人感到枯燥以及乏味,缺少了某些人性,求快而不
Thumbnail
1、 流行音樂的現況有點像是商業化的趨勢,變得似乎不再是創作者純粹的創作,變得娛樂導向,像是純粹時間的消遣或是情緒的發洩,變得越來越庸俗,充斥著沒有深度的文字,只有讓人一聽就懂的文字,再也沒有那種創作應該呈現的意境,像是沒有感覺和情感的人寫出來的歌一樣,令人感到枯燥以及乏味,缺少了某些人性,求快而不
Thumbnail
自二十世紀中期開始,一種基於電視與播放機的音樂形式便出現在世界上,這種音樂形式帶有現代主義那種世俗性,大眾化,極簡化的要素。這種現代性的現象有一個名稱-「流行音樂」,但是這個時代的流行音樂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了。
Thumbnail
自二十世紀中期開始,一種基於電視與播放機的音樂形式便出現在世界上,這種音樂形式帶有現代主義那種世俗性,大眾化,極簡化的要素。這種現代性的現象有一個名稱-「流行音樂」,但是這個時代的流行音樂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了。
Thumbnail
上星期五參加了一場東北角觀光座談會,藉此也快速整理一下之前的筆記,其中對很多在地業者來說感到最困難的莫非就是如何行銷,這裡也來記錄一下。 但正因如此,現在也正是前所未有資訊碎片化的時刻。 而以音樂來說,串流平台已是趨勢,但有趣的是碎裂的更加嚴重。 台灣最主要的網路資訊來源,就是臉書和Line。
Thumbnail
上星期五參加了一場東北角觀光座談會,藉此也快速整理一下之前的筆記,其中對很多在地業者來說感到最困難的莫非就是如何行銷,這裡也來記錄一下。 但正因如此,現在也正是前所未有資訊碎片化的時刻。 而以音樂來說,串流平台已是趨勢,但有趣的是碎裂的更加嚴重。 台灣最主要的網路資訊來源,就是臉書和Line。
Thumbnail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
Thumbnail
  今天剛好在網路上喵到了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裡頭剛好提到了搖滾樂是否要向主流靠攏。有一部份的樂手認為不過渡的包裝並將內心真實的話講出來,才能反映最真實的社會現況;而有一部份的樂手則認為商業是必須的,因為必須面對現實生活帶來的窘境。我並不擅長任何樂器,也不懂樂理,只能從一位聽者的角度來觀看這件事
Thumbnail
網路科技對閱讀產業的影響,不只是閱讀媒介從書籍轉移到網路而已,他連創作的內容與形式,都可能有所影響。
Thumbnail
網路科技對閱讀產業的影響,不只是閱讀媒介從書籍轉移到網路而已,他連創作的內容與形式,都可能有所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