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的衰弱

2023/01/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二十世紀中期開始,一種基於電視與播放機的音樂形式便出現在世界上,這種音樂形式帶有現代主義那種世俗性,大眾化,極簡化的要素。這種現代性的現象有一個名稱-「流行音樂」,但是這個時代的流行音樂也已經走到了盡頭了。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定義上來說,就是大眾所喜歡並眾所皆知的音樂,按照這個定義像是歐洲中世紀那種鄉間吟遊詩人,或是巴洛克時代的通俗歌劇音樂也算是流行音樂的一種;但是我這裡指的流行音樂是在二十世紀中期產生的搖滾、說唱、迪斯可,這些類型的音樂可以說是能代表後二戰時代到2010年代的大眾音樂的形式。
刻板印象的流行音樂海報

衰弱的證據

歌詞越來越同質化,以及字數越來越多,了解歌詞所需要的理解力下滑,這代表著歌曲本身能夠給人的意境與想像越來越少,以至於必須使用越來越長的重複字數來將感覺撐起來。
上述種種證據表明重複率高的商業模板開始取代獨立製作人的創意,這就是流行音樂走到了其終點的結果。就跟舊時的歌劇,以及浪漫主義時代末期的藍調,爵士樂一樣;當能夠量產的商業模板能夠成功的壓制創新,通常不是沒有辦法創新的大公司對年輕製作者的打壓,而是整個領域已經達到了「不可改良」的穩定態。以至於任何新的創意都不可能跟被視為「最優解」的模板有效競爭。最多就是形成一個小的、次要的粉絲群體。
麥克傑克森,死於2009年。被一些人視為二十世紀流行音樂結束的節點

之後呢?

真實的結果,就是未來的音樂不再有新的事物產生了,至少是西方的音樂已經無法再產生新的事物了,因為西方本身的音樂潛能已經耗盡了,當然這不是說「音樂」之後就會消失,各種新老音樂還是會有作詞者、歌手製作「新的」音樂(儘管這些新的音樂幾乎都是模板化的),而是西方音樂已經達到了無法產生新事物的狀態。未來新的大眾音樂只能夠從日韓這類文明季後更接近西方但是更年輕的地方出現,正如藍調跟爵士是產生自美國那樣,而現今流行音樂中的要素將會如同其他已經完成的音樂那樣,成為新音樂用以表現自身的材料。
95會員
137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