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覺得金融市場很難懂?這次會不一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洗禮,市場不尋常的現象似乎已經延續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技術派或是基本面派別,共識趨於一致,也就是「金融市場好像變得很難懂」,但這一次會跟歷史不一樣嗎?

尤其是最近的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雖然還不到窒息量,但可以感受到族群同漲效應不夠整齊,單一個股方面似乎隨便來一個消息就可以開啟大漲,續航力也不購明顯。

投資人可能也注意到,近期只要有理由、股票就會上漲的節奏,投資情緒偏好上變成短線仔的局。

不過,我們轉換觀察美股表現,美國股市似乎在投資偏好有趨於一致性的導向!

約莫從10月開始,股市開啟了反彈行情。美國股市表現在能源、基本金屬、工業、金融、無關景氣的必需品消費以及健康醫療版塊表現最好。

(各類板塊近半年表現 Source:Finviz)

(各類板塊近半年表現 Source:Finviz)

這也可以理解美國三大股指(道瓊工業指數、S&P500、那斯達克指數)三者強落不一的差別。

的確,根據道氏理論,在景氣相對萎靡的時候買公共事業、醫療保健、工業相關的會是理想的投資策略。

但從「價格」與「價值」的導向進行探討,投資邏輯如果站在賤取珠玉,接下來還可以挖的一些寶藏。

上篇我們提到樽節開銷投資術,主要也是因應盤面進行策略調整,接下來我們回過頭觀察總體經濟數據面,或許提前布局等待春燕回歸是不錯的選擇。

(ISM PMI)

(ISM PMI)

採購經理人數據為景氣前瞻指標,各項目與子細項在自我實現的預期中陷入收縮。於資本市場而言究竟已經反映了,還是未來要持續修正?

如果我們從產業面進行調研,原先庫存堆積最嚴重的幾乎都回到安全庫存邊際,反而有一些產業才正開始要進入去庫存週期。

採購經理人有一則回饋反而在悽慘的數據中給了不錯的回饋。

raw-image

內文主要是說:自2021 年第四季度以來,供應鏈狀況已大大穩定。問題仍然存在,但清單要短得多。客戶需求非常強勁,2023 年前景樂觀。在經歷了這段高通脹期後,人們非常關注利潤率的恢復。

Margin擴大一直是我們在關注的一塊重點,那營收起來 股價似乎也沒有不漲的道理吧!

等他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岩一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14
現在才看到 哈。其實Q1開出來的財報不一定不好,反而可能會更好!回億一下2020年採購怎麼做的(先cancel再追單)、2021年拿不到貨繼續加購~2023年又在砍單後面又要?!
lalala lu-avatar-img
2023/01/07
學長~想請問~ 目前美國經濟數據不算差,但還沒到亮眼,去庫存的成績也還不錯,整體來看經濟走向是往好的現象發展,這樣在Q1財報開出來是不好的,也可能會是利空測底的劇本~ 我這樣的思考有沒有不足或者狹隘的地方呢?
avatar-img
岩一杉的沙龍
36會員
63內容數
從歷史行情搭配總體經濟了解股市慣性,歷史不斷重演是建立在人性,從邏輯找尋未來趨勢!
岩一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10
觀察油價變化,無論是投行機構或是一般市場投資人都會參考EIA(美國能源資訊署)、IEA(國際能源署)、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API(美國石油協會)。對原油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通常為EIA每週三公佈的原油、汽油庫存變化。根據歷史經驗,三大機構對於未來原油價格預估以EIA最為悲觀、最為樂觀為OPEC
Thumbnail
2024/01/10
觀察油價變化,無論是投行機構或是一般市場投資人都會參考EIA(美國能源資訊署)、IEA(國際能源署)、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API(美國石油協會)。對原油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通常為EIA每週三公佈的原油、汽油庫存變化。根據歷史經驗,三大機構對於未來原油價格預估以EIA最為悲觀、最為樂觀為OPEC
Thumbnail
2024/01/08
上週五(5日)發佈美國12月非農就業資料,報21.6萬人,勞動參與率報62.5%較上月表現回落0.3%,而每小時工資維持在4.0%以上報4.1%,失業率則維持在3.7%歷史低位。資料發佈後造能黃金走勢雙向走勢,從歷史非農資料發佈後黃金走勢很少出現單邊,因此每當非農發佈我們都會建議投資人暫且回避其鋒芒
Thumbnail
2024/01/08
上週五(5日)發佈美國12月非農就業資料,報21.6萬人,勞動參與率報62.5%較上月表現回落0.3%,而每小時工資維持在4.0%以上報4.1%,失業率則維持在3.7%歷史低位。資料發佈後造能黃金走勢雙向走勢,從歷史非農資料發佈後黃金走勢很少出現單邊,因此每當非農發佈我們都會建議投資人暫且回避其鋒芒
Thumbnail
2023/12/20
休耕這段日子,股票市場已進入最後末跌段且回升走向多頭,如今美國三大股指接連創下歷史新高點,大部分投資人應該都感受到投資帶來的財富效應。 2022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痛苦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好的一年。 2023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好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痛苦的一年。   2022年台北股市全年下跌4
Thumbnail
2023/12/20
休耕這段日子,股票市場已進入最後末跌段且回升走向多頭,如今美國三大股指接連創下歷史新高點,大部分投資人應該都感受到投資帶來的財富效應。 2022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痛苦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好的一年。 2023年對投資人來說是最好的一年,但同時也是最痛苦的一年。   2022年台北股市全年下跌4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炎炎夏日,無論是美股台股,走勢都很強,不過大多數的人可能沒有感覺,甚至跟你說:「確定是漲真的嗎?難道沒有聞到泡沫的味道嗎?」這類意見隨著股市大盤指數一天比一天高,包括Bloomberg、CNBC等財經媒體不斷發出警語提醒投資人股市上漲背後的風險。 今天適逢美國獨立紀念日,姑且當作上下半年的分野,一邊
Thumbnail
炎炎夏日,無論是美股台股,走勢都很強,不過大多數的人可能沒有感覺,甚至跟你說:「確定是漲真的嗎?難道沒有聞到泡沫的味道嗎?」這類意見隨著股市大盤指數一天比一天高,包括Bloomberg、CNBC等財經媒體不斷發出警語提醒投資人股市上漲背後的風險。 今天適逢美國獨立紀念日,姑且當作上下半年的分野,一邊
Thumbnail
02/06 - 美元轉強美股糟 電子無力營收掉 一月天數本就少 誰能成長誰就燒 - 美股周五因就業意外之太好 引發可能高利率時間要拉長的疑慮 科技股壓力下殺 美元急升 台幣急貶 台幣升值帶起的一波台股漲已結束 (果然是元宵節過了~) 台股再來就要看 今年這大挑戰之下 各產業的變化和展望了 每個分析
Thumbnail
02/06 - 美元轉強美股糟 電子無力營收掉 一月天數本就少 誰能成長誰就燒 - 美股周五因就業意外之太好 引發可能高利率時間要拉長的疑慮 科技股壓力下殺 美元急升 台幣急貶 台幣升值帶起的一波台股漲已結束 (果然是元宵節過了~) 台股再來就要看 今年這大挑戰之下 各產業的變化和展望了 每個分析
Thumbnail
定時寫文章有一個很好的地方, 就是你會因此而時時注意新聞和網路上的輿論。 在去年初的時候,新聞的內容常常長得像這樣: 道瓊市場數據自1989年收集的資料顯示,在Fed升息週期期間,道瓊工業指數平均漲幅接近55%,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62.9%,而那斯達克指數表現更驚人,漲幅高達102.7%。Fe
Thumbnail
定時寫文章有一個很好的地方, 就是你會因此而時時注意新聞和網路上的輿論。 在去年初的時候,新聞的內容常常長得像這樣: 道瓊市場數據自1989年收集的資料顯示,在Fed升息週期期間,道瓊工業指數平均漲幅接近55%,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62.9%,而那斯達克指數表現更驚人,漲幅高達102.7%。Fe
Thumbnail
通膨與物價放緩逐步反應以及消費季提前促銷,美國12月零售銷售連兩個月月減,單月與第四季消費季整體年增超過6%,並以電子消費品、家居用品下降,符合消費旺季預期,市場將關注2/1與2/3公布商業活動、失業與就業人數。2/1 聯準會利率會議、美國公布1月製造業數據,2/3美國公布1月服務業數據、失業率與就
Thumbnail
通膨與物價放緩逐步反應以及消費季提前促銷,美國12月零售銷售連兩個月月減,單月與第四季消費季整體年增超過6%,並以電子消費品、家居用品下降,符合消費旺季預期,市場將關注2/1與2/3公布商業活動、失業與就業人數。2/1 聯準會利率會議、美國公布1月製造業數據,2/3美國公布1月服務業數據、失業率與就
Thumbnail
今日美國12月消費者通膨數據(CPI)、本週五(1/13)美國大型銀行財報。2/1 聯準會利率會議。
Thumbnail
今日美國12月消費者通膨數據(CPI)、本週五(1/13)美國大型銀行財報。2/1 聯準會利率會議。
Thumbnail
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洗禮,市場不尋常的現象似乎已經延續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技術派或是基本面派別,共識趨於一致,也就是「金融市場好像變得很難懂」,但這一次會跟歷史不一樣嗎? 尤其是最近的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雖然還不到窒息量,但可以感受到族群同漲效應不夠整齊,單一個股方面似乎隨便來一個消息就可以開啟大
Thumbnail
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洗禮,市場不尋常的現象似乎已經延續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技術派或是基本面派別,共識趨於一致,也就是「金融市場好像變得很難懂」,但這一次會跟歷史不一樣嗎? 尤其是最近的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雖然還不到窒息量,但可以感受到族群同漲效應不夠整齊,單一個股方面似乎隨便來一個消息就可以開啟大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