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感悟 | 簡朴是神的恩典 Simplicity in Grace of GO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靈修感悟 | 簡朴是神的恩典 Simplicity in Grace of GOD
提摩太前書6:6-8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隻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從英文的need和want兩個詞裡學會了簡朴的含義。need說明了維持生命中最基本的需要,日用的飲食,水,空氣,衣服和睡覺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基督在教導門徒如何禱告中,應先求人尊上帝名為聖,神的國神的義降臨,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接著求上帝今日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這裡的日用的飲食就是指為我們最基本的需要。記得小的時候,那個時代很多的家裡連最基本的飲食和衣穿都不足。常常聽到挨餓的需要,也看到人人伸出援手幫助救濟。那個時代,人們卻在這些不足之中,父母和兒女們之間因著為最基本的需要而奔波,相互之間體諒,忍耐,關懷之中反而建立了愛和美好的關系。
今天,人們的吃穿住行已經大大超出我們的需要。因著手頭更多的寬裕,造成一個通病就是熱中於擁有一切,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是名牌越好。當我們越來越追求這些“越"時,我們發現不僅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緊張,而且讓我們的心沒有了施舍的意思,聽不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哭聲,那是母親因為孩子沒有充飢的東西吃而哭泣。
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把人拖累到累死的境地。靠著自己該放下也放不下,人生也沒有安寧幸福可言。 信主以后,才明白神的心意也是要我們過簡朴的生活。有衣有食就當知足。而將多余的給了那些有需要的。施比受更為有福。在主裡的成長讓我們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過一種簡朴的生活,擺脫生命的拖累,免得因狂熱地追求物質而使物質成了我們的主,成為我們的追求的偶像。在基督信仰中生命所面臨的,困難而又復雜,但神卻讓我們從中明白一些深刻含義。
簡朴的教導在人看來似乎矛盾,往往是二律背反。就像耶穌說:“得著生命的,將要喪失生命"(馬太福音10:19);“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加福音6:38)”;而使徒保羅也曾說:“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林多后書6:10)。從以上可以看到我們的信仰中簡朴是一種恩典,是在生命改變中慢慢實踐出來的。簡朴既容易又困難。容易的是因為非常明確,難的是在身心靈內外之間要有平衡,承認物質是好的,但又承認在主裡對其有限度的使用。 “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哥林多后書8:2)這裡“樂捐的厚恩”意為“捐獻的慷慨。” 因此,簡朴的真意就是敬畏神,仰賴神的供應,真誠地關懷他人,將所有的從神而來的都慷慨與人分享。就生活態度而言,“簡朴”與成語“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相似,但“簡朴”一定要加上神的因素。 “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隻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6:6-8)
在舊約聖經中, “神造人原是正直(簡單簡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道書7:29) 上帝借著摩西頒布的律法中禁止貪婪出現在第十誡。人貪婪的核心就是貪得無饜的欲望,毫不節制的渴求,這是來自人的罪性。要從心底有簡朴的生活在於完全徹底地依賴信靠順服上帝。上帝一直都豐豐富富地施恩給我們,但祂賜福也是讓我們能有心去施舍、給予,和幫助那些貧窮和有缺乏的人。在新約聖經中,耶穌更是呼召我們過簡朴的生活,“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而“要積攢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6:19-20)。祂要我們的眼目單單仰望在創始成終的上帝身上,放下一切勞苦愁煩和擔心憂慮,過一切都從上帝那裡領受來的簡朴簡單生活。 一切美善的恩賜都是從神而來。神是眷顧的神,神是供應的神。“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5) 因此,“先求神的國神的義”是操練簡朴的核心,自始至終以神為中心,相信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神都必供應。“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2-33)
熱情地與有需要的人分享我們自己所有的一切,從金錢到食物。舍棄超過我們最基本需要以外的,從而我們的心才能喜樂的信靠和仰望上帝。約翰衛斯理牧師及其早期的循道會信徒,提倡過簡朴的生活。衛斯理牧師說:“我的經驗是:供養自己越少,幫助別人越多,心中的喜樂和屬靈的福氣也愈加飽滿豐富。"聖芳濟修士曾說“在每一件事上讓我們都熱愛簡朴生活。" 所以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到底擁有多少,而在於他是否靠主知足和喜樂。 當我們生命活在耶穌基督裡時,上帝就把我們帶到祂的更深之中,我們自己的每一個活動都讓神聖的光輝灌注。當我們默想那住在心中的神時,學會無論在什麼境況下都可以知足。順服神實際上是一個舍己的過程。在與神互動中,讓我們的靈魂時常想到的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得到更多。人世間使自己得到滿足的方式一是不斷地囤積超過所求所想,另一是舍己施舍減少要得多的欲望。
我們因著追隨主耶穌,願意從裡到外過一個順服神旨意的簡朴生活,這也是神的恩典。知道生命中的優先順序,建立與神之間的美好關系、也建立家庭的親情和弟兄姐妹們之間的美好關系。知道“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書12:15) 也時常謹記主耶穌的教導,“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書16:26)。
2018年3月20日
avatar-img
218會員
303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c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是神不僅把大命令“愛神愛人”給了我們(進入上帝之中),也把大使命“去給萬民傳福音”給了我們(走出去為神作見証)。神的愛神愛人的命令是給每一個人,是給凡是相信神的人。這是神的恩典,是祂為我們每一個人發出的回家吃筵席的邀請,人人有份。
感謝神,神藉著以賽亞在這裡的看見,也讓我們要看到這個榮美的異象,傳遞出認罪悔改的信息。再一次將我們自己交在神的手裡,在神的聖潔、威嚴中,看到自己的污穢。像浪子一樣悔改在父面前,回家體會在家裡真正的溫暖和保守。
但是神不僅把大命令“愛神愛人”給了我們(進入上帝之中),也把大使命“去給萬民傳福音”給了我們(走出去為神作見証)。神的愛神愛人的命令是給每一個人,是給凡是相信神的人。這是神的恩典,是祂為我們每一個人發出的回家吃筵席的邀請,人人有份。
感謝神,神藉著以賽亞在這裡的看見,也讓我們要看到這個榮美的異象,傳遞出認罪悔改的信息。再一次將我們自己交在神的手裡,在神的聖潔、威嚴中,看到自己的污穢。像浪子一樣悔改在父面前,回家體會在家裡真正的溫暖和保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詩篇》42:8寄託著深厚的信仰與無法言喻的安慰,提醒我們無論在白晝的繁忙或黑夜的孤寂,上帝的慈愛始終與我們同在。文章探討了白晝的恩典與供應,以及黑夜中的歌頌與禱告,強調耶穌基督賜予我們的光,讓我們在困難中仍能保持希望與信心。這段經文不僅使我們堅定,亦成為生命的指引,幫助我們在每個時刻找到平安與喜樂
Thumbnail
心靈性靈修真。習武修道修煉事五: 一煉心。二煉性。三煉精。四煉氣。五煉神。 神農氏嚐百草治病。神農氏又稱五榖仙帝。 表明開始吃五榖方開始生病。 精氣神飽滿。精神強旺不病。 華夏道民族是精神文明。 東方文化易道文明。 大異西方物質科學文明。 辟榖修真先天炁:不依賴食物。 一。藥物辟榖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對我說話 不然我會失去生命的 對我說話 不然我會失去生活的動力 祢是全知 全能的神 祢深知我靈魂體的需要 祢是昔在,今在 永在的神 根本不需要我的證明
Thumbnail
我們明明已經接受了耶穌基督成為『新造的人』,但是有時候回頭我們又面臨許多屬世的誘惑,使我們就陷在罪中 … 剛好這禮拜靈修的時候,讀到彼得後書2章的時候,特別在最後一節時,提到說『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他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在讀這段經文時,恰巧我也剛正想起
Thumbnail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 並不加上憂慮。 ‭‭箴言‬ ‭10‬:‭22‬ ‭ 富足,這個詞是不是被錢財濫用了? 導致我們讀到這個詞,只想到金錢。 也因此讓這節經文對我們的連結也是錢。 覺得上帝的祝福必須在財務上被看見。 我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Thumbnail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Thumbnail
讓供需平衡的稀缺性,都顯得不再昂貴時,才懂得人類可以以這樣的姿態,燦爛而精彩。
Thumbnail
南朝時代,有一位皇后,因為生性嫉妒,殺害無數嬪妃,死後落入蛇身,身上的每一片蛇鱗都有成千上萬的小蟲子在鑽,尤其蛻皮的痛苦更像千刀萬剮,跟地獄受刑差不了多少。有一晚,牠來到梁武帝的御花園,見皇帝邊走邊沉思,遂現身並且開口,「皇上,我是您的皇后郗氏,因為生前善嫉,害死許多人,所以墮入蛇身痛苦萬分,希望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詩篇》42:8寄託著深厚的信仰與無法言喻的安慰,提醒我們無論在白晝的繁忙或黑夜的孤寂,上帝的慈愛始終與我們同在。文章探討了白晝的恩典與供應,以及黑夜中的歌頌與禱告,強調耶穌基督賜予我們的光,讓我們在困難中仍能保持希望與信心。這段經文不僅使我們堅定,亦成為生命的指引,幫助我們在每個時刻找到平安與喜樂
Thumbnail
心靈性靈修真。習武修道修煉事五: 一煉心。二煉性。三煉精。四煉氣。五煉神。 神農氏嚐百草治病。神農氏又稱五榖仙帝。 表明開始吃五榖方開始生病。 精氣神飽滿。精神強旺不病。 華夏道民族是精神文明。 東方文化易道文明。 大異西方物質科學文明。 辟榖修真先天炁:不依賴食物。 一。藥物辟榖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開銷,匱乏感的意識容易使人總是感到錢不夠用,久而久之成為了吝嗇的人,對於錢總是斤斤計較或是一毛不拔。 豐足喜悅的祈禱與練習,可以使自己重新與光和愛連結,回到源頭意識到任何一切都是豐沛滿溢,於是我們的生活品質將會逐漸提升,顯化更多的金錢與富足的感受來到生活中。
Thumbnail
對我說話 不然我會失去生命的 對我說話 不然我會失去生活的動力 祢是全知 全能的神 祢深知我靈魂體的需要 祢是昔在,今在 永在的神 根本不需要我的證明
Thumbnail
我們明明已經接受了耶穌基督成為『新造的人』,但是有時候回頭我們又面臨許多屬世的誘惑,使我們就陷在罪中 … 剛好這禮拜靈修的時候,讀到彼得後書2章的時候,特別在最後一節時,提到說『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他轉過來又吃;豬洗淨了又回到泥裡去滾;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在讀這段經文時,恰巧我也剛正想起
Thumbnail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 並不加上憂慮。 ‭‭箴言‬ ‭10‬:‭22‬ ‭ 富足,這個詞是不是被錢財濫用了? 導致我們讀到這個詞,只想到金錢。 也因此讓這節經文對我們的連結也是錢。 覺得上帝的祝福必須在財務上被看見。 我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Thumbnail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Thumbnail
讓供需平衡的稀缺性,都顯得不再昂貴時,才懂得人類可以以這樣的姿態,燦爛而精彩。
Thumbnail
南朝時代,有一位皇后,因為生性嫉妒,殺害無數嬪妃,死後落入蛇身,身上的每一片蛇鱗都有成千上萬的小蟲子在鑽,尤其蛻皮的痛苦更像千刀萬剮,跟地獄受刑差不了多少。有一晚,牠來到梁武帝的御花園,見皇帝邊走邊沉思,遂現身並且開口,「皇上,我是您的皇后郗氏,因為生前善嫉,害死許多人,所以墮入蛇身痛苦萬分,希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