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了,可以打退燒針嗎?可以使用退熱貼嗎?(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Q 為什麼給了退燒藥還是會燒燒退退?

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空襲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不過,如果每次燒退的間隔時間逐漸拉長,溫度高點也會慢慢下降 (整體發燒曲線向下),代表身體感染逐漸獲得控制。

Q 為什麼孩子會畏寒以及手腳冰冷?

前面有提過,發燒就像是空襲警報以及防空預警系統,目的就是要讓身體的免疫大軍知道敵人來了,該衝鋒陷陣而不是繼續呼呼大睡。身體如果要讓體溫變高,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血管收縮、發抖來產生熱能,手腳是身體的末梢,如果血管收縮了,摸起來就會冰冰的。

Q 慎選退熱貼

許多兒童退熱貼其實不適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因為兒童退熱貼可能含有薄荷醇成分(Menthol),依照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
「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些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時,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藥量較多,比較容易引起危險。」
「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在未滿2歲嬰幼兒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較多,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規定,嬰兒及2歲以下之兒童禁止使用這類物質的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這類物質缺乏在孕婦與授乳時的安全性資料,因為潛在的風險,所以不建議使用。文獻上曾有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者使用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兒童特別需要注意這種不良反應。」家長選購時也應特別注意,含有薄荷醇成分之退熱貼應避免使用在2歲以下兒童,2歲以下幼兒應選用不含薄荷醇成分之退熱貼,或改選用嬰幼兒退熱貼。

Q 長牙不會引起發燒

目前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顯示發燒和寶寶長牙齒有相關,只有少數的寶寶長牙齒時體溫會略為上升 (約37.5 ° C),但通常不會上升超過39 ℃,也不會持續多日。

Q 什麼病人需要38℃就積極給退燒藥?

A 雖然體溫升高如同開啟身體的防空預警系統,因此,通常建議體溫升高到38.5 度C才會退燒。但是,有些病人是不適合過度打開防空系統的,所以會建議體溫一旦到38度C就可以退燒。這些病人包括:
  •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 有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 慢性貧血
  •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 有熱性痙攣既往歷或伴有癲癇發作的神經系統疾病
  •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者

Q 何時該就醫?

  • 小於一歲: 尤其3個月以下的幼兒,只要超過38℃就建議儘快就醫。
  • 活力不佳、活力不佳、活力不佳!!! 活力不佳這點很重要所以強調3次。代表孩子可能有細菌感染的症狀。甚至意識不清,抽搐等等,都要立即就醫。細菌感染包括腦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泌尿道感染...等等,每一個疾病症狀都不一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活力不佳。
  • 出現喘息、呼吸費力等肺炎、或是敗血症的症狀。
  • 只有發燒症狀,無其它明顯呼吸道或是腸胃道感染症狀,需懷疑泌尿道感染。
  • 持續高燒不退,或是發燒時間超過3~4天,仍沒有緩解的現象。
千萬不要以為發燒體溫高可以讓孩子產生抵抗力,所以就放任孩子發燒。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是必須觀察孩子的精神與活動力,適時給予退燒藥,但是相信大部分家長的膽子應該沒有這麼大顆,因此,當孩子發燒時,家長應該保持一顆冷靜且警戒的態度面對,如果退燒後觀察孩子活力尚可,可先在家中觀察,但若孩子退燒後仍然病懨懨的,甚至發燒超過41度,還是要儘速就醫,讓兒科醫師們幫您評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每年約10月開始,台灣就會開始進入流感施打的季節。今年跟前三年不太一樣的是,面對新冠疫情的解封以及逐步邁向回歸正常生活,國民得重新面對在防疫之下被打趴將近三年的流感。 從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就可以看出,免疫負債這個詞是真的。上個月底門急診類流感總就診人數高於前兩年的人數。分離出的流感病毒株也以A流為
一年的最後一天,一如往常的在上班中度過。 今年工作環境從醫學中心換到了地區醫院,除了看到了有別於醫學中心的病人生態也開始思考人生規劃。今年過的很充實,前半年在邊上班邊寫論文當中度過,下半年則是邊上班邊準備感染專科考試。 自己覺得很驕傲的是在沒有留職停薪的狀態下,用意志力邊上班邊準備考試。在考前4個月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每年約10月開始,台灣就會開始進入流感施打的季節。今年跟前三年不太一樣的是,面對新冠疫情的解封以及逐步邁向回歸正常生活,國民得重新面對在防疫之下被打趴將近三年的流感。 從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就可以看出,免疫負債這個詞是真的。上個月底門急診類流感總就診人數高於前兩年的人數。分離出的流感病毒株也以A流為
一年的最後一天,一如往常的在上班中度過。 今年工作環境從醫學中心換到了地區醫院,除了看到了有別於醫學中心的病人生態也開始思考人生規劃。今年過的很充實,前半年在邊上班邊寫論文當中度過,下半年則是邊上班邊準備感染專科考試。 自己覺得很驕傲的是在沒有留職停薪的狀態下,用意志力邊上班邊準備考試。在考前4個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臨床心理師,曾經在醫院早期療育部門,負責兒童發展的心理評估和治療。 我也是園藝治療師,在離開醫院之後,開設兒童生命教育課程,陪伴家長孩子一起栽種植物、親近大自然。 後來我才在教學中發現,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一本「微糖」繪本, 「微糖」兩個字的靈感來自晨熹社闆娘的文章, 一直在想要怎麼形容這繪本給我的感覺, 直到早上起床滑手機, 看到闆娘「微甜少冰」的形容, 我想這是「微糖」也是我的選項。 怎麼說呢? 請慢慢看來。 一樣從封面看起, 這封面像是一本相簿般, 而且
Thumbnail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南一書局旗下聚光文創「離島星星數一數跳島計畫」專案,陪伴離島孩子找到學習熱忱與*興趣,閃耀自信光彩,持續推動教育創新與適性揚才理念,榮獲雜學校「教育影響力獎——社會影響力組」肯定。今年,南一書局除帶著得獎專案參加雜學校2024十週年紀念「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現場也搶先曝光多元創新教案,用行動實踐多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童三心得_1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Thumbnail
近日看了一本書,特別喜歡,忍不住要趕快推薦給大家。書名是:少年國際選讀:洞觀20件國際大事 × 3大全球發燒議題。 在「出版序」裡,總策劃馮季眉 ,特別以「世界就是最好的學校」寫了一篇文章。「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之高前所未見。......我們要為少年讀者解說時事與地緣政治、甚至民防與國防通識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臨床心理師,曾經在醫院早期療育部門,負責兒童發展的心理評估和治療。 我也是園藝治療師,在離開醫院之後,開設兒童生命教育課程,陪伴家長孩子一起栽種植物、親近大自然。 後來我才在教學中發現,育兒教養的平衡點,就像澆花不能澆太多水,也不能沒澆水,那到底要澆多少呢?
Thumbnail
「還在發燒耶」「已經感冒一個月了」「咳了三週了都沒有好」「他上幼幼班才第三天就開始流鼻水」最近歐醫師的門診常常聽到爸爸媽媽有類似上述的聲音,甚至有爸爸媽媽問我該不該讓孩子繼續上學的。 其實全世界的孩子都會經過以上這些描述,只有極少數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那種『不容易感冒』的體質。幼兒園開始,孩子就會接觸到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一本「微糖」繪本, 「微糖」兩個字的靈感來自晨熹社闆娘的文章, 一直在想要怎麼形容這繪本給我的感覺, 直到早上起床滑手機, 看到闆娘「微甜少冰」的形容, 我想這是「微糖」也是我的選項。 怎麼說呢? 請慢慢看來。 一樣從封面看起, 這封面像是一本相簿般, 而且
Thumbnail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天天用藥,病就自己會好;其實歐醫師也希望無需天天刷牙、使用牙線,牙齒就會健康一輩子不蛀牙(大誤)。在氣喘病患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停藥?」進修課程中,講師用了一個很傳神的比喻,歐醫師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南一書局旗下聚光文創「離島星星數一數跳島計畫」專案,陪伴離島孩子找到學習熱忱與*興趣,閃耀自信光彩,持續推動教育創新與適性揚才理念,榮獲雜學校「教育影響力獎——社會影響力組」肯定。今年,南一書局除帶著得獎專案參加雜學校2024十週年紀念「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現場也搶先曝光多元創新教案,用行動實踐多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童三心得_1 @ 2024 4/29 〔泥巴工廠 北極熊班〕
Thumbnail
近日看了一本書,特別喜歡,忍不住要趕快推薦給大家。書名是:少年國際選讀:洞觀20件國際大事 × 3大全球發燒議題。 在「出版序」裡,總策劃馮季眉 ,特別以「世界就是最好的學校」寫了一篇文章。「台灣在國際舞台的能見度之高前所未見。......我們要為少年讀者解說時事與地緣政治、甚至民防與國防通識
許多家長誤解孩子發展遲緩主要是因為教養方式不當,而導致自責和壓力。然而,發展遲緩的成因主要與腦功能和神經系統的異常有關,並非單一原因所造成。神經可塑性的概念提供了改善發展遲緩的希望,讓家長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情,並早早發現及讓孩子接受療育,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治療期,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